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看门狗 (上)
众人行至半山腰处,已经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河内郡城。
那可是一郡之地的郡城,是河内郡最大的城池。
此时那座他们向往已久的郡城就在眼前,众人满心欢喜。
他们赵家乡民一路南逃,就是为了头领的一句话。此刻真到了这里,竟还有不少乡人流出了泪水。
孩童抱着母亲的大腿,推着车的精壮汉子也不由的加快了脚步,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加速行径着,像极了归心似箭的旅人。
只可惜眼前那个只有巴掌大的郡城,大部分是依山而建,即便他们是从山上一路急行下来的,也需要绕过层层险阻才可以回到平地上。
可即便如此,士气高涨的他们也走的非常的快,一路上众人少有言语。
除了以赵升为首的几个战场老兵,敢在马上与高达聊上几句他们赵家乡域的风土人情外,队伍中其他的乡民都很是惧怕赵升头领怀里的那个小孩。
参加过战斗的青壮们,大概是从没有见过一个孩子拿着很多年轻人都举不起的长刀一刀枭首了贼头的画面,仅仅是想起那个孩子举着头颅坐在椅子上痴笑的场景,就足够这些只剩下一腔热血的青壮害怕的了。
不少队伍和他同龄的小孩,仅仅只是听到了族人们谈起这件事,便会哇哇大哭起来。
这个村寨的乡民虽然尚武,但真正上过战场,见惯了生死的人却不多。
许多乡民还是十分淳朴的农家汉子,依旧保留了乡间百姓的一些小人物心里。
他们即便感激这个小鬼替他们的首领出谋划策,摆平了这次危机,却也仍是十分惧怕这种年纪轻轻杀人不眨眼的小孩。
即便死在那个孩子刀下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们记着的也仍是当日那个孩子枭首了贼人后令人背脊发凉的笑声。
这根本不是那个年纪的孩子干得出来的事情,现场亲眼看见了这一幕的人,口口相传。
夜里总会在亲人前谈起,从老人到女人,最后传到了孩子那。
在这个时代,如此超出正常孩子心智的举动,在普通人眼里是个异类,可在赵升这些见过了外面世道的老兵眼里。
这个孩子可是拥有他们都不可想象的天赋神通,不仅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身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种,在战场对局势精准的判断和谋略。
莫说是他们这些打了多年战的老兵想不到那些奇袭与劝降的手法,就连在关键节点上如何向友军发送信号,这个孩子也能想出自己独特的方式。
或许大多数乡人想不到,一场亲历的战斗,早已让他们村寨中的那一股边军势力彻底接纳了这个孩子的不凡,甚至他们还隐隐的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般身世卑微。
只不过,许多人看破不愿点破。毕竟经历过生死之战,他们早已将心中的一些疑惑,完全的抛到了信任之后。
特别是同样与他在二楼拼命的赵一龙,早在刺杀当日,就已经把高达当成了生死兄弟。
可当他看见乡亲们的恐惧时,又能做些什么?就像他的阿爹赵升一样,即便现在做了头领,在面对这些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很可能是族中长辈亲戚关系的乡人,也只能做到沉默,多过了解释。
这一战,高达立了大功,虽然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孩子混迹在队伍里的平凡生活,却也得到了赵升他们一行骨干的肯定。
他们粮食不多,在增加了一部分人后,落脚之处,反而成了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有了十数匹马,再加上一些推车,让他们一行人的负担少了些许。
赵升作为一个行军打仗多年的边军将领,他对高达在这次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可以说是十分的欣赏。
因为当年的他还只是边军一名小小的百夫伯长,就有幸遇到过,后来奉命过来雁门郡支援的雁门新军。
那是一批都是由年轻人组成的队伍,其中就有丁原将军带出来的几个年轻战将。
当时的赵升已经因为伤病无法长时间的作战,才会被安排到后方去做一些后勤和运粮的工作。
那个时候的边郡条件恶劣,气候也差。他们运粮总是缺少马匹,所以一旦遇到胡人的袭击,死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而且,这些胡人极其擅长马术,又各个都是骑射手。他们来去如风,即便在兵器上稍逊于汉兵,却也仍能咬着他们的队伍不放。
像是狼群捕捉到了猎物一般,总会一点点的将猎物蚕食殆尽,才肯罢休。
当年的赵升几个兄弟,就因为遇到了境外的风沙而迷了路,护送着粮车,却在半路上遇上了匈奴的斥候。
他们环车而守,面对数千名的匈奴骑兵,没有人能觉得这一次能够在胡人的袭击中活下来,也深知,缺少马匹的他们,根本就逃不出对方的追杀。
又因为押运的是新军救急的粮草,只能以命相搏来报效主公。
那一战只有2000人的运粮兵,仅仅是抵挡胡人的前三波冲击就已经死伤了大半的兵士。
等到风沙消散过后,赵升他们才明白了,自己遭遇的并不是一个胡人部族的袭击。
那一眼望不见头的骑兵长阵,立着某股匈奴贵族的旗号,他们知道当那面狼王旗立起时,死亡便成了他们最终的归宿。
