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软硬兼施

第55章 软硬兼施

德光眉头豁然舒展,猛地一拍桌案,大声笑道:

“好!来得好极了!让他去侧帐等着!”

众文武有的诧异有的似有所悟,鹘离底眨巴着一对小眼睛,禁不住疑惑道:

“皇上知道赵德钧的信上说了什么?怎么会这么高兴?”

德光站起身往外走,到了老将身边,拍拍他的肩头,笑道:

“鹘离底,抖起精神来好好打仗,立一场大功,回去光光彩彩退休,把南府宰相让给你的儿子吧。”

身材肥胖的鹘离底五十多岁了,虽然身手仍然矫健,可是胆子小了,打仗变得持重保守,皇帝早就想换掉他,然这个人是迭剌部的老贵族,德光虽恨其缺乏锐气,仍爱其忠心憨厚。在契丹官制中,北、南两府宰相并非朝廷宰相,真正的朝廷宰相是北、南枢密使。北、南两府宰相实际执掌的是户部和兵部的一部分职能,就是管理契丹族人的户籍和兵册。契丹全民皆兵,族人对朝廷没有交税的义务只有从军的责任。因此掌握户籍,刷新人口数量、年纪的变化,到了打仗征兵时根据需要按照比例点兵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契丹族此时内有二十部,外有国外依附的十部,人口七八十万,分为北、南两府,由两府宰相负责这项工作。两府宰相还是听从朝廷调遣随时准备带兵出征的武将。

李胡很想知道赵德钧的信里说了什么,他是储君,又是此次出征的前锋,按道理皇帝只要找人陪同一起去见信使第一个要找的就应该是他,可是皇帝从他的身边走过什么表示也没有,反倒是扯了扯后面忽没里的袖子,轻声说了句:

“你跟朕来。”

到了旁边一间小侧帐,只见一个身穿商人服装又高又瘦的中年人态度拘谨地端坐在客椅里,旁边茶几上摆着的一杯茶盖子没有移开,似乎动也没动过。一见帐帘掀起,此人立刻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躬身施礼,从怀中掏出一个密封的信笺,双手捧着递出来。德光径直阔步走到主位上坐下,忽没里去接过信。北枢密撕开腊封,从里面掏出两张薄薄的信纸,并没有看,递给了皇帝。

德光读书不多,汉文水平比起他的大哥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是从小父皇就请了最好的师傅,教他学习丹、汉文字,他坐不住,常常害得伴读替他挨打,但总算认全了常用的一些字。看汉人的信,虽然有些咬文嚼字的地方不懂,但主要意思不难理解。说起来,在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的教导下,契丹皇帝的第二代,比起好多中原皇帝的汉文水平还要高些。后唐的皇帝李嗣源就大字不识一个,全靠近臣帮他念和写。

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皇帝的眼睛里放出光来,说道:

“你的主公现在哪里?”

“现在团柏谷(今山西祁县附近)。”

“他在那里有多少兵力?”

使者犹豫了一下才道:

“主公从幽州带来五万人,到了镇州,合并那里的兵力增加一万,在西唐(今山西沁县附近)和大公子的两万人马会合,现在共有八万人。不过主公正在要求朝廷征调泽、潞两州的军队,还准备合并魏博的两万人马,归于麾下统一指挥。这样一来,就有近十五万人了。在下不敢欺瞒皇上,我说的是实实在在的数字。”

“听说李从珂要赵德钧出兵山后,他为什么会来到团柏谷呢?”

“幽州兵多将广,朝廷要求幽州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卡住贵军归路,一路向南,解救晋安之围。主公为了和大公子见面,亲自领军南下,此外还有五万军队在幽州待命。”

德光根据已经得到的情报在心里算了算,知道使者没有敢说假话,也对赵德钧的动向更加明了,微笑道:

“使者来到这里不容易,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这件事关系重大,朕要和重臣们商议一下再做决定。你等着回信吧。”

使臣扑通跪倒在地,磕了个头说道:

“皇上英明,必会做出明智决定。小的这趟来的真不容易,沿途不是上国大军就是洛阳军队,小的乔装商人一路打点,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得见圣颜。万请陛下体会主公的一番诚意。小的还带来了一点小小孝敬,千里送鹅毛,主公说了,只要陛下接纳提议,中原的财货取之不尽,愿与上国共享。”

德光含笑不语,使者又磕了几个头才起身退了出去。使者的背影刚刚消失,忽没里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陛下,赵德钧想要干什么?”

