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幽州之行
大司农更是感动的不行,没想到他做的事三王妃都看在眼里。还当着皇上的面夸了他这么多。
“朕听了三王妃这一番肺腑之言,深有感触。三王妃一介女流却有如此的胸怀。只为大楚国国泰民安,不求回报。若整个朝堂上都能如三王妃这般大格局。大楚国何愁不昌盛。
三王妃没有想要的赏赐,朕却不能不赏,凡是对大楚国做出贡献的,朕都要重重有赏赐。
朕赏赐三王妃黄金万两,珍贵珠宝十箱,良田万顷……
朕赏赐户部侍郎黄金万两,良田百顷。
朕赏赐大司农黄金万两,另外品阶升为正五品司农掌史。”皇上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大司农原本是正六品,这短短俩个多月,跟着三王妃种植双季稻。如今早稻大丰收,这品阶升了一级。
要知道要升这一品级有多难,有多少官员几年都升不了一级,甚至一辈子都升不了品级的也有不少。
可以说这些官员有多羡慕大司农了。
户部侍郎肠子都要悔青了,早知道会升官,叫他撅屁股干都乐意。
都怪他之前蹉跎了这么好的机会。倒是成就了大司农。看来要想升官,就紧跟着三王妃的脚步。
下次再有这个机会,他指定不能错过了。
大司农这会儿听到他升了一品阶,激动的眼角泛泪。
“微臣叩谢龙恩。微臣日后要更加勤恳的为朝廷办事。效忠皇上。”大司农跪地谢恩。
户部侍郎也跪地谢恩,同时冲着跪在旁边的大司农翻了个白眼小小声说了句。“马屁精。”
“乐意,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大司农回了林大人一句。
三个田庄的早稻,木棉都没有打算卖,这可是要留种子,明年发给各个地区的官员。百姓再到官员那领取粮种,种双季稻。
早稻一事告一段落,长公主和孙远清的感情也有了进展。
俩人同房有一次就有好多次,这开了荤的男人尝到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
孙远清总是缠着长公主,长公主无奈,受不了他的纠缠,半推半就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同房。以后同房就顺理成章了……
木棉的田庄早稻收割完,紧接着就种上了晚稻。稻地不空闲。
这次晚稻的种植,朝中不少官员都上奏皇上要帮助三王妃种植。
皇上在众多官员中指定了户部侍郎和大司农。理由就是这俩位官员有经验。种植晚稻也能得心应手。
晚稻的种植如火如荼的进行。
京城原本风平浪静的生活,在一个深夜被打破。
皇上从尚书房回到乾坤殿歇息,这时从房梁上跳下来一个黑衣蒙面人,手中持剑。直直的朝着皇上刺去。
皇上也是习过武的,等到反应过来险躲过这一剑。
“救驾,救驾。”皇上高声呼喊着。
御前侍卫听到喊声,赶紧冲进来几十人将黑衣人团团围住。
黑衣人武功了得,同几十的御林军缠斗在一起也处于上风。
刚刚若不是皇上反应快,他就得手了。
其中一个御林军很机灵,偷跑出去找御林军统领。
御林军统领听到有刺客,立马组织一批弓箭手救驾。
有了弓箭手的加入,刺客应付起来就有些费劲了。没过几招就中了一箭。
“留活口。”皇上发话。
御前侍卫统领上前将刺客抓起来。“你这刺客胆子够大,皇上也敢行刺。说是谁指使你刺杀皇上的?”
“你们这辈子也不会知道。”刺客留下这句话就服毒自尽了。
这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皇上微臣办事不力,皇上责罚。”御前侍卫统领开口。
“朕不怪你,朕心中有数,朕能猜到是谁想刺杀朕。你先下去。”皇上有些疲累的开口。
他有些后悔,当初就应该在流放路上派人刺杀二王爷,就不会有如今的麻烦。
侍卫统领领命下去,不过经过刺客一事,他更是不敢懈怠。亲自带着手底下的人守在皇上寝宫外。就连一个蚊子都不会放进去。
翌日,皇上在大殿上说起昨晚遇刺一事。“朕怀疑刺客背后之人是被流放幽州的二王爷。二王爷野心勃勃,在幽州招兵买马打算时机成熟,回京造反。
朕不能让他在幽州成了气候。众爱卿可有主动请缨去幽州彻查二王爷。将其押送回京,朕亲自定罪。”
底下大臣听到这话,都是沉默不语,没人敢吱声。
二王爷若真如皇上所说的那样在幽州招兵买马。那去了幽州,不等于进了二王爷的领地,岂不是有去无回?
这份功劳怕也是没命享受。
就在良久的沉默后,楚怀瑾冰冷的声音一字一顿的在大殿之上响起。“臣弟请命去幽州彻查二王爷私下招兵买马一事。望皇兄恩准。”
皇上虽舍不得这个唯一一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涉险。
可国事为重,二王爷这个野心勃勃之人一夜不除,他就寝食难安。这皇位也坐不安稳。
放眼整个朝堂也只有三王爷能胜任,这趟幽州之行。
三王爷手握兵权还是战神,是他最为信任之人,没有比他更合适之人。
“准奏。皇弟明日就带着一万精锐去幽州彻查二王爷私下招兵买马一事。朕会下道圣旨,叫幽州的将领配合皇弟行事。”皇上下着他的决策。
一万精兵再加上幽州将领的三万兵,对付二王爷足够。
“臣弟领命。”楚怀瑾回了句。
他下了朝去母后寝宫看她,毕竟他要远去幽州,这一来一回路上就要二十天。到幽州彻查二王爷,顺利的话也要半个多月。
再回京城怕是得一个月之后。
“瑾儿朝堂这么多人,你皇兄也是的,偏要派你去。母后放心不下。”太后满眼担忧。
作为一个母亲,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
之前儿子每次上战场,她都心惊胆战的睡不着,抄了不知道多少经书给儿子祈福。
本以为现在各国和平相处,他儿也不用上战场。却忘了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二王爷要对付。
“母后这一趟幽州之行,是儿子主动请缨。非去不可,儿子是当朝的三王爷,权倾朝野。身上背负的责任大。不能光享受权利带来的好处,而遇到大事面前退缩。
儿子同母后保证,一定会全须全尾的回来。”楚怀瑾安慰着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