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拍摄电影

第1182章 拍摄电影

第1182章拍摄电影

石天成带着花费了高价买回来的摄影机以及放映机还有一大堆胶片回来后,并没有贸然直接进行拍摄。

胶片很贵的,他不可能浪费胶片!

他需要做好所有准备再进行拍摄,比如说一些拍摄技巧。

但是这年头也没什么人会拍摄电影啊,唯一会拍摄的还是那些朝报里的摄影师。

为此,他找了不少关系,花了一些茶水费后才托人介绍找到了朝报里的一个摄影师,用给劳务费的方式向他请教拍摄的技巧。

对方虽然身份高,工作体面,不过有这种不犯法就能赚一些外快的事也不会拒绝,在业务时间里指点了石天成一番。

在对方的指点下,再加上他也反复琢磨摄影机生产公司附带的摄影机操作说明手册,最终算是初步摸清楚了摄影机的操作,而且还学到了不少一些拍摄技巧。

比如固定拍摄虽然画面稳定,但是画面变化却是很少,只能简单的放大缩小镜头画面,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运动拍摄的方式来增加画面的广度。

还说最近有个地方的朝报同事,尝试过采用类似火车轨道一样的滑轨,来让摄影机可以滑动拍摄,并且还保持画面的稳定性。

听到这个消息后,石天成当场行动,找了个小作坊做了个木制的滑轨,把摄影机架设在上头后,一边拍摄一边推着走还真的实现了稳定运动拍摄的构想,拍摄出来的画面很不错。

而类似的一些小技巧,对方教了不少,毕竟人家也是拿钱办事,而且教这些东西也不浪费他什么时间,嘴上说说,顶多画个示意图之类的。

至于石天成能不能学会,能不能领会到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反正他钱收了,教也教了,就这样了。

准备了小半个月后,石天成准备尝试拍摄一段几分钟的小短片尝试一二。

主要还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拍摄能力,也不强求什么故事性,因此他直接找到了个小剧场的老板,给了对方一笔小钱后,让对方准许自己在他们排练的时候进行拍摄。

拍摄很顺利,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拍摄了他想要的一些画面,最后又自己琢磨着进行剪辑,最后弄出来了一段大概两分钟的短片。

主要内容是舞台剧,剧本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从小城镇前往大城市闯荡的青年,遇到一个富家女后的爱情故事。

故事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舞台剧长达一个多小时,但是石天成实际上只选择性的拍摄了十多分钟的画面,并且在这十多分钟画面里剪出了两分钟的画面,并通过默片字幕的方式把画面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小故事。

片子完成后,他把片子放给了家人看,获得了就家人们的一直惊叹……他妻子看过片子后对他说:“片子非常好,比朝报的那些纪录片好多了,看起来很有趣!”

“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我支持你!”

“如果钱不够了就跟我说,家里这些年也存了一些!”

石天成听了很高兴!

“现在的这些胶片也够用了,其他方面用钱的也不多,店里的钱够用!”

“最近我还接了一个学校的的毕业照片单子,给他们学校的学生拍摄集体毕业照,到时候我再发一发传单,招揽一些拍摄个人,或朋友之间的照片,应该能赚不少!”