德光微笑着把放在案上的信向前送了送,忽没里起身去拿,站在案前匆匆看了一遍,瞪大眼睛说道:

“这个混蛋居然也想做中原皇帝。”

“哈哈,他说,只要朕答应立他为帝,立刻就以现有兵力南下攻克洛阳。还说要和契丹约为兄弟之国。连石敬瑭的后路都想到了,承诺让他儿子的这个连襟常镇河东呢。”

“难道他不知道姓石的已和契丹约为父子之国?兄弟?他也太高看自己了。”

“这一点也不奇怪,这些藩镇都是论斤两要价的,姓赵的比姓石的地盘大军队多,是现在最大的实力派,当然要价高些。你以为石敬瑭甘心做儿皇帝?那是没有办法。这些家伙骨子里都一样。等到他们胳膊粗了,什么盟约,就是一张废纸。赵德钧和石敬瑭不同,他是汉人,汉人把面子看得重,能把‘夷狄’视为兄弟已经难为他了。”

“皇上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答应赵德钧吗?”

德光眸子里的光黯淡下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沉吟半晌说道:

“朕已经立了石敬瑭为帝,岂能出尔反尔。可是北平王手握重兵,扼守归路,不答应他恐怕为祸不浅。”

“狗日的三姓之臣又要再次叛主了。表面上领兵平叛,狮子大开口要兵要粮,实际上想要自立。臣以为他对咱们也是表面恭顺暗中要挟,是个靠不住的家伙,陛下不能信他。”

“朕最恨这种不忠不义的人,怎么会信他。不过,暂时和他联手,能让契丹军度过眼下的危机。这样咱们就不用急急忙忙撤军了,只要晋安寨陷落,才算打了一场像样的胜仗。如果到时候赵德钧打下洛阳,咱们和他结盟,凯旋而归,也算朕亲征体体面面地结束,免得让李胡得意。至于将来姓赵的守不守约还是要看双方的实力。”

“陛下,石敬瑭答应割让幽云十六州,咱们出兵是为此而来的,赵德钧并没有答应,怎么算不虚此行呢?”

“你这个枢密使怎么看不清?幽云十六州中只有代北四州是石敬瑭的,咱们救了他的命,就算没有让他当上中原皇帝,他也不能反悔。何况四州早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山后五州、山前七州,本来就是赵德钧的,石敬瑭慷人之慨,送的是空口人情,要想得到,还要靠咱们自己去从赵德钧手里夺。现在赵老儿要朕支持他当皇帝,这件事反而好办了。”

“陛下英明,但这件事怎么对石敬瑭说呢?”

“先不要告诉他,等姓赵的真的打进洛阳再说不迟。他有本事就把赵德钧从金銮殿赶走,没那个本事有什么可说,到时候朕替他要来世守河东就算对得起他了。”

这天晚上德光在寝帐刚刚躺下,一名小内侍跪在床上替他按摩,忽听窗外守卫报告,说晋国的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兼知枢密使事桑维翰求见。德光不耐烦道:

“这么晚了,不见。“

守卫很快转了回来,说道:

“姓桑的说,有塌天大事非求皇上一见不可,见不到皇上死也不走。”

德光大怒:

“卫兵是干什么吃的,把他给朕扔出去!”

话音没落,就听帐外响起了一个人撕心裂肺的嚎哭声,德光从窗户里望出去,原来是桑维翰冲破警备跑了进来。他的衣袖没了,袍子烂了,脚上的鞋也少了一只,抱着一棵树跪在地上哭喊:

“皇上,皇上,陛下不能答应赵北平啊,那父子俩不忠不信反复无常,答应他一定会上当。陛下吊民伐罪,千里救援,扶立晋帝,万万不能半途而废,为奸人所惑啊!”

