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第十三章(2)

◇◇◇◇◇◇◇◇

蔡家宅院。

好长一段时间蔡福与蔡庆兄弟俩都没有一起回过家了。特别是蔡福,自从脱险后回过一次家后,就忙于救灾放赈安置灾民百姓,吃住都在城外码头的“信义客货栈”里,每天忙碌不停,直至洪水退去,又忙于安排灾民们重返家园。待将赈灾救济的粮食物品全部发放完毕,却又突遇周押司等三人被杀一案。在县令大人刘易贤的分派下,又与众衙役、捕快弟兄帮助被害三人的家眷料理完后事,这天才从衙门里与蔡庆一同回到蔡家宅院。

一进到大院,小姑娘梁红玉听见门口动静,从屋里探出头来。见到是蔡福与蔡庆回来了,便高兴地回首嚷道:“兰姐姐!是大爷、二爷回来了!”。欧阳幽兰姑娘听到后忙放下手中正做的女红,满面春风喜上眉梢地从屋里快步迎出来,一面道:“大哥!二哥!你们可回来了!”,来到近前深深万福,小梁红玉也随后乖巧地上前万福请安。

蔡福在城外客栈安身的时间,兰儿姑娘也曾经去探望过,也想去帮帮忙,但都被蔡福给挡了回来。兰儿虽然在家,心却牵挂着在外忙碌的两位兄长,特别是蔡福更是让兰儿姑娘牵肠挂肚,担心蔡福刚伤好痊愈的身体受累吃不消,因而经常做些好吃的送过去,现在终于见到蔡福和蔡庆回家来了,那心里别提多喜悦了。

蔡家宅院里又热闹起来。后厨里锅碗瓢盆一阵叮铛乱响的忙碌过后,兰儿姑娘与小梁红玉将可口的饭菜端上了桌。看着桌上喷香扑鼻的饭菜,蔡福蔡庆不由得胃口大开,一家三姓四口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兰儿姑娘眉眼含笑地看着两位兄长狼吞虎咽地吃着自己做的香喷喷的饭菜,见到因前一阵子忙碌而有些略显消瘦憔悴的蔡福,内心不禁又一阵心疼,不时地劝二位兄长多吃些。蔡福吃着兰儿姑娘用心做的饭菜,仿佛有找到了家的感觉,抬眼见到兰儿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心里不禁又怅然所失……

难得有这几日的清闲。蔡福每天除了练功外,还要指导蔡庆习武练艺,有时还要督促梁小虎学艺。梁小虎为了报父母的血海深仇,自然是肯吃苦,在蔡福的指点下痛下苦功,武艺日渐精纯,功力渐渐增长。看到梁小虎在后院木桩之间犹如穿花蝴蝶般漂浮不定的身影,蔡福不由得想起自己幼年时习武练功的情景,如今却物是人非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这天旁晚,蔡福与衙门里的众捕快弟兄在一起喝酒。众人七嘴八舌地闲聊,何林有些醉醺醺地打着酒嗝道:“弟兄们,前几日弟兄几个处理完周押司的后事以后,听周家的人说他们家出了怪事,刚办完后事家里便招来贼了,家里书房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连那死人的卧室都不放过……”蔡福联想到周押司的死因,心中明白是怎么回事,便不吭声。别的其他弟兄听后感到诧异纷纷骂道:“是那个王八蛋这么不开眼啊?”、“这时去偷一个死人家,有什么可偷的啊?”、“这也太欺负这留下来的孤儿寡母了哦,查出是那个混蛋非叫他吃吃苦头不可……”

罗大海接道:“还有更奇怪的呐,那赵元奎家不是再次被盗嘛,好几家和他一起乘火打劫涨粮价的奸商们不是也被夜狼岭的劫匪入室打劫,有物证遗留盗窃现场,都告到县衙里来了,县令刘大人不是也定了案了嘛。可这段时间这赵府仍然派出不少人手与那吴缺德的手下想疯狗一样四处打探消息,搞得神经兮兮的”。众人对此也有些疑惑不解,纷纷胡乱猜测赵家被盗的损失到底有多少,有猜几千上万银两的,可谁也不会想到,赵家这次损失的十几万银两被蔡福都拿来救济安置灾民们了,不然就那些商家捐助的钱粮那够开销的。

