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匠作营(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 匠作营(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匠作营

李肃是竖着来平原的,结果横着回去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平原的这两天,黑厮典韦好像就专门跟他过不去,没事就抱着一瓮酒去驿馆找他,大嘴一咧,乐呵呵的就一句“俺们这的规矩,得把客人喝好了”。

李肃再也受不了了,他甚至暗示过典韦还有一道诏书,可能是这种粗鄙的人听不懂话里威胁的意思,喝酒的时候拍着胸脯说回去一定告诉他家大哥,结果第二天来了,一拍额头又一句话:“哎呀,俺忘了。”

第二道诏书,终于还是留下了,很简单明了的意思,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郡守的卓逸夫,头上加了一顶大大的帽子:平北将军。

平北将军,是东汉四安将军之一,从五品,其上有五品的四安将军、从四品的四镇将军、四品四征将军,再往上,就到了位高权重的三品前后左右四将军,从二品的辅国将军,二品的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辅军大将军,再往上,就到了从一品的左右都督和卫将军,以及一品的大将军和大都督。可以说,有戡乱大权的平字号将军,对卓逸夫来说其实是一块看着香但吃不下去的蛋糕。

平北,北是哪里?

兖州往北,接壤的就是冀州,冀州刺史现在是韩馥,境内也算安定,平什么北?

很显然,征字号将军,甚至安字号将军镇字号将军,董卓是不愿意给卓逸夫的,或者他也知道这些官职就算给了卓逸夫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那样还倒要白白便宜袁绍那竖子。与其这样,不如给卓逸夫一个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平字号将军,董卓不相信袁绍图谋冀州的事情卓逸夫不知道,更不相信卓逸夫对袁绍图谋冀州是抱着欢迎态度的。

果然,郭嘉猜到了董卓和李儒最后商议出来的决定,因此拦住了卓逸夫将这一道诏书往外推的行为。时候郭嘉解释道:“平字号将军,郡守领得。以平原郡之大,一郡太守也是四品官员,这五品的平北将军,自然做得。”

当时李肃还没有把诏书拿出来,众人都很惊讶郭嘉的判断,大部分人还是不敢拿的这么大,要是董卓这个疯子扔个征字号将军过来,那时你接不接?

郭嘉是这样说的:“董卓虽然是个疯子,但李儒不是。这个人为了董卓的大业殚精竭虑,他怎么会不熟悉朝廷的官制?!如今董卓既要拉拢平原,又不想让平原稳定发展,他必然会找个和平原打擂的诸侯。这个诸侯,刘岱不行,孔伷不行,曹操距离有些远,和郡守也有共事的历史,自然也能排除在外。那么,变数天下,以郡守在虎牢关前挣的名望,除了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还能有谁呢?如果没有袁绍和曹操,董卓不会不舍得征字号将军,但牵涉到这两个人,董卓跟李儒也摸不准郡守是否会接这一道诏书,在长安看来,郡守很大可能是不会接的,那么,他只有从袁绍处下手。对袁绍,董卓既要促使他的野心昭然,又不能给太大的职权,四世三公的名头对如今的董卓来说还是颇为忌惮的,但若是给领护都骁越甚至杂牌将军,袁绍或许不敢加快吞并冀州的脚步。这样就简单了,一个平字号将军,董卓舍得出,袁绍也肯要,何乐不为?”

卓逸夫看着郭嘉侃侃而谈的精气神,由衷道:“奉孝心有天下,胸怀甲兵,非人间能有!”

郭嘉摆摆手,意思是这不是难事,接着又道:“既然是个平字号将军,与郡守级别等同甚至更低一级,为什么不领了它?一个平字号将军,尤其是这个恰到好处的平北将军,郡守若是接了,正好暂且安定东西南三方的戒心,然后寻找良机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夺取冀州,岂不是更妙?”

