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教育局的“福星”

第十八章 教育局的“福星”

王大年担任教育局副局长、局长已经三年了。他是老局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老局长把他从一个教研员提教研室拔成主任,又把他从教研室主任提拔成副局长。可惜,提拔他当局长不到一年,老局长就退居二线去了政协。

老局长是军转干部,八十年代初以副团职转业到教育局当副局长、局长,干了十多年。当年老局长在县里是以粗暴而闻名的。不过他的粗暴,从来不是对自己的下属的。他的粗暴,通常只针对一个人——财政局长。至少有十几次,在财政局的办公室里,他跟数任财政局长拍着桌子喊道:“要不咱俩换换?你当教育局长,我来做财政局长。看我做得会不会比你好?”

老局长的努力是有回报的。从八十年代的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到九十年代的全省教育先进县,县领导几乎都是坐享其成。想当初为了要达到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百分之百,老局长挂帅,局机关和教研室的人,下乡去失学儿童家,一户一户做工作。简直比八路军劝鬼子投降还要难。到八八年底,终于完成了义务教育百分百的目标。比省里的要求提早了5年,比市里的要求提早了2年。

现在,省里要求普及高中教育。按照原来的计划,霍海到2000年底,初中升高中的入学率达到85%;到2005年,达到95%以上。可王大年不满足,他希望2000年能达到90%,2003年,就达到95%。什么是教育先进县?这才是教育先进县。而这一切,需要的只是两个字:人、财。

这两年县里的财政情况还好,钱不是大问题;但教师是个大问题。可以招聘,原单位不放怎么办?辞职过来,编制问题怎么解决?县里能不能提供那么多户籍?还有那么多教师,在不同学校,待遇怎么统一?

王大年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扰。他已经四十一了,再提拔往上走的可能已经没了,将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去政协混个副县级待遇。但他还年轻,还想做点事情。他当一把手以来,一直不停跟几个县长要钱、要人。可惜因为李万才的事情,县里一直不太待见教育局的人。想到李万才,王大年不禁撇了撇嘴。一个乡镇干部,跑来教育局坐镇,真不明白县委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了事情,不光是教育局脸上无光,他们这些当领导的,更加丢面子。

现在,转机来了。听说新来挂职的赵局长是常务副县长的爱人。他知道,他的“福星”到了,教育局的“福星”到了,全县教育战线的“福星”到了。前几天,局里领导开会的时候,他就给新来的局长安排了分工:引进人才,申请经费,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赵涵今天穿了一身浅湖蓝色的职业套装,上身西装,下身短裙。这套衣服一般是她去团省委开会时的标准着装。不会显老,也比较庄重。可是在欢迎会上,赵涵却成了最亮丽的一幅风景。没法不亮丽——教育局里以中老年人居多。教研室——你没个十年的教龄好意思当教研员?局机关——平均年龄不低于四十。偶尔见了几个年轻人,却是一副小老头的样。该死的林原和!居然没提醒我教育局是中老年人的地盘。赵涵心中暗暗骂着林原和。这可真冤枉了林原和。天可怜见,林原和只见过王大年,连几个副局长都没见过。更没来过教育局——教育局不是他的直接分管,县长还没走,他来教育局干吗?抢班夺权也没这样干的!

欢迎会很快结束,无非是大家见个面,赵涵表态讲几句话罢了。都是官话,套话。至于有什么新意?拜托,赵涵是来挂职锻炼的,不是来占位子的。

“赵局长,这是我的提议,让你分管这些工作,你看看怎么样?”在接下来的局长办公会上,王大年介绍完局里的工作计划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没意见。只是我初来咋到,具体情况不太熟悉,还请大家多帮助、多配合。”赵涵表态道。既然林原和当年可以去讨债,她当然也可以干这些工作。无非是要政策,要钱么。怎么看,这都比要债容易一点。

