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满门抄斩?谢家的危机
同年秋,兴承公爵府老公爷以年纪老迈,不堪大用为由上表请辞,传位长子谢炎,是为第六代兴承公,加封一品上将军,领上柱国,后者被谢炎以“上为天子,为人臣者不堪称上”为由推辞,帝心甚慰,赏赐良田百顷,绸缎千匹,金三千两,其风光一时无两。
又两年,谢府次子降生,楚绫湘为其取名“承胥”,取“胥”字中等待,观察之意,实则也是想着能不能诞下女孩,圆了谢氏满门这么多年的一份期待。
次年夏,西北旱灾严峻,谢炎上表自请裁剪封邑,将名下三千亩良田划归朝廷,捐其所得用以赈灾,天子两拒而谢炎五请,遂允之,令赏黄金千两,亦被谢炎转交户部,运往西北做赈灾之用。一时间兴承公之名望遍传天下,百姓人人颂之高义,以为为官之典范也。
至谢家三子,也就是如今躺在床上的这位小公子降生时,谢炎前前后后共捐出去良田七八千亩,金银细软不计其数用于改善民生,造福天下,这么多年来光他一家的捐赠就抵得上满朝文武这么多年募捐的总额之三倍还多了。
也曾有人全国谢炎,要他受拙藏金,莫要做那功高盖主之人。谢炎本人倒是不屑一顾,还义正言辞地回怼了对方:“我谢家有今日之荣光,一则仰仗先人不避刀斧,浴血奋战,一刀一枪搏出来的功名;二便是历代君王对我谢家的看重与恩泽。若无如今天兴国的大好江山,又何来我谢家的荣华富贵?公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谢家一门的荣辱皆是陛下的恩德所致。若有朝一日国遭大难,谢某愿捐出全部家产充盈国库,亲率我谢家儿郎上马杀敌,万死不悔,又何比计较金银上的得失?”
明明这番话中有千万个槽点可以让群臣弹劾谢炎,可偏偏没有一位有这个胆子敢去上书的。毕竟不管人家谢炎的话说得再怎么难听,那也是一心一意为了整个天兴国着想啊!你们倒是有胆子上疏弹劾人家呢,那行啊,谁要上疏的,先捐个一半家产做个表率看看呗?
说到底,谢炎这么做一是为了家国天下计,而也是想多多行善积德,看看老天爷能不能开开眼,赐他们谢家一个宝贝女儿。
可是很遗憾,等看到呱呱坠地的小家伙居然又是个带把的时候,谢炎的脸色便肉眼可见地黑了下去,一边嫌弃地让奶婆子赶紧把这碍眼的小玩意儿带走,一边急吼吼地跑到窗边握着爱妻的双手小声抱怨:“为了一个死小子还得湘儿你受了这么多罪,等回头他长大的吧,看我这做相公的怎么帮他娘亲讨个公道!”
那怒气冲冲的样子着实把谢承元吓了一跳,看着床头那哭肿了双眼的美艳妇人,他恨不得现在就起来给人家三跪九叩:母亲啊母亲,您真不愧是孩儿的美人亲妈啊,这么多年要不是您护着孩儿,我怕是也没这个福分活到今天与你相见了嘤嘤嘤~~~
不过从这之后的事情就逐渐开始有些失控了。上辈子…哦不,应该说是上上辈子的谢承元表现的完全像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官二代一般,少年时确实也曾饱读诗书,可明明是武将之后,却对弓马武艺是一窍不通,整天只想着吟风弄月,美酒佳人相伴。
横竖他是家里头的老幺,娘亲护着,哥哥们宠着。好歹说家里头的老大不到二十岁就去了疆场历练,老二虽然整天嬉皮笑脸的,却是个实打实的军事天才。有这么两个优秀的儿子光宗耀祖,还剩下这一个愿意附庸风雅,老两口也就索性随他去了。
可惜世事难料,谢承元无忧无虑地长到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勉为其难地去参加了科考。凭着优秀的文笔和独到的见解征服了阅卷官,虽然状元和榜眼之位最终都花落别家了,可作为第一次参加科考的新人,还是武将之后便得了榜眼之位,在谢炎两口子看来简直比老大老二在战场上看了敌国国军的脑袋还要来得光荣啊!