德光腾地从床上跳起来就向帐外走去,小内侍慌忙追着给他披上棉袍。此时冬至已过刚入数九,正是最冷的时候,帐外寒风凛凛,德光一出帐门就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看着那个衣衫褴褛的人在冰天雪地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求,心里生出几分怜悯,毕竟是从前打过交道的盟国重臣,他不想命人下死手,厉声斥道:

“又是你啊桑维翰,朕知道你忠心为主不怕死,可你竟敢跑到朕的寝帐瞎嚷嚷。谁告诉你朕答应赵北平了,答应他什么了?你怎么知道朕会为奸人所惑?朕看你是疯了。还不快起来滚出去,像个什么样子!”

桑维翰一见皇帝出来了,膝行到脚下哭道:

“皇上,我主不知道皇上答应了什么,可是知道赵北平派人来了,这狗贼一向野心勃勃,想做什么不问可知。皇上接见了他,收下了他的礼物,也许就是受了他的诱惑。陛下一定是担心赵氏手握重兵,晋阳实力不如他,忧虑胜败难定才会动摇。皇上,赵氏无德无能,我主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晋安寨指日可破,晋军一定能打下洛阳,晋帝一定信守盟约。赵氏反复无常,一定会背叛皇上啊!”

德光本来疑惑是谁走漏了消息,这事只有自己和忽没里知道,难道是忽没里?听了这话放了心,不得不佩服此人的推断竟八九不离十。作为皇帝,他一向欣赏忠心护主的人,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晋帝从臣之前就有好感,听了这番话心中本就有的犹豫更加滋长起来。甩了甩袍袖反身走回帐中,扔下一句话:

“你这个桑维翰,自作聪明,没有的事。你回去吧,不要搅了朕的好梦。惹得朕发了火,说不定真的答应了北平王。”

一夜北风呼啸,营中狗吠营外狼嚎此起彼伏,再也没有听见人的声音。皇帝睡梦香甜,一觉醒来天已微明。他洗漱更衣,坐在铜镜前的绣墩上梳头打辫子,小内侍柔声笑道:

“陛下,那个马脸不敢出声,可在帐外跪了一夜呢,人都冻僵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气儿了。”

德光一听大惊失色,一把推开内侍跑到帐外,薄薄的晨曦中只见一个黑呼呼的东西蜷伏在昨天桑维翰跪着的地方,好像一块石头似的一动不动,大声喊道:

“快来人,把他弄到帐子里,让御医救活他!”

德光被桑维翰感动,心中对天起誓,只要这个人救活,就不变和晋帝的盟约。但要先稳住赵德钧,让他心存希望,不敢轻举妄动。

刚刚用过早膳,守卫进来报告赵德钧的信使求见。德光知道是有人透露了消息,心里虽然生气,此时却不想得罪燕使,只好压下火,不动声色地答应接见。这个使者却没有桑维翰的口才,只喋喋不休地重复着昨天说过的话,反复道:

“皇上英明,必然会审时度势做出明智决定。”

德光道:

“你先回去歇着吧,朕自有信给你的主子。”

燕使想起临行时赵德钧的嘱咐,老赵预料到契丹皇帝可能拒绝和盟,命他关键时刻要软硬兼施,给皇帝施加点压力。他虽知道这话会触怒皇帝,但意识到再不说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于是道:

“请皇上务必看清天下形势,唐国半数军队都在北平王父子手中,实实在在有二十万精锐,夺取洛阳手到擒来。贵军号称三十万,实际不过五万。河东是龟缩一隅的可怜虫。皇上要是选择河东,抵挡得住北平王的南北两路合击吗?弃强择弱太不明智,拒绝北平王皇上一定会追悔莫及的。请陛下就在这里表个态度,本使不能空等,必须立刻返回复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捺钵王朝之辽太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捺钵王朝之辽太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章 软硬兼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