卓逸夫当然也想得到冀州,但韩馥本人本来就不笨,把冀州经营地铁桶似的,加上冀州又是望族聚集之地,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来说,冀州都不是这时候的自己能从韩馥手里夺取的。就算夺到手了,袁绍更可以理直气壮地进入冀州,从而通过驱逐自己达到占领冀州的目的,这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么。

郭嘉看出卓逸夫的犹豫,自信一笑,盘踞而坐,突然道:“假如郡守信得过我,我愿意为郡守谋划冀州,前提是郡守能放开手脚让我作为。”

戏志才眉头一扬,程昱本来也在盘算,闻言一愣,又笑了,就连董昭也抬起因为思索而垂着的脑袋,要看卓逸夫怎样安排。

卓逸夫没有看四个谋士,也没有看摩拳擦掌的四个将领,眯着眼睛细细考虑了一遍自己目前的境地,再一想到冀州肥沃之地,怦然心动,忽的一声站了起来,一咬牙做出了决断:“好,自今日起,奉孝可代我发布号令,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大丈夫不能瞻前顾后,拼这一把!”

郭嘉笑吟吟地领命,这也算他暂且以客卿的身份为卓逸夫出谋划策。

卓逸夫也是有决断的人,既然这么决定了,立马收拾起东西就要出门,戏志才忙问:“主公哪里去?”

卓逸夫拍拍手:“我这不算太笨的脑袋,总也得出点力气才行。这两天闲着没事想出了一些行军作战用的东西,我去辎重营看看,看能不能设计打造出来。这里的事情,就全交给四位了。”

他也没有展露过在辎重设计方面的“特长”,众人更不知道他还有这个能力。倒是郭嘉笑吟吟地说道:“郡守只管安心便是,想平原郡虽然地理位置很好,兵员也足够广大,但毕竟弹丸之地,能养郡守几时?冀州地大物博,人手众多,一旦拿下,足可使郡守一跃而成为一方大豪。既然郡守这么信赖我,我定然不负郡守厚爱,三月之内,定保郡守坐拥冀州,将治所搬到邺城!”

程昱本身是望族出身,总觉着卓逸夫要跑去辎重营跟一群工匠混在一起不太好,于是劝阻道:“主公,徐州的事情迫在眉睫,解决这个头等大事才是最重要的。”

卓逸夫闻弦歌知雅意,笑了笑道:“有四位在,徐州无须担忧。”然后豪气万丈地说,“虽然平原太守的位子到手了,但在座的大伙,任何一人都拥有当这个郡守的才能,小小的平原郡,要将你我困到几时?既然奉孝如此信心百倍,那么,我就等着冀州司马主簿等职位来安排大家了。”

戏志才笑道:“主公有这等豪气,属下也不敢,更不甘心安于现状,冀州,必定掌握在我主手中。”

卓逸夫放心一笑,出门进了后院去,陈青青以他为天,他干什么都不会受到;来自这方面地阻挠。但蔡琰不行,她的出身决定了眼界,有些事,提前跟她约法三章才好,免得好端端一个大美女,因为自己变成蔡邕那个固执老头。

厅内众人面面相觑,这样的主公,实在说不上来他是真的放心呢,还是索性放羊了。

卓逸夫倒是真的省心了,他知道远景规划这方面,按照现代化来说就是战略方针这方面他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轮到具体操作,除非偶尔惊鸿一瞥般的出点主意从而取得一点成绩,他最多就是拿主意决断,要论运筹帷幄,拍马都赶不上那四个谋士。

更何况,这几天他也琢磨自己手里的底牌了。一万人马,放在兖州冀州徐州青州四大州能做什么?局部战争他自信完全可以对抗任何一股势力,但曹操和袁绍一时的枭雄,可能给他打局部战争的机会么?

卓逸夫觉着不会,但平原就这么大点地方,就算现在招兵买马,所得的兵马能有多少?短时间内能训练出什么效果?更何况,平原也还算安定,民风远不比黄巾侵略过的地方剽悍,这么多刚放下锄头的农人给他架上上了战场,胜算能有多少?

