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软文化推广

第1179章 软文化推广

第1179章软文化推广

礼教部派人拍摄的纪录片,可不讲究什么故事性,一些风景也只是点缀,更多的是拍摄一些当地的地形地貌,城市建筑,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些东西。

以便让帝国的这些高层大佬们看了之后,对这个土著国家有一定的直观了解。

比如说文件上说希腊王国国土小,除了一个小半岛外还有很多的岛屿,同时被奥斯曼统治了两百多年时间,但是希腊却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文明对欧洲的影响很重要,出过马其顿王国。

而光靠文件资料很难对这样的希腊王国有一个直观了解……毕竟当代欧洲的这些土著藩属国对于楚国人而言太陌生了。

别看楚国人已经进入欧洲十几年,并且强势控制了整个欧洲,现存的欧洲国家清一色都是大楚帝国的藩属国,即经济殖民地。

但是楚国人对欧洲的了解,尤其是对欧洲文明的了解依旧非常有限。

毕竟楚国人是来搞经济殖民的,让土著挖矿种田然后把原材料运回国去,再用工业消费品对他们进行倾销……普通楚国人根本不会去了解欧洲文明的历史。

但是,普通楚国人可以不知道,但是作为帝国的高层统治者,却是需要对欧洲文明需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再了解当地的气候,地形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帝国的高层了解某个土著藩属国,然后确定更好的殖民统治方式。

而这也是礼教部拍摄这些纪录片的核心目的。

因此拍摄的纪录片里覆盖多种多样,而一些古代建筑也不是为了体现这些欧洲土著的古代建筑有多好,纯粹是为了让帝国高层更好的了解其简单历史背景。

而了解了这些东西之后,那么帝国高层也就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为什么希腊人一直都在反抗奥斯曼的殖民统治。

因为希腊人在奥斯曼里是二等公民,同时需要被征收血税等等。

这了解的多了,就可以针对性的执行一些策略。

比如希腊人的反抗精神比较厉害,同时历史悠久,还有古代文明,其文明对周边土著国家的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楚国的这些大佬们一个个都是心狠手辣的政治家,看过希腊王国的纪录片后,简单商量几句,就决定要给希腊王国一定的教育经费援助,同时决定扶持道教,佛教在当地推广。

此外帝国高层决定给予希腊王国一定的教育经费援助,帮助他们推行汉语教育,什么希腊语啊,古希腊文明这些东西你们土著就不要玩了,你们把握不住。

当然了,手段看上去温和,但实际上就是要消除希腊王国比较独特的古文明所带来的凝聚力,影响力这些东西。

说简单直白一点:你希腊古文明挺牛逼,在欧洲影响力还挺大的嘛,得,我直接把根给你刨了……

你以为大楚帝国的教育经费援助那么好拿的啊!

这部分经费可是来源于礼教部的海外教化经费……而大楚帝国的教化政策嘛,十九世纪的美国人看了都得竖起一个大拇指,来上一句:佩服!

当然了,现在大楚帝国的教化政策已经变得比较温情脉脉了,但凡放在二十年前那会,楚军看见希腊王国的古代文明影响力这么牛逼,早就大军杀过去了……等楚国人的大军杀过去后,奥斯曼人来看了都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好人!

地球上不允许存在这么牛逼,影响力这么庞大的文明体系!

当然,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楚国人不喜欢打打杀杀,喜欢搞一些软手段了,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再说了,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把土著都杀光了谁来给楚国人种田挖矿啊?

