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贤王
“还有一个多月。”楚今昔转着莫清漓打量了好一会,才打趣道:“莫大老板是要准备厚礼吗?”
“厚礼当然少不了。不过,孩子是谁的?”莫清漓实一脸好奇。
“哎,说来话长……”楚今昔的眼睛亮晶晶的,她跟莫清漓合伙做着生意,一直操持着联系。莫清漓是块经商的料,把商路扩展到了许多小国家,生意越做越大。东漓皇上看到他这尊财神,也舍不得他嫁去别的国家了,因此他在东漓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这次也是她邀请莫清漓来大庆的,主要是让他帮忙对付赵长越,“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成了。”莫清漓拿出赵长越写的废王诏书。
楚今昔接过来一看,脸上浮上了笑意:“太好了。想要哀家怎么感谢你?”
“你不是要招皇太夫吗?我怎么样?你的孩子也需要一个爹,我定会视他如己出。”
莫清漓又帅又有钱,身份也不低,更重要的是,他能帮她对付赵长越,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两人一拍即合。
第二日的朝堂上,赵长越没来上朝,楚今昔宣读了赵长越写的废王诏书。
文武官员们面面相视,都不敢说什么,只有周朝洪出声反对。虽然他现在只是个光寺卿,太后也与他疏远了,但他还盼着赵长越将来扶曾外孙上位,重新重用他呢。
现在赵长越都退下了,那他还有什么指望?
可是就算他反对得再厉害,跳得再高,太后也几句话把他给压下去了,“周大人,这是贤王自己的意思。你再无理取闹,这早朝你也不用来了。”
太后一发威,周朝洪果然不敢再闹,即使现在没有什么大权,可也是九卿之一,还能在朝堂上说话,要是不让他上朝了,那他去干什么?
赵长越不再摄政,自封贤王,意在做个闲散王爷。
这事没在朝堂掀起多大的浪,但太后随后的话,却引起不小的反应。
“哀家找到合适的皇太夫的人选了,东漓的辰王,身份不低,又博学多通,颇懂经商之道……”
“太后娘娘,这恐怕不妥,您身份尊贵,位高权重,与外邦联姻,恐怕于社稷不利!“
“太后娘娘,请您三思,东漓的王爷定然别有用心,倘若以后您受制于人,置大庆于何地?置皇上于何地?”
“太后娘娘,外邦之人怎么可能跟大庆一条心呢?大庆人才济济,定能找到一个合您心意的……”
楚今昔抬手往下压了压,“众爱卿的顾虑哀家知道,所以哀家跟他约法三章,他除了皇太夫的身分,哀家不会让他染指朝堂,不会给他任何官职权力。众卿大可放心。”
“太后娘娘,就算约法三章也不能保证,他不会暗中传递消息,万一他为了他的母国,出卖北叛大庆呢,此事臣等不能同意!”
“请太后娘娘三思!”
官员们在堂下跪成一片,楚今昔没着脸道:“哀家已经考虑清楚了,十天后与东漓辰王成亲,招他入宫为皇太夫!众卿谁再阻拦,以抗旨论罪!”
官员们全都噤声,暗自寻思着,还得去找贤王商量对策啊,太后毕竟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大庆可不能被她给祸害了!
下朝后,看到无人批阅的折子,楚今昔只能下旨把苏少英召回来。
苏少英三日后就要迎娶周锦绣,正忙着筹备婚礼呢。接到太后的懿旨,他脱下试穿的喜服,赶到了宫中。
“苏太傅,这些折子,有劳你了。”
苏少英一脸为难,“娘娘,我马上要成亲了,日子还是您定的,我实在忙啊……”
“再忙也得抽时间把这些折子批了。难道你想哀家挺着个大肚子批折子?”楚今昔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可她不是没办法吗。
“娘娘,您还是请贤王……”
“他主动不干了,哀家可不想再求他了!你别再废话,帮哀家这个忙,成亲之后哀家让你当丞相。要不然,你这亲别想成了。”
威逼利诱之下,苏少英不得不答应她的要求。
从宫里出来后,莫清漓就给自己置办嫁妆,得了楚今昔的准话,如果一切顺利,不出半个月就能和她喜结良缘。
可就在他做着美梦的时候,商行出事了。
赵长越带着官兵把他的商行给查封了,所有的伙计都抓了,隐蔽的货仓也查封了。
虽然他不当摄政王了,但是他手里的锦衣卫可没交出去,他们行动敏捷又隐蔽,身手好办事效率高,本就是他培养出来刺探消息,和办他不便出面的案子的。
莫清漓急忙进宫找楚今昔商量,还没商量出什么对策,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当人被带进来,楚今昔才看到,敲登闻鼓的不是别人,而是赵长越身边的疾风。
疾风挨了敲登闻鼓的板子,趴在地上龇牙咧嘴。赵长越施施然走到了大殿上,还带来了文武百官。
“堂下何人,因为何事敲登闻鼓?”楚今昔板着脸,很是威严地问道。
赵长越带着官员来干什么?来者不善啊!
“启禀太后娘娘,在下要状告珍稀商行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引起恐慌,意图对大庆造成经济冲击,挑起大庆内乱,珍稀商行的东家乃是东漓辰王莫清漓,此人居心不良,心怀叵测,请太后娘娘严惩!”
原来是冲着莫清漓来的,赵长越的目的是什么,阻拦她招莫清漓为皇太夫?
“请太后娘娘严惩莫清漓!”官员们跟着附和。
“那你们觉得该如何严惩?”莫清漓的所有生意,都算了她股份的,现在商行被赵长越查封,货物也没他没收,他还想怎么样?
“没收莫清漓在大庆的所有资产,将人逐出大庆,永远不许再踏足大庆。”赵长越缓缓说道。
楚今昔给了他白眼,“贤王的意思是要与东漓切断一切往来?大庆与东漓的商路,是莫清漓打通的,当初也是他找通这条商路,才解了江北百姓的燃眉之急。如今许多人靠着这条商路吃饭,东漓的物产也融入了大庆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之物。王爷确定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