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三年后
第659章三年后
没几天宁瑞阳就带来了消息。
在省城东南角有一处城中村,在建国后,这处村子里的年轻人有点本事的都找到了单位当了工人。
如今几十年过来,他们的后代大多也是有单位端的是铁饭碗。
有单位一般单位都会分福利房,老一辈的有福利房,年轻人要结婚,小两口正腻歪甜蜜的时候,哪会想和老人住一起,大多人想要有自己的小家。
成小家当然得有房子,单位分福利房靠的是排资论辈,没资历想分到一套福利房比登天还难。
就在今年,上面提出了取消福利房这一政策。
有些单位还想建房子,就得靠职工一起集资,承包给工程队一起承建。
这种单位上集资的房子,比外面的商品房便宜,但又比曾经的福利房贵,证件也只有三证。
许多年轻人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就必须拿出一大笔钱出来交给单位统一安排。
这就导致了原住在城中村的村民,有些家庭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购房,便有人想到卖城中村老宅的想法。
宁瑞阳也是因缘际会的找到了这个村子,看到他有不少老宅出售才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好朋友。
“瑞家,瑞庭,我们抽时间去看看不?”
大安看了眼小安,转头对宁瑞阳道:“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宁瑞阳兴奋的击了一下掌:“这事就这么决定了,周末我让司机开车去接你们。”
大安摆手:“不用这么麻烦,我们还是约好周末直接在你说的那个城中村的村口见面吧。”
宁瑞阳想着他也能拥有自己的房产,精神有点亢奋,“瑞家,瑞庭,你们姐弟仨如今还剩下多少私房钱?”
小安:“没有多少。”
“没有多少是多少?”
大安苦着脸:“如果我们想再置产,就必需向我妈贷点款。”
这事怎么跟自己老妈开口呢?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支持他们这个决定。
俞晴听了孩子们的想法,很好奇这个城中村的房子质量到底怎样?
星期六这天开着车送孩子们一起到了这个城中村。
说是城中村,其实这儿算是城中心地带了,连曾经老城墙都没有过。与自己目前住的庄园,她的庄园更像农村。
靠近城中村这边的街道巷道有点窄,进入村子里面的道路可能更狭窄。
“妈,宁瑞阳就在村口。”
刚转到这边马路上,就发现宁瑞阳站在马路牙子上东张西望,估计是在等他们。
俞晴将车靠边,大安按下车窗玻璃:“宁瑞阳,赶紧上车,你们走前面带路。”
宁瑞阳点了点头,笑呵呵地朝坐在驾驶位的俞晴挥了挥手:“阿姨,我先上车,你们在后面跟上。”
俞晴轻按了下喇叭,又向他挥了下手。
村中的道路如他们所料想的一样,比外面还狭窄,过一辆汽车算勉强,若两车会车是完全走不开。
不过,好在村中道路交错,这条不通走另一条,如此倒不至于来往车辆堵在村中。
村中的房子都是按照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建造,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工艺不算复杂,但房子都做了这样的装饰,很有江南的建筑风格。
只是房子算是老宅了,有些年久失修,住了人的还好,没有住人的房子有点破败。
除了能过车的道路,其他小巷都铺了青石板,即使阴雨天气出门也不会脏了鞋。
俞晴觉得如果遇到阴雨天,身着一身汉服,再撑一把油纸伞,这个地方就是妥妥能拍出一组让人赏心悦目的古代照片。
跟着宁家的车在村中转了几道弯,最后在一栋有点破旧的宅子前停了下来。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正好,站在旧宅的巷子里光线还算好,俞晴前后看了看清静的巷子,有种岁月静好,无人打扰的感觉。
宅子的主人听到汽车的声音,大木门从里打开来,一位中年大叔走了出来。
“你们来了,现在要进去看看宅子吗?”
宁瑞阳的父母没有跟来,送他过来的是家里的司机,他闻言看向俞晴。
俞晴接受到他的眼神,心觉好笑,这些个孩子想买房子的时候不是主意挺大的,怎么这会儿又等着她拿主意了?
