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勾栏院 1、莲初开月梵(代楔子)

一 勾栏院 1、莲初开月梵(代楔子)

[笔下文学Www.bxwx.net]

“莲初!——”

****************************

丝绸古道,漫漫黄沙,虽然人流车马熙熙攘攘,人们全都欣欣然奔向前方,然长短之亭依然写满了送别的依依之情。(古代驿路,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人们休息和送别用,所以后来长亭渐渐成为送别的代名词)

行色匆匆、披满行尘的人丛车队中,有一个骑马独行的白衣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个子不高,身量尚未完全放开,长长的一袭丝袍,将身子包裹得俊逸潇洒。腰间丝绦带子上斜插一支竹笛,紫竹为骨,白玉为神,一条红色的缨络从竹笛一端纤直垂下,在大漠黄沙之间格外引人注目。少年凝脂一般的脸颊上,似乎微微挂着一丝清愁。

与商队结队而行的样子不同,这个少年只是孤身一人行于路上。虽然似乎急着一径赶路,但是也着实受不得这大漠间烈日的烘烤,终于不得不停下脚步,带住马缰,拐入路边的长亭,微微歇脚。

就在白衣的少年刚刚拐入长亭之时,从他所来的方向急急奔来两匹神骏。马上,两个少年,一穿鹅黄直裾长衫,一着紧腰艳紫胡袍,绝色的姿容引得路上商旅纷纷侧目。

当他们的马匹经过长亭之时,那个身着艳紫胡袍的男子似乎轻轻向长亭中瞥了一下眼光,随即用马鞭拦住了身旁的鹅黄衫子的少年,轻轻说,“他在长亭。”

鹅黄衫子的少年急忙拢住马头,提住缰绳向长亭中望去。宛如尘沙之中的一颗明珠,白衣少年的身影立刻跃入鹅黄衫子少年的视野。

鹅黄衫子的少年,不易察觉地微微舒了口气,面上拢上一朵微笑,翻身下马,朝向长亭,轻唤一声,“莲初!”

*****************************

那被唤作“莲初”的少年,愣怔着回眸。一见长亭之外的来人,神色间似乎闪过一丝脆弱,那宛如星子般璀璨的眸子里,微微漾起一片迷蒙水雾。

莲初连忙迎上前去,“霁月哥哥,你怎么来了?”说着,莲初又不得不抬眼望了一眼霁月身后,始终端坐在马背上身着艳紫色胡袍的男子,却又像被针扎到了一般连忙收回了目光,仿佛极是不想见到那人。

那身穿艳紫胡袍的少年,也是表情微微僵硬着别开脸颊,更是从始至终没有下马,只是坐在马上俯瞰面前的一对少年。

霁月望住莲初,轻轻叹息,“莲初,真的决定了要去吗?”

莲初郑重点头,从腰间的丝绦中拽出那根竹笛,樱桃儿一般的红唇微微撅起,“是!凭什么这一支笛子就要定了我的终身?我才不要!我去把这笛子还了给他,从此绝了娘的叨念!”

霁月微微皱眉,“莲初,你这样,会伤了娘的心……”

莲初一双黑如点墨的眸子里,迷蒙的水雾又是一荡,“可是,如果不这样,我却又会伤心……我无法接受,自己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一段姻缘在等着我……我不要这样,我不要当上一辈人的棋子!就算那人再出色,我也不要!”

“莲初……”霁月无奈又心疼地望住莲初,“你的心情,哥哥理解,但是却不放心你就这么一个人从高昌东去大辽。或者,哥哥派些人跟着你一起去,好么?”

莲初郑重摇头,“哥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这是我个人的事情,我不想牵扯到回鹘与大辽国之间的关系!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会出问题的。”

霁月又是微微皱眉,“莲初,可是你的身份……”

莲初静静一笑,原地转了个圈儿,眸子晶然闪亮,“哥哥,你看我此时还有什么身份上的担心吗?”

