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陷害李渊
晋王杨广秘密地修了一座地宫,又大又豪华。因为太过神秘,谁也不知这座地宫是何时建好的。就连他的母亲独孤皇后也是毫不知情,还整天夸奖他勤俭节约,两袖清清。
地宫里住着一大群供杨广玩乐的美丽妃子,包括天下第一美娘萧美娘。只要杨广往宽大的床上一躺,立刻就有一堆的妃子围在他的身边,像猴子乐园一样,彼此之间抓耳挠腮,东拉西扯的。
女人一多,各种各样的矛盾就多。妃子一声嘶力竭地骂妃子二:“你这贱货,不要每次我抱着晋王大腿的时候你也要过来抱,一根多毛咸臭的大腿有什么好争的。再不放手我扁你哦。”
妃子二不甘示弱,照样骂回去,“你这飞天鸡婆,欠扁是不,晋王的脚谁抱谁得,我放手可以,但你得放脚。”
两个妃子吵着吵着便扭打在一起,弄得披头散发的,像两个鬼婆一样。
妃子十二又总是嫌妃子二十有一身的狐臭味,恶心到非常,喝斥她滚远点。
妃子二十也嫌妃子十二有一身的虱子,烦人到不行,也喝斥她滚远点。
两个妃子一言不合又大打出手。于是乎,整个地宫演变成了斗兽场,弄得鸡犬不宁,一地鸡毛。
也许是心理变态罢,晋王杨广对此非常的享受。仿佛置身鸡群当中。
然鹅,有一只天鹅鹅立鸡群。她就是天下第一美娘的萧美娘。她独自一人在旁边安静地喝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晋王杨广叫萧美娘过来一起争风吃醋,一起玩一起闹,这样才过瘾嘛。
萧美娘说:“没有头脑的女人才会争风吃醋,有头脑的女人普遍温柔大度。”
萧美娘喝完了茶就抠指甲,似乎天塌下来都与她无关。
杨广对萧美娘说:“不知为何,我一看见你总会想起陈国的张丽华。你们都是绝代风华的美娘。只可惜,李渊这个老王八不听我的,将张丽华杀害。真想扒掉这老王八的那层骨壳。”
萧美娘说:“唐国公李渊仗着他自己是隋文帝的小姨夫,又是太子一党,自然不会将你这个小小的晋王放在眼里。攻打陈国的时候他臭屁得不得了偏就不服你,还到处跟别人说你只是一个靠着父荫上位的二世祖,什么都不会就会放臭屁。”
杨广说:“我要干掉李渊才会快乐。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你这个毒妇替我出个主意,事成之后我让你得到我,怎么开心就怎么来。”
萧美娘觉得这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腐,小菜一碟。只要想办法逼李渊造反就能光明正大地消灭他了。
杨广拿着一碟小菜,一边吃萧美娘的豆腐一边聆听萧美娘长篇大论的教导。
过了两天,一位卖冰糖葫芦的小商贩出现在晋王府上。管家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在长安城里教小孩子们读一首打油诗,“季无头,海无边早晚天下由他管。”
李渊有四个儿子,老四名叫李元霸。顾名思义,李渊夫妇希望他能够霸气侧漏,可以毁天灭地,最后成为灭霸。谁料,他却是傻气直漏,一天到晚傻乎乎的,十几岁的人了连话都说不流利,大字不识一箩筐。谁教他读书谁就被气死。
李渊每次一见到傻头傻脑的李元霸就恨不得给他一巴掌。之所以不打,是怕弄疼他自己的手掌。
李元霸倒也不怕,反正傻瓜最抗揍。然后李渊骂骂咧咧一整天,说是上辈子得罪了猪神这辈子让他生了一头猪。
有趣的是,李渊越是骂李元霸蠢,他就真的越蠢。
李元霸他娘最见不得他爹骂他蠢,每次都怼李渊:“我儿子是最聪明的,有好吃的东西都懂得拿给我吃,哪像你,自己不吃饱都不会想到我。再者说,我儿子才六岁就不尿床了,哪像你,都九岁了还尿裤子。”
李渊说:“我不是尿裤子,我是闯祸了被老头子长时间罚站憋不住而尿的,跟李元霸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李元霸这样的傻瓜哪管你什么性质,他一见到李渊就像个疯子一样又笑又跳又叫:“欧耶,父亲尿裤子咯,父亲尿裤子咯。”
