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吊民伐罪?

第八十六章 吊民伐罪?

想到这里,太子.曹睿略微一思索,然后微微颔首,恭谨的说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自古以来圣贤皆主张以天、地、君、亲、师依次为重。

天、地自然不必多说,乃是万物之母。接下来自然便是这君了,可这少年艾伦.道森毕竟是外臣,而不是我大魏的臣子,所以他违背您的意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不能算是不忠。

况且,父皇自登基以来,便一直主张以仁孝治国。这少年艾伦家中有耄耄之年的父母需要其归家赡养,也属情有可原。更何况,我大魏俊杰遍布天下一十三州,可以说数不胜数,多他一个少年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所以儿臣建议,还是将其放归故国萨摩吧。”

一旁龙椅上的皇帝.曹丕嘴角不经意的邪魅一勾,不过瞬间又恢复了正常,心中暗道,元仲(曹睿,字元仲)这臭小子越发的有长进了,看来再过几年,朕也就放心将这天下交于他了。

待太子.曹睿替自己说完,皇帝.曹丕随即微微点点头接着说道,“好,艾伦.道森,既然太子都替你求情了,那就这样吧。你可以不留在我大魏了,朕特意恩准你回家赡养家中老母。”

曹丕的此话一出,少年.阿良心中也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当然与他一样暗暗长舒一口气的还有此行使团的团长维多.莱蒙,和他那相知却不敢相认的长兄威廉.莱蒙。

关于少年阿良的此间事情,也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了。

在接下来,一切就进行的很顺理成章了。无非就是交换国书,萨摩公国愿意奉大魏国为自己的宗主,年年朝贡,岁岁进拜。只求大魏国可以接受萨摩国求和的建议,不再兴兵北上。

萨摩国为了表示自己求和的诚意,特意奉上国宝等礼物,以作谈判之资。

再然后,自然便是一番拉扯了。皇帝.曹丕对位于遥远极北之地的萨摩国,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的。毕竟华夏之所在,地大物博,已经足够富饶了。

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去耗费一些自己子民的性命,去争抢那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

别说穿越茫茫冰原往北去萨摩公国了,即便是漠北草原和大漠,大魏都不怎么感兴趣。只不过是草原各族多次来扰,自己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边疆之患,才在那乌梁素海旁倾尽数州之力,兴建了两座大城。

也只是我了日后的刀兵相见可以少一些,北方各州的百姓可以更加安稳一些罢了。

本来他这些日子他就在纠结,这萨摩来犯,虽说二十万大军被自己的弟弟曹子丹(曹真,字子丹)和张长弓(张勇,字长弓),率兵在一个月之内几轻轻松松的搞定了。

屠了一半,俘了一半。

那初下时威风凛凛的二十万大军,甚至连北方草原都没有穿过,在距离瀚海城还有百余里的地方就被击败了,更别说进入华夏一十三州之地了。

可是自己毕竟是大魏的皇帝,是自己在瀚海城设立的北庭都护府。自己的大魏更是包含鲜卑、羯族、氐[di]族、乌桓等草原各部的宗主国。

自己的利益虽然没有受太大影响,甚至说还多获了一些财物。但是毕竟鲜卑部,被萨摩所破,子民伤杀了不少。作为老大哥,如果小弟被欺负,而自己却不出面的话,恐怕日后这群小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离心叛德了。

倘若某一天,大魏势弱,自己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的北方草原,恐怕会再起刀兵了。到那个时候,跟今天比起来,肯定也就得不偿失了。

可就当皇帝.曹丕纠结要不要北上萨摩公国讨个说法,应该怎样出兵,出兵几何,草原各部配合的兵马又当几何的时候,萨摩公国俯首称臣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兵器提前南下报信的使者表明,不日萨摩公国的求和使团,会由一位皇族亲自率领,南下求和。

曹丕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动刀兵就意味着,不用消耗民资民力。

一个以百姓利益为先,不在乎自己功绩的君王,才是一个好的君王。皇帝.曹丕很显然,如今已经进入了这样的君王行列了。

在得到了萨摩公国的使团已经南下,甚至马上就要抵达的消息之后,皇帝.曹丕心中自然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但明面上样子肯定还是要做做的。