她微笑着和大叔握了下手:“你好,我姓俞单名一个晴字,冒昧的问一下,这一栋宅子都在你名下?”
这栋宅子占地很广,俞晴知道好多地方是一栋宅子分几户人家居住,就是不知道这一栋房子属不属于一个人的?
中年大叔点头:“你好,我叫李成,我们这里大多的宅子分了几户人家住,因我们家人口多,所以这一栋都属于我们家的。”
李成知道俞晴担心什么,他接着道:“你们先看房子,如果满意我的另几个兄弟会赶过来和你们签合同。”
俞晴点头:“那我们先围着这栋宅子转一圈,您跟我们说说这栋宅子的占地情况。”
在村子里的房子,怕有违建,有了违建以后年岁久了,懒得和村里掰扯,还是先在外围转一圈放心。
“可以。”李成先一步领着大家围着房子转了起来。
一边走,他一边介绍这栋房子的基本情况:“我们这栋房子外围宽有近四十米,前后长也有二十米,外围没有违建建筑,除了北面没有门外,正前方有厚重的双开大门,左右两旁边有侧门,里面的房间数量不少,里面的情况等会儿我领你们进去再介绍。”
外围除了青石板的路,便是屋檐下的滴水沟,也叫雨水沟。
按李成的说法,农村宅基地的界限便是按这雨水沟为界限,雨水滴落下来的那条线为界,靠里面的属于个人宅基地范围,雨水滴落线以外的属于村中的公共区域。
转了一圈,俞晴发现这栋宅子的门都是最原始的木板门,就是从里面栓上很容易从外面用刀很容易挑开的木板门,一点也不防盗。
当然在这个村子里可能也无人愿意去盗这种没有人住的房子。
转了一圈,李成带着他们从大门进入房子。
一进大门首先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如果硬要说是客厅但又太大,而且中间有个天井,里面还积了不少雨水,俞晴觉得稍修缮一下,这个接雨水的小池子还可以养鱼。
目之所及,应该说这个大厅是个中堂更合适。
左右两边房子的建造格局都是一样的,大门正对面也有一排房子。
李成介绍,他们家三兄弟,老大老二住左右两边的正房,老三住的是中堂后面的后厢房。
俞晴带着孩子们跟着他进了左边的房子,本来以为左右两边就两三间房子。
没想到进去后别有洞天,一明一暗两间房过去便是一个客厅。客厅的另一侧又是一明一暗两间房,客厅后面还有两间后厢房。
可以说,左边的房加了客厅有七间房,那么右边的格局也是一样,再加上中堂的后厢房有五间房。那么这一栋老宅光房间就十九间,如果加上这个中堂,那便是整整二十间房间。
这样的房子非常适合以前的大家庭居住,因那个时候家里的孩子多。不少家庭六七个孩子太正常了。
“怎么样?我这房子,不管你多大的家庭都住得下。想当初不少人口多的家庭就羡慕我们家的房子。”李成自豪道。
“你们这房子建了有多少年了?”俞晴点了点头,带着孩子们走出了房间,站在中堂里空气比较好。
房间里多年不住人,空气不好不说还有霉味。
说起自家的房子,李成脑子里全是从小到大的回忆,更有说不完的话:“年代不算久远,毕竟是祖宅,有几十年了。以前我家不住在这一片,我听我爷爷说,当年省城大火将所有的房子都烧掉了。这一片是当初政府划给我们村的宅基地,这房子也是后面几年慢慢建成的。不知道当初家里人是为了省钱还是纯粹就想要住房宽敞,将原来地基上的残垣断壁清理掉,就在原地基的基础上,直接建起了这栋房子。”
再不是原先的祖宅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住过三四代人。
这栋房子内里房间有很多地方都是用木板隔出来的,而且木板上还有雕花,每个窗户也是雕花窗格可想而知当年建这栋房子,当年的李家当家人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这是俞晴满意的一点,当然,这房子也有缺点,其他不说,就说采光,因房间太多,有些暗间是直接没窗户或窗户设计的很小,这就导致了暗间的光线不足,房间光线昏暗。
大安凑到宁瑞阳身边,小声问道:“这房子你看中了?”
