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忘记了本来目的
九姐儿说完,嫣然一笑,消失在充斥了灰蒙蒙雾气的月亮门中。
康伯也不多话,走路虽不快却稳健,唐求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不多时已到湖边。
塘边有一条窄小的木桥与石像相连,木桥两侧白色荷花姿态各异,或已傲然怒放,或含羞欲放展开了眉眼,或刚刚露了尖尖角,硕大的荷叶上承载了晶莹的水珠,不留意时已滚落到了湖中。
“康伯,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见康伯自顾自板了面孔前方走路,也不言语,唐求主动搭上了话。
“小哥请说!”通常老人都是喜欢小辈们讨教的,这个康伯也不例外,笑呵呵地道。
“小子有一点奇怪……”唐求抬手指了一池荷花,笑道,“人道是六月荷花别样红,可如今刚过了三月,怎么已盛开得如此娇艳?”
“你说的对,一般地方的荷花都是六七月开。”老仆说话慢条斯理,微微一笑,面色和蔼,“可我们黎姑宫的却与众不同,一来黎姑宫中灵气比别处充沛,二来这种荷花品种特异,名为‘明心荷’。你来看,其根虽生于淤泥之中,却牢牢坚守着这一方泥土,荷心虚而空灵,花瓣粉而不妖,枝叶乱而不散,是不是很奇异?正因其心明通性,不屈不挠,所以才能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自由自在,随心而发……”
康伯的一席话将唐求吓了一跳,唐求没想到一个老仆竟能因一叶荷花,说出如此高深玄妙的话来,莫非这人是觉远、扫地老僧一般道行高深的人物?
“前辈语含玄机,令成杨茅塞顿开,以后还要向前辈好生讨教一番!”唐求态度恭谨。
“不敢当,不敢当!公子也不要叫我前辈!”康伯哈哈笑了摆手,“我一个悟气后期小修士,道心不过停留在初境,哪能悟透如此高深玄机。方才我说的这些,是几年前偶然听宫主说的!”
唐求对这个康伯放下心来,心由物发,由物见道,由此看来,这个宫主的道心应该不差。
道心分六境,其中心境讲究戡破本心,万念升华,虽然自己的道心已修至了心境,但唐求知道,自已道心并不纯净。记得以前曾经学过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以来就对其中涵义一知半解,如今面对着这一池明心荷,体会着康伯所言,唐求豁然开朗,不论何时何种境地,任尔风吹雨打,只要坚守着一颗本心,便至刚至强。
一念及此,唐求恍恍然有所领悟,一颗道心随之隐然有所进,渐渐如同这一支明心荷般变得纯净起来。
“快看,九姐儿在招呼你呢!”康伯一指塘边,将愣愣的唐求惊醒了过来。
荷塘边九姐儿满面笑容地远远招手,看其神情应该有门。
“师父听完之后,大受感动,又听说你人善良,已经同意你留下了!”两人走过去之后,九姐儿拍了手,巧笑嫣然,随后又笑意盈盈地吩咐着,“康伯,给成公子打理个地方,让他住下。以后就让他跟着你,给你当个下手吧!康伯可是我们宫中的种药高手呢!还有,再把咱们黎姑宫的杂七杂八的臭规矩给成公子说一说,免得不小心犯了错!”
唐求千恩万谢过了九姐儿,随着康伯转过了两块药园,一块灵田,来到东侧一所低矮的木屋前,这所木屋少有人来,屋前杂草丛生,中间只有一条鹅卵石小径。屋中极为简陋,只一张木床,几把木椅,再无他物,显然长期无人居住,一应器具上盖了一层灰尘。
“以后你就将就着住这儿吧,虽然屋子简陋了一些,但环境清雅,对修炼也有帮助的。”康伯一指木屋,随后又抬手一指不远一间一模一样的屋子,笑道,“我住那边,需要什么,或者有事可以找我!当然,没事也可以来找我,咱俩说说话!”
唐求的目的并非来享受,自然不会在意临时居住条件的好坏。这个康伯看起来和蔼可亲,极易接近,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奇怪了,几十年未见来新人,这段时间却是怎么了,接二连三地有人来投奔……”将唐求安顿好,老康伯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着,“而且还都是可怜人,一个是被逼婚逃出来的姐儿,一个是卖花的小哥儿……”
声音虽小,但唐求隐约听到,难道自己来之前,已经有人来了?唐求心中不由一动,暗暗留意。
接下来唐求将屋中尘灰清理干净,自此住了下来。
一连三日无事。这三日里,白天唐求跟着康伯管理药园。
既来之,则安之。在没有明确下一步行动之前,一切顺其自然。唐求定下了心,紧紧跟在康伯身边,与其他十几名老者一起泡在药园里忙得不亦乐乎。闲暇时,唐求持了笑脸,康伯长康伯短的大口叫着,时不时拿了药草问东问西,把个老康伯喜得眉开眼笑,有问必答,两人之间也渐渐熟谂起来。
第一天,唐求已对如何种药、收药、点药、分药的基础常识了解得差不多。
经过一日的观察,在康伯眼里,唐求人老实勤快,谦虚好问,而且头发一梳,脸一洗,显出了几分文雅气质,总之唐求展现了一大堆的优点。康伯心中喜欢,也不藏私,第二日起,就开始有事没事地指了药园中的药草,教授唐求一些药物知识来。
黎姑宫中虽然只有几块药园,但所种植的药物种类繁多,不下几百种,而且很多草药的样子还差不多,只在花上或叶上有细微差别,看得唐求头晕眼花。但唐求并不气馁,充分运用高中学习时的各种强化记忆法,特征明显的加以分类,特征不明显的死记硬背,加之唐求的记忆力不错,到第三日上,唐求已经能够熟练地叫出药园中的一半的药草名字,比如喜光的决明草,红火花,喜阴的夏阳子,耐阴的丹参、白芷等都是一口喊出,这更让康伯高看了一眼,直夸唐求悟性高,竟生了传衣钵之心。
就这样,在康伯的指点下,唐求如鱼得水,情寄其中,有时甚至差一点忘记了此来的本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