所以当时在大殿之上,他并没有做出任何轻松之状来,反而眉头更加紧凑了。

“朕正欲兴兵,要让那什么萨摩国的老.毛子们知道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什么是吊民伐罪。这群老.毛子们竟然吓得破了胆,遣使来降?好,朕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之人,朕倒要看看他们这群赤发鬼有什么话说。如果届时他们不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话,朕不介意亲自领兵百万,北上去拜访一下那个什么凯撒皇帝。”

皇帝.曹丕这么说自然是为了表现给众人看的。

自黄初二年,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立以来,迄今已经有十余年了。

在朝廷派人驻守西域和北方草原的同时,也有西域和草原的人入朝为官。

一来,是大魏朝廷为了彰显自己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二来,则是西域诸国和北方草原各族,主动申请来朝的,为的是学习中原新进的技术和文化,以促进己国的发展。

这三来嘛,含义就比较隐晦了,这些在朝的胡人们,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质子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在朝中为官的胡人并不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各国和各部落的皇族。

当然,这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大魏朝廷,是为了留下质子,以更好的控制他们。而西域诸国和草原各部,则是想着,即便在华夏之地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那也要掌握在皇族的手中,以更好的巩固自己在国中的地位。

而皇帝.曹丕的话,更多的是为了表示给他们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笼络他们的人心。

就这样,本来不日就要兴兵北上,甚至都在讨论商定兵马配比,人员几何,由何人挂帅的计划,便被暂时搁置了。

即便是草原各部的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瞒,但是皇帝.曹丕所说的话,以及给出的理由,却让他们无从反驳。

如今,维多.莱蒙率使团到来,大魏朝廷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即便是装也得装的不会善罢甘休。

任城王.大司马兼兵部尚书的曹彰.曹子文,知道有些话皇帝不好说,他便心甘情愿的去充当了那个白脸。

另外他作为大魏武将之首,自然是需要做出表率的。因此,在他特意的引导下,北方草原各族在朝的群臣,随即发难,并提出了一些十分苛刻的条件。

唱红脸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了储君太子.曹睿的身上了。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和稀泥的人物,当然也就是那位天下有才一石,而他独占八斗的曹植.曹子健了。他作为皇族的江陵王,帝国的太傅兼尚书令,是当之无愧的文臣之首。和稀泥的任务,非他莫属了。

当然这也是他们曹氏三兄弟和太子.曹睿,一起提前秘密商议,所定下来的结果。现如今,也只不过是当着众人的面演演戏罢了。

他们三位,一个是帝国的皇帝,一个是未来的储君,还有两个是文臣和武将之首,自然是都不愿意将帝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的。所以三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在细节上略微有些出入罢了。

因此,今日承明殿上的热闹,也是很早就注定了的。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更准确的应该说,在大魏朝廷这边单方面的狮子大开口之后,事情最终也终于议定了。

首先不说别的,这仗肯定是不用打了的。具体的原因就是,萨摩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在这次战争中吃了亏的草原各部,都对这些个谈定的条件心满意足了,甚至他们都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儿过于苛刻了。

只是在谈判快要结束之际,那萨摩国的使团团长维多.莱蒙提出了两个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附加条件,那就是在每年自己朝觐进贡的同时。

请允许他们国家的商人进入大魏进行双边商业贸易,允许他们国家所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可以来到华夏学习。

他们的这些个小九九,自然是瞒不过皇帝.曹丕、江陵王.曹植这样的“老狐狸”的。多年的默契,使得二人在对视一眼之后,便知晓了对方的态度。

最终这个条件,也被皇帝.曹丕所同意了。

他知道萨摩国的这些个老.毛子们,是想着学习华夏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强大自己。

不过文化宽容和自信,使得曹丕相信,即便是他们学习了,也赶超不上大魏。另外,华夏的文化和荣光可以传播四海,从某种方面上来讲也是帝国强大的一种表现。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还政于朝之归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还政于朝之归魏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吊民伐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