霁月望着眼前这个俊逸的少年,微微的笑,“果然翩翩少年郎!”霁月又看了看周围的商旅行人,欲言又止,“可是你行止……”

莲初又笑,“哥哥,你放心,我会小心从事,这个世界上有‘单间’的啦,放心啦,放心啦……”

*******************************************

终于送走了霁月哥哥,莲初站在长亭上遥望着越来越远的征尘,心下仿如青涩的果子倏然迸裂。

之前所有的坚强全都不见,之前全部的笑容瞬间枯萎。

他远没有说起来那般地洒脱,他其实对未来的路充满了迷茫。

那个远在大辽国的人,那个除了一支竹笛之外再无其他信物的人,那个出了母亲的描述之外全无其他印象的人——究竟在哪里?究竟长成了什么样子?

如何去对他说清这一切,如何能让他也同意自己的主张?

尤其——此去关山重重,道路迢迢,横穿大漠,直入草原……这是一条自己从未走过的遥远路途,等着自己的将是全然迥异于西域高昌的风土民情。

怎么可能不点点担心,微微彷徨?

**********************************************

正思忖间,又是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从霁月他们消失的方向重又卷来。

莲初一愣,抬头望去,只见得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宛如天地之间横着拉起的一条巨大的纱幕,无边无际,氤氲缭绕。

天地黄尘之间,突地跃出一匹白色的神骏,马上一个艳紫的身影,伏低身子,飞马而来。

随着神骏“兮溜溜”一声长嘶,马蹄戛然停止在了长亭之前。

莲初的颊突地一红,僵硬着下意识地别开脸去,身子杵在长亭门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马上之人,更是别扭,分明就是直奔莲初而来,却挺直着自己的身子望向前方,刻意不去望那站在长亭边的白衣少年。

这紫袍的少年,分明就是刚刚陪同霁月来过的那一位。

**********************************************

两个人之间僵持了片刻,引来了长亭中过往商队行人的注目。

莲初脸颊又是一红,横着瞥了那紫袍少年一眼,见他双眼目视前方,更是没有下马或者说话的意思,只得一甩头,跺了跺脚闪身离开!

就在莲初跨上马来,一带缰绳即将奔驰之时,那紫袍的男子忽然极轻地开口,仿似说给风听,又仿似只是说给他自己听,“别去大辽了……”

莲初颊上红晕又深了一层,也是目视前方,对着风说,“不要你管!”

那紫袍的少年微微叹息,又是轻轻地说,“他已经不在大辽了,他去了大宋的汴京……而且,据说他竟然在汴京经营着勾栏院的生意……”

莲初带动马缰,急急向前,也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不是去找他,只是要把笛子还给他。还了,就回来……”

话音未落,白色的身影已经穿入前方的烟尘,转瞬已然模糊于视野。

紫袍的少年定定地凝望着那如玉的背影,眼光随之被拉得悠长,悠长……

[笔下文学Www.bxwx.net]

“莲初!——”

****************************

丝绸古道,漫漫黄沙,虽然人流车马熙熙攘攘,人们全都欣欣然奔向前方,然长短之亭依然写满了送别的依依之情。(古代驿路,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人们休息和送别用,所以后来长亭渐渐成为送别的代名词)

行色匆匆、披满行尘的人丛车队中,有一个骑马独行的白衣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个子不高,身量尚未完全放开,长长的一袭丝袍,将身子包裹得俊逸潇洒。腰间丝绦带子上斜插一支竹笛,紫竹为骨,白玉为神,一条红色的缨络从竹笛一端纤直垂下,在大漠黄沙之间格外引人注目。少年凝脂一般的脸颊上,似乎微微挂着一丝清愁。

与商队结队而行的样子不同,这个少年只是孤身一人行于路上。虽然似乎急着一径赶路,但是也着实受不得这大漠间烈日的烘烤,终于不得不停下脚步,带住马缰,拐入路边的长亭,微微歇脚。

就在白衣的少年刚刚拐入长亭之时,从他所来的方向急急奔来两匹神骏。马上,两个少年,一穿鹅黄直裾长衫,一着紧腰艳紫胡袍,绝色的姿容引得路上商旅纷纷侧目。

当他们的马匹经过长亭之时,那个身着艳紫胡袍的男子似乎轻轻向长亭中瞥了一下眼光,随即用马鞭拦住了身旁的鹅黄衫子的少年,轻轻说,“他在长亭。”

鹅黄衫子的少年急忙拢住马头,提住缰绳向长亭中望去。宛如尘沙之中的一颗明珠,白衣少年的身影立刻跃入鹅黄衫子少年的视野。

鹅黄衫子的少年,不易察觉地微微舒了口气,面上拢上一朵微笑,翻身下马,朝向长亭,轻唤一声,“莲初!”

