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风洞

第1175章 风洞

第1175章风洞

承顺五十四年夏七月,欧洲巡抚驻地加的斯迎来了几艘不太一样的海军运输舰。

这些海军运输舰靠岸后,下来了一群穿着天蓝色军服的军人。

这让不少人都感到比较稀奇……因为这种颜色的军服很少看见的。

人们常见的陆军军服是深蓝色为基调,作战常服则是根据地区不一样,有深蓝,黄色,绿色乃至白色都有。

海军的话则是更深一些的藏青色为礼服,有时候也会穿白色作为常服。

而天蓝色的军服,人们之前可就没有见过了。

因为天蓝色军服,乃是大楚帝国新军种空军的基准色调,采用了和湛蓝天空一样的颜色,寓意自己的空中特性,今年才刚换装,在这之前并没有配属给驻防在欧洲的三支飞艇部队。

这些穿着天蓝色军服的空军将士下船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协同海军开始吊装大量的飞机散件。

这支搭载海军运输舰过来的乃是空军部队,乃是第二飞行团的将士以及其配属的一百多架黑燕系列的作战飞机。

基于之前部署在欧洲地区里的三个飞艇大队在侦查,空中打击等领域上显得力不从心。

同时欧洲地区里的各种叛乱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今年的西欧地区也出现了众多的非法武装,而且情报部门也发现了不少非法武装竟然还装备使用了不少非法制造的单发线膛步枪。

这给多国代理人的政府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导致了楚军驻扎各国的外籍军团压力有些大。

当地的政府军无法维持局面的时候,外籍军团就需要被迫出动参战。

欧洲地区的治安作战压力比较大,对空中侦查的需求急剧增加。

综合考虑之下,空军方面就把完成了训练,具备了一定侦查作战能力的第二飞行团部署到了欧洲地区。

按照部署计划,这个飞行团下属的几个飞行大队,将会分别部署在加的斯,多佛尔,丹麦海峡等不同地区,给附近区域的楚军提供空中侦查以及简单的空中火力支援。

这些黑燕教练/侦察机都已经在后座上加装了一挺八毫米的重机枪,可以由后座飞行员操控,用于对地进行火力打击。

这是空军在空中炮艇计划之前的实战测试项目,看看空中炮艇在实战中效果到底如何。

当然了,受限于黑燕飞机的航程比较短,这玩意也就临时性的兼任火力支援任务而已,真正的空中炮艇将会是大航程,长航时,载弹量更大的双方乃至四发飞机。

第二飞行团的到来,让加的斯这边也是热闹了不少,尤其是第一批的散装飞机在工程师的努力下组装出来后飞上天空,吸引了大量的市民观看。

这还是加的斯里的大部分楚国人第一次看见飞机呢,看见飞机真的在空中飞行后,好多人都发出了欢呼声……

飞机这东西,尽管出现也有几年了,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依旧算是比较神秘的东西……倒不是空军对飞机进行什么保密……楚军一向来都不搞什么装备保密这种事,哪怕是最顶级的先进战列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本土各码头里充当博物馆,在海军开放日里让人们上舰参观。

空军也同样如此,飞机的招标都是公开的,各种飞机性能数据几乎也是公开的,尤其是黑燕飞机,这玩意又不仅仅是空军装备,还有很多行政机构乃至民间企业采购使用,用于飞行表演或各种特种作业。

同时空军的各种飞行训练也是公开的,民众你要看直接到机场附近,抬头往天上看就是了……

而且时不时还搞一个飞行表演日,让民众可以直接进入机场,近距离参观空军的飞机!

这些都是为了提升空间的名望!

