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
临近考试《江如练》断更两天,这章为了数据乱绉绉。
让我们把时针向前拨,从盛唐回到初唐。一个叫陈子昂的大神,正站在唐诗的十字路口: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独孤求败。
他拿出的作品,就是那首大家都很熟悉,但都不太理解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最容易被低估的诗。先不急着解释,来说一下,这首诗在唐诗江湖上的地位。
彼时,大唐刚刚过完五十周年华诞,大boss(老板)是女皇武则天。
整个诗歌江湖,很崇尚浮华,出现了大量的“宫体诗”。这类诗可以简单理解成“赞歌”,写的都是“我大唐帝国多么牛”“皇帝陛下多么圣明”“山河多么壮丽”“人民多么幸福”等等。
这个时候,初唐四杰出现了。
虽然这“四大天王”写出了很多好诗,但王勃死得太早;杨炯人微言轻;卢照邻自己还没有摆脱浮夸风;骆宾王更指望不上,早参加叛军去了。
唐诗的春风,一直没有吹来。
之后,历史又选择了一个人,就是陈子昂。当时,他做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幽州军团参谋。
他先是倡导文风改革:要摒弃齐梁诗歌的浮华,继承汉魏风骨,写文章要说人话。
然后又向武则天提议,不要任用不懂军事的武攸宜做大将军。
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她没有同意。果然,武攸宜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猪队友,他大败而归,还牺牲了先锋官王孝杰。
没过多久,陈子昂就在政治douzheng中被降职了。
这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他登上幽州台。
远处,是已经被契丹攻陷的城池。
他郁闷极了:唐诗改革,没人理我,杀敌卫国,也没人理我。比我寂寞的,还有谁?
这就是《登幽州台歌》的诞生。
这首诗也不需要解释,只需纠正一种误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是我既看不到古代的大神们,也看不到后来的大神们,他们也都看不到我。
这是跨越时间、空间,与天地时空的对话。
这该是怎样的寂寞!甚至连“幽州”这个地名,都让人觉得寂寞。
如果说张祜的寂寞是一座渡口,李白的寂寞是一座山,杜甫的寂寞是一江水,张继的寂寞是一阵钟声,那么,陈子昂的寂寞,就是一个小宇宙。
陈子昂四十出头就去世了,他没有看到唐诗的春天。
但在整个唐诗的长河里,他就是历史转折中的先驱。在他之后,唐诗才开始迎来万物生长的时代。
李白、杜甫、王维们,才开始打磨出唐诗的性感光芒。
现在发现了吧,“想留不能留”才不是最寂寞。无敌,才是最寂寞的。
……………………………………
火星傲然孑立于太阳系的地外星体之中,它天然拥有不仅能支持生命、还能用于技术文明发展的所有资源。
与月球相对荒芜的环境相反,火星拥有真正的海洋,虽然它还封存在土壤的永冻层中,它也有大量的碳、氨、氢、氧,只要具有足够的智慧,就能让它们为我们所用。
这四种元素不仅是食物和水的基础,也能产生塑料、木材、纸张、服装,以及最重要的火箭燃料。
另外,火星经历的火山和水文过程带来了与地球上一样的多种矿物质。已知对工业生产有重要作用的各种元素都存在于红色星球上。
虽然火星地表没有液态水,但地面下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火星的地热能源现在还支持着地下的热水储备。
这种热水储备可能成为微生物的庇护所,令它们从古火星维持至今;它们也可能代表沃洲,为未来的人类先锋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地热能源。
有了24小时的昼夜和足够屏蔽太阳耀斑的大气层,火星是唯一有能力利用天然日光维持大型温室的地外星体。
即使探索才刚刚起步,我们也已经知晓火星拥有将来能进行商业输出的丰富资源。氘,氢的重型同位素,目前价值10000美元每千克,其在火星上的含量为地球上的5倍。
火星可以定居。对于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追随者来说,火星是我们的新世界。
………………………………
宋月航《中国历代名医传》|会跑的仙人脚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关于天麻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神农当年采药时,天麻产量极少,是很不容易采挖到的。有时连续几天在山里转悠,都寻觅不到它的踪影。
一次,神农偶然挖到了一棵天麻,见它下无根须,上无秧苗,长有尺余,活像一个肥大的人脚。
他正要用手拿起来,一眨眼,它就不见了。奇怪,哪里去了呢?
神农连忙挖土寻找,连影子也没有。
神农不甘心,挖呀挖呀,几乎把一面山坡挖遍了,终于找到了它。
从这以后,神农就有了准备,只要天麻一露面,就一竹剑扎下去,牢牢扎住,天麻就再也跑不了了。
但是,等神农喘过气来,再去拔他的竹剑时,怎么也拔不掉了。
竹剑与天麻长到一起,成了天麻的茎秆了。
从那时起,天麻才发芽长秆。
虽然它野性难改,喜欢在大山里跑动,但人们却还是能找得到它。
后来,天麻就有了“仙人脚”的美名。
……………………
地球像一块球形的磁铁,磁力线分布在地球的周围,形成一个偶极地磁场。
地磁南北极的位置和地理南北极的位置是不一致的,二者相去甚远,而且地磁极位置还在不停地移动变化着,目前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大约有11.5度的交角。地磁极的迁移可能和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有关。
由于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存在交角,反映在地表就是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也存在交角,这个交角就是磁偏角。
实际上由于岩石形成过程中会获得磁性,其剩余磁场会在区域磁场中产生影响,因此地质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是以罗盘指针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作为磁偏角的。地球表面的磁力线与水平面也存在一定的交角,称为磁倾角。
磁力线与水平面的交角在赤道为0°,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在磁南北极为90°。利用地磁场的这一特性,通过研究岩石剩余磁场的特征可以确定岩石形成时的古纬度等。
利用岩石的不同磁性特征,还可以研究区域的磁异常,对矿产资源、构造格局、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既然存在磁场,则必然存在电场。大面积的地磁场感应,就可以形成大地电流,大地电流的平均密度约为2A/km2。
大地电流的强度是不稳定的,其变化和磁场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也可能和岩石所受的应力变化有关。同样利用大地电流的异常特征也可用于各种地质特征的研究。
地球的电磁场构成了地球的第一个保护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生命免受太阳风和外太空的各种电磁辐射的威胁。
极光的形成就是太阳风沿地球两极磁场的薄弱处进入地球所引起的现象。
地球磁场会对居里面之上的地壳上层岩石产生影响,使岩石获得磁性。并使岩石的磁化方向与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
通过对岩石剩余磁场及岩石形成历史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磁场曾经不止一次的发生重大的改变。
甚至是南极变成了北极,北极变成了南极,也就是发生了地磁场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