蔡福因为心中有事,只是闲呷着酒,听众人的闲聊,并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赵家有这样的反应,蔡福心中有数,因为赵家与劫匪有勾结的事在这临清县城里也偶有传闻,只是没有被人抓住真凭实据罢了。蔡福此时心中正想着查那内鬼的事,因前些时日的赈灾和安置灾民的事给耽搁了。蔡福知道,只有尽快查出内鬼拔掉身边的这个钉子,自己以后也好更方便行事……

赵府议事的厢房内。

赵元魁的脸上阴云笼罩,手捻几根鼠须,三角眼不时迸射出阴冷狠毒的目光,正静听着大管家赵大和教头熊楚武的禀报。

赵大道:“老爷,派出去和吴老大手下一起打探消息的人回报说未查出任何线索,各家的赌场、当铺和风月场所酒楼均未见有赃物出现。只是发现外地粮商发到‘信义客货栈’的粮食似乎不少,小人正要派人去仔细摸摸底打探清楚发货的来源”。

赵元魁听后不说话,只是将目光转向了熊楚武。熊楚武忙道:“回员外,经派人打探和我亲自上山查询,这近期并未有何江湖人物在临清城落脚,山寨也并未派弟兄下山上线开扒。不知为何,这城里却多次发案并在现场有山寨标记的木牌遗留。更奇怪的是,据说县衙的周押司等三人亦是被山寨的弟兄所杀,也有标记留在现场。山寨的两位当家的认为这是有人居心叵测想栽赃陷害山寨,想引起官府的注意,从而置山寨于死地。员外!如果真是如二当家的所说那样,则山寨危矣!”

赵元魁点点头道:“说的是,这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他移花接木嫁祸山寨,此人老谋深算不可小看,如此这样山寨和我赵家将永不得宁日,太可怕了!”沉思了一会又道:“京城传来可靠消息,朝廷业已派出钦差来临清暗查水患成灾之事。这是非常时期,你们告戒下人和吴老大的人,不可再惹是生非……我等要静观其变。哼!这次我倒要看看这姓刘的怎么过得了这关”。言罢挥手示意二人去办事。

“是”二人点头应是,转身出屋离开……

县衙大堂。

县令刘大人让众人散去各司其职,却让蔡福留下。

刘大人手拿一大信封对蔡福道:“蔡捕头,这有一份重要的公文,你就辛苦一趟,去到大名府,交给上峰府衙,顺便问问押在死囚牢里的那几名山寨劫匪的刑部批复公文发下来没有,如有便带回,看看是就地秋后问斩还是要押赴大名府,本官也好有个准备”。

蔡福抱拳行礼道:“是!大人!明早卑职便动身前往大名府。”双手接过火漆封好,盖有县衙大印的公文信封,转身出了大堂。

其实一份普普通通的公文那用得着县衙捕头亲自去投送,这主要是刘县令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这份公文无非就是县衙向上峰大名府的日常呈文,是刘易贤表述自己是如何抗灾赈灾,救黎民于水火,如何不辞辛苦地奔破劳累云云,将所有的功劳据为己有,对蔡福等人却是只字未提。又怕大名府上峰问起受灾和赈灾救济的具体情况,如派别人去自己实在是不放心,不如就派参加救灾最得力的人蔡福去,反正这赈灾的主意也是他出的,回答上峰的询问不至于出什么纰漏。

更主要的是这刘大人深知在周押司之死的这事上,蔡福似乎起了疑心,对自己的推理判断案情不能认同,也就是不能与自己保持一致,因而在得知有钦差暗访的时候,对蔡福起了防范之心,意在将蔡福暂时支开,好赶在钦差到来之前将自己贪污挪用修缮河堤的公款和贪赃库银后亏空留下的痕迹处理掩饰好。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刘易贤已不惜一切铤而走险了。