放榜当日,一家子欢天喜地地回到家准备大举庆祝的时候,却发现自家府内似乎气氛有些诡异。门口的侍卫和迎接的下人们一个都瞧不见了,院内还能听到影影绰绰的抽泣声。
一家五口均是面色一变,疾步入门一看,就发现素来与谢炎交好,十几年如一日狗腿般跟在他身边鞍前马后的大理寺左少卿胡会昌此时正端端正正地坐在院子当中,身前身后围满了身着飞鱼服,腰佩制式军刀,神情肃穆的天机卫。
谢府的下人们都被驱赶到了院子的角落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家中的三位老人和碰巧到访的三房一家也被困在了前厅不能走动。
看着老神在在用自家茶杯品着上等龙井的昔日小跟班,谢炎虎目微眯,冷声喝问:“胡会昌,你这是什么意思?带这么多人来我府上,究竟想干什么?”
胡会昌不慌不忙地抿了一口茶,慢慢悠悠地盖上茶盏搁回小几上。
“谢大哥,胡某今日前来也实属迫不得已啊。贵府小公子谢承元日前曾在孤月楼与西闵奸细有过接触,而后几乎更是夜夜共饮,把酒言欢。前日,兵部府衙被人潜入,西昌、会夷、百项三城的城防图不翼而飞。”
“昨日亥时末,巡防营在街上抓捕了一名形迹可疑的异邦男子,据审讯,此人正是入府盗窃城防图的偷盗团伙成员之一!”
“抓人抓了整整大半夜啊,总算将盗贼团伙一行七人全部擒获。据他们的供述,暴露城防图位置的不是别人,正是酒后失言的贵府三公子,谢,承,元!”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原主面色惨白,“噗通”一声就跌坐在地。父亲和两个哥哥也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这个弟弟,唯有楚绫湘哭着跪了下来,向这个比自己夫君低了好几级的小小少卿开口求情。
“元儿…元儿他真的只是酒后胡言啊!韩大人,元儿这孩子你是了解的,是个最没心眼的实诚孩子啊!若说他叛国通敌,那真的是天大的冤枉啊!还请大人细细详查,切莫冤枉了我家承元啊!”
母亲卑微的像是即将失去儿子的乡野村夫,哭花了状的面容印在原主眼中,将他那颗单纯孤高的心撕扯得四分五裂。
事到如今,再多的辩白都已成空谈,虽然原主自己早已不记得是不是真的说过这些话了,可谁让他有个朝中一品武将的父亲,拥有可以随意出入兵部衙门的权限呢?
再加上西闵细作的供词,更加坐实了他泄露既要情报,涉嫌里通外国的重大罪名。这一场劫难,他谢承元注定是逃不过去了。
不仅如此,朝廷中那些一向与谢炎政见不合的官员们也开始纷纷上表,有的说谢炎教子无方,理当连坐;有的说谢炎功高盖主,才会导致如此恶果;甚至还有人干脆将矛头直指谢炎本人,说此时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分明就是他谢炎有意教唆!还说他早有不臣之心,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蒙蔽天下耳目的伪装罢了。如今与西闵搭上了线,他便觉得时机到了,故意让儿子将机密情报泄露出去,然后一步步蚕食国土与皇权,最后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帝!
饶是圣上再怎么信任谢炎,如今也架不住众口悠悠,只得降旨将谢家满门收押候审。而这个光荣且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身为大理寺少卿的胡会昌身上。
直到被戴上镣铐的那一刻,原主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明明上一秒还是受人称颂、令家人骄傲的新晋探花郎,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了里通外国的阶下囚了呢?
从谢家满门被收押到证据确凿定罪只用了短短五日时间。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人来提审过他们,也没有一位官员过来要他们签字画押。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早被安排好了似的,直到要行刑的前一天,才有过去与谢炎交好的官员想方设法潜入牢中将消息告知了众人。
面对这毫无根据的指控,谢炎表现得空前愤怒。可事实就是这样,不光有他亲笔写下的认罪书,甚至上头还有一家老小按的指印!
可怜兴承公爵府自开国以来辉煌至今百余年,最后竟因为一个后辈的酒后胡言落得个抄家灭族,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
可即便如此,全家上下也没有一个人想过要责怪原主。他们谢家,永远都是整整齐齐的一个整体。哪怕到了这山穷水尽的最后时刻,大家所愤恨的也只有那些颠倒是非、不辨忠奸的乱臣贼子们。
可越是这种无条件地关怀和信任,反而越让谢承元的内心受尽煎熬。尤其是当天夜里,已经一百零五岁高龄的谢家老太君经受不住重重打击,于天牢内溘然长逝,更是将原主的精神彻底击垮。
好在最后关头,还有他们谢家在军中的死忠想尽办法将已经有些疯疯癫癫的谢承元从牢中偷偷带了出去,算是保住了他们老谢家仅存的一点香火。因为不光是牢中的这些位,就连已经多年没有交集的谢家二房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四房以及谢常两家零零散散的各路亲戚都在这五天中被羁押入狱了,如今可不就只剩下他这一棵独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