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知儒都明白这里的道理,所以他的表现愈加的恭敬,罗崇勋不是给自己问的,也不是真的不知晓,实际上按照他的聪明程度自然是明白,怎么可能会用到如此坑爹的办法,这就不是一个办法,准确的说,但凡是正常的国家都不会如此的横征暴敛,只有到了濒临灭亡的时候,才会两权相害取其轻。
比如说到了清末的时候,尤其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直接导致清朝的税收暴涨,难不成是大清一下子富裕起来了嘛?当然不是!是他对于百姓的压迫更甚从前!
如此一来,才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但这不过就是饮鸩止渴罢了,百姓从来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一群人,尤其是华夏的百姓,如果你能够让他们稍微满足一下,那么就会义无反顾的跟随你,可若是你无止境的压迫他们,那么造反似乎是他们唯一的途径了。
而且但凡是农民起义,所造成的破坏力之大,是其他国家所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
不过相比较而言,农民阶级似乎在古代只有华夏比较壮大,除了农耕文明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早早的进入了封建社会,而不是奴隶社会。
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更多的是奴隶大起义,只不过性质都差不多,都是为了反抗**反抗压迫罢了。
首先,秦知儒的脑子绝对不会用这种愚不可及的办法,其次,即便是真的脑子进了水,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那么刘娥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刘娥想要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足以证明她功绩的大宋,而非是胡作非为。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女人,在华夏成为君王之后能够更加励精图治的原因。
她们想要证明自己并步比男的皇帝若,所以就会更加的殚精竭虑,一切为了打造一个富强的国家为主。
但同样的,她们所面临的困扰将是男性皇帝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之多,因为不合法性,就导致了很难服众,如此一来,大量的精力都耗费在了推诿扯皮之中。
所以说,刘娥的辛苦需要别人去理解,但凡是有人能过稍微理解一下她,她就会感到万分的信任。
“税收虽然是国家的主要来源,但很多时候也并非如此,必然说刚刚罗内侍所提到的蹴鞠税,如果微臣真的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么不用陛下,全天下的百姓就会一人一口吐沫喷死微臣。”
秦知儒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他的话语并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甚至还不大不小的开了个玩笑。
显然这样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满意,既照顾了罗崇勋的颜面,也顾及到了刘娥与赵祯的面子。
最为重要的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以及自己对于治国方面的表达。
秦知儒虽然不想要往上爬,但很多时候单单装傻充愣也不是一个长远的办法,毕竟对于刘娥而言,她知道你有本事是一回事,但是你表不表现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真的是因为自己装傻装过头了,到时候被人陷害,或者被调离了中枢的位置,那么恐怕寇先生即便是不打死秦知儒,也早晚会被他给气死。
赵祯点点头,笑道:“就是,朕觉得秦爱卿也不会想出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不过朕还是想不明白,蹴鞠只是一项简简单单的运动而已,怎么就能够为朝廷带来财富呢?”
秦知儒认真的说道:“这便是属于商业上面的运作了,就像之前说的那样,除了那些顶级的富人以外,我大宋还有一批中产阶级,这些人的物质需求基本上已经得到了解决,并且手里也有了钱可以用来精神上的娱乐。
但是如今汴京城内能够娱乐的场所真的是十分之稀缺,像是望春园这一类的地方他们自然是去不得。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除此之外,他们可以去的地方不是青楼就是赌坊,这对于身心健康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行为。
蹴鞠虽然十分的普及,但也仅仅是一向普通的体育活动罢了,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办成联赛的形式!“
联赛这个词儿秦知儒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听懂,反正对于刘娥与赵祯来说,听不听的懂不重要,秦知儒所需要的就是告诉他们能够赚多少钱就可以了。
在听了秦知儒一番大致的构思之后,刘娥缓缓点头道:
“秦爱卿的意思是,要的这么一大片土地是想要建立的一个蹴鞠场?“
“没错,臣就是想要建立一个巨大的蹴鞠场所。”
“靠着收门票赚钱?”刘娥再次问道。
“没错,除了门票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售卖一些周边,等到火起来之后,想要加盟的蹴鞠球队我们还要收取他们的加盟费用,这自然是属于那些富人们贡献出来的钱财了。
也就是说,除了中产阶级贡献出来的门票,以及蹴鞠场周边带动的商业繁荣以外,还可以从一些富商身上搞到一大笔新的钱财。“
秦知儒说的一点都没错,毕竟在他那个年代,富商巨贾玩球队很是正常的一件事。
他们想要的其实并不是为了盈利多少,当然了,其中也有为了给自己的品牌打广告的意思,但其实大多数能够玩得起的人而言,他们的品牌似乎也不需要如此的宣传了。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满足一下个人的需求,想要满足精神上的感觉。
比如说两大豪门之间不能够动武,平日里想要有些摩擦都不成,毕竟皇家是要脸面的,手底下的大臣贵族们闹矛盾算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既然文斗武斗都不成,那么球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大家从娱乐上面一较高下就是了。
而且大宋人想来似乎比较柔弱,在热血上面还处于空白的位置。
但是啊,哪个男人不会喜欢这般热血的运动呢?尤其是身体之上的碰撞,还有那强健的体魄,都是让人无法忘怀的事情。
可以想见,当那些不敢去战场上厮杀的人,在看到如此激烈的运动赛事之后,必然会趋之若鹜。
到时候只要报纸上面再进行一番宣传,让石家等将门出面,装装样子,最好假装有矛盾球队一决高下之类的说辞,想要很快就会引领汴京的风潮。
秦知儒对于这方面还是很有自信的,他从来不会出错也是基于这一点因为他所作的事情都是后世的高智商人群们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经过无数次验证过的,怎么会出错呢?