可就在此时,不知从哪,杀出了一整队装备齐整的边军骑兵,那些汉兵胯下的战马虽然毛色各异,身上的装备却十分的统一。
那可是丁原将军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骑兵部队,羽林骑,就算是他们这样上过无数次战场的老兵也比不上这支队伍里的任何一人。
那一战,赵升立于军阵前,清楚的看见了,带领着那支骑兵部队的年轻将军模样。
那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骑将,个头不算魁梧,体型却显得十分的修长。
不是什么十分有威仪的将军,但他手中挥舞的长戟却十分的可怕。
那年轻小将一身黑袍黑甲,每次在战马上挥动着双刃的长戟便会有一股旋风冲开胡人的军阵,而他身后的那些羽林骑兵士们,更像是野兽一般。
冲入军阵中便是一阵狂砍乱杀,即便是胡人精锐的骑兵,也抵挡不了这样数百精锐骑兵的冲击。
他们仅靠着数百精骑的奇袭,就冲散了敌军的前阵,还如入无人之境般的杀向了立着匈奴王旗的骑军方阵。
仅仅是这么一瞬间的战场变化,赵升等人便捕捉到了他们撤离战场的最佳时机。
随后新军的援兵赶来,他们撤出了战场。
事后,赵升想要通过军中的关系,亲自上门去感谢那名小将,却又听闻对方杀了匈奴左贤王后,仍不愿还军,便继续带着羽林骑追杀匈奴逃兵去了。
那一夜,作为一个边军老兵的赵升无比的佩服这样的年轻人。
随后,他才得知了,那个看起来最多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小将,名叫吕布,是边军将军丁原手底下的得意部将。
当年匈奴大规模进犯边郡的时候,就是这个年轻人带领着羽林骑的前身,打破了匈奴人骑强我弱的不败神话。
随后雁门的新军,才拥有了这支不弱于胡人的精锐骑兵编制。
那时候作为军中的前辈,没有人不向往丁原将军手底下的那几个年轻战将。
如今想起往事,赵升仍是一腔热血。只是返乡多年后,他早已经将心思转移到了自己那个武道奇才的长子身上。
偏偏又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让他在半路上捡到了高达这样超乎了常理的孩子,他又怎么能不激动呢?
这个时期的人,都十分的迷信,即便是读书人也十分的遵从一些书上的鬼怪神奇。
他知道高达这孩子的不凡,也把这种不凡将其视为了一种,上天赐给大汉子民的一种福报。
比起他那个老实巴交却对武道十分痴迷的长子,很显然当下他怀里的那个小孩,未来会更有出息。
毕竟这个孩子身上所拥有的可不仅仅是蛮力,还有他那个只知道练武打架的长子,学不来的智谋与狡猾。
此时赵升正用慈爱的眼神打量着高达,他摸着高达小小的脑袋,竟也想起了数月前死在了黄巾众屠刀下的次子二虎。
如果那个孩子没有死,应该也是和这孩子差不多的个头,只是可惜了,他没能带给两个儿子安稳的生活。
赵升劳碌半生,为了大汉贡献了自己年轻时的一切,风风光光的回乡迎娶了邻村织麻乡的女人,三十多岁的时候拥有了两个儿子,又受到当地里正的照顾和信任。
可奈何好日子不长,紧接着便相继遇到了旱灾和瘟疫,他们一起返乡的边军老兵,如今活下来的也就只有他身边的十几个兄弟。
作为领头人,他一路见证了太多兄弟的离去,如今带领着族中的后辈一起南下投奔陈氏,其实为的也不过是一个安稳的生活。
他想尽可能的保住赵家村最后的希望,也希望能够给自己的长子一个可以报效国家的正经身份。
而高达呢?
他在赵升的怀里,想到的却是许许多多现实里的记忆。他只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也像赵头领这样抱着他在景区公园里骑过马。
他的记忆中的父亲,曾经也像正常的父亲一样疼爱过他,可是后来父母离婚了,他的生活轨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世界里,许多人,许多事,莫名的让他想起了很多早已经忘记的过往。
看着赵升,看待他温和又温柔的眼神,高达也是第一次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才能感觉到的归属感。
他与这些叔叔们相处的十分融洽,所以才能够在前队中混得如鱼得水。
再后来,他又认识了赵家村里的许多人,比如赵升亲传的几个弟子,其中最厉害的两个猎手,正是当初在树上藏匿了气息埋伏了他的两个年轻人。
他们是赵一龙的堂哥和堂弟,叫赵胜和赵羽,是一对兄弟,两人相差两岁,是赵升已故二弟的两个遗腹子。
其余很多姓赵的,都还没有名字,他们乡里人不怎么讲究大名大姓,大多时候都是用小名或者外号来互相称呼,除了姓赵,大多时候喊的都是什么,六狗子、小三儿之类的乡间小名,所以高达很难把每个人的名字对上号。
与这些乡间小童不同的是,赵一龙虽然看起来老实吧唧的,却是一个十分好学的少年。继承了这副躯体主人的意识,高达虽然不识一些繁体字,却每每有一些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让赵一龙觉得十分的有趣。
两人内心年龄相符,平时有多喜欢混在一起,高达也就自然而然把他自己在游戏中学到的某些战术战略传授给了赵一龙。
当然了,两人还口头约定过到了郡城,安顿后,赵一龙必须将他那一手漂亮的连珠箭技巧教给高达。
正当众人其乐融融的靠近河内郡城城门时,看到的竟会是城下防御工事齐整,墙上甲士弓弩排排起,兵士们个个表情肃穆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