*****************************

那被唤作“莲初”的少年,愣怔着回眸。一见长亭之外的来人,神色间似乎闪过一丝脆弱,那宛如星子般璀璨的眸子里,微微漾起一片迷蒙水雾。

莲初连忙迎上前去,“霁月哥哥,你怎么来了?”说着,莲初又不得不抬眼望了一眼霁月身后,始终端坐在马背上身着艳紫色胡袍的男子,却又像被针扎到了一般连忙收回了目光,仿佛极是不想见到那人。

那身穿艳紫胡袍的少年,也是表情微微僵硬着别开脸颊,更是从始至终没有下马,只是坐在马上俯瞰面前的一对少年。

霁月望住莲初,轻轻叹息,“莲初,真的决定了要去吗?”

莲初郑重点头,从腰间的丝绦中拽出那根竹笛,樱桃儿一般的红唇微微撅起,“是!凭什么这一支笛子就要定了我的终身?我才不要!我去把这笛子还了给他,从此绝了娘的叨念!”

霁月微微皱眉,“莲初,你这样,会伤了娘的心……”

莲初一双黑如点墨的眸子里,迷蒙的水雾又是一荡,“可是,如果不这样,我却又会伤心……我无法接受,自己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一段姻缘在等着我……我不要这样,我不要当上一辈人的棋子!就算那人再出色,我也不要!”

“莲初……”霁月无奈又心疼地望住莲初,“你的心情,哥哥理解,但是却不放心你就这么一个人从高昌东去大辽。或者,哥哥派些人跟着你一起去,好么?”

莲初郑重摇头,“哥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这是我个人的事情,我不想牵扯到回鹘与大辽国之间的关系!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会出问题的。”

霁月又是微微皱眉,“莲初,可是你的身份……”

莲初静静一笑,原地转了个圈儿,眸子晶然闪亮,“哥哥,你看我此时还有什么身份上的担心吗?”

霁月望着眼前这个俊逸的少年,微微的笑,“果然翩翩少年郎!”霁月又看了看周围的商旅行人,欲言又止,“可是你行止……”

莲初又笑,“哥哥,你放心,我会小心从事,这个世界上有‘单间’的啦,放心啦,放心啦……”

*******************************************

终于送走了霁月哥哥,莲初站在长亭上遥望着越来越远的征尘,心下仿如青涩的果子倏然迸裂。

之前所有的坚强全都不见,之前全部的笑容瞬间枯萎。

他远没有说起来那般地洒脱,他其实对未来的路充满了迷茫。

那个远在大辽国的人,那个除了一支竹笛之外再无其他信物的人,那个出了母亲的描述之外全无其他印象的人——究竟在哪里?究竟长成了什么样子?

如何去对他说清这一切,如何能让他也同意自己的主张?

尤其——此去关山重重,道路迢迢,横穿大漠,直入草原……这是一条自己从未走过的遥远路途,等着自己的将是全然迥异于西域高昌的风土民情。

怎么可能不点点担心,微微彷徨?

