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绪十年 何家产子

第一章 光绪十年 何家产子

更新时间:2012-04-30

公元1885年2月25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大清帝国第十一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登基的第十个年头。最重要的是,这一天也正是光绪皇帝登基整十年。

十年前的今天,生于北京宣武门外太平湖畔醇王府槐荫堂,为醇贤亲王奕譞次子的爱新觉罗?载湉。由于同治帝病逝后,在皇太后慈禧老佛爷的意志下,以醇亲王长子身份入宫为帝,其时年仅4岁。

皇帝登基满十年,这在一个封建皇朝统治的时代里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日子。举国上下,无论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总之,家家张灯结彩,人人面带微笑的恭贺今上。

与此同时,京城外不远处的一处田庄内也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

每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何大老爷都会坐在自家门前的大树下休息,喝喝茶,抽抽烟。何大老爷和洋人是打过交道的,但一直都抽不惯洋人的卷烟,更加不会去碰大烟,而是像普通的农夫那样喜欢旱烟。至于茶嘛,何大老爷倒是不怎么讲究的,并不是喝不起好茶,毕竟有个“大老爷”的名号挂在姓的后面,岂是小家小户能比得了的。只不过何大老爷出身贫苦,后来虽然承蒙贵人提拔,又是从军入伍厮杀了十几年,沾染上洗不掉的武人气息,根本就学不来那些斯文习惯,因此虽然年近六旬,但依然保持着一些粗鄙习性。

每每想起主子赏给自家独门独院的几十间大瓦房,替主子管着的上万亩的良田的差事,田庄里五百多老老少少见到自己无不是恭恭敬敬的,何大老爷总是禁不住的裂开大嘴傻呵呵的一笑就是半天。

“天幸祖宗庇佑,主子提携。这才有了俺今天这般家业!”

每当想起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这般红火之时,何大老爷必定要念叨几句。尤其是今天这般喜庆的日子,何大老爷更是把“祖宗庇佑,主子提携之恩”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何老太爷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自满清入关之后,旗人就成了汉人的主子,满清贵胄大肆圈地,原来本本分分的汉人也就成了这些旗人的包衣奴才。

从顺治爷开始,一直到何老太爷这一辈当了二百多年的包衣,也算得上是“根红苗正”了。天性可怜,祖辈们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命,可到了何老太爷这一辈时却是转了运。真正的发达了起来。

何老太爷年轻时,恰值南边洪杨叛逆,整个南方都乱了套,竟然还开创了天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两万多太平军北伐。一度进至天津附近,眼瞅着大清万年基业不保了,这下四九城里的旗人老爷们终于慌了神,清廷震动,即命胜保为钦差大臣,率军由南而北追赶,并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率军由北而南迎堵。北伐军占据静海、独流后,胜保即设大营于良王庄,僧格林沁设大营于王庆坨,进行围堵。

有了胜保和僧王爷的大军朝廷还不觉得保险,为了挽狂澜于倾倒,京城里不少开明的王爷贝勒们便效法当年孝庄太后集合满洲蒙古八旗所有家奴,共数万人,挥师讨伐察哈尔部叛乱,稳定京师的前例。纷纷纠集自家的奴才包衣送上前线围剿北伐军。

当年的何老太爷何其穷困潦倒,可谓家徒四壁,快到三十的人了连女人的手都没碰到过。如果没有意外,何老太爷这辈子就是这般苦命了。

可天无绝人之路,天平天国的北伐军竟然让何老太爷的命运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何老太爷的主子醇郡王爱新觉罗?奕譞虽然年仅弱冠,可为人富有远见,而且对于政治上也富有野心。是组建这支讨逆军中最热心的一个人。

就这样,一个是主子为保爱新觉罗家的皇位,一个奴才不甘庸碌一生,因缘际会的何老太爷踏上了刀头舔血的生涯。

北伐军以流动作战见长,一旦在静海、独流驻止下来,即迅速陷入清军的重围。时值隆冬,军资匮乏,又久等援军不至,处境日益艰难。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终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而全军覆没。

在围剿北伐军的过程中,何老太爷作战勇猛,前后共手刃五十余人,负伤十余处,着实让人惊叹。并且曾经得到过僧王的赞誉。如果不是因为何老太爷是当时的醇郡王爱新觉罗?奕譞家里的奴才,恐怕僧王就直接把何老太爷留在身边做个亲兵了。

北伐军覆灭,由京城里各家王爷们组建的讨逆军自然要解散,带着杀敌半百的功绩回去,何老太爷自然免不了要得到奕譞的嘉赏重用。毕竟因为自家奴才的表现,奕譞脸面上争光不少,并且也因为组建讨逆军护国有功,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嘉奖。