“我们以前有过一些计划。这些材料都给你。你看完后,我们再研究个方案。然后我们抓紧时间向县里报告,争取尽快让县里通过。”王大年笑眯眯道。实际上是在敦促赵涵。

“好的,我尽快。”赵涵回答道。心中却不以为然。刘县长很快就要去党校学习,最近这段时间不会在大的政策问题上发表意见。至于找林原和,刘县长还没走,他还没主持工作,能管吗?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涵一直努力做着功课:阅读文件;设计方案、修改方案。中午,她会在教育局食堂吃饭;晚上,如果没有应酬的话,她会去父母家吃饭。林原和也一样。不过林原和的应酬显然比赵涵多——他在赵涵父母家吃饭的机会很少。两个人都很默契,不会在家里谈论工作上的事情。事实上,林原和都没问赵涵的工作安排。如果王大年知道这些情况的话,一定会惊讶得连鼻子上的眼镜都掉地上。

赵涵到教育局后,也给教育局带来一丝新风尚。几个年轻人的打扮开始明亮了一点,至少没显得那么老气横秋。即使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女人——尽管已经是大妈级,也会穿一些颜色略鲜艳的衣服到局里。而一些来办事的年轻教师,也敢穿一些时髦的衣服来了。不到两个星期,赵涵就发现,局里人的穿着也不再是灰不溜秋了。

十二月初,刘县长去中央党校学习了。林原和开始全面主持县政府的工作。之前给杨彬安排工作的时候,县里把副县长的工作微调了一下。考虑到农业是项要害工作,而以前挂职的王副县长不尽令人满意,县里安排分管劳动卫生的吴副县长接手农业。而吴副县长原分管的工作交给了戚美芳。戚美芳现在成了大忙人。可怜的杨彬副县长,只分管科技,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副县长。给挂职干部压担子的试验没能成功。霍海县在向前走了一大步后,又退回了原地。

几天以后,王大年来电话要求汇报工作。这一次,林原和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王大年一定不会一个人来。他也有点好奇,想看看王大年到底怎么使用赵涵的——教育局给县政府的文件上只注明了协助局长工作。

林原和静静地坐在办公桌边,仔细看着教育局的方案报告。报告有五份:引进教师,教师建房,扩大一中和三中,二中搬迁,建立职业二中。在某个瞬间,林原和有种感觉——教育局想放卫星呢。

赵涵和王大年也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等着。赵涵好奇地观察着林原和的办公室——她还是第一次到林原和的办公室来;王大年回味着刚才林原和跟赵涵见面时的情景。“林县长”、“赵局长”,王大年心中非常腻味:新婚夫妻搞得那么冠冕堂皇,骗谁啊!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们是简单的上下级工作关系。

“王局长,戚县长对这几份方案报告怎么说?”林原和问道。

“戚县长说了,只要县里拨款,她双手赞成。”王大年回答道

“那这样,这几份报告先留我这里。我先研究一下,还要跟金书记汇报。有些事情还要跟相关部门研究一下。”林原和道。

“那好,林县长,我们先告辞了。”既然林县长赶人了,他也不能不识趣。

在回教育局的路上,王大年问赵涵道:“赵局长,你事先没跟林县长谈过?”

赵涵笑了笑,回答道:“我们从来不在家谈工作上的事情。”想了想,又补充道:“他现在可能还不知道我具体在做什么工作。”

王大年惊讶看了看赵涵,心想,你们可真有特色啊。

林原和仔细研究了教育局的方案,发现也不是不能实现的。无非是个资金问题。算下来,两年内需要安排1.5亿。这比教育局开口要的还多——教育局只要7000万。不过既然可以提前完成一些目标,那就搞大一点,一次到位。按照目前的财政状况,财政上拿出5000万没有问题。不过这么大的计划,他需要和金书记通个气。

两天后,他把王大年和赵涵叫到了自己办公室。

“五份报告,教师建房和引进人才的可以定下了。其它三份再等几天时间,牵涉到资金问题,比较麻烦一点。”林原和道。

“那林县长你有什么指示,我们按你的指示做。“王大年赶紧表态。

“九棵树那里有块地,已经办好征用手续,土地征用费也给了。本来是要搞拆迁安置房的。现在就给你们,你们自己造。可以造十幢楼,每幢36户。造房子的钱,县里给你们补贴600万,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可以集资一部分,各个学校单位出一部分。造好以后按照房改的要求出售给教师。集资那部分,可以当预收房款。土地使用费,现在可以不交。住几年后房子要出售的话,按照现在土地价格加利息收土地使用费。可以吗?”

