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立言带领众人继续前进。
一日来到一颗菩提树下,立言即效法如来打坐,不曾想,竟然睡着入梦了。
庄严佛土,无上圣象。
一宝相庄严僧人在虔诚修行,次第修证各种神通,异色、断受、灭想、止行、识空,通四禅入八定。
初禅离生喜乐地
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二禅定生喜乐地
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三禅离喜妙乐地
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会感受到另一种乐"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四禅舍念清净地
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进入四禅,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五、空处天定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谷。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
六、识处天定。六识处天定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
七、无所有处天定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
八、非想非非想处天定谓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
僧人修证了菩萨,又不知道过了多久,应该有几千年之久,菩萨决定转入轮回。
只见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夫人摩河摩耶的左肋以夺胎之法入胎。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四月八日,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太子。
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自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
十九岁之时,太子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生修道之念。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隔阴之迷已消。黎明,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
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
经过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腊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所作之办,不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就"无上正品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三十五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言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化了一千余人。释迦便率领一千二百五十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释迦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轮"。在四十五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说法普度众生。
或称入灭。即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中国人讲虚岁实际七十九岁),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尸那迦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境。入灭前嘱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戒为师。"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四十九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在四十九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陀的教诲而弃恶修善,忏悔罪业,发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胜妙乐者,究竟解脱者,毕竟了悟无上菩提者无量无边。如佛陀在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五蕴等圣妙法门,五人闻后便获果证,当即从佛出家,皈依了佛陀。此后佛陀更是游历四方,化导群伦。
佛陀的法语甘露,普被上中下三根;令听闻者皆能转烦恼、成菩提,明心见性。畜生道如大鹏金翅鸟、食人为乐的毒龙、鬼道的罗刹鬼子母等,亦皆一改嗜杀、瞋恚的习气,成为佛教护法。尊如太子须菩提、阿那律;富如大迦叶、舍利弗;贫如优波离、难陀女;亲如堂弟阿难、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年长如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幼小如七岁的罗睺罗,都能平等法施,度令出家而证圣果。
佛陀的平等教化,不仅救护了现世父母、累劫亲眷、六道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所留下的教法,也令未来世的众生种下得度的因缘。[2]
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对于世间种种的恶行,以及对于将来所要受到的果报,无知而无所畏惧,沉溺于欲望和恶习之中。佛陀慈悲,以自身经历的食马麦、遭诽谤等事,为众生现实说法。并详细解说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皆是往昔作恶所感(参阅《佛说兴起行经》)。以令众生明白因果不虚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回心自证永恒法身。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而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却有着种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诫弟子有关持戒的重要性。
《楞严经》云:"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梦境回观,竟然是佛祖成佛之事。立言醒来之后,就反复感悟,这应该是佛祖托梦传法之兆。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立言知道,步入灵山,心亦入灵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