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妹有房

第三章 有妹有房

太一将木桶探入井下,把满是冰碴的清水从地下提了上来。

江户几乎是建在海边,而在沿海地区打井取水听上去挺傻的,但江户的水井就是这么反常规得存在于各町之中。

因为井下面流淌的根本不是什么地下水,而是……“自来水”。

江户在建设之初,淡水问题十分棘手,于是聪明的工匠利用江户城区地势较低的特点,在城市中建设起了地下管道网络。当然不是后世的铁质水管,而是以陶管、砂石等铺设城地下甬道,将上游的河水从地下引入了城中各町。

能喝上自来水,也算是江户町人们引以为豪的事情,而流淌中的地下水系,也很大程度避免了冬天结冰造成用水困难,可谓一举多得。太一第一次了解到这东西时,也着实被古人的脑洞震撼了一把。

提着水桶往自家走,有邻里也去井边取水,太一友好的打了个招呼。

町人的居住环境很像天朝的大杂院,其拥挤程度也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世,日本的“町”是类似于乡镇一级行政区划,但在此时还是用以指代具体的道路,这与天朝“街道”一词的词意演变倒是极为相似。

简单来说,某某町就是一条街,两侧临街的建筑便是供商户们使用的“町家”,算是“商住两用房”。临街的是一个简单地商家门头,往屋里延伸包括了厨房、卧室、仓库等等,是垂直于道路的狭长建筑。

太一听说有最极端的“町家”,沿街一面仅宽四米,但纵深有四十米……像后世天朝那种常见的大门头房,在江户人的城市规划中,完全不存在。

“町家”之间留有窄道,进入窄道便可以看到两侧的平民住宅“长屋”,建的有些像是天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北方菜窖,也是狭长的两列。

每栋长屋又被横向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间,供一户普通人家居住。

当窄道口的栅栏门一关,内部便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小世界。

太一拉开家门迈步而入,首先看到的是集玄关、厨房为一体的狭小外间,里面还有一个用作卧室的内间,然后……就没有额外空间了……这就是一户标准的长屋“套房”。

太一觉得,作为此时的江户人也好,后世的东京人也罢,似乎对狭小的居住空间,有着令人钦佩的忍耐力。

太一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再租一个套间,这也是考虑到现在一起生活的姐弟(妹)三人,大姐光枝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姑娘,太一也马上十四岁了,还是“萌物”的小妹阿元都已经九岁。现今的江户儒学兴盛,风气不如后世那么开放,奉行的也是天朝“男女七岁不同席”那套,三个人生活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还是有些别扭的。

拉开木质槅门,进入进到内间的卧室,便看到阿元正在坐在软垫上,小口小口吃着糕点。

太一不去理她,自顾自换了衣服,并将胖老板店里演出用的小袖与打褂叠好收起,准备等明天去跟对方道歉时归还,既然假扮李逵的李鬼被拆穿了,愿赌服输的精神太一还是有的。

太一捏了捏阿元鼓鼓的小脸,然后拉起房间角落一小块榻榻米,从暗格中取出一个陶罐,将身上的铜钱丢了进去。

看着陶罐中静静躺着的几枚小判金,以及数目在大概一两贯左右的散铜钱,太一就有些皱眉。

虽说“有妹有房,父母双亡”,是典型的日系动漫主角模板,但自己的这个模板绝对是低配款。

姐弟三人的父亲是典型的江户町人,家里几代以前便在江户扎根,代代都是木匠,到了三人父亲这一代,已经有了自己的店铺。

母亲则是出身陆奥会津藩的农家,那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的乡下。父母的爱情就没有必要细说,无外乎少女带着对江户城的憧憬来到关东,与还算成功的木匠店老板喜结连理。

小家庭的生活最初还是很幸福的,木匠在江户绝对算是技术工种,木匠店日常赚的不少,虽然说不上富裕但绝对是小康以上。

事情从阿元出生后发生了变化,三人的母亲因产后大出血殒命,而父亲也因伤心过度,次年底便病故了,留下了家中的几个半大孩子。

当时,光枝八岁、太一五岁,而阿元刚刚一岁还要被抱着。

江户时代的社会“固化”,可不仅仅体现在阶层上,甚至职业也是如此。所有的谋生技艺,甚至都是代代相传,除非因考虑入嗣或入赘而招募学徒,不然不会传授他人。

三人的父亲壮年去世,原本红火的木匠店一下子便垮了。

那时光枝和阿元都只知道哭,还是两世为人的太一做主,将原有的那件临街的町家商铺租了出去,成了后来卖和果子的店铺。

目前,日本桥仍然是如日中天的绝对商业中心,但两国桥周边这些年发展迅猛,虽然江户的房价租金一直不高,但每月也有金一两二铢的收入,一年下来就是金十三两八铢。

按照现今金一两兑十六铢兑五千文钱的比价,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与之相比,三人现在租用的长屋月租才五百文,扣除这部分,余下的钱养活三个孩子问题不大,可姐弟三人却一直过得有些拮据

源头在于三人中的姐姐光枝。

太一等人的父母还在时,对光枝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是一个自小漂亮异常的姑娘,几人的父母觉得,光枝应当试着跳出町人阶层。

江户时期士农工商被严格区分,阶层固化十分严重,甚至相互之间都不可能通婚,不像天朝自古就有科举作为改变身份的途经。

江户的町人们虽然是个骄傲的群体,但到底也摆脱不了“工”“商”的身份枷锁。

几人的父母想到的方法,是送光枝去艺馆学习成为“艺伎”。

艺伎自江户时代起,实际上是个很正经的职业,精通于茶道、歌舞、诗词等等,代表着这一时期女性的最高修养,社会认可度很高,退役后的艺伎,嫁给武士做正室都有不少。

这其实是一步险棋,有点后世参加选秀的意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在光枝很受艺馆方面的看中,被重点培养。

父母先后离去,姐弟三人面临一个尴尬得问题,还要不要继续参加艺馆的学习,这是要持续交“学费”的,而艺伎转正起码要到十六岁,这期间又是持续的支出。

最后是太一替光枝下的决心,让她继续学下去。

两世为人的太一,知道艺伎虽然是个末路职业,但那也得到二十世纪了。

甚至在明治维新****前,岛内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更高,不论是艺伎、歌舞伎、人形净琉璃还是相扑、狂言、落语等艺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光枝要是有这么层身份经历,确实是更容易找到一个好婆家。

如果不是手头的钱确实吃紧,太一都打算送阿元也去学习了,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改变命运,或者能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太过珍贵,眼前的路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起码是条路不是?

不论是前世还是后世,想要培养一个出色的艺人,都花费甚巨,再加上江户的生活成本本就不低,姐弟三人过得一直比较拮据。

也多亏了太一是成年人心性,有着精打细算的手段,加上一有机会便打个零工挣点“外快”,生活还是勉强支撑了下来。

上一世是独生子女,太一因而很珍视这一世的亲情关系。

眼下,光枝所走的道路已见曙光,在其转为“舞子”后,终于由“吞金兽”变为了“惠比寿”(岛国的财神),能够补贴家里了。

不过今天却是个意外情况。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浪在江户那些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浪在江户那些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有妹有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