气得李渊大骂,李元霸是个大傻瓜,爱滚到哪去就滚到哪去,我不理了。
李元霸乐得像个夜游神一样东游西荡,比神仙还要悠闲。
卖冰糖葫芦的小商贩特地找到李元霸,很诚心地送了他许多根冰糖葫芦,并且很耐心地教他读那首打油诗。
渐渐的,小商贩的耐心变成了窝心,因为以他的水平根本就教不会李元霸,他还从没见过这么蠢的人。很快的,他又由窝心改为痛心,因为冰糖葫芦都被李元霸吃完了还是背不出来。
这一下,他由心痛直接变成心崩溃。因为李元霸没有东西吃是不肯跟他吟诗的。
让小商贩恨得牙痒痒的是,李元霸吃腻了冰糖葫芦,现在要改吃烧鸡腿。
没奈何,小商贩只得拿出他自己的血汗工资请李元霸大吃大喝。谁叫这是晋王府特地交代的任务。
没几天,李元霸又吃腻了烧鸡腿,这一次要换成天鹅肉。气得小商贩大骂李元霸这种傻瓜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骂归骂,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还是要继续去完成的。可是天鹅肉实在太贵,他只能三番四次地去找晋王要活动经费,弄得晋王也不胜其烦,照这样子下去非把晋王吃到破产不可。
杨广觉得很纳闷,他问小商贩:“这个李元霸会不会是假装他自己很愚蠢,然后骗吃骗喝骗感情?”
小商贩斩钉截铁地说:“这个李元霸是真的蠢。”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元霸这个吃货猛吃了几天天鹅肉之后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智力直线上升。总算把那首打油诗给背出来了。这么多的白天鹅也总算没有白白牺牲。
晋王和小商贩激动得相拥而泣,这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居然被他们给攻克了。
如他们所愿,李元霸没心没肺地跑回去把那首打油诗背给李渊听,害得李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季无头指的是李字,海无边指的是渊字,早晚天下由他管说的就是李渊要造反。
李渊明白这是有人要诬蔑他造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哦,要是传到皇帝那里他的下场是诛灭九族。
独孤皇后并不是孤独到只剩她一个孤家寡人,她也是有亲戚的。她的姐姐刚好是唐国公李渊的母亲。
李渊拥有这么好的资源不用白不用。他带领几个儿子进皇宫,表面上是探亲,实际上是向独孤皇后申诉,说他李渊非常的冤,外面的那些小道消息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冤枉李渊的,致使他比窦娥还冤。
独孤皇后安慰李渊道:“皇上的枕边只有我一人,我给他吹吹枕边风他就不会怀疑你造反的了。你尽管放心,该吃吃该睡睡。”
李渊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因为谁都知道隋文帝是个妻管严。
秦皇汉武是隋文帝的偶像,这几天隋文帝都在思念着他们。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隋文帝梦见秦皇汉武狞笑着向他招手,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就飘过去了。
秦皇汉武对他说:“同样是大一统的皇帝,同样有着丰功伟绩。我们至少都有十八个儿子,你却只有两个儿子。我们有三宫六院,你却只有一个独孤伽罗。你简直就是给我们皇帝这一行丢脸,怎么你跟我们的差距就那么大呢,我们羞于与你为伍,你还是当一个庶民算了。”
隋文帝大叫一声惊醒了过来,出了一身冷汗。皇帝不急太监急。他的贴身太监急忙过来问他是不是做噩梦了?