**********************************************

正思忖间,又是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从霁月他们消失的方向重又卷来。

莲初一愣,抬头望去,只见得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宛如天地之间横着拉起的一条巨大的纱幕,无边无际,氤氲缭绕。

天地黄尘之间,突地跃出一匹白色的神骏,马上一个艳紫的身影,伏低身子,飞马而来。

随着神骏“兮溜溜”一声长嘶,马蹄戛然停止在了长亭之前。

莲初的颊突地一红,僵硬着下意识地别开脸去,身子杵在长亭门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马上之人,更是别扭,分明就是直奔莲初而来,却挺直着自己的身子望向前方,刻意不去望那站在长亭边的白衣少年。

这紫袍的少年,分明就是刚刚陪同霁月来过的那一位。

**********************************************

两个人之间僵持了片刻,引来了长亭中过往商队行人的注目。

莲初脸颊又是一红,横着瞥了那紫袍少年一眼,见他双眼目视前方,更是没有下马或者说话的意思,只得一甩头,跺了跺脚闪身离开!

就在莲初跨上马来,一带缰绳即将奔驰之时,那紫袍的男子忽然极轻地开口,仿似说给风听,又仿似只是说给他自己听,“别去大辽了……”

莲初颊上红晕又深了一层,也是目视前方,对着风说,“不要你管!”

那紫袍的少年微微叹息,又是轻轻地说,“他已经不在大辽了,他去了大宋的汴京……而且,据说他竟然在汴京经营着勾栏院的生意……”

莲初带动马缰,急急向前,也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不是去找他,只是要把笛子还给他。还了,就回来……”

话音未落,白色的身影已经穿入前方的烟尘,转瞬已然模糊于视野。

紫袍的少年定定地凝望着那如玉的背影,眼光随之被拉得悠长,悠长……

[笔下文学Www.bxwx.net]

“莲初!——”

****************************

丝绸古道,漫漫黄沙,虽然人流车马熙熙攘攘,人们全都欣欣然奔向前方,然长短之亭依然写满了送别的依依之情。(古代驿路,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人们休息和送别用,所以后来长亭渐渐成为送别的代名词)

行色匆匆、披满行尘的人丛车队中,有一个骑马独行的白衣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个子不高,身量尚未完全放开,长长的一袭丝袍,将身子包裹得俊逸潇洒。腰间丝绦带子上斜插一支竹笛,紫竹为骨,白玉为神,一条红色的缨络从竹笛一端纤直垂下,在大漠黄沙之间格外引人注目。少年凝脂一般的脸颊上,似乎微微挂着一丝清愁。

与商队结队而行的样子不同,这个少年只是孤身一人行于路上。虽然似乎急着一径赶路,但是也着实受不得这大漠间烈日的烘烤,终于不得不停下脚步,带住马缰,拐入路边的长亭,微微歇脚。

就在白衣的少年刚刚拐入长亭之时,从他所来的方向急急奔来两匹神骏。马上,两个少年,一穿鹅黄直裾长衫,一着紧腰艳紫胡袍,绝色的姿容引得路上商旅纷纷侧目。

当他们的马匹经过长亭之时,那个身着艳紫胡袍的男子似乎轻轻向长亭中瞥了一下眼光,随即用马鞭拦住了身旁的鹅黄衫子的少年,轻轻说,“他在长亭。”

鹅黄衫子的少年急忙拢住马头,提住缰绳向长亭中望去。宛如尘沙之中的一颗明珠,白衣少年的身影立刻跃入鹅黄衫子少年的视野。

鹅黄衫子的少年,不易察觉地微微舒了口气,面上拢上一朵微笑,翻身下马,朝向长亭,轻唤一声,“莲初!”

*****************************

那被唤作“莲初”的少年,愣怔着回眸。一见长亭之外的来人,神色间似乎闪过一丝脆弱,那宛如星子般璀璨的眸子里,微微漾起一片迷蒙水雾。

莲初连忙迎上前去,“霁月哥哥,你怎么来了?”说着,莲初又不得不抬眼望了一眼霁月身后,始终端坐在马背上身着艳紫色胡袍的男子,却又像被针扎到了一般连忙收回了目光,仿佛极是不想见到那人。

那身穿艳紫胡袍的少年,也是表情微微僵硬着别开脸颊,更是从始至终没有下马,只是坐在马上俯瞰面前的一对少年。

霁月望住莲初,轻轻叹息,“莲初,真的决定了要去吗?”

