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节 谈判重开(3)

第213节 谈判重开(3)

载湀恭恭敬敬的站好,“儿子以为,二哥之言固然是好,但其中尚有几层弊端未及考虑。第一,两国战事虽暂时停止,但皇阿玛及日本君王并未有正式停战诏书颁行天下,以我中华论之,则百姓不明就理,而百业不兴。尤其是江、浙、鲁、闽、粤诸省多有往来东瀛经商者,更有茫然莫辨之感,不敢与东瀛百姓商户做生意,于日本战后复苏不利,更是于我停驻日本境内军士不利;第二,既称以事实所统御之地为我大清属地,则百姓安置,使其正正式式的归心圣朝,非文教之功不可。故而儿臣以为,要派遣清流中人,跨海东往,在日本国内大半教育,使日本百姓,尤以稚龄之童为主,尽数教授以我中华典籍之学,若是这样的话,则日后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也是只顾念中华天朝,而绝不会心向故主了。”

“还有一点,若是如此巨大的国土为我大清所独享,儿臣只怕西洋各国目之所及,有觊觎之心。故而儿臣建议,是否可稍坐礼让……?”

“皇阿玛,儿子不以五弟之言为然。目下我大清所有的日本土地,都是我绿营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怎么能凭空让给西洋各国?”

皇帝不说话,只是看着载湀,示意由他来作答,“儿臣以为,所谓礼让西洋诸国,一则是可以以更加利于该国在日本商业的利益来换取对方的漠视;二来也可以为日后我大清在日本能够更好的进行规划铺路。”他这样说道,“儿臣近日奉旨办理和日本国使者会商一事。得以参详并详解日本国土之地形、之民众、之人口。依儿臣所见,阪神之地自不待言,本就是日本第一经济重地,其余如四国、九州列岛以及本州岛上的山口、兵库、鸟取、岛根诸县无不多有近海港口。用于和我大清陆上及西洋各国往来,正其宜也。若是皆能利用起来,儿子想,不啻另开一永不枯竭之财源,于我大清雄霸亚洲之地,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皇帝暗暗点头,但心中有些遗憾,载湀的建设性的设想是很完美的。但因为年纪轻,而且没有太多的办差经验,所以说出话来还有很多可为人指摘处,果然。不等他这个念头转完,只听载滢说道,“要是照五弟之言,还不及新开财源,只怕我大清就要拿出万万两银子。投到东瀛去了。泡!书。吧*皇阿玛,儿子上一年奉旨劳军,亲赴东瀛,触目所见。到处都是日本残破旧败之景,百姓甚至连果腹之食、蔽体之衣都没有。如何兴以文教?朝廷又要派遣多少人去,才能在如此之大的国土上。教化万民,使之心向圣朝?怕是把日本人赔偿的军费银子都扔到那里也不够吧?”

“皇上,臣也觉得,五阿哥的话不实不尽,臣曾经到过日本,甚至该国百姓散落,常有居于深山之中,人迹罕至,若说把这些人都引领到平原,只恐是百数十年不能毕其功的大问题。”

“五阿哥的话确实有很多地方思虑不周,但也不可概而视之,就说文教一事吧?是即便有再大的麻烦和困难也要办下去的,自古马上取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的。不依靠文治之功,难道还能靠那些粗鲁不文的绿营将士吗?他们不给朕惹祸,朕就烧香念佛了!”

皇帝一语出口,众人不自觉的微笑起来,“你们这些人里面啊,此事李鸿藻想来能看得透,何也?便是他读得书多,是我朝少有的通天才子!李鸿藻,你说朕说的对不对?”

“皇上所言大是。要想使……”他几乎脱口而出‘外族’二字,想起本朝就是外族入住,这个词是极大的忌讳,赶忙说道,“要想使日本百姓甘心顺从,非以怀柔王道不可;霸道之术不可不用,但臣以为,此只可为辅助之道,决不可正途行之。”

皇帝暗骂一声,真是老狐狸,居然一个人也不得罪?“听见了吗?李鸿藻是清流领袖,难道不及你们的见识深?在日本宣扬教化,不要说不花钱,就是花再多的钱,只要能够把这件事推行到底,朕也毫不含糊!老百姓,不论中外,若不是真心向着你的,只以武力征服,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说到此处,他停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话题扯得有点远,又拉了回来,“至于二阿哥和五阿哥的话,朕想,不妨取中,谈判还是要的,朕的底线不变,就依照这些条件和他蘑菇,到二月二十一日,最终谈判不成就发起攻击,在谈判桌外狠狠地敲打敲打小日本,不过战事也不必弄得太大,南路军分两波次,一批进攻京都,拿下此处便停止前进,另外一路折向后面,把之前战斗不曾经过的,现在还在日本人手中的广岛县、冈山县、兵库县余部和山口县全部拿下来再说。到时候就是日本人想谈,朕还不理他了呢!”