又因为何老太爷是自家的奴才,忠心上毋庸置疑。奕譞便留何老太爷在身边做个贴身的侍卫。这一做就是整整二十年。

在奕譞身边的这二十年里,何老太爷亲眼见到奕譞一步步的崛起。从咸丰帝死后,奕譞积极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亲自捉拿了顾命八大臣之首肃顺,到娶了慈禧太后之妹为嫡福晋,成了醇亲王。再到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成了为清朝十二个铁帽子王的其中一位。

一步步的,奕譞走到了人臣极位,就连儿子也成了大清朝的皇帝,可也就是奕譞走上人生道路最辉煌的时候,作为奕譞最为信任的奴才,何老太爷自然也该水涨船高,得到重用。可二十年前的的战事毕竟让何老太爷留下了许多创伤。年轻力壮时自然扛得住,可岁数大了,身子骨自然也就垮下来了。

挺着一个病怏怏的身子,何老太爷又怎么能够为奕譞办差?无可奈何之下,奕譞只能让这个伺候了自己二十年,衷心耿耿的奴才回家荣养了。

毕竟伺候了自己几十年,这期间何老太爷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眼下自己身份权势已然到了顶,不能在官场上为何老太爷谋一个差事,也只能送他一场富贵回家养老了。

奕譞虽然不贪财,可到了他这个地位,身家岂是能用一个丰厚概括的过来的?随随便便一出手,上万亩的良田便送到何老太爷的手上。可何老太爷也是个死心眼,声称自己跟随主子这些年里,主子的赏赐已经够他下辈子花销了,自己无儿无女的,就算是给他一座金山银山也没有用处。反正主子家大业大,开销也大,还不如把这些钱财用到该用之处。

何老太爷不贪权不贪财的一席话说的奕譞那叫一个感慨啊!别的奴才都是想着法从他这里讨好处,可唯独何老太爷与别人不同,反倒处处为他着想,这样忠心耿耿一心为主子着想的奴才上哪里找去?

念着何老太爷的好,奕譞百般苦劝往外送好处,可是何老太爷就是铁了心的不收。无奈之下,奕譞只好哄着何老太爷说是自己那处庄子需要一个管事的人照应,让何老太爷先去替他照看庄子。名义上那处庄子还是他奕譞的,可实际在奕譞心中,那处庄子,上万亩的良田已经是何老太爷的了。

见奕譞这么说,何老太爷这才开开心心的应承了下来。也算了了奕譞的一幢心事。

何老太爷离开奕譞身边后,便安心在京城外替奕譞守着万亩良田过日子,没到过年时都要把地里的收成送到奕譞府上。可奕譞哪里看得上这些,心中早就把那处田庄看作是赏给何老太爷的了,只是意思意思的从中分出些许银子,剩下的又原封不动的给何老太爷退了回去。而且逢年过节时不时的还要管家捎上些钱财送给何老太爷。

何老太爷也是个实在人,认定的事就算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上万亩良田这本身就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了。在这四九城里,就算是一些军机大臣家里也未必能在京郊有万亩良田。而且算上每年的产出,这又是一笔庞大的财富。这样大的财富,无论是谁都会为之动心。可唯独何老太爷就是不动心。

他心中认定自己是替主子看管这些财富的,哪怕是主子不要,何老太爷也兢兢战战的经营者,每一年的产出都妥善的保管起来,等到哪一天他不在的时候,或者主子需要的时候再献给主子。

这就是何老太爷!一个衷心,甚至是愚忠的奴才!

从替主子守着田庄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期间,何老太爷不用再向跟在奕譞身边时那样操劳,每天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加上调理得当,竟然让他的身体越发健康起来。除了每逢阴天下雨时身上的伤口还有些隐隐作疼之外,其余的已经没什么大毛病了。

按理说何老太爷如今的身家在整个大清朝都算得上是一个大地主了,绝对的富足之家。也应该别无所求,快快乐乐的安心养老了。可何老太爷却又一桩心事一直在他心中压了几十年。

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压在何老太爷心中的正是子嗣的大事。

他年轻时娶不起媳妇,可随着跟随奕譞之后,日子逐渐的也宽裕起来,自然也就成了家,立了业。白天跟着奕譞办差,晚上回家便找自家的媳妇播种。

可也不知到是媳妇的肚子不争气还是自己的种子不发芽,种之,前前后后的娶了七八房之后,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这下算是让何老太爷彻底的死了传宗接代的心思。虽然面子上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只是怒骂自己的女人不争气,实际上心中却是已经知道“罪魁祸首”是谁了。心中也就熄了要个儿子的念想。

虽然明白是自己的问题,可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家业越来越大,岁数也越来越大之后,何老太爷想要个儿子传宗接代的心事也就越来越急切。

“难不成我老何家到我这辈就绝后了不成?”

每每看到别家有儿有女,儿孙满堂的场景,何老太爷心中就像刀绞了一般。前些年他还去父亲坟头上祭拜,可这几年干脆去都不去了。只是让自己领养的几个义子替他祭拜一番。老爷子不是不孝顺,而是没有脸站在父亲的坟头上。因为他不知道说些什么!

