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起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初秋,黄昏。
东北,某小镇。
小镇的周围四面环山,犹如天然屏障把小镇紧紧的包裹起来。且来自不同方向的三条河流,彼此纵横交错的汇聚成一条河流把小镇分割成四部分,山水相连,形成一个天然格局的特色小镇。平日里不同河流边上的岸堤成为小镇居民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比起中午那夺目炙热的阳光来说,夕阳那带着淡淡的金色阳光撒满了整个小镇,给人一种温馨又惬意的感觉。
小镇的西面,主河道的上游,是由正西方和西南方向的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一个人字型河道,此时,一个三十多的男子正坐在这个交汇处裸露河床边,时而捡起身边的鹅卵石在手中把玩,时而又把手中的石子扔到交汇处的河道中央,看似悠闲,却又带着一丝落寞。
“啪”又一颗石子应声落水,激起微微涟漪,转瞬就消失不见,只有那轻轻的河水流淌的声音,和不远处那山脚底下偶尔阵阵清风吹过树林的沙沙之声。
盯着河道中石子消失的地方,男子略微有些失神,曾经这个地方是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经常来游泳,抓鱼捉虾的地方,还记得那时的河水,很是清澈见底,河道也比现在宽上许多。如今,河水浑浊不堪,一丝丝腥臭在鼻间徘徊,早已没有了当年那种河水天然清爽的气息,河水中的鱼虾早已经没了踪影。这糟糕的环境,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人们已经不再这肮脏的河水中嬉戏了。
回忆中曾经的记忆和现时眼前河边冷冷轻轻的景象重合,一种时间上的错觉,二十年的时光,就这么不经意的溜走了,然而自己却没意识到。
“看来自己真老了。”男子自嘲的笑了一下。
这个三十多的男子是这个镇上的坐地户,名叫李鑫。自打出生就一直在这个小镇中生活,原本那三十多岁应有的为了生活而拼搏的朝气,在他身上丝毫不见踪影,反而那一丝丝的暮气时刻都环绕着他。一头大波浪的卷毛头发竟然白的比黑的多,显然李鑫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没有染发,也没刻意整理自己头发,所以看上去十分凌乱。如果不是脸上仍是三十多岁面容,光看头发,说他四五十岁也会很多人相信。
时间缓缓的流逝着,李鑫仍坐在河边胡思乱想着,刚刚辞职从外地回来的他,一时间对未来有着迷茫和不确定。
突然,一阵清凉的微风吹过,思绪乱作一团的李鑫,也被这阵微风瞬间吹的清醒了起来。烦乱的心瞬间安定了许多。虽然对未来依然没有结果,但是此时却不在迷茫和烦乱。
“好怪的风。。。”李鑫皱着眉头,仔细感觉着自己心态瞬间的改变。“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是一阵风可以让自己心血来潮,烦恼之心一扫而空,如此奇怪的事情,还是真少见。”
仔细的望着风来的方向,又望了望周围,环境依然,自己也还是那样坐在河边,似乎什么都没改变,但是自己的心已经变了。
“事有反常即为妖。。。这阵风让自己感到非常舒爽,显然不是坏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天人交感?”一个突兀的念头猛然从李鑫的脑海中蹦了出来,这个念头犹如一道闪电,占据了李鑫整个思想,一时间清晰无比。
“是风让自己如此清醒,风在卦为巽,从西北方向吹来,西北在卦为乾,上巽下乾。是为风行天上,小畜之卦。”
“恩,恩?。。。小畜之卦,卦辞是什么来着?。。。完了,忘了,想不起来了。TNND。”带着一丝懊恼,李鑫不得不站起来身来,回家去翻书看一下忘记了的卦辞。对于稍微有点强迫症的人来说,知道一半,那是最闹心的事情。
回头扫视了一下周围的景象,再没什么让自己有感觉和留恋的事物后,李鑫转身便回了家。
进屋之后,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便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从床底下抽出一个装书的箱子,开始翻找起来,翻了几下,一本黑皮,有些破旧的易经,就被找了出来,这是他几年前从地摊上买来的二手,盗版书。
李鑫从小就爱看书,武侠,古书,医书,不管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书,只要他不会,又对这些书有些兴趣,就会买来看几本。当然从来不买正版的,用他的话来说,正版和盗版无非是印刷厂出版社的区别,书中的内容基本都一样,那为什还花钱买那么贵的正版呢?看书,就是内容越珍贵越好,价钱嘛,越便宜越好。
刚刚躺在床上,把书翻到小畜之卦那一页上,没等来得及仔细看,就听到李鑫的母亲在厨房喊:“儿子,饭好了,赶紧过来,趁热吃,一会儿就凉了。”
李鑫翻了翻白眼,随口应了一声:“恩,知道了,我马上去吃。”说完,仍旧躺在床上继续翻看着卦辞。
几分钟后,李鑫的母亲看自己的儿子还没来吃饭,便气凶凶的一把推开李鑫的房门,吼到:“磨蹭什么呢?叫你吃个饭,还得三请六催的,痛快点,一会儿,饭菜都凉了,别一进屋就躺床上,看你那些破书。”
看到母亲有点生气的样子,李鑫咧了咧嘴,灰溜溜的合上书,下床去厨房吃饭了,拿起碗筷,随意的夹了几口菜,脑子还在回忆着书中小畜卦的内容。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牵,吉。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虽然书中有着注释,但是李鑫很少看注释,更喜欢看原汁原味的古文。在他的思维中,认为只有古文本身才不会错,任何人去注释,都会或多或少的掺杂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如果注释的人并不完全精通的话,很容易在注释过程中或多或少的缺失一些意义,而偏离古文的本身含义。尤其是这些凝练到极点的经典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