蔡福与蔡庆一道回家。蔡庆不满说道:“大哥,怎么送一份公文这刘大人还要大哥你亲自跑一趟?前些日子赈灾大哥那么辛苦,他也不让大哥多歇息几日”。蔡福一边走一边安慰道:“庆弟,这没什么,我去去几日便可回来,你要好生照看家,好好照顾兰儿和小红玉,不必为我担心”。蔡福看看左右无人便轻声道:“我离开后,你和杨云兄弟对查内鬼的事可要抓紧了,此奸人不出,你我弟兄早晚还要出事……”

弟兄俩边说边走,不久便回到蔡家宅院。

◇◇◇◇◇◇◇◇

大名府通往临清县城的官道上。

两辆拉着货物的大车一前一后往临清县城方向而来。大车后一书童模样身背包袱的青年人骑坐在马上颠簸,紧随在大车后前行。

前一辆大车上,除了车辕上坐着一中年车把式外,旁边还坐着一位头戴软翅书生锦冠,身穿儒衫,腰系丝绦,手持描金娟质折扇,脚蹬厚底官靴,长相俊秀,年约三十五、六的书生。后面一辆大车驾辕的却是一年过花甲的老车把式,而他身旁也坐着一身穿短襟皂衣,头上小布带紧束发髻,脚套一双软帮薄底快靴,好似押车运货小伙计模样的年青人,正将遮阳草帽殿在脑后靠在身后的货包上打盹,显得懒洋洋无精打采的,此人正是到大名府公干返回的临清县衙的捕头——蔡福。

这天,蔡福到大名府投递公文,大名府的官员似乎也听到了东京汴梁传来的什么风声,对临清县境的水患洪灾情况竟然无人询问。大小官员们都在装聋作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不想惹祸上身的态度。蔡福到府衙投递完公文领了回执,查询有无刑部的回文无果后,便决定往临清县返回。

蔡福找到运送货物的车行,打听到第二天有两车的货物将运往临清县城方向。为了搭车方便,蔡福换下公服穿上普通老百姓的便装,将量天尺和衙门公服一起打好包袱背上,找到驾辕扬鞭的老车把式,说上几句好话,花了几个铜钱,便顺利地搭上了顺道的货车踏上了返程。

两辆大车拉的也不是什么太值钱的货物,发货的客商连押车的伙计都未派。老车把式也想路上有个人说说话,以解路途寂寞,另外还能捞上几文钱,便爽快地答应了蔡福的请求。

蔡福坐在车上和老车把式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地有一句搭一茬地闲聊着话,将包袱放在两人的中间,镔铁量天尺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了手柄。老车把式见到便知道搭车这小伙子有些武艺却也不奇怪,因为那时民间习武之风还是比较盛行,人们习武防身及其普遍。

两辆拉着货物的大车一前一后往临清县城而去,离开大名府几十里后,官道上人车渐渐稀少……一路奔波,午时后赶路的两辆大车人困马乏必须得在一小镇上休息吃饭,蔡福与两车把式在一路边小店吃饭打尖时,一书童模样的青年人过来询问,这两辆车可否是赶往临清县城方向。得到中年车把式肯定的答复后,高兴地向自己的主人禀报。一秀才书生打扮模样年约三十五、六的秀才便过来询问时否可以搭个便车。说是自己不惯骑马,全身被颠簸得酸疼,加之想早点赶到临清县城,自己搭车乘坐,坐骑可以让与书童乘骑,这样便可快些赶路,并主动拿出十几文钱交到中年车把式手中。

宋时重文轻武,因而社会风气对识书断字的文人比较尊重,读书人社会地位也会随着科举殿试后金榜题名中举而急速提高,当时的科举制度已成为文人进阶步入统治阶层的一个捷径。赶车的中年车把式那有不肯答应之理,何况还有外快可赚。就这样,书生坐在前一辆大车上,跟随他的书童却骑在马上紧跟在后面,俩人赶路的速度却是快了很多。

蔡福知道书生不惯骑马,更不善行走,能有这样四平八稳的大车安坐,比在那颠簸的鞍辔上强多了。沿路的风景不断变幻,午后的太阳有些显得炎热。蔡福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将遮阳草帽垫衬在脑后,靠在车上的货包上,尽量使自己舒服些,有一句没一句的与车把式闲聊着,眼里在观看官道两旁的风景变化,心中却在对临清县城近来发生的事进行整理分析,加上自己掌握的情况,蔡福知道在临清要有好戏可看了,心中开始盘算着以后自己如何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两辆大车进入了这临清县境内了。