有的时候,何老太爷甚至宁愿自己继续过以前那种穷苦的生活,哪怕是用他全部的财产换一个亲生儿子来传宗接代,免得老何家后继无人。

光绪九年山东大旱,数万流民流落到京城乞讨过活,何老太爷一时心软,便收留了几百难民。

其中有一个寡妇带着的半大儿子眼见着就要病死,何老太爷见这孩子可怜,一时间似乎受到了触动,便寻医问诊,总算是替这寡妇救回了儿子。事后见这对孤儿寡母的生活困难,便安排在家里做个缝缝补补的事,也算给这娘俩一个活路。

似乎是因为何老太爷给这几百山东难民一个活路而感动了上天,或者干脆这对孤儿寡母就是何老太爷的贵人。

总之,在一次何老太爷又一次因为子嗣的问题上喝的大醉之后,稀里糊涂的便走错了房门,又稀里糊涂的上错了女人。

当第二天寡妇的半大儿子拿着菜刀满院子追何老太爷,口口声声叫着“你敢欺负俺娘,俺和你拼了”时,何老太爷才知道原来自己昨天做了些什么。

一方面感慨自己“宝刀未老”,另一方面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好说歹说的把那小子给安抚了。何老太爷又与那寡妇一席长谈后,于是,何老太爷家里又低调的多出一位九姨太来。

本来,这个寡妇要相貌没相貌,要文采没文采的,养的一个半大儿子还彪悍的敢拿菜刀追着何老太爷满院子跑。可不知道是何老太爷是因为对寡妇的愧疚还是因为什么的,总之,一个月里倒是在这寡妇屋里能住上三五天。

当一次何老太爷光临九姨太房间时,九姨太扭扭妮妮的跟何老太爷说她“有了”的时候,猛然间,何老太爷似乎一下子感觉自己被雷劈了一样。足足愣了一盏茶的功夫。

“什么有了?有了什么?”何老太爷浑身哆嗦着,战战兢兢的生怕是自己做梦一样问着。

当得到肯定以及确定的答案之后,何老太爷再次感觉自己似乎被雷给劈了。

那天晚上,何老太爷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力气,孤身一个人拎着烧纸和一大坛子酒就跑到了二十里外自己老爹的坟头前喝了一个酩酊大醉。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他几个义子给抬了回去。

自此以后,九姨太在何家的身份扶摇直上,加上何老太爷的原配夫人去得早,理所当然的成了何家的女主人。就连九姨太的那个半大儿子也连带着成了何家半个小主人。

今天是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皇帝即位十年的日子,同样也是九姨太临盆的日子。

今天何大老爷如此高兴,其中一小半的原因是替小主子,老主子高兴,但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后了!

没错,何大老爷有后了!也就是说,他何大老爷有儿子了!

“恭喜老爷,贺喜夫人,是个漂亮的小公子!”

当听到产房中传来稳婆那尖锐的嗓音时,心都要提到嗓子眼的何老太爷浑身猛地一震,突然间,他感到自己脸上滚烫滚烫的,用手一摸,湿漉漉的全是泪水。何老太爷嘴巴一咧,喜极而泣。

何老太爷身后站着一个十二三岁,虎头虎脑的半大小子不耐烦的用手捅咕捅咕何老太爷的腰眼,憨声道:“那个……那个……你哭啥啊?”

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子就是九姨太的儿子,原名叫做陈二狗,不过因为现在他娘已经再嫁何老太爷的缘故,何老太爷又特别疼这小子,于是把他改姓为何。又请了识字的先生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何福。

何福这小子显然还记恨着何老太爷当初“欺负”他老娘来着,因此一直以来都不愿改口叫爹。称呼何老太爷时总是用“那个”和“喂”之类的。对此,何老太爷也不恼,反而总是亲热的叫他儿子。每次都是气的这小子咬牙切齿的。

何老太爷低头看着何福,张了张嘴,话说到嘴边时发出的却是“呜呜”的哭声。

何福有些纳闷的挠了挠脑袋,不满道:“你这老头,俺听人家说别人当爹了都高兴的了不得,怎么你还哭上了?是不是俺多了个弟弟,你怕俺们人多吃穷了你,所以不乐意了?”

听了何福这小子憨声虎气的话,何老太爷差点被他给气乐了。咧了咧嘴,张口想跟他解释一下,可是无论怎地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陪着何老太爷在院子里守着的义子们解了围:“老七,这你就不懂了。咱爹那是高兴的。不是叫啥……那个叫啥来着?老三,你肚子里有墨水,给老七所说!”

“喜极而泣!”

一道明显充满酸气的声音响起。

与此同时,产房房门打开,一个丫鬟一阵小跑的报喜:“老爷大喜,老爷大喜。夫人给老爷生了个大胖小子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清枭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清枭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光绪十年 何家产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