因此,现在的自己要打一场扩张战役,卓逸夫的目光,其实也盯在徐州和冀州方面。

但这两个州并不好啃,徐州暂且不说,单单冀州,如今是韩馥当政,此人乃是袁绍的铁杆追随者,倘若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和战斗力,估计拿下冀州一个郡几个县不成问题,但要拿下全州几乎不可能。第一,卓逸夫的军队,装备和别的诸侯没有什么两样,就算好战,但人家的地利优势就完全可以弥补这方面了。第二,力有未逮的自己就算花点代价拿下冀州,顿时一跃而成为北方侧目的诸侯,袁绍焉肯与自己善罢甘休?再加上一个曹操,卓逸夫实在觉着几乎没有夺取最后胜利的可能。

但他不甘心,难道就这么等着袁绍霸了冀州,刘备占了徐州,曹操占了兖州,而自己就被这几条越来越凶狠的大鳄挤压在平原这么一块小地方上?

于是,卓逸夫决定冒险,不是贸贸然的以身犯险,他想凭借自己超前的知识来将技术化作装备,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在北方诸侯争雄中迅速而果断地抢占落脚之地。

今天郭嘉又这么一分析,他顿时坐不住了,既然这个鬼才已经表露出决心并且看上去智珠在握地能拿下冀州,那么,自己就应该在郭嘉的智谋之上,再用金手指来武装出自己的力量,冀州也好,徐州也罢,总要占据一个才甘心。

那么,他要开的金手指是什么呢?

卓逸夫不可能料到自己会穿越,更不是专业的化工物理专家,倒是对古中国的军事文化颇有点底子,作为一个弱国小民,他不止一次沉醉在先祖们创造出的强汉盛唐中,因此对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甚有些积累,现在倒想起了不少可以用作行军打仗的东西。

东汉末年,骑兵还只是骑在没有鞍子的马背上充当斥候的新鲜兵种,一没有马镫,二没有马鞍,辔头什么的也都不齐全,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但平原如今骑兵并不多,假如这时候就把马镫马鞍显出去,暂时是赚足眼球了,但以后肯定会后悔。

何况若是要攻城拔寨,骑兵还真没多少用场。

最关键的,现在落到了步兵和攻城器械方面了。

关于步兵,现在能锻造出来的,属于划时代的装备是什么?卓逸夫第一个想到的是陌刀,将突厥人打的连祖宗的草原都不敢待的陌刀。第二个就是甲胄,三国时候的甲胄大部分是皮甲,前后两片用粗线缝制住,俗称札甲的就是这种,防护不是很好,也就比布衣稍微好点。第三个,其实已经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就是西凉军的投枪。三尺半到四尺的枪杆,枪头是用密度很大的铁铸造的,两军相逢,奋力投掷而出,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小。

卓逸夫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三样了。

但陌刀这玩意儿他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仿制。就算他脑子里有网上曾经见过的号称复原图的陌刀,但他也记得,这种兵器对铁的要求太高了,这时候最有名的铁匠也锻造不来那种强度硬度和柔韧性都堪称一绝的战刀来。

但甲胄方面,卓逸夫却觉着绝对可以改进,抛出魏晋时候的两裆铠,其他如唐宋明时代的铠甲,他甚至现在还记得样式,记得用什么材料。

至于投枪,说难也容易,最重要的是对长度和重量的掌握。穿越到这个时代这么多时候了,卓逸夫的大半时间还是在军旅中度过,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样式的投枪最合手,什么样式的枪头最适合做投枪。

甚至在想起铸造马镫,制作铠甲叶子以及投枪的时候,卓逸夫忽然之间有好几次抓住了制造优质刀兵的土炼钢法,但详细的究竟是怎样,他却彷佛雾里看花一样实在记不起来了。

因此,卓逸夫才在决心拿下冀州之后记着要去匠作营里看看。伟人说过,一切理论和经验都来自于劳动,不亲身去匠作营里近距离观察,和劳作在第一线的工匠们交流,那点影子他怎么能抓得住?!

至于自己跑去匠作营会带来什么骂声后果,卓逸夫不在乎,他对这个时空里的舆论实在没有多少的印象,初生牛犊不怕虎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盗鼎三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盗鼎三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匠作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