莲初郑重点头,从腰间的丝绦中拽出那根竹笛,樱桃儿一般的红唇微微撅起,“是!凭什么这一支笛子就要定了我的终身?我才不要!我去把这笛子还了给他,从此绝了娘的叨念!”

霁月微微皱眉,“莲初,你这样,会伤了娘的心……”

莲初一双黑如点墨的眸子里,迷蒙的水雾又是一荡,“可是,如果不这样,我却又会伤心……我无法接受,自己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一段姻缘在等着我……我不要这样,我不要当上一辈人的棋子!就算那人再出色,我也不要!”

“莲初……”霁月无奈又心疼地望住莲初,“你的心情,哥哥理解,但是却不放心你就这么一个人从高昌东去大辽。或者,哥哥派些人跟着你一起去,好么?”

莲初郑重摇头,“哥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这是我个人的事情,我不想牵扯到回鹘与大辽国之间的关系!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会出问题的。”

霁月又是微微皱眉,“莲初,可是你的身份……”

莲初静静一笑,原地转了个圈儿,眸子晶然闪亮,“哥哥,你看我此时还有什么身份上的担心吗?”

霁月望着眼前这个俊逸的少年,微微的笑,“果然翩翩少年郎!”霁月又看了看周围的商旅行人,欲言又止,“可是你行止……”

莲初又笑,“哥哥,你放心,我会小心从事,这个世界上有‘单间’的啦,放心啦,放心啦……”

*******************************************

终于送走了霁月哥哥,莲初站在长亭上遥望着越来越远的征尘,心下仿如青涩的果子倏然迸裂。

之前所有的坚强全都不见,之前全部的笑容瞬间枯萎。

他远没有说起来那般地洒脱,他其实对未来的路充满了迷茫。

那个远在大辽国的人,那个除了一支竹笛之外再无其他信物的人,那个出了母亲的描述之外全无其他印象的人——究竟在哪里?究竟长成了什么样子?

如何去对他说清这一切,如何能让他也同意自己的主张?

尤其——此去关山重重,道路迢迢,横穿大漠,直入草原……这是一条自己从未走过的遥远路途,等着自己的将是全然迥异于西域高昌的风土民情。

怎么可能不点点担心,微微彷徨?

**********************************************

正思忖间,又是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从霁月他们消失的方向重又卷来。

莲初一愣,抬头望去,只见得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宛如天地之间横着拉起的一条巨大的纱幕,无边无际,氤氲缭绕。

天地黄尘之间,突地跃出一匹白色的神骏,马上一个艳紫的身影,伏低身子,飞马而来。

随着神骏“兮溜溜”一声长嘶,马蹄戛然停止在了长亭之前。

莲初的颊突地一红,僵硬着下意识地别开脸去,身子杵在长亭门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马上之人,更是别扭,分明就是直奔莲初而来,却挺直着自己的身子望向前方,刻意不去望那站在长亭边的白衣少年。

这紫袍的少年,分明就是刚刚陪同霁月来过的那一位。

**********************************************

两个人之间僵持了片刻,引来了长亭中过往商队行人的注目。

莲初脸颊又是一红,横着瞥了那紫袍少年一眼,见他双眼目视前方,更是没有下马或者说话的意思,只得一甩头,跺了跺脚闪身离开!

就在莲初跨上马来,一带缰绳即将奔驰之时,那紫袍的男子忽然极轻地开口,仿似说给风听,又仿似只是说给他自己听,“别去大辽了……”

莲初颊上红晕又深了一层,也是目视前方,对着风说,“不要你管!”

那紫袍的少年微微叹息,又是轻轻地说,“他已经不在大辽了,他去了大宋的汴京……而且,据说他竟然在汴京经营着勾栏院的生意……”

莲初带动马缰,急急向前,也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不是去找他,只是要把笛子还给他。还了,就回来……”

话音未落,白色的身影已经穿入前方的烟尘,转瞬已然模糊于视野。

紫袍的少年定定地凝望着那如玉的背影,眼光随之被拉得悠长,悠长……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笛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笛诱
上一章下一章

一 勾栏院 1、莲初开月梵(代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