隋文帝说:“倒也算不上噩梦,也许还是好梦。秦皇汉武叫朕生够十八个儿子,也不知独孤皇后同不同意。这样吧,你去告诉皇后,说朕梦见有十八个儿子,他们萌萌哒地过来扯着朕的龙袍,有些还撕扯朕的奏章,真够淘气的。而且你还要有意无意地暗示皇后,得先有三千佳丽才会有十八个儿子。”
贴身太监领命而去。当他把皇帝的话带给皇后之后,差点被皇后打成沙漏。因为他把皇帝的暗示说成了明示。
皇后对太监说:“你回去告诉皇帝,我们大隋千千万万的百姓都是皇帝的儿子,多那十八个不多,少那十八个不少。他要是再敢提三千佳丽的事情我就砍了你的漏斗头。”
太监哭哭啼啼地往宫门外跑,他那个委屈啊。本身就是皇帝和皇后之间的意见分歧,却偏要拿他残缺的身体来当出气筒。他暂时还不敢回去向皇帝复命,只能在大街上游荡。
同样在大街上游荡的晋王杨广遇见了这位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太监总管,于是不怀好意地又假装好心地请太监总管到酒楼喝酒散心。
太监总管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对晋王杨广说:“你别以为请我吃一顿饭就能够将我收买。我在皇上的身边当差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你看我的脸上一根毛都没有,这就表示我是纯洁的,也是清正廉洁的,视金钱如粪土的。少于五十两黄金都别想从我的嘴里套到消息。”
晋王杨广说:“你说什么都对,我一生当中最敬佩纯洁的人。你连喉结都消失了当然最纯洁。”
杨广说完,忍住内心的巨大疼痛掏出了五十点儿两黄金送给太监总管。
太监总管假惺惺推辞一下后就笑眯眯地收下了杨广的黄金,然后将宫里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跟杨广说了。两人推杯换盏,像是半辈子的老朋友。
隋文帝在书房里等来等去都不见贴身太监回来,却等来了前来汇报国情的相国宇文化及。
隋文帝对宇文化及说:“化及啊化及,听说你很会化解梦境,你来替朕化解化解吧。”然后就将他做梦的事情跟宇文化及说了一遍。
宇文化及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化解皇帝的梦,又不敢信口胡诌,便说回去思考一下,明日再来。
宇文化及走出皇宫门口的时候遇上了喝得醉醺醺的太监总管。他本来不想理太监的,害怕太监酒后要跟他搞断背山。
然鹅,醉太监偏要拉着他喋喋不休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几遍,一直等到其他的小太监把总管太监抱回去才罢休。
傍晚时分,晋王杨广欢欣鼓舞地跑到相国府,跟宇文化及说了隋文帝做梦的事情,还无比有功地问宇文化及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宇文化及平静地像根木头一样说:“这有什么好惊喜好意外的。皇上早就跟我说过啦。”
杨广沮丧地说:“我靠,你既然早就知道又不过来告诉我,害得我要花重金来收买太监,想想都心疼。”
宇文化及说:“我刚想去找你你就来了。我想到了一条妙计,既可以除掉我的眼中刺李渊,又可以帮皇上化解梦境避免与皇后的冲突,真乃一石二鸟。”
杨广听完宇文化及的妙计后跟他叽叽奸笑。
翌日,宇文化及一大早就来到隋文帝的御书房,边行礼边说:“皇上梦见的秦皇汉武不是来交朋友的,而是来提醒皇上小心姓李的人要造反。那十八个儿子刚好就是个李字。他们撕扯龙袍和奏章暗示了要搞乱天下。”
隋文帝问:“这如何是好?”
宇文化及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把姓李的都扼杀在摇篮中。”
大臣高熲反对宇文化及的摇篮计划,理由是,这只是一个梦境,还没有成为现实,无根无据就杀人,这不是昏君是什么。宇文化及不是糊涂官就是葫芦官。
隋文帝最怕别人说他昏君,所以不肯采纳宇文化及的主意。
晋王杨广说:“姓李又有能力造反的只有唐国公李渊。民间有传闻,季无头,海无边,早晚天下由他管。李渊就是下一个司马昭。”
隋文帝只是想多生几个儿子罢了,谁成想搞到满城腥风血雨。唐国公李渊毕竟对大隋有功,哪能随随便便就杀掉。于是乎,他想静静。
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跟李渊说:“父亲啊,现在整个朝野都在议论你很有野心要造反,我们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渊哭哭啼啼,想不到躺着也能中枪。已经无计可施了。
李世民临危不哭,因为他说他很有计,而且要进宫一趟。
李世民很顺利就见到了隋文帝,开门见山地说:“皇上明鉴,别人说我们李家造反的事情都是造谣。我们李家为表忠心,愿意集体跳进黄河,以死明志。”
隋文帝说:“此计甚妙,你们都淹死在了黄河肯定能堵住悠悠众口。”
李世民面露难色,像一个难民一样问隋文帝,难不成只有死路一条?
隋文帝说:“除非你能找到第二条活路。”
李世民说:“惹不起还躲得起。我们干脆跑路算了。臣听说太原这个地方常常闹土匪,皇上就以镇压叛乱为名将我们赶到太原去。我们远离朝政就不会有人说我们谋反了。”
隋文帝深以为然,还不停的赞扬李世民有勇有谋有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