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五节 直隶攻防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五节 直隶攻防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五节直隶攻防

陆浩川,二十四岁,四川宁远人,红军北方集团军司令员,他是丁勉在宁远最早结交的朋友和助手。陆浩川的父母在宁远开了一个粥铺,多年的辛苦劳累使家里的生活总算有了保障,父亲将年少的陆浩川送到私塾读书,指望日后能博取些功名。这陆浩川读书还算用功,可其他的爱好也不少,他不仅书背的快,还时常向先生问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诸如:一日里为何有白天、有黑夜?为何人不能飞?等等……,那个古板的私塾先生常被他问的无言以对。这小浩天在人前尚且安静,可若与玩伴一道,上墙头、掏鸟窝、摸鱼虾、打群仗则是无所不能,时常还能做些出人预料的“壮举”。一次他将家中为顾客准备消暑的梅子汤拿出来,用以庆贺自己一帮同伴战胜了另一伙学童。一干小儿郎个个喝的肚儿圆,以至于在学堂上接二连三的请求如厕,老先生也莫名其妙。家中情形更是窘迫,准备好的一缸梅子汤剩下个底儿,盛夏中指望消渴的客人们好不扫兴。家人正在奇怪梅子汤怎会不翼而飞,恰好私塾老先生将学童们在学中的表现与小陆的母亲谈了。回来一问,方知端地,那小陆自然少不了一顿数落与竹板。到了十几岁陆浩川学会了四书五经等入门知识后,兴趣依然十分广泛,诸如水车、碾子的制作原理和年糕、粽子等食物制作过程也是成他关心的一部分。陆父见儿子心思不全在功名上,只得随他去了。这样陆浩川在十三岁以后就在家中地帮忙打杂。家里的大小细活还真学会了不少。

到了康熙十年,陆浩川十五岁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丁勉从京城来到了宁远,陆家的粥铺是宁远城不多几个有特色的饮食铺之一,铺子正好又位于衙门附近,光顾过几次后,丁勉等人很快被陆家粥铺地香粥、年糕等南方食物所吸引。由于忙于探矿、开矿,丁勉在家的时间不多。可他每次一回家,陆家粥铺是他必定要去光顾地地方。时间长了。陆家上下都被这个相貌俊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年轻人所吸引。陆浩川对他更是着迷,经常缠住他谈天问地、问这问那。在他眼里丁勉的学问与私学里的先生是截然的不同,许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有些还能知晓些,更多的闻所未闻。丁勉则利用陆家粥铺为根基,逐渐将在北方试种成功地番薯、玉米等秋季作物引种到宁远,而京师里“红玉快餐”的烤番薯、老玉米等一些饮食品种也由陆家粥铺引入宁远。丁勉又建议陆家用番薯粉制出了粉丝、粉羹等新型食品。一时间陆家上下真将这个年轻人看成了神仙下凡,陆浩川和丁勉两人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丁勉认为在这个时代、在这样一个远离政权核心的贫困山区能遇到一个如此好奇而聪颖的少年实在难得。而在陆浩川心里丁勉渐渐由顾客变成了朋友,由朋友变成了先生,到宁远铁矿建成后,丁勉在陆浩穿川心中竟真成神仙了。每当丁勉离开宁远,陆浩川都十分不舍,不过离开了几个月。陆浩川就向父母要求跟随丁勉去采矿、去建钢铁厂。陆父见丁勉不同常人,加之丁勉与陆浩川如此相得,无奈之下只得去央求丁勉收陆浩川为徒,要他将小陆带在身边,时常指教,省得他在家镇日喊闹。丁勉却说陆浩川年纪尚小。待几年后再加入将更有前途,实际上丁勉看他生的单薄,有些担心他受不了探矿的苦。