“……另外一方面,这几处已经被我军取得的城镇,开始进行安置百姓的工作,朕想,你们两个阿哥入值军机处办差,东瀛那边的事情也不妨派一个阿哥过去,”说到这里,他问道,“恭王,你可有适合的人选?”

“臣弟想,三阿哥、四阿哥一时瑜亮,请皇上圣裁。”

皇帝这会儿已经基本上确定,奕是铁定站在载滢一方了,否则的话,不会把载滪和载沚这两个五哥一党的中坚排挤出京,但这是不必言明的,“也好,就让老四走一趟的,不过不能只让他一个人去,他这个人有才无德,到了日本搞不好就惹出祸事来,看看,看看有谁能够从旁规诫他?”

“翰林院侍讲学士徐桐是四阿哥的师傅,人品清正,又是讲道学的,臣弟以为,派他去从旁料理差事恰如其分。”

“好,就让徐桐随载沚走一趟。”皇帝看看载湀,仍自是一副神色不动的模样,心中倒有些佩服他能沉得住气了。当即拍板,“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吧。”

“是。”

“载滢和载湀留一下,其他的,都跪安吧。”

奕等人跪安而出,皇帝招招手,转身带着两个年轻人进了暖阁,神态安详的盘膝坐在御塌上,望了他们一会儿,“五阿哥?”

“儿子在。”

“载滢是你的兄长,即便公事上有说得不尽不实的地方,也不可如此指斥,需知为人留一分脸面,日后才好相见。”他说,“朕不想你们兄弟第一天进军机处,在朕面前奏对就闹出不快来。”说过了载湀,再论载滢,“你也未必做得都对,兄友弟恭,首在你这做兄长的要做到一个‘友’字,才能要求别人恭敬。而且,朝堂奏对,不是闹意气的地方,什么叫‘用鲜血换来的,怎么能凭空让给西洋各国’?”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心中各自打着盘算,“军机处是朝中第一枢庭,政令所出之地。一言一动举国观瞻,你相信不相信,你尚未回府,你的这番话就尽数传扬到外面去了?到时候各国使节听到你这番话会如何想?”他说,“便说朕吧,若是朕听了你这番话,就一定会以为,中国要独自吞下日本大片领土,为此即便是与我英美等国开战也在所不惜!要是有了这样的声音,你是百死莫偿!”

载滢不以为然,他在美国读书多年,深知西洋各国要用兵,绝不是如中国这样,君王或者总统一句话就能做到的,而且经过咸丰七年、十一年,二十三年的三场对外陆、海战,已经让西洋国家从根子上认识到中国的这种强横和悍勇,不到万不得已,势不可解的情况下,用兵只是这些人用来吓唬中国的一个口头用语罢了,是万万不会付诸实施的。但说话的是皇帝,所以还是伏地请罪。

皇帝摆手,不想多说了,“就这样吧,办差的时候,多听少说,载湀,你的性情沉闷,朕倒不担心,只有载滢,别总是张牙舞爪的,你当年的沉稳劲儿呢?怎么一点都看不见了?”

载滢微微一笑,“民间有云,老要张狂少要稳,儿子这不就是吗?”

皇帝对他这样耍贫嘴分外不喜欢,只是当着几个奴才的面,不好多说,摆摆手,示意二人跪安而出。

日本人不想中国人的态度如此坚决,有些摸不到头脑了。这一次到中国来之前,天皇及群臣便有过议论,认为赔款之外,只恐割地也亦成必然之势,眼下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割让的土地。经过几次御前会议的决断,天皇终于采纳了臣僚的建议,以东经131°26′,北纬33°44′的——从地图上来看,南北分界是以山口县的山口、川上、福荣等府,东西分界则是以长崎县、左贺县、福冈县、大分县的佐世保、久留米、日田、玖珠为分界。

这在天皇而言已经是痛不欲生,但不料中国人竟然抓住现今已有的土地不放,还要在期限到来之前,进攻奈良、京都?这两处地方和阪神地区不同,属于日本的文化中心,比较起现在的首都东京来,更加具有传统意义,一旦丢失,责任厥重,更加重要的是,谁知道中国人会不会就及此而止?若是继续用兵呢?这还只是南路军的情况,要是北路军乘势而动,拿下东京,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清山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清山变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3节 谈判重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