这既然想要让人家做牛做马,自然不能动不动就杀光了,得换用其他办法。

什么经济控制啊,军事控制,代理人政权这些都是老一套了,每个藩属国都免不了被楚国人来上这么一套。

而最近这些年,楚国人又喜欢搞一些文化上的东西……普通没啥潜在威胁,比如说当地人比较温顺,长期被殖民统治都不反抗,没有什么历史悠久并且影响力重大的古代文明之类的,楚国人一般不搭理,这种土著国家想要拿到楚国人的教育经费援助都拿不到……

而对一些有着反抗历史,文化体系里有着反抗精神,或者其他影响比较恶劣的,那么楚国人就会跑过去给它送一份教育经费援助。

通过大力发展汉语教育,儒家教育,改变他们的思想……顺便把他们的语言文字什么的彻底扔进历史垃圾堆。

然后在这种汉语教育的过程里,不可避免的也会让他们对大楚帝国充满了向往……这样还能培养出来一大堆的土著楚国派。

不仅仅是为了利益给楚国人当代理人的那种,而是在思想上向往,认同大楚帝国的土著。

最终培养出来一群精神楚国人,然后让他们掌权成为代理人,这才是维持经济殖民统治的最佳模式。

虽然他们不是楚国人,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是把自己当楚国人啊!

而且适当配合给他们弄个行政领地的永久居住证,得,在行政领地的法律意义上他们已经算是楚国人了。

普通利益代言人,哪有精神楚国人好用啊!

这就是最近几年,楚国人在欧洲,西亚,印度等地区搞一系列软文化推广的缘故,为此还专门搞出来了一个教育经费援助计划。

你瞧,我都出钱帮你们土著开办学校了,你还不得感谢感谢我?

当然了,开办的学校只能文科,尤其是儒家那一套东西,理工科什么的就别指望了。

不过这一套软文化推广的政策施行的时间还比较短,在这文化殖民这种东西是一种周期非常漫长的计划,十年八年都看不到什么明显效果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

就算效果再不好,也能培养出来一群精神楚国人,而且在这些精神楚国人大多接受了楚国人提供的汉语教育,在土著国家里属于妥妥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成为文化领域里的领头羊,军政方面的领袖也是很正常的事。

试想一下,一个土著藩属国里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的高层,全都是精神楚国人,还拿着楚国人给的行政领地永久居住证,家人也住在楚国租界或行政领地。

那画面,这些楚国大佬们想想都觉得挺美的!

到时候哪里还有现在这么多破事啊!

如今在欧洲,西亚,印度等地区里层出不穷的反抗军,这让很多楚国高层也认识到了,纯粹靠军事方面的威慑是不够的。

而经济方面的控制和绑架,咋一看似乎也挺好的,但是对于一些野心家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障碍,人家都起兵反抗你楚国的殖民统治了,你还指望人家担心经济崩溃?

这玩意的威慑力,其实是针对于土著国家里的既得利益群体,也就是那些代理人,买办阶层,他们才害怕楚国的经济封锁。

至于那些底层以及野心家,人家根本不在乎。

经济方面没啥用,军事威慑只能维持大局面,但是难以彻底解决,所以楚国的高层大佬们就想出来了用软文化推广这么一招。

硬的不行,我来软的……还就不信了。

总之,楚国人是想方设法维持经济殖民,让这些土著藩属国老老实实的挖矿种田,然后用辛辛苦苦挖矿种田赚钱的钱,去购买楚国人的廉价生产出来但高价买的工业消费品,进而获得利润差,把土著们的劳动价值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给拿过来。

楚国人其实已经觉得自己很文明了,我明明可以直接抢的,但是好歹还给了你土著一点工业商品……

那些土著们得感恩!

可惜,人家土著不感恩!

这就是大楚帝国和那些土著藩属国之间的根本性的矛盾,并且无法解决。

因为楚国人不可能放弃经济殖民的……顶多就是换种方式来进行。

甚至退一万步来说,哪怕以后某一天楚国人因为殖民成本或者其他什么因素放弃了直接殖民,但是经济控制以及市场倾销依旧是免不了的。

经济掠夺的方式可能变了,但是核心目标依旧没变。

如果对方不答应,那么楚国人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战争……而到了那个阶段,大概就是讲究自由贸易的阶段了。

原时空里十九世纪好些近代工业国家都喜欢这么搞,一开始是英法,然后是美国,等到德国人也崛起后放眼一看,尼玛,全球地盘都被抢光了,毛都给自己留一根。

得,世界大战搞起来。

这说根到底啊,还是经济问题,资源和市场才是核心。

而楚国人现在干的事,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模式上稍微有些区别。

主要是没啥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太强,然后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不用担心土著反抗。