一年后,在陆浩川的一再要求下,他成了丁勉举办地宁远军校中的一员。一来他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加上十分好学,因此物理、化学、探矿等基础知识他很快就掌握了。由于军校里缺少教员,陆浩川文化底子不弱,他被选做军校的物理、化学辅助教员。这样他学习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当然丁勉与陆浩穿川两人的关系更紧密了。两年后陆浩川成为军校首批毕业生。他成为宁远商业协会警卫队地一个排长。不久他随着丁勉第一次到昆明,在丁勉与吴三桂交好结盟之机。他在昆明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侦察活动。以后几次都是他陪同丁勉到昆明活动,在他带领下经过多次侦察,红军对昆明城防有了较准确的情报,为后日偷袭昆明创造了条件。康熙十四年,红军成立特种大队,陆浩川任二中队指导员,曾参加过川陕支队支援陕甘红色根据地的行动。康熙十五年,陆浩川随丁勉回川,不久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红军山地旅政委,这期间曾几次进入军校高级指挥员培训班和高级政工人员培训班学习。在这些培训班学习期间,丁勉开始号召大家进行对满清与吴三桂所部进行的战役与战争结果的预测活动,陆浩川和一批高级指挥员对战争的规律和红军的作战特点有了进一步认识。正是在这个***上,有学员提出削弱吴三桂的势力已减少宁远根据地地物质损失地建议,丁勉才有了偷袭昆明的想法。也正是在这个培训班上,丁勉开始详细和陆浩川谈自己地南方海军战略。陆浩川也是第一个知道丁勉要用重兵奔袭京师的人,开始陆浩川还不明白丁勉给自己说这些事情的目的。不久,红军山地旅扩充为山地师,陆浩川任师政委。丁勉又与陆浩川有几次长谈,他将计划使用山地师偷袭昆明,并由山地师主力往南方支援广东根据地的想法说了。陆浩川心中震惊之余,开始认真准备奔赴广东的事宜。想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他还不时与丁勉商议山地师在南方和以后京师作战的战略方针。丁勉如此这般的将自己地想法细细与他交代一番。

正如陆浩川猜想的一样,丁勉想的就是要以山地师为突袭京师的主要兵力。为此丁勉和陆浩川两人进行过仔细的盘算和讨论。对红海军的使用、登陆的时间和地点,登陆后作战地战略战术都进行过一系列的设计。同时丁勉对红军登陆后在敌后所要采取地各种战略方针、红军对各阶层人士所采取的方针策略等等都进行了细致交代。丁勉认为登陆的红军部队有三种结局,一是清军主力全力回援,京师红军登陆部队应以运动战和游击战为主,避敌之锋锐,在敌人腹地建立若干个稳定的根据地,同时四川红军也要借势出击。迟滞敌人的行动,扩大根据地:二是清军部分回援京师。红军在京师与四川同时展开对敌人的运动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弱敌。三是清军在四川不撤军,或清军主力被红军缠在四川撤不出来。在京师登陆的红军就要以京师为中心建立牢固地根据地,并依托根据地消灭各路清军援军,在京师地带造成红军局部的优势,为配合四川的反围剿战事提供帮助。陆浩川根据丁勉的指示编写了红军登陆作战的战略计划,并在部队中有意识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以后一切都很顺利。陆浩川率领山地师到广东后,正在积极组建海军的吴六奇大喜过望,他立即在山地师地基础上成立了海军陆战集团军。仅一年时间,红海军就基本完成了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这以后红海军在福建东山岛附近消灭了清军水师,又在福州实施登陆作战,不仅打破了清军对闽南红色根据地的围攻,也对京师登陆战进行了预演。不久,红军实行了京师登陆作战的计划。北方集团军登陆后在一个多月内击败了京师附近方圆几百里内清军的主要防御力量,在敌人心脏地带插上了一刀。接着红军分兵向东、南、北三个方面出击。陆浩川率领南下的红军第一军一路连战连捷,清军多是望风而逃,红军队伍不断扩大,预备第一师很快扩编成了一个军,南下支队总兵力达到四万多人。队伍一直打到了邯郸。满清将军阿密达从保定一路撤退至此,沿路收罗逃兵余镇,又得了数千河南援军,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此时他又得了皇上旨意,命各地镇兵就地抵抗,等待朝廷大兵回援。阿密达这就稳下心神,仗着邯郸城高墙厚死命抵抗。红军南下支队中多是新兵,缺乏兵器弹药,有些根本就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战斗力不强。在攻城战地前几天预备军就有不小的伤亡。攻城的主要任务落在从广东来的北方集团军第一军身上。可红军的炮火猛烈。清军的抵抗也十分顽强。阿密达将精锐部队散布于城墙下的壕沟里,等红军炮火一过。他们立即出来,弓箭飞石如雨一般打下来,更配以滚木擂石、热油滚汤可劲的招呼,红军连续攻击并不奏效。打了近十天,红军伤亡不少,弹药消耗也很大。陆浩川判断敌人如此死命的顽抗,必是有所依仗。不久,派出的侦察人员回来报告:清军主力已从四川撤军,前锋队伍离这里仅有二百多里路了。陆浩川与几个指挥员商议对策,预备军司令员谭天杰认为:眼下地局势对红军不利,清军在邯郸地抵抗不仅造成我军伤亡、消耗不少,而且还消磨新战士的斗志。更重要地是攻城战不应是红军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旦清军主力赶来,红军很快将入被动之中。眼下应立即将大部队撤出攻击邯郸的战斗,并准备第二阶段的战斗。但有些指挥员却不同意撤军,一则轻易撤军长敌之士气、灭己之威风,二则红军在京师大胜,满清鞑子已是江河日下,只要破了清军前锋,余者必溃。陆浩川感到连日恶战,红军在邯郸根基不稳,若在此地与清军决战对己不利,他决定红军逐次撤出战斗,向京师方向转移。