就比如雷州商号的建立,以及现在正在谋划筹备的金融机构,类似于银行的存在。
还有对于雷州学院的支持,以及南下出海决定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至少对于秦知儒而言是这样。
无论别人说什么,或者是质疑什么,他都不在乎,因为他知晓自己一定都是对的。
这也是秦知儒生活比较简单的一个原因,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考虑什么东西,只需要根据事情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就行了,不用费劲巴拉的一遍又一遍的跟人解释问题出在哪里,这都是极为好的优势一面。
实际上一开始的时候自然会有人质疑秦知儒,因为他的行为方式总是与其他人不太一样,这一点秦知儒自己也承认。
不仅仅是他,就连寇先生和他的老爹都觉得如此,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况且秦知儒还是一个不太安分的金子,怎么会让自己任由埋没呢?
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他身边的人终于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是秦知儒做出的决定,基本上就不要有什么异议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从未曾出过错。
这其实说起来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一个人从来都不会出错,这意味着什么?
即便是那些至圣先师们,也不敢如此的保证,自己从来都不会出错。
当然了,幸好这些事情只有秦知儒身边最亲近的人知晓,他们只会引以为傲,并不会做出什么不利于他的举动。
可以想见,一旦这种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被当权者知晓,会引起多么大的波澜。
事出反常必有妖是众人都知晓的一句话,但还有一句话也要知晓,那就是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秦知儒这般妖孽的做法,很容易就会成为对手攻讦他的借口和理由。
很多时候上位者杀死一个人并不需要足够的理由和借口,他们只需要自己想要这么做就是了。
秦知儒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拉着陆木槿下水了,自己对于雷州商号明面上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来。
世人看到的仅仅是陆家,这个曾经是海商的富贵家族,在长女接手之后迅速的膨胀起来,如今所聚敛的财富已经是足够富甲一方了。
而秦知儒这个幸运的读书人被陆氏所青睐,甘愿将所有的财产留给自家的弟弟,然后与秦知儒来到汴京过上清贫的日子。
这一段每当被人提起来的时候总会津津乐道,毕竟这样的爱情故事老少皆宜。
不过也有那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说什么巨富又能如何?不过就是商贾人家而已,能够攀上状元这个高枝,任谁都会抛弃自家的产业云云。
不过秦知儒也好,陆木槿也罢,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反正如果自己打下的产业能够从手中溜走,秦知儒也无话可说,只能够说自己遇人不淑,活该罢了。
但是目前来说,无论是自己的亲人们,还是自己教出来的那些孤儿,还有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况且所谓的富甲一方也不过是陆木槿放出来的假消息罢了,如今的雷州商号在加上南海区域获得的无尽财富之后,即便是与一些雷州商号信任的大商分享之后,依旧是收益多到不可胜计。
毕竟殖民掠夺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无本买卖,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让当地人自己弄出丰富的材料,然后付给本来就属于他们的低廉报酬。
羊毛出自羊身上,这样的殖民掠夺能够让资本实现原始的快速积累,雷州商号的膨胀速度也是远远超过了秦知儒的想象。
这也是为什么秦知儒想要进行尝试,开起类似于银行时代。
当然了,现在也仅仅是在筹划而已,毕竟银行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此时的秦知儒看上去很是得到恩宠,但自己真正的力量弱的可怜。
朝堂上并不都是聪明人不假,但也都不是蠢货。
或者说,如果成立了银行,总会有人看出来这里面的好处,到时候一旦起了贪心,秦知儒拿什么来守护?
总不能够为了他人做嫁衣吧?
秦知儒现在想要的,就是等自己慢慢坐上那高高的位置,等待这赵祯登上皇位,至少这个温和皇帝能够听进去话,而且也是极为聪慧,算是一位明君吧。
倒不是说刘娥不是一位好的统治者,实在是刘娥的心思不在这里,或者说她的心思有些复杂,秦知儒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耐心与她纠缠。
赵祯就是合法的皇帝,而且他很年轻,可以说是雄心勃勃的想要治理好这个国家,毕竟这就是他自己家的个人财产。
刘娥就被不同了,因为不合法的原因,所以她需要权衡东西就很多。
即便知道秦知儒拿出来的是个好东西,但她也要先考虑会不会对她的统治造成什么样子的影响。
假设遭到了大量大臣们的反对,赵祯的话可能会继续坚持下去,但是刘娥就不一定了,她撑不住满朝文武反对她的事情。
毕竟她仅仅是垂帘听政而已,一旦引起了众怒,被人要求回到后宫,那么后果就很难说了。
“秦爱卿说的事情,哀家大概是懂了,但是你应该知晓,大兴土木的话所花费的东西,户部可是出不来呀?”刘娥淡淡说道。
赵祯也是补充道:“没错秦爱卿,如今户部愈加的艰难,再加上现在的年月不是很太平,到处都有灾害,所以说如果真的按照你的设想进行建造,恐怕朝廷很难给予支持呀!
而且你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便真的能够拿出来这么一大笔银子,那么多长时间能够回本呢?别忘了你跟金尚书的赌约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