第39章 大车店

第39章 大车店

‘啪’一声惊堂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一回目,董卓进京。”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名著,自是有其引人入胜之处。

戌时中,随着刘关张的崭露头角,第一回书结束了,府中大部分人员有点意犹未尽的开始散场。

但也有发杂音的,包嬷嬷便为其中之最,她是书至一半时才跑来赶的热闹,而李嬷嬷显然还鼓着气,并没来捧场,楚嬷嬷也没来,其人信道喜静。

“少内主,那关羽抬石磨取肉,估其力气最多和老身伯仲之间,算不上厉害啊,而且你讲的这故事,怎么全是男人间在厮杀?没有女兵女将吗?”

“嬷嬷此言正理,张某刚才就核计来着,为何尽是男子打仗?”

“对啊,祖神娘娘未传下宫法吗?”

“王某认为,若少家主在场,刘关张加一起都不够她打的。”

“王大哥高见也…”

我特么,陈迎宾好想有把四十米大刀砍翻这几位,听故事就听故事嘛,哪儿来这么多说道?

你们是来砸场子的吧?

难不成为了符合你们口味,我去把三国武力往天上吹?再把关羽张飞之流的性别给改成母的?

“众位,开头不就说了,这是另一方天地,当作传说故事听就好,再者说,祖神娘娘另创个世界,就一定得照着当今天下去塑造吗?兴许她老人家有别的思虑呢。”

玛的,在此间讲个三国演义,又是忽悠又是解释的,累不累。

见陈迎宾有些不乐,主家面子还是得给滴,众人当即熄了杂音,一个个逐渐离场,就包嬷嬷还在边走边念:“这故事里头的战力是不行嘛,我西川府都足可灭那什么东夏国了。”

——

拿起求安所记的一叠纸,陈迎宾道:“内容记全了吗?”

“我办事您放心,嘿..嘿,就是手有点儿累。”

“你觉得这故事如何?”

求安抠抠头,“还…..行吧,咋的也是个新故事,不过包嬷嬷说的也没错,故事里人物战斗力是差了些,前汉英烈传等等故事里,敌我斗将最低都八闪,双方搏杀起来那是真够味儿,内主,我担心会....不大吸引听惯故事的老茶客。”

陈迎宾想了想,“这样,你明早把稿子交去茶社,跟李立说,后续故事情节我会提供,但打斗方面,让他依其它故事,自己改改。”

“好的,内主。”

收拾完桌椅,主仆三人出了府,找晚饭。

陈迎宾手一挥,“求安记写辛苦了,应当奖励,今晚吃什么,由你定。”

两个娃还是挺懂事的,中午才吃了大餐,不忍心再下嘴。

受了表扬,求安一笑又成了眯眯眼,“买包哨子糖就行了,五文钱,我和醉儿分着吃,嘿..嘿..”

醉儿道:“没错,内主咱们省着点,去大车店的摊子吃面吧,实惠又管饱。”

踏上城东主道,夜色中灯火点点,戌时未尽,街上仍不乏散步人群。

日常用品之类的生意早已封板歇铺,只余吃食、茶酒、孩童玩具等等摊铺还在守候着买主。

醉儿在糖人摊子买到了哨子糖,两个娃含嘴里嘘嘘作响,陈迎宾拿一粒看了看,其实就是糯米磨浆沉淀后所制的糖块,对穿了个锥度孔,含上一吹便可发声,和九十年代流行的吹吹糖同一原理。

邓记大车店,在曲府主干道出口的斜对面岔街中,是靠北主街上的第六道街了,离东城门只半里,由于东城外不走车马,这一片属于全城人流量最低地带,主道上还好,岔街中却无疑为城中最差口岸。

像这类差劲的口岸位置,被指派到的那肯定是小公职人家,除加工之类的生意,这种口岸想依靠门面揽客基本没戏,怎么办?

往往是数个小公职各出个生意份额挂靠一起抱团,相辅相成的互聚人气才把生意做得活。

国家机构对此是默许支持的,各门生意按律缴税即成。

不是所有公家人都置办得起牛车马车,别小看牛马,养大型牲畜开销并不弱,包括曲家,不算上城外各农庄,想在府中凑个五辆以上牛马车亦是办不到,陈迎宾想买煤,他也得在大车店或货栈雇车才行,它们做的就是货运相关买卖。

城东生意不好做,这条岔街中的铺子明显少于其它城区,并且为数不多的铺子中,也多为酱坊磨坊等加工型生意,此时均都关了门,邓记大车店字样的五个灯笼,孤零零的竖挂在前头街边,给周围带来些许光明。

一到跟前,却发现店门口颇为闹热,一个面食摊一个烧饼摊,街边分桌坐有二十来人,全是等着拉货搬货或下工晚的平民们在此消费,要么吃碗面要么烧饼配热汤,此处,是平民阶层生活的真实写照。

选了门檐下的小桌就座,求安开喊:“三碗八文面…”

“好嘞,稍坐会儿..”经营面摊的是对小夫妻,答话同时动作熟练的各自案板擀面、观火、调佐料。

醉儿:“我不算太饿,但一碗肯定不够,我再要个饼子吧内主。”

几文钱的东西而已,陈迎宾当然是同意。

烧饼是现成的,旁边饼摊大叔马上夹来一个,另配送一碗豆芽骨头汤,醉儿付了五文钱后,开始了啃喝。

陈迎宾羡慕的盯了眼,宫法等于铁胃,咱没法比啊。

又看眼烧饼,和前世烘烤而制的锅盔差不多,只不过做得更大,而且酵发程度不深,更接近于死面饼子。

此点再次体现出了萧国民间的饮食标准~份量与实惠,死面的它才管饿,隔壁桌吃的面条也在标准之内,全是大海碗,陈迎宾揣度其一碗面顶多看利两文,相比前世,超级无敌的良心经营了。

“求安,八文面是何意?”

“头道磨粉的白面条呗,另外也有二道粉的灰面条和现压的荞面,才五文一碗,但内主你可能不喜欢吃,面质要粗些。”

趁着面未上桌,陈迎宾起身进了大车店,实际上一入门已算是个仓间,两边麻包货物堆得高高。

“有人在吗?”

“来了来了…”一个青年小哥从店内深处的货物堆放处转了出来。

陈迎宾冲其笑了笑,“兄弟能管事不?我有笔生意托给你们。”

小哥礼貌的拱了拱手,“晚间是在下值守店子,也接洽买卖,不知郎君是要拉货还是搬运?”

当说了雇车去南江拉煤后,小哥原地懵圈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郎君有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郎君有礼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章 大车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