鉴于清军主力即将赶来,红军立即转入登陆作战的第二阶段的战斗中,他们停止了对邯郸的进攻,只是派出部分兵力驻守于城外。阿密达见红军停止进攻,并将大营扎在城外,一时也不知所以,心中犹豫,几次派人前往刺探都未成功。他即怕出去挨打又怕红军逃了。最后还是派出数千精兵前来攻击红军大营。谁知红军早有准备,营前布置好的地雷阵、陷阱绊马等防御设施让清军吃尽了苦头,同时埋伏在城外地红军进行了反冲锋,企图出城追击红军的清军遭到沉重打击,许多人再没有回去。阿密达见此情形,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龟缩在邯郸城中等待援军。

不久。红军开始撤退,满清大将军尚善率领着二十多万清军紧紧的跟了上来。清军刚从四川撤出时。湖北、河南各地满清官府都尽力向朝廷大军提供帮助,粮秣、军需尚有保障,不时还能得些兵员补充。可过了邯郸以后的情形却大不相同,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红军已经全面控制直隶各地,并在沿途各地实行了严格的坚壁清野政策,并将所有的大道都破坏了。一时间直隶平原看上去是一望无际地田野。沟壑壕堑间插其中,乡间人烟稀少、几无生息。清军一面派人修路架桥,填平沟壑,一面派人四处打探消息。局势让尚善很快从红军溃退的欣喜中清醒过来,这里不仅没了可信地官府,就是百姓也是能躲的躲、能逃的逃,偶尔遇上也是漠然以对。不久,朝廷大军就没了粮草。时又恰逢进入冬季,清军又冻又饿,疾病、伤痛使沮丧、悲观的情绪在清军营中蔓延起来,加上红军游击队的不断袭扰,清军陷入困境之中。尚善感到自己好似又进入了另一个四川,真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只得命大军就地扎营,等待粮草。

又过了半个月,得到补充的清军在正定府首次与红军北方集团军进行了大规模交战。红军北方集团军根据谭天杰的建议,在以正定城一线修筑了大量地防御工事。参谋长陈天然也从北方支队赶了过来,根据在川陕作战中清军作战特点,红军在正面阵地上布置了大量的地雷、炸药等火器,火炮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方向。大量的机动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则布置在侧翼,准备给侧翼包抄的清军以沉重打击。尚善的大军有了粮草,也急匆匆向京师赶来。由于红军已经在正定城外修筑了一些战壕、堡垒等防御工事,清军的几次进攻都被地雷阵和火炮给打了回来。尚善也早有与北方红军决战的想法。他根据在四川对红军作战的经验。集中了一百多门红衣大炮向红军阵地猛轰,骑兵和步军则在炮火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了攻击。这次战斗也是红军北方集团军与清军主力地第一次交手。虽然早有准备,但清军猛烈的炮火还是让前线的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刘若风感到不小压力,不少工事被炸毁了。在陈天然等人的指挥下,红军的防御阵地修成了前后重叠、左右连绵不断,各种火力配备可以相互支援。一线阵地出现情况,刘若风命令阵地上的指战员全部退入二线阵地。清军骑兵刚进入红军一线阵地,战壕与堡垒使速度慢下来,红军地各种火器打个正着。此等战阵清军早有领教,见此情形,都慌忙退了回去。尚善知道眼前红匪兵力不过数万,他们即要坚守正定,我大军正可将他围在此地予以全歼。尚善命清军拉开阵势,十几万人马投入全面进攻,两翼也开始包抄红军后路。

