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再出发
其实,杨寒在现代之时是因为叛逆,不爱学习,所以成绩不好。实际上很聪明,所幸的是地理颇有小研究,这来到大唐之后,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再加上一系列的经历,让杨寒越发出众。
有时候,杨寒不止一次的后悔以前没能好好学习,否则也不会逃课,以当时杨寒的聪明脑袋,身在名校,如果努力的话,考上名牌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古时,读书最高。即便如此,也讲究经世致用,而非纸上谈兵。若说舞文弄墨,自然王勃高出杨寒一大截。但说起经世致用,显然杨寒好出太多。不过在大唐,经世致用的思想虽然在明清时提出,唐朝自然还未得到重视,但以大唐的兴盛,经世致用早已成为衡量能力的标准。
王勃对杨寒的才学,已经不用世俗科考的眼光来衡量了。
“王老弟,以后你做了大官,这些你可以上奏朝廷,做一个好官。”杨寒打趣道。
王勃也是笑道:“杨大哥又在寻我开心,如今太史局来人点名举荐你,实际你可比我风光才对。”王勃这话说得倒是实在,只是大家都没想明白而已。
说的简单一点,杨寒属于特长生,被破格拉走的那种。
杨寒道:“王老弟,雨势大了,我们快些回去吧。”
王勃点头。
于是二人小心翼翼地顺着高坡往下去。奈何“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小小的高坡,着实让二人头疼。
加上刚才的一小会儿雨,使得泥土更为湿润,一脚踩下去,就可能让身体失去平衡。
“小心!”杨寒提示了一下。
王勃嗯了一声。
二人手里都拿着油纸伞,还要保持风度,那下来的难度就更高了。
杨寒刚提示完,只觉身子一晃,控制不住,本能之下压低身子,也顾不得雨水了,连忙丢下了手中的油纸伞。
王勃脸色一变,道:“杨大哥!”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少爷!”
原来是朱三,只见朱三以异常的速度奔跑了过去,他连伞都没有拿,便急速奔上了高坡。
那高坡下面有零星的泥土硬物,若是滚到上面,后果不堪设想。
危急时刻,朱三完全发挥了速度,如离弦之箭一般,那斜坡泥土被他的大力气踩成了一个个深坑。
好在高坡不是很高,朱三冲到十多米的斜坡处,刚好接住了杨寒,然后顺势向下奔去。
王勃见状,出了一口气。
下了地面,王勃心有余悸道:“杨大哥,你没事吧?”
杨寒笑道:“无妨,没想到真的成了落汤鸡了。这次,多亏你了,朱三!”
朱三毫不在乎淋雨,一直守在附近,这份忠诚,让杨寒颇为感动。当下上前拍了拍朱三的肩膀,不过朱三却是憨厚一笑,道:“少爷没事就好!”
杨寒道:“早就说过,高处不胜寒啊!这连站都站不稳!”
三人相视笑了起来。
返回到村落,卢照邻也是惊讶于三人的形象,王勃比较正常,杨寒灰头泥脸,朱三更是湿人一个。
好在出行的准备充足,连忙换洗了一番。
当晚,众人聊天极为开心,那王勃看见朱三的身手,不断地赞叹。而柳城玄几人有种被孤立的感觉,面对他的下人那是绝对没有任何聊天的兴趣。
“朱三的身手是从何处习来,不仅力气大,而且敏捷。”
杨寒示意朱三不用那么拘谨。
朱三露出黯然之色,道:“回王才子,小的从小就习武,师傅他老人家练就一身武艺,那时我随师傅出去卖艺,养家糊口,可是师傅他老人家年老,跑不动了……师傅临终之前叮嘱,要一直苦练他留下的武学。”
杨寒伸出手拍了拍朱三,关于武学,杨寒早就问过朱三不下十遍了,当时还梦想着成为一个大侠呢,谁知朱三每日重复的练习,也就那简单的几样,关键在于长期的坚持。
王勃道:“朱三,你有多大力气?”
朱三寻思了一下,不知道如何说,想了一会儿才道:“小的也不知,但我知道在龙门薛仁贵和我同样是天生神力之人。”
原来是天生的。
杨寒打趣道:“王老弟,你要不要试试啊,朱三一只手保准轻松提起你。”
众人闻言,暗暗吃惊。
附近的柳城玄也是心中惊骇,早知道杨寒身边有这样一个高手,他哪里还敢打杨寒的注意。
不过这样一个有前途的高手,为什么甘心留在杨府呢?