宁瑞阳摇头,嘿嘿笑道:“这房子我是帮你们选的,大叔三兄弟一人一份,你们刚好也是姐弟三人,刚好够你们分。我看中的一栋房子没你们这个房子大,但只我一个那栋房的面积足够了。”
大安皱起眉头。
宁瑞阳撞了他一下:“怎么?你不喜欢?”
大安摇了摇头,也说不上喜欢不喜欢,最主要的是他觉得这房子太暗了,大白天的如果一个人在家都要提心吊胆,更不用说晚上了,因为他怕鬼。
这房子如果让他一个人晚上在家,估计会吓尿!
宁瑞阳看着皱眉的大安,不由的也跟着皱起了眉头,难道这房子不好?他看了觉得还不错呀!
珠珠也在跟小安吐槽:“你说这房子和京城的四合院怎么就不一样呢?京城的四合院也是属于旧房子,里面的光线还是装饰都要比这栋房强。还有四合院也是长久不住人,那房子就没有霉味。”
小安无奈的道:“京城的四合院很多地方都修缮过,室内也装修过,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改造过,所以房间并不会显得光线昏暗。对于房间里的霉味,京城属于北方,那边空气干燥一些,而我们所处这栋房子处于南方,只要回南天地面到处都是湿的。”
不过,他们买下这房子是为了投资,并非真的要住过来。
诚于小安说的,这栋房子买下等再动工装修已经是三年后了。
当初买下房子,大多数钱是俞晴帮他们付的,但姐弟仨装修不再想花父母的钱,所以耽搁到三年后才来修缮。
宁瑞阳的房子同样如此。
他的房子和珠珠三姐弟的房子只隔了一条小巷,两家算是隔壁邻居了。
趁着暑假,四个孩子再次来到老宅子里。
宁瑞阳这三年个子长了不少,已经超过他爸爸宁正山的身高,有一米七五左右。
他用他那独特的嗓音问道:“珠珠姐,瑞家,瑞庭,你想将这房子怎么弄?”
珠珠微微皱了下眉毛,瞥了眼宁瑞阳,大家不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这三年很少见到他。
没想到再见面,这小子变化如此之大,特别是身高和声音。
声音不如当年清脆,又不如他爸那样低沉,让人听了觉得别扭。
大安看向珠珠:“我听我姐的。”
珠珠暗自横了眼自家弟弟,轻笑道:“还能怎样装修?无非是翻修一下屋项,修补一下外墙,内墙粉刷一遍,地面是整平的泥地,终归不如水泥地板好用,地面用水泥凿平,再一个是给每个窗户安上玻璃。”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宁瑞阳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这样?”
“对!”
“这样简单装修,你们住得习惯?”
珠珠白了他一眼,解释道:“我们又不住过来装修太好有必要吗?”
宁瑞阳听了这话,更摸不着头脑了:“你们不住,这房子装修好谁住?”
珠珠理所应当的回答他:“当然是出租出去呀。”
最近两年省城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有的拖家带口的来省城,当然要租房子住。
只是租单位的楼房租金太高了,是以,分布城中各处的城中村,村里的民房成了这些人的首选,即便宜住着又宽敞,还选择多。
一个人住可以租单间,两个人可以租单间也可以租双间,一个家庭的更可以租多间房。
单位的楼房大多是套间,给他们的选择性太少。
“租,租出去?”宁瑞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茅塞顿开,他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房子反正我们也不会住过来,装修太好了干嘛?还不如学着你们租出去,不但可以收租金还能节省我的装修费。”
一举两得,以后每月还可以多一笔零用钱,何乐而不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