清军的战术早在红军的预料之中,红军在东侧集中了三万人马对前出的清军实施反攻。当左翼的清军前出到正定城东时,红军南下支队以仅有的三千骑兵为前锋,第一军的两个师在正定城里,第一预备军在城外,两个方向一起将侧翼的清军拦腰截断。截断敌人阵形以后,红军立即布置火力阻断敌人的前后联系,同时大量的兵力都投入到与清军前锋营地搏斗中,这是北方集团军与清军主力地第一次正面交手,红军许多红指战员早盼着这一天,只见他们高喊着杀敌口号,勇猛的冲入敌阵,正是:大刀挥舞寒光四射,长矛冲刺银枪见血;喊杀阵阵天地动,鬼哭狼嚎日月惊。那清军也是久经战阵,对红军地反击战术也了然于心,为解京师之困,满州兵也有与红匪厮杀一番的打算。可众多绿营官兵却有些心怯,只是眼下身陷重围也顾不得许多,只有先杀一阵再说。此刻两军正是针尖对麦芒,双方很快搅在了一起,刀剑铿锵、火星四射,哀叫声中热血飞溅,头颅翻滚、残肢遍地。三万红军与两万清军杀在了一起,清军中多有刀剑上的功夫,红军许多人大刀也舞的纯熟,只是双方各有不少新兵,一时还算势均力敌。红军突然杀出,清军有些促不及防,有许多绿营兵左右躲闪着,红军这里骑兵也杀的兴起,马刀长剑专向那些嚣张的满州兵劈砍。两个时辰以后,战场上死伤者渐渐堆积起来,混战中的人们一个个好似那地狱的使者,浑身都被鲜血和黑烟焦土浸染的黢黑一片,只露出那含着血丝的双眼在闪光,断肢、碎肉、五脏、脑浆撒遍战场,死尸、伤兵、倒毙的战马渐渐堆积起来。双方拼尽了最后的力量,清军终于支持不住,许多人开始逃跑,厮杀变成了追杀,红军胜了!

得知侧翼受到重击,尚善命手下全力援救,红军阻击部队也顽强的抗击敌人的增援。等到清军冲过红军阻击阵形时,战场上仅剩下遍地的清军死尸和伤兵。此战清军伤亡一万四千,红军伤亡八千,第一预备军伤亡过半。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这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给红军北方集团军的指战员敲响了警钟。红军自登陆作战以来连战连捷、所向披靡,人们难免有些自满起来。自从邯郸撤退以来一退就是几百里,许多红军指战员对这种撤退的游击战有意见,特别是刚加入组建的红军预备军中求战的呼声更高,连陆浩川也认为这般径直的后撤不是上策。而陈天然、谭天杰等人却始终主张以游击为主,几番争论后才有了这场正定的阻击战。正定战役的战况使陆浩川等主要指挥员对敌强我弱的局势有了清醒的认识,恰好丁勉派人从四川送来了信鸽,同时对北方集团军提出了明确的作战任务。这样陆浩川决定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模式,北方集团军以破坏敌人后方要地为主,同时建立若干个红色根据地。这样北方集团军决定留红一师正面对敌,且战且退,其余部队隐蔽向山东方向转移。

正定一役使尚善也颇感震惊,这伙为乱京畿的红匪打仗的路数竟与四川的红匪如出一辙,此仗朝廷大军伤亡惨重,特别是自己手里本已不多的满洲八旗兵竟又折了一半,想这些满人热血男儿,在数年战事中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就是在四川剿匪那惨烈的战事中他们也都挺了过来,不想却倒在回家路上,这可让尚善好一番伤心。此战这对身心俱已疲惫不堪的清军又是一记重击,清军上下不由的有些心寒起来。经此战后,尚善也察觉出了京师红匪的弱点,他们人数不多,火器也不充足,更为重要的是京师之匪多为手持长矛大刀之新兵,明显是仓促之师,与那四川红匪之强大火器和凶猛强悍有差距不少。看来登陆京师之敌原本不多,这股红匪多是新成之师,他们尚且显的稚嫩。尚善赶紧将此地局势告知皇上,恳请皇上举大兵及早灭了京师之敌,此实为当务之急。

康熙得知正定战况,立即命尚善立即向京师进军。尚善得令后,立即开始全面进攻,可战局的进展却很缓慢,那红匪的抵抗时强时弱,大路没处找,到处却是地雷、陷阱,狙击手往往在远处袭击清军军官和满洲大兵,不得已只得将满洲兵与绿营军统一着装、混编成军。遇有城镇乡村,不时有大队红军阻击,刚要展开厮拼,他那里又撤了,加之粮草军需得不到及时供应,白天清军前行速度很慢。夜间刚扎营,红军的游击队的手榴弹、炸弹就不断从各方打来,清军不胜其扰,大多疲惫不堪。尚善曾组织几次埋伏行动,想彻底消灭红军游击队,可游击队多是分散行动,便地都是,一处有声响,其他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尚善虽然心急,可有了正定一战的教训,他也不敢轻易分兵围剿。就这样清军亦步亦趋、打打停停,又走了一个月才赶到京城城下.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虹日映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虹日映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四十五节 直隶攻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