据朱三说,是杨府很早以前收养了他,并且出钱葬了他的师傅,朱三从小就立志报答杨家。,这个决定从未改变过。
后来成为杨寒的书童,杨寒对他更是当作自家兄弟,平日里虽然以主仆相称,并且做下人之事,但杨府几乎从未歧视过朱三。有时候,杨德安训斥一两句,朱三反倒是觉得心里舒服。当杨寒大病之后,才华消失不见,却没想到现在的杨寒比之前的杨寒更没有大架子。
回想起在后院读书那会,哪家的主子会和一个下人聊天聊得那么久呢。
因此,朱三对杨寒是“盲目”的忠心和信任。
王勃连连摆手,道:“杨大哥就不用拿我寻开心了,我相信朱三一定能做到。”
几人又是一笑。
卢照邻一路很少话,但见此景,不由得叹声。杨寒与王勃同是疑惑。看向卢照邻。
“卢兄,怎么了?”
卢照邻这才道:“二位说话,向来都将我忽视在外,称呼亦是‘卢兄’,难免见外,当真不该我插嘴啊!”
杨寒和王勃这才恍然大悟,一直以来,王勃和杨寒都以兄弟相称,对于年长的卢照邻,都是礼貌称呼,难怪卢照邻会有点不悦,难怪他半天不说话。
王勃大笑道:“卢兄,这都怪我,若是你不嫌弃,我称你为大哥,如何?”
杨寒也是道:“不错,卢兄,真是对不住了,我三人情同手足,早已是知根知底。还望卢兄不要见怪啊!”
卢照邻回头看了二人一眼,然后笑出了声。
王勃和杨寒皆是一怔。
“卢大哥!你笑什么?”
卢照邻道:“王兄弟,我比你们年长许多,不过这大哥叫的我很老。还是直接呼我升之吧!”
卢照邻,字升之。也是取自步步高升之意。
杨寒也是纳闷,这古人也有怕老,既然这样,那只好这样称呼了。
“升之兄。”
“升之兄。”
杨寒和王勃同时道。
刚说完,杨寒只觉一股凉风窜入鼻息之中,忍耐不住下,仰起头,鼻孔之中越来越痒。
杨寒连忙转身,跑向门口,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朱三见状,忙道:“少爷,你着凉了!”
杨寒无所谓道:“无妨,我身子骨还没有那么差。”
对于这种感冒病,杨寒向来的做法都是无视,然后慢慢的挺过去。
卢照邻看到此景,便道:“杨兄弟,这病还是要治的,但凡大病,由小渐大,由表及里,若是不及时根治,怕是会危及身体。”
杨寒从小到大都这样,哪里会害怕,忙道:“升之兄又在吓唬我!”
卢照邻面色一板道:“你不相信我?可别忘了,我是从医出身。”
王勃一听,忙道:“杨大哥,升之兄的话极有道理,升之兄可是神医孙老先生的徒弟!”
杨寒一怔,这倒也是,卢照邻是孙思邈的徒弟,那必然有点本事,于是道:“那就有劳升之兄为我瞧上一瞧。”
杨寒伸出手,卢照邻开始把脉,过了一会儿,又看了看杨寒的脸色和舌苔,这才道:“没有大碍,只需补点姜汤祛寒即可。”
对于医术,王勃和杨寒都没有发言权。
诊断完之后,朱三便去寻找老姜了。
杨寒倒是打趣道:“这四杰已出其二,一个是才华出众,一个是医术和才学兼精,我杨寒真是有福气啊!”
卢照邻和王勃同时一愣。什么四杰?
杨寒忙又道:“时间不早了,准备准备歇息吧。”
众人点头。
那柳城玄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
次日,天气放晴。
杨寒与王勃等人拜别了村落,便继续赶往长安。王勃也将黄河的情况记在心上,以图后日改变。
自此,前往长安的途中没有发生其他插曲,众人也安然无恙到达目的地。
————————————
这一章情节比较平淡,不过是为了过度和后期呼应,还是要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