来到一道路狭窄山高林密的山口险要之处,拉车的马匹显得疲惫不堪,大车明显放慢了前行的速度。突然一声响箭传出,前面大车因道路中有枯树阻碍停住了,随着响箭声从官道两旁树林中钻出来十余手持各式武器的山寨劫匪,将俩辆大车围了起来。

赶车的两车把式知道遇见劫匪了,按道上规矩下车,将车停好,在一旁抱头蹲好便会没事,劫匪们一般是劫财不要命的。骑在马上的书童被吓得脸色煞白,浑身乱颤抖,被一劫匪喽罗一把从马上揪下扔在一旁。

老车把式用眼神告诉蔡福别轻举妄动,蔡福也蹲在一旁静观其变。前面车上的秀才却书生气起来,见到劫匪光天化日之下在官道上拦路打劫,便缓缓下车,整整衣衫,一抖衣袖用手中折扇指点拦在大车前的劫匪道:“你等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公然拦路打劫,你们眼里还有这大宋王法吗?……”

不等那秀才说完,劫匪们爆发出狂笑之声。一喽罗上前抬手便是一耳光“啪”地一声,打得秀才连转两圈摔在大车旁。此时蔡福见到其他劫匪已经开始要动手翻动车上的货物了,突然站起来对正往车上爬的劫匪苦苦哀求道:“各位大王,小的这些货物不值几个钱,若是大王强要了去,小的赔不起东家啊,那小的一家老小便没法活了……”一边动手将正往车上爬的一喽罗拉了下来。

被拉下来的劫匪喽罗恼羞成怒,一抬脚便向蔡福踢去,蔡福“哎呀”一声好似被这一脚踢中向前跌了出去,实则是借这一脚之力向前好靠近那迂腐的秀才救他一命。蔡福连滚带爬地刚好来到正要举刀砍杀秀才的喽罗身旁,好似不经意间胯部碰了对方一下,喽罗手中正挥舞砍下的刀却偏离许多,秀才却因此捡回一命。

被撞的踉跄几步的劫匪顿时将火撒向了假扮押车小伙计的蔡福,抬手挥刀向蔡福杀来,蔡福身形看似在地上翻滚不已显得狼狈不堪,实则身形灵动无比滴溜乱转,地躺身法毫无痕迹可循地每每在关键时出乎意料地避开刀锋。蔡福嘴里却没闲着,大声嚷嚷着救命啊,杀人了等等,引得要砍人的劫匪围着自己转却老砍不中,还弄的一身泥灰。

其余的劫匪有的爬上了大车翻看了货物,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确实没有多大的油水。便嚷嚷道:“老大!这却是没多少油水可捞啊!”在前面正专注地看着手下追砍蔡福的劫匪头目不耐烦地说道:“山寨弟兄上线开扒例不走空,弟兄们要仔细搜搜,看看还有什么油水可捞……”其余喽罗轰然答应,四处乱翻,连车把式的身上也翻了个底朝天。

一小头目发现在大车车辕上放置的蔡福的包袱,手抓起包袱感到沉甸甸的。以为定有不少银钱,但见到露出的半截把柄,便随手抽了出来,映入他眼帘的竟是一把镔铁量天尺。他看着这有些眼熟的量天尺,脑海中闪现出前些日子野狼岭大山中发生的那场生死绞杀恶斗的场景,不由得手颤抖起来,一把扔掉量天尺,大叫道:“风紧!扯呼!”顾不得许多,转身撒腿便往山林中蹿去。

其余的劫匪听到这暗语,又见到有同伴率先奔逃,便也各自慌不择路地蹿入官道两旁的树林中,蔡福见到砍杀自己的那名劫匪跑在后面,抬腿一脚将一颗石子踢飞起来,正中那名喽罗的后脑,只听他哀嚎一声骨碌碌滚下了山坡,和其余的劫匪眨眼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劫匪们一哄而散后,俩车把式感到莫名其妙地站了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让这些劫匪闻风而逃。秀才在书童的扶持下站立起来,手抚摸着有些肿胀的脸颊云里雾里看着蔡福。蔡福对车把式道:“快赶车上路吧,那些劫匪不会善罢甘休的。”说完便上前将倒在路中间的枯树干搬开,将那只响箭拔下拿在手中,背上自己的包袱,让书童坐在后一辆大车上,自己却骑在那书生的马上,跟在大车旁,催马上路,向临清县城方向奔驰而去。