大楚帝国的各军种在提升军中名望,争取民众好感,以争取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其中还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的。

海军拉出战列舰搞海军开放日,空军搞飞行表演日,而陆军则是喜欢搞一些战役复原表演,拉上一群士兵,穿着几十年前的军服,扛着表演用的燧发枪之类的,重演当年的战役,有时候还会搞实弹射击表演日……时不时就拉出来一大堆临近过期的弹药给民众表演枪炮齐发的盛大场面。

而近卫军倒是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只是每年固定的在金陵城近卫军校场里举行一次公开的近卫军阅兵仪式!

还会把当代大楚帝国里仅剩下的一支重骑兵‘近卫军第一重骑兵团’拉出来,表演重骑兵的各种列队前进乃至冲锋表演。

还有其他各种近卫军的先进武器装备也是会陆续出场,什么最新式的装甲车,卡车,拖拉机拖拽的一百五十毫米野战加农炮等等,都会拉出来转一圈。

还会专门邀请那些学业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来参观……参观完就给他们发放一份近卫军以及近卫军军官学校的各种宣传小册,直接在阅兵仪式里拉拢这些优秀学子以及其家长:别犹豫了,报考我们近卫军军官学校吧!

基于全球无敌,再加上维持名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其中的缘故,楚军各军中都很热衷于搞这些事情。

这也是空军为什么到了加迪斯没多久,打仗也不去,反而是频繁搞起来所谓的训练……就是想要把飞机飞起来在加的斯上空里转一圈,让加的斯的民众们知道空军的威风。

说不准此时此刻观看飞机训练的人群里,就有一个男孩被飞机的英姿所吸引,进而生出了以后要加入空军的愿望呢。

这种一半训练一半表演的飞行持续了大概一个多月,期间也完成了大几十架飞机的组装。

而这个时候,中欧地区里的守备司令部也频繁派发电报来询问……到底准备好了没有,我们这可打着仗呢,你们空军这些人差不多就行了,赶紧过来吧。

没有太多飞机的话,先调个三五架飞机过来也行啊!

我们这连机场都给你们提前准备好了,而且还一口气准备了好几个,方便让你们短腿的黑燕飞机随时转场飞行。

但是你们一个月了还不见人影,过分了啊兄弟!

如此情况下,空军才派了个飞行中队准备转场中欧地区!

考虑到黑燕飞机的航程并不远,哪怕是加装副油箱也只能有六百多公里的续航,因此沿途需要经停好几次才能抵达中欧守备司令部所在的柏林。

不过这也不用担心经停的机场问题,欧洲这边半年前就已经得到了通知,空军要派遣飞机过来参战。

考虑到飞机航程问题,为了转场,作战以及应急降落等情况,空军之前就已经要求陆军方便,在各地区里准备好临时机场。

反正这种临时机场也不需要什么太大要求,随便找个平地,把土地平整一下就行了。

并且还和文官系统方面也进行了联系,希望行政部门在本土也好,海外也好,藩属国也好修路的时候,麻烦多修一些比较平直的道路,这样在应急情况下就可以让飞机进行紧急起降了。

以黑燕飞机的低空低速的优秀操控能力,在这些条件一般的泥土路上起降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年头的飞机原始而简单,对起降的要求也简单,所以飞行转场也好,临时作战部署也好,其实都比较简单。

不像是后世的喷气式飞机那样,对起降的要求太高,所以作战区域限制也大。

而黑燕飞机呢,开始转场后基本上飞个四五百公里就会在预设的临时机场上降落,然后直接用油桶加油,飞行员简单休息后继续开着飞机上路。

如此折腾了两天后总算是到了柏林!

