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点更新。不好意思。今天太忙了。
“那就好!”
见他如此自信,大家伙也就松了一大口气。
“你可有疑问?”陈夫子继续问道。
“回夫子,有的,我都记下了,回头自己查缺补漏!”东东面色严肃的回道。
“嗯,很好!”陈夫子满意的点点头。
王满囤自是很尊敬和感激陈夫子这个先生。
他的表达方式,还是一无既往的,吃吃吃……
陈夫子沉浸在一桌又一桌的美食当中,自是乐不思蜀。
“哈哈,没想到呀,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夜里,王满囤极为高兴的跟柳氏说道:“县试呢,要是都过了,咱家东海就是童生了!读书人了!”
县试一共考五天,霍石同阮湘,还有王满囤夫妻都是每日一早就送了东海进考场,随后霍石衙门,阮湘也趁机忙自己的事。只有王满囤夫妻在家里等着,但是他俩的心情却不像第一日那么紧张了。
试题是监考的穆县令批改的。几百份试卷,他改得很快,到得第二天巳时,县衙就张榜出来了。
榜前人多,阮湘本打算只派了小厮进去看榜,可王满囤却不怕跟人挤。
他痴汉的看着榜单上,王东海三个字,迟迟回不过神来。
不过,这里人挤人的,不一会儿,他便回过神,人群里挤了出来,满脸兴奋地大叫道:“我孙儿考上了,考上了!第三名,第三名呢!”
他激动的嗓音都变了,可旁边的人却没有笑话他,反而是一脸羡慕的看着他。
王满囤脚步是一刻不停,高兴的就往家走。
小满也是第一时间就跑了回来:“夫人,少爷第一场县试中了,是县第三!”
“真的?”
阮湘知道东东平日里用功,那么厚的四书,他都能背下来,但没想到头回下场就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柳氏听了也是激动的不行,由于太过于激动,衣袖挥舞的力道有些大了,连带着桌子上的茶碗倒了,茶水洒了一衣袖。
“回老夫人、夫人,咱们老爷亲自去榜前看的,小的也是趴在那里多看了几眼,真真的,错不了!”
“真是太张脸了!老婆子,老婆子!”王满囤在院子里大喊道,“咱们东东中了,中了!”
“知道了!”柳氏一脸兴奋的应道。
一家人开心的围坐在一起。
东海正在书房看书,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别看他平日里自信满满,他也是很紧张的。
“要是能把那榜单贴在咱家堂屋就好了!”王满囤遗憾的说道。
次日一大早,四个人依旧赶着点将东海送去了考院。
县试第二场,人就比之前少了一部分,而且这场是按照排名先后的,所以王东海一落座,便吸引了在场大部分人的眼神。
穆县令自然也注意到了,这是霍石那个继子,小小年纪却比大多数寒窗十年、或者十几年的人都厉害,看来也是个少年英才!
这吃得好,住的好,加上他年纪小还是说,没什么压力的,第二场五经,东海觉得比上一场考的还好了一些。
“爷爷,我都答上了!”
王满囤吃过午饭,就在考院外头转悠着,在家里,他是做啥事的心思都没有,还不如过来看看呢。
“好好好!”王满囤笑呵呵的应道,“回家让你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嗯嗯。”
果然,第二日,王满囤依旧是高兴的不行。
“依旧是第三名,哈哈……”
听到这消息,陈夫子也是很意外。
“这五经我以为他考个前十就行,没想到考了个第三,看来,这人呀,还需的有些运气……”
看到自己这回又得了一个第三,东海对于明日的诗文却是有些可惜了,如今的自己勉强的能做出几首,不过先生说太过于匠气,其实自己也是似懂非懂的。
不过她娘那日听先生说了一句后,还感叹了一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先生后面听了,直夸她娘。
她娘却说自己是听别人说的,事后先生说,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来没听过这首词,肯定是她娘做的,不过可能是临时起意,而且到底是闺阁之人,不宜扬名,可惜,可惜……
第三场考试如约而来,这场一共取六十名,东海排名第三十一名,进了前四十,只要最后一场,不垮台,那妥妥就是一枚小童生了。
对于自己得了三十一名,东海高兴的小脸蛋都红了,他还以为自己大概能排到四十以外呢,大大的超乎了他的意见意料。
陈夫子却是很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兴道:“明日再加一把劲,争取把文章做的更好一些!”
次日,考场上也就只剩下那六十个人了,而且这场考过以后,只取前五十,剩下的自然只能在等后年的下一场了。
等东海拿到试卷以后,看了眼题目,他在心里开始解析题目。
后又在心里过了一遍,关于刚才解析中的一些名人典故。
才开始下笔列大纲,这一部分,自然是阮湘根据自己作文老师的要求,来培养他儿子的。如此的作文套路,怎么着也能拼凑出一片文章,故而只要中心思想抓的好,那就成功一大半了。
就是陈夫子听了以后,也是接连点头,他也是颇为赞同阮湘这一说法,他说时文考试,只要文章格式不错,再引上两个典故,名次便有了。
这第四场,取了四十名,东海排名第十六。
紧接着第五场,取前三十,也就是最后一场,东海排名第十三。
比前一场还更好一些,看来,他大概是掌握了一些东西。
因为王东海在后面几场也发挥不错,虽说有排名在前,也有排名在后,但最后综合排名,他是第十二名。同样今年四月份,他也就有资格去府城参加府试。
只不过陈夫子觉得他年幼,不易出风头,再说他的学识也不够扎实,建议他三年之后再说。
这样的建议,自然得到了霍石同阮湘的同意。
而王满囤高兴的,自然要回李家庙,以告慰王家的先祖。
而且打现在他的孙子就是童生了。他家也算是改换门庭,就是青青,以后也不再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了,她的婚事自然也能有更好的去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