一路车马快速急奔了好一会,估摸着劫匪追不上了,蔡福才让车马缓慢下来。车上的秀才对骑马随行在一旁的蔡福道:“你可知道那些劫匪是哪里的?”蔡福点点头,将手中的响箭递过去道“是野狼岭山寨的劫匪”。秀才接过一看,箭尾上刻有细小文字“野狼岭”三字。后面赶车的老车把式凭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知道骑在马上的这个年轻人定不简单,自己一行能避过这次劫难,秀才和货物都能豪发无损因该与这年轻人有关。

蔡福此时见到人车和货物都无事,秀才书童平平安安,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因为自己虽然不惧厮杀,可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敌不过群狼,真要厮杀起来,自己肯定无暇顾及书童秀才和车把式的安全,即使自己可全身而退,但是伤了秀才等人却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

却说劫匪们如惊弓之鸟蹿入森林中,众人亡命奔逃了好一会,听到身后并无追赶厮杀的声音,渐渐回过神来,纷纷来到事先约定集中的地点。领头的头目见到众人陆续都来到,便问被石头打得头破血流的喽罗到底发生了何事,怎么受的伤?那小喽罗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最后当那名小头目到来时,有人回想起就是他先嚷嚷逃命的,于是便纷纷责问他原因。

小头目哭丧着脸道:“弟兄们,知道兄弟我在那车上发现了什么吗?”众人不耐烦乱纷纷道:“快说,到底发现了什么?让你小子怕成那样啊!”。

“那是一把量天铁尺,就是曾在咱们山寨里出现过的那把姓蔡的使用过的镔铁量天尺!”

“你说的可是当真?看得没错?”领头的头目惊诧道。

“小的句句是真!”小头目发誓赌咒道。“那铁尺不是在山寨弟兄们手里传看过嘛,后来不是要扬威给二当家的送回县衙去了嘛,不久又得知那姓蔡的并未丧命大山中。此时见到那铁尺在这里出现,恐有衙门捕快的埋伏,就咱们这几个弟兄还不够他姓蔡的一个人宰的……”

在野狼岭大山中的围追截杀惨烈的一役让众劫匪历历在目,整个山寨倾巢而出,死伤三、四十号人仍未能将蔡福劫杀,提起这事便让劫匪们胆寒。听到这无人言语了,众人垂头丧气地收拾收拾,往野狼岭山寨返回……

两辆大车一路奔走,路上车马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车缓缓而行,天快黑时,远远看看快到县城了。快进到城门口时,蔡福翻身下马,秀才让书童牵马随行,车把式赶大车自去找店家交割货物。

秀才与蔡福来到城门口,守城门的士兵见到是本县衙的蔡捕头便热情打招呼道:“啊!是蔡捕头回来了,一路可好,快往里请。”蔡福回到“弟兄们辛苦!有空请大伙喝酒乐呵乐呵!”。守城门的士兵见到秀才是和蔡捕头一起进城的便也不再多查问,三人进得城来。

秀才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衣着打扮平凡的小伙计竟会是临清县衙的捕头,心中多少明白了今天自己能过幸免遇难是与眼前的这位捕头有关的。便对蔡福拱手作揖道:“原来是蔡捕头,在下不识高人面目,多谢蔡捕头救命之恩!”

蔡福亦拱手回礼道:“不必客气!先生到临清县城是路过游学还是走亲访友?”

“在下是路过,游学在外增长见识学问!”秀才答道。

“哦!在这临清县城里有何难处可到衙门找我,告辞!”蔡福拱手与秀才告别。

望着蔡福离去的背影,秀才若有所思地沉思起来。直到跟随在后的书童道:“老爷,还是找家客栈先歇息歇息吧”。秀才回过神来点点头,书童牵上马,往不远处一家客栈走去。【接第十三章(3)】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天涯独行之穿越传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涯独行之穿越传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