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父母避风芒
从咖啡馆出来后,何龙便来到了父母临时住的地方。
一家人坐下后,何龙检查了屋里屋外,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将父母喊到了一起。
何龙将自己与弗格森说好的事告诉了父母。
“真的要走了!”何父有些舍不得。
“你不是一直嚷嚷着要走吗?”何母呛道。
“不是不想走,而是走的窝心。背井离乡,背井离乡啊!”何父说着说着,眼睛都湿了。
何龙握住父亲的手,说:“爹!你与娘就当出去散散心。三年五载后,我再接你们回来。”
“入了英国藉,我还是中国人吗?”何父问。
“那些都是暂时的,掩人耳目的。等赶走了日本人,我们再回来,
再加入中国藉就是了。”何母拉住何父的手说道。
“是啊!入国藉很容易。再说,你用的是假名入的英国藉。而你的真正身份还是中国人。”
何龙劝说道。
听到何龙如此说,何父何母的眼睛亮了。是啊!我还是中国人。
看到父母情绪稳定了,何龙便交待起事情来。特别交待,不能说是从中国大陆去的香港。
最好少结交人。在外面不要说江州话。最好说英语。好在何父何母都会说英语。
何父何母象个小孩一样,认真地听着何龙的指导。
“去香港后,不要开店,尽量少接解触人。就当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香港人。
别担心钱,我刚与弗格森谈了一笔生意,要是成功了,就能一笔生意赚五六千美元。
足够你们生活几年了。”
何母笑眯眯地说:“知道!我儿子能赚大钱!”
何龙让父母先在香港租一套房子住。这事弗格森会弄好的。
在那住了一个月后,再偷偷地买一套房转,那里才是父母隐居的地方。
“为什么要浪费钱?”何母问。
“因为弗格森安排的入处,日本人、中统、都会查到的,不安全。”何龙说。
“你现在不是在给日本人办事吗?”何母糊涂了。
何父瞪了何母一眼:“还是大学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不懂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哪天闹翻了,肯定会出事。”何龙说道。
“我知道!隐居地谁也不能讲。就是你外公外婆也不说。对了,
龙儿,如果你外公外婆想去看我们怎么办?”贺梅又想起了一事。
“不是有弗格森安排的那个租房吗?陪着他们在那住。等外公外婆走了,
就搬去隐居地。如果我给你们发了危险信号,就是外公外婆去了,你们也不能出面。
日本人不会对外公外婆怎样,因为很多将军佐官都是外公的学生。”
“这话不假,你外公外婆在日本还是德高望重的。”贺梅说。
“你说的危险信号是什么?”何父问道。
何龙点了一根烟,说:“电报局的电报是危险的,别人会从那里查到你们下落的。
最好的办法是,你们直接向我发电报。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了。”
贺梅自豪的说:“我会发报!在东京学校,我们学过电信,无线电我都懂。”
何龙一楞,没想到母亲还会这一行。很快他就明白了。肯定是日本人想培养这方面的中国人。
将开战后,可以将这些人征召。为日本服务。但是,外公外婆的关系硬,保住了母亲。
再后来,父母回国了。
何龙问母亲,最喜欢看哪几本书。
贺梅说出了五本书。
何龙看了看,选了三本常用的书,说:“这三本书,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就用它们来作密号码。
我发来的电报,你就用这书来译出来。记住。在电报的最后一行。如果我发的是1234,那就是说,
我用的是一号密码。你就用一号书来译。如果是2134,那就是二号书。”
贺梅说:“如果是3124,就是用三号密码来译。”
何龙马上送上奉承:“母亲英明。”
何父问:“什么时候发呢?”
“每个星期日发一次,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如果没人,就下午六点,再就是晚上十点。
如果我出差了,我会提前告诉你们。如果没通知,又没接电报。那就是紧急情况了。比如。
突然秘密出差。你们就不用急,等待下星期再联系。如果三个星期没联系,你们就不要再发报了,
也不能再回中国来。回来的话,就会被人抓。”
何母拿出小本本,准备记,却被何父拦住了:“不能笔记,只能记在脑袋里。”
何龙又重说了一遍,三个人都记住了。
何父说:“放心。我们不会回来的。我们回来,就是你的软肋。但你要小心。
你要想到,我与你娘不能没有你。”
何龙抱住了父亲母亲:“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活到八十岁!”
……
从父母住处出来,何龙去了日军宪兵队。
何龙被带到了伊藤一郎的办公室。
“去看你父母了?”伊藤一郎问。
“是的。我找了弗格森,他答应帮我在台湾买一个农场。”
何龙一点都没隐瞒。在特务头子伊藤一郎的面前,不要打埋伏,会适得其反的。
“他怎么这么爽快答应你了?”伊藤一郎盯着何龙。
“我答应帮他牵线搭桥谈一笔生意。”何龙不惊不慌的说。
“什么生意?”
“帮他销售一批消炎药。”
“啪!”伊藤一郎将手中的笔拍在桌上:“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做起了禁止的买卖。”
何龙讨好地说道:“一郎大哥,你别发火,听我说完。”
“说!”
“是这样,保安军一师师长找我帮忙,想购买一批消炎药,他们对国军作战,
伤员较多,消炎药奇缺。这事三郎也知道的。”何龙如实交待道。
“不是给了他们一批药吗?”
“那点药哪够用。市场上的消炎药管的又紧,特别是价格奇高。
他知道我救过英国人,便托我牵线。要知道,上过战场的老兵最能打,他想多留些老兵。”
伊藤一郎知道这些道理,军阀没兵就什么都不是了:“你拿多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