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治国理念
西门庆闻听此言,顿时哈哈大笑,「想什么呢。」
「你老人家,即便是有那个贼心,也没有那个贼能力呀。」
「我没有贼心!」苏东坡大声说道。
看着他气的胡子翘得老高,西门庆连忙说道,「我知道的呀,我就是问问,七十二楼的姑娘,你觉得该怎么处理合适。」
实话说,苏东坡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毕竟,古代的青楼一直都有的,所以他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
沉吟了许久,苏东坡问道,「公爷,您什么意思呀?」
「我打算让他们从良。」西门庆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仅要让他们从良,还要让天下所有的青楼,全都关门。」
「啊?」苏东坡眨巴了几下眼睛,随后说道,「据我所知,这青楼的产业,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您取缔的话,是不是太过于武断了。」
西门庆倒背着双手说道,「天下多少的男子,娶不上老婆,又有多少女人,沦为别人的小妾,这个世界及其的不公平嘛。」
「生而为人,理应是公平公正的,不能因为出生的问题,就让一部分人,过上贫苦的生活,我们要给与那些贫苦的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这几句话,说的苏东坡心里震惊不已。
他自负饱读诗书,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听到门外有人说道,「说的好!」
紧接着,便见到林灵素和岳飞两个人,一起走了进来。
相互间过了面之后,林灵素说道,「公爷的这套理念,那是相当先进的,是有益于百姓发展的好办法。」
「男人女人,要做到地位平等,不禁要让女人上学读书,还要让女人入朝为官。」
提到入朝为官,西门庆一拍自己的脑门,自己怎么把孙秀英的事儿,给忘了呢。
「我想起来了。」西门庆匆匆来到书案前,拿起了笔,在刚刚写完的那张纸上,又写了几个人的名字。
完颜清,太尉。
扈三娘,兵马安抚使。
张秀英,九门提督。
曹珍珍,太师。
赵紫嫣,太子太傅。
娄敏敏,工部侍郎。
庞秋霞,禁军侍卫长。
林灵素,钦天监监正。
「等会儿!」林灵素立刻不干了,「西门庆,你啥意思呀,怎么把我的名字,和一群老娘们写到了一块?」
西门庆嘿嘿一笑,「我就是写到这里,正好想起了你来,别那么多心嘛。」
「她们都是我的女人,你又不是。」
说完了之后,他继续写到:
王语嫣,内阁大学士。
「等会儿。」林灵素不解地问道,「这王语嫣凭什么当内阁大学士呀?」
林灵素自然知道,王语嫣是谁了。
只不过,内阁大学士,一般都是状元才能进入内阁的。
王语嫣又没有什么学识,她凭什么进入内阁呢?
「王语嫣过目不忘,天下所有的武功绝学,全都会,全都懂,单凭这一点,难道还不配进入内阁吗?」
「不配!」林灵素把脑袋往前一凑,「她懂治国理政吗?」
西门庆也把脑袋往前一凑,「咋不懂呀,现在的大理,就是她来掌管的。」
「大理区区弹丸之地,岂能和我泱泱华夏胸相比,西门庆,你不能徇私情呀。」林灵素说道。
「你胡说。」西门庆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哎呀,好了好了。」苏东坡连忙把两个宛如掐架的公鸡一般的两个人分开。
「有话好好说嘛,干嘛争得面红耳赤,不至于吧。」
西门庆咕咚咽了一口口水,将头扭向了一旁,「林灵素欺负人。」
「我,还欺负人?」林灵素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辛辛苦苦为你谋划,让你当上了这个皇上,你就给我一个五品的钦天监监正。」
「西门庆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对的起我吗?」
「还把我弄到了女人堆儿里,我告诉你,我要跟你翻脸了。」
五品官?
钦天监这么重要的位置,只是五品官吗?
西门庆一把拉住了要走的林灵素,「别走嘛,这不是小事儿嘛。」
「我是真的不知道,钦天监监正才是五品官的。」
「这样,咱换一个。」西门庆说道。
自己现在是皇上,想让谁当官,只要能力达得到,那还不是自己一句话?
苏东坡在一旁说道,「我看不如这样,让林道士当个国师,倒也合情合理。」
「可以。」西门庆说着,拿起笔来,在林灵素名字后面,把钦天监监正几个字勾掉,写下了国师两个字。
「哼!」林灵素冷哼了一声。
一旁的岳飞看的有些蒙圈,「林道长,这可是未来的皇上,您这么和他争吵,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林灵素也觉得自己刚刚有些过火,只不过,这钦天监监正官爵太低,他不想比公孙胜更差,所以,才急赤白脸地跟西门庆要官的。
「哎呀,无所谓。」西门庆说道,「这都是小事儿,既然民主集权制暂时不能实施,那咱们就先搞一个三权分立制。」
「让张叔夜负责监督,东坡和程万里负责政务,我负责制定和审议,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听了他的话,苏东坡又蒙了,「公爷,您的意思是,以后的具体政务,我可以自行处理了?」
「当然了。」西门庆笑呵呵地说道,「我是最民主的人,只要能把国家管理好,怎么样都成。」
几个人越聊越高兴,苏东坡忍不住说道,「来人啊,摆酒设宴,今天晚上,咱们大家不醉不休。」
「那你得新自下厨。」西门庆说道,「得让鹏举贤弟尝一尝东坡肉啊。」
苏东坡嘿嘿一笑,「成,我亲自下厨。」
说着,他兴匆匆地离开了。
林灵素却说道,「据我所知,东南沿海地区,有几个不老实的国家,最近一直在骚扰大理呢,你打算怎么办呀?」
关于这件事儿,西门庆早就知道了。
武松的军队,一直陈兵大理边陲,只不过因为朝廷内部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西门庆也就没有下令把那些国家给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