当代拍照还是挺贵的,寻常人没啥事也不会去拍照,但是毕业照大部分人还是会拍摄的,毕竟这可是人生的重要时刻,拍照纪念还是有必要的。

再加上一些团体的拍照单子,还有一些新人结婚照片,情侣照片等。

然后还有一些证件照,官府正在推动户籍照片制度,也就是给人们的法定证件上贴上照片,用来分别身份。

用照片可比之前使用的那种简单文字相貌描述靠谱多了。

因此当地的各地照相馆,还是挺赚钱的。

要不然石天成也不会有钱去购置摄影机以及放映机,想要玩电影了……光是这一套设备加上一大堆的胶片就大几百楚元呢,普通人可没钱玩。

试验短片获得了成功,至少在拍摄技术方面没有问题后,石天成也开始筹备正式拍摄了。

毕竟试验用的短片还可以自己一个人带着照相馆里的两个学徒员工来做,也不用什么演员,直接拍舞台剧就行了。

但是真正的电影不能这么搞,好歹得有个故事,然后设计拍摄环节,然后再找演员。

当然,他自己的资金有限,也不可能搞什么大的团队,除了照相馆里的两个学徒员工外,他又请了三个临时工用来打杂。

还自己写了个小故事,故事情节也简单,考虑到布景以及拍摄难度问题,直接弄了个室内场景为主的小喜剧片,说的是一个农村来的小年轻人,来到大城市后,因为认知上的偏差而发生一系列夸张而搞笑的事。

之所以要夸张,那是因为现在的电影都没有声音……不可能和各种直接表演的戏剧那样可以通过台词来传播信息,没有台词的情况下就只能用一些比较夸张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中途再插一些默片用来解说传递信息。

小剧本写好了,又根据剧本设计拍摄流程……主要是考虑到胶片太贵,不可能说直接从头拍到尾,必须通过一定的设计,用来节省拍摄时间。

演员方面这年头可没有什么专业的电影演员之类的,而没有表演经验的普通人也不行……你让一个普通人在镜头面前做出各种夸张搞笑的动作,并且附带夸张的表情,普通人其实很难做得来。

所以他还是找到了之前拍摄小短片的剧场那边,找到了其中的一些演员让他们来表演。

当然,人家都是有工作的,日常需要排练和演出,所以只能业余时间来兼职。

不过这年头的电影拍摄也没那么复杂,也没台词,同时演技其实也不需要太讲究,因为按照石天成的设想……画面表现力有限的情况下,得尽量用夸张的肢体以及表情来传递故事,而一旦夸张起来很多细节其实也可以忽略掉了。

再说了,这些舞台剧的演员也都是老演员,天天在台上排练,演出的时候当着数百名观众进行表演。

真说起来,现在的舞台剧表演和电影表演是有极大的共同性的,比如说都注重肢体语言以及夸张表情……不然人家观众也看不清楚!

一切准备妥当后,石天成终于是带着人开始了拍摄。

前期拍摄的时候问题多多,浪费了不少的胶片,主要是大家都是第一次拍电影,石天成这个摄影师兼导演、老板是头一回,他几个助手打杂的也是头一回,就连那些演员也同样如此。

甚至都没有专业的化妆,服装这些,因为故事就是现代背景故事,所以人家演员直接就穿着自己的衣服,也不用化妆直接就上场表演了。

然后为了增加一些喜剧效果,还弄了一些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假的动作……比如为了演绎主角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然后乘坐手扶梯的场景,还弄出来了几个主角荒唐夸张的动作,并且有摔倒的动作……这摔倒的时候还砸碎了桌子……