“可以,谢谢林县长。”王大年当然满意。县里补了六百万,土地费也省了,那差不多就给了一千万。各个学校出一点,教师自己出一点,凑个一千多万,就可以把十栋楼起了。

“引进教师。我联系过了,省里没有问题。”林原和道。

赵涵接口道:“关键是跨省调动。人事厅那里怎么说?”

“人事厅那里肯定放行。只要我们这边没有问题就可以。县公安局可以给你们300户的指标。我们不要搞分批的,一次就搞定。动作最好快一点。我估计我们这一动,其它县也会这么干。到时候影响会很大,省里就会有压力。机关事业编制的都可以,不一定局限于现任教师。有些本来就是师范或者文理院校毕业的,虽然没有从事教师工作,只要转业对口,都可以要。原则上要求大学本科以上。美术、音乐类的可以放宽标准,专科、中专的也可以。最好是年轻夫妻,两人都能当老师的,一户就是两个。但要注意,本省的不能要,必须是外省的。”林原和道。

“明白。我们不能挖省内其它地区的墙脚。”王大年道。

“县里给你们拨100万,作为这次人才引进的专项费用。具体操作细节,你们自己研究。我的要求就是一要快,二是标准要严,三要保密。要趁大家没注意的时候就办好。”林原和总结道。

回教育局的路上,王大年脑袋还有点晕晕的。房子解决了,教师引进问题也解决了。赵涵却一直回味着刚才林原和的表现。上一次去林原和办公室,她感觉林原和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官僚。但今天的林原和,让她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一面。今天的他……有点让人吃惊。

仅仅过了三天,林原和再次把他们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三份报告,你们回去修改一下。一中重新造,二中搬到一中的地方,三中扩建,筹备新建职业二中,这都没问题。但你们现在的方案,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两年还得再花钱,而且是修修补补的。我的意思是,一次到位。至少10年内不需要再修修补补了。县里给你们1.2亿,你们好好安排,照这个数字,重新交报告上来。这个要交常委会讨论的。”林原和道。其实1.2亿林原和还是打点了埋伏,不过,总要留点机动余量的么。

如果上次是有点晕的话,这次就是震惊。王大年想说话,又有点出不了声。还是赵涵马上说道:“那谢谢林县长了。”两人回到了教育局,王大年沉浸在惊喜之中。赵涵却越想越迷惑,她不明白林原和是怎么整出那么多钱来的。县里财政还不算紧,但绝不会宽裕到这种程度。她想了很长一会,终于忍不住拨打了电话:“原和,你现在有空吗?我到你办公室行吗?”

林原和有些奇怪,刚离开没多久,又有什么问题?不过他还是老实回答:“我有空的,你过来吧。”

不到15分钟,赵涵就到了——教育局离县政府不远。

“说吧,有什么问题。”林原和道。他感觉赵涵的脸色好像有点不太好。

“我只是奇怪,你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钱?可以跟我说说吗?”赵涵轻声问道。其实作为下属,这个问题不该问。但他们不是“夫妻”吗?

“可以告诉你。不过现在要保密,不要外传。”林原和道。

赵涵点了点头。

“我从银行贷的。”林原和解开了谜底。

“现在不是压缩银根吗?怎么还能贷到钱。”赵涵还是不明白。

“我贷款来造酒店,那肯定不行。我造学校,那有什么问题?”林原和道。

“那怎么还呢?”

“省电九厂二期工程明年7月投入运行。二期运行以后,仅每年的教育附加就有四、五千万。我用这个还,银行有什么不放心的?”林原和笑道。省电九厂是省属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直接交到省国税、省地税,只有城建和教育附加交给县里。其实,林原和的计划还要庞大,既然教育附加的名义可以拿来贷,城建税不也可以吗?

“呵呵,我真是杞人忧天!”赵涵也笑了。这一次,她又从林原和身上看到了睿智的一面。

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林原和下意识地去接电话,赵涵赶紧道:“是我的。”——今天上午赵涵刚配了手机。本来教育局就王大年一部手机。王大年在得到100万经费后,很大方地又买了六部手机。包括赵涵在内的四个副局长一人一部,办公室主任一部,人事科长一部——现在人才引进的工作刚开始,这些人都是骨干。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名义夫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名义夫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教育局的“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