而这一次空中距离两千多公里的超远距离的转场,也是让空军首次认识到了黑燕飞机的巨大缺陷:航程太短了。

五六百公里的航程连转场都这么麻烦,更不用说用用于直接侦查或对地支援了。

毕竟飞机你飞出去了,还得飞回来啊,然后还需要一定的油料用于盘旋侦查,对地打击,然后还需要留下一定的应急油料,到时候作战航程就直接缩水到两百公里左右了。

两百公里,对于陆军而言兴许很远了,但是对于在天空飞的军种,这两百空军却是太近了。

这一次的转场被通报给金陵的空军总部后,空军方面仅仅是数天后,就向黑燕飞机的供应商唐山飞机公司增加黑燕飞机的航程。

唐山飞机公司得到了这种要求后,琢磨了一番直接把后座给取消了,然后用来搭载油料,为了让一个飞行员执行侦查任务以及对地火力打击任务。

他们直接把航空照相机安装在飞机上,而后座的重机枪也直接被吊装在了飞机的机头下方,形成一个类似朝着斜下方射击的布局。

然后再通过拉杆的方式来遥控拍照或开火!

这样的话就可以腾出来一定的空间以及载重,用来搭载更多的油料。

然后发动机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升级,唐山飞机公司的母公司唐山机械公司下属的动力公司,一直都没有停过对航空发动机的持续改进研发。

要说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唐山动力公司旗下的航空发动机的在国内依旧是最顶级的,就和他们的汽车发动机,大型发动机水准一样。

唐山机械公司因为是研发火花塞式汽油发动机最早的企业,过去的接近二十年里累积了大量的经验以及技术,得以在发动机领域里长期保持领先。

发动机领域的技术领先,不单单让他们造出来更好的轿车,也在卡车乃至军用汽车等领域里都获得了大量的优势。

其一五系列卡车直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军方唯一使用的卡车,订购数量非常大,广泛用于野战炮兵各部队或辎重部队。

同时一五卡车在民间里的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在一点五吨级的卡车领域里,一五卡车几乎没有对手,独占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场,这些卡车被广泛用于各种短途的运输业务。

一五卡车,可以说是大楚帝国里最成功的一款运输卡车,性能非常不错,发动机动力强悍,以至于这车虽然标称载重一点五吨,但实际上你拉上个三四吨货物照样跑的飞快。

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在汽车领域带来了大量的优势。在飞机领域里也自然让唐山飞机公司拥有了极大的优势。

黑燕系列的飞机在短短几年里,就经历了两次的发动机升级,马力逐步增大不说,而且油耗进一步降低,使得了航程也逐步加大。

这一次,唐山飞机公司就是准备给这玩意安装上新型的发动机,用以增加航程。

这么一改,发现改进后的黑燕飞机还真的可以,至少纸面设计的时候,给出来了八百公里航程的数据,这对于一架单发小型飞机而言已经算不错。

至于具体数据,还得等样机完成以后进行实际测试飞行再说。

毕竟现在的纸面计算其实不太靠谱……不是说数学算不了,而是用于计算的可用准确数据太少。

大楚帝国的工业基础还是比较有限的,很多测试项目都不太好做,尤其是对于飞机的设计制造而言至关重要的风洞。

楚国里最早的风洞,是早年皇家理工学院里飞行研究室里搞出来的产物,是比较原始的风动,不过别看原始,但是气流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五六十公里呢,后续又建造了秒速十三米的风洞。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风洞,这才让飞行实验室验证了升力理论的可行性,然后制造出来了飞机。

后续五大飞机公司进入飞机行业后,五大飞机公司都设计建造了各自的风动,不过规模依旧不大,性能也一般。

最好的风动是松河飞机公司建造的大型风动,这玩意直径达到了一米六,气流速度达到了每秒二十多米,使用了一台八十千瓦的电动机提供动力,这个风动为他们研发中大型飞机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尤其是各种机翼的数据。

松河飞机公司几乎试验了所有能够想到的机翼,包括单翼机。

如果闲得无聊,去翻看他们的各种试验数据的话,那么就会发现松河飞机公司试验过多种现代化的单翼飞机……不过也只是停留在早期的理论研究,有限试验上。

连样机都不打算搞……

因为目前的技术造不出来单翼机……现在的机翼材料主要是木材,而木材的性能有限,直接使用单翼机的话,机翼就太单薄了,无法支撑飞机的重量,安全性无法保障。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75章 风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