毕竟原时空那些近代国家要撬开落后国家的大门,那打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到最后就不得不放弃直接的殖民,开始搞所谓的全球贸易了,手段更温和一些,但本质没啥变。

到了大楚帝国这边,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不用担心有什么竞争对手,同时自身实力强悍也有把握在军事上强力镇压。

所以目前依旧能够维持直接的殖民统治,从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进行完全的控制。

但这种情况在过去了十多年后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大部分地区都还好,比如印度那边就挺好的,西亚的大部分地区也还行,也就是早些年楚国人刚进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反抗军,后来剿灭之后也就慢慢平息了下来。

但是在欧洲地区里就有一部分地区的反抗一直都很激烈。

比如苏格兰地区以及爱尔兰地区……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有着长期反抗英格兰的传统,然后楚国人来了之后他们一度认为会改善。

但是没有想到楚国人和以前的英格兰人一样混蛋,抢夺他们的资源,垄断一些行业,还用粮食贸易限制他们。

虽然说楚国人到来之后,这些地区的民众其实整体生活水平是有所提升的……毕竟楚国人是来赚钱的,这赚钱之余其实也会留下一部分社会财富在当地,让当地的土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但是人都是不满足的!

再加上历史长期形成的反抗精神,就让这两个地区的土著对楚国人不是很感冒……此外当地的代理人水平也不太行,压榨的又比较狠,对上升渠道也封锁的比较严厉,所以暴力反抗层出不穷。

倒是英格兰以及中部的威尔士等地区还可以,尤其是英格兰王国地区,这个王国的代理人比较聪明,早早拥抱楚国人,同时也学着楚国人搞汉语教育,搞科举,硬是在楚国人的扶持下,完成了英格兰王国内部的改革。

如此情况下政局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战乱,压榨的也不是太很,而且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农业水平也还行,再加上楚国人在当地还有一个多佛尔直辖领地以及伦敦租界。

这些地方里的楚国人虽然不多,但是加上行政领地的永久居民以及劳工之后,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人家英格兰人也依托这一点,大力搞农畜产品供应,再弄一些手工土特产出口给楚国,还提供一些服务行业等,然后他们就发展出来了一个东伦敦这么一个经济繁华的城市。

再加上英格兰地区的煤炭众多,这些煤炭资源虽然基本都被楚国人霸占并开发了,但是英格兰王国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利润上,再加上一些没被楚国人霸占的煤矿自己手工开发,多少也能赚点。

这多方位整合下来,人家英格兰王国如今的小日子其实过的不错。

上层大赚特赚,中层也有点奔头,而底层也能活下去,在整体经济条件比较良好,同时局势稳定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没有乱七八糟的反抗。

之前出现的大规模叛乱,那也是他们内部的利益划分出现了矛盾,等楚国人亲自动手雷霆出击后,英格兰这边也就没有了成规模的叛军了,进入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

但是,能够和英格兰王国这样搞的比较好的土著国家其实很少好,大部分都不咋地,尤其是统治阶层一个比一个压榨的狠。

这搞的楚国人都无语……我楚国人是来剥削的,都你们当地人剥削的狠!

其实楚国人不太喜欢这些压榨的太狠的利益代言人,反而更喜欢统治手段温和一些,比较注重民生的利益代言人。

可惜的是,换一个是狠人,再换一个上来还尼玛是狠人……就没几个稍微正常点的,全都掉钱眼里去了。

这也是楚国人下决心搞软文化推广,打算自己培养一群利益代言人的原因之一。

那些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所谓贵族们老爷们不太靠谱,进而导致局势动荡,增加楚国的殖民成本。

因此楚国人还是打算自己培养出来一群土著儒家官僚出来,搞温和一些的殖民统治,避免大规模的动荡导致产出受到影响不说,还增加维持殖民统治的军事成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79章 软文化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