但实际拍摄可不能真让演员摔到桌子上,还把真桌子给砸坏了,石天成通过了剪切,换画面的方式来实现这一场景。

最后桌子还是提前破坏掉,再临时性用小细绳绑好,等演员穿着厚实一些的防护衣服往下倒的时候,直接就把桌子砸烂。

这场面看上去很假,但是真拍摄出来后视觉冲击力还是很强烈的。

至少人们很少能看见这种东西……哪怕是表演比较现实化的舞台剧也很少这种破坏性的场景,而传统戏剧就更少了。

然而在电影里,通过巧妙道具设计以及拍摄、剪辑技巧,却是可以实现这样的画面,让观众看到一个人从好几米高的地方掉下来砸坏桌子的场景。

但是这些东西,因为也都是第一次搞,很多都是石天成自己琢磨着,因此拍摄起来也很麻烦。

拍摄一个画面之前,石天成都要苦思冥想想要拍摄流程,该怎么拍才能实现自己要的效果,而且还要确保拍摄的安全以及省钱。

拍摄安全这事不用说了,这个故事片里因为夸张的需求,所以有不少的看似惊险,破坏性的动作场面,这种画面怎么拍摄才安全,不让演员受伤,这其实也是一个很讲究的事情。

然后省钱,胶片要节省,拍摄时间也要节省,因为人家演员都是业务时间来赚外快的,不可能给你多少时间拍摄。

同时场景以及道具也要省钱,不可能说为了拍摄个商场乘坐手扶梯的画面,就真的跑去那些大商场里拍摄,人家会把你直接轰出去的……但是你也不能直接搭建一个真实的商场,所以就只能是想其他办法,比如把商场换一个,换成其他场所,手扶梯的画面可以去找关系,找个有手扶梯的地方借用拍摄正常画面,然后会回到照相馆这边里拍摄其他画面,最后通过剪辑的方式串联起来。

总之问题不少,拍摄起来难度也大。

但是等到了半个月后逐渐适应了过来,又想方设法解决了诸多问题后,后面的拍摄也就流畅了起来。

又半个月后,石天成终于是把所有的画面都拍摄完毕,为了拍摄这些画面不单单用光了从松江城带回来的胶片,还临时性又购买了一批胶片。

然后布景,道具的费用也超过了石天成之前的预期。

因此真正算起来,整个电源的拍摄成本是超过了预期了。

不过好说好歹总算是拍摄完毕,并且石天成又忙了好些天,简单的剪辑了一个大概一个小时时长的电影出来。

当然,这个一小时的版本其实不行,因为还有不少画面其实都是重复的,同时一些画面的质量也不太行。

后续他还得再根据故事剧本再进行修剪,预计剪辑出来一部四十分钟的电影用来播放。

这一边剪辑电影的时候,他也一边联系了个生意不太好的剧场。

电影搞出来了总得播放赚钱不是,而播放电影最好的地方自然就是那些剧场了。

市面上其实各种剧场不少,当代的民众却是很缺乏娱乐活动的,能说得上来的娱乐活动其实不多,比如郊游啊,去一些景点逛一逛;要么就是去看蹴鞠球赛或其他的一些体育赛事;还有就是去一些剧场里看演出,什么类型的都有,有传统的戏剧,还有最近二十年出现比较火的话剧,然后还有一些音乐剧,木偶剧等等。

当代人们其实很喜欢去看这些舞台剧……或者说也不是因为喜欢,而是没别的可看了……

这也导致了当代里的各种剧团其实很多,不过也不是每一个剧院都能赚钱的,不少也有经营的不少,导致没什么观众的剧院。

石天成就是找了个生意不太好的剧院,跟老板商量着,在每天剧院的演出时间之余,租用他们的剧院一段时间,用来放映电影。

这样不耽误自家剧院演出赚钱,还能赚点场地费租金,人家剧院老板自然不会拒绝。

找好了场地,石天成花费了几天功夫把电影进行了精剪,并且还加上了默片,为了预防万一,同时也是为了后续多找一个剧院进行播放收费,他还购买了一些胶片以及专门的拷贝机做了个拷贝。

真要说起来,因为有着礼教部的相关订单支持,其实电影方面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已经算比较完善了,从拍摄、拷贝,放映等等都有相应的设备都有。

而礼教部下属的朝报司,甚至都还有一个专门的‘金陵摄影公司’。

该摄影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世界各地的朝报所拍摄的纪录片进行剪辑,拷贝,最后一部分影片被呈送给帝国的中高级官员,作为内部资料观看;另外一部分则是作为科普内容用于公益播放。

一些比较重要,同时公益播放时反馈也比较好,受到民众欢迎纪录片,甚至会有两三百个拷贝,然后在全国各地轮流进行公益播放,而且公益播放虽然收费便宜,但毕竟也是收钱的。

也就是说,在石天成搞商业电影之前,其实大楚帝国就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电影制作以及播放的产业链……只是并没有用于商业用途,而是作为一种教化手段,用于公益用途而已。

而现在,石天成要做的就是搞出来第一部商业电影,然后推向市场!

甚至他都还琢磨着如何联系杭城的礼教相关机构,把自己的电影也安排进朝报的剧院里收费播放。

这朝报机构里拥有的完善电影播放渠道,让他很眼馋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82章 拍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