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本朝律法明文规定,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守孝满3年后才能议亲成亲。但其实像他们这小地方,满十个月后就能议亲,等到孝期满后就能成亲了。如果在孝期前就议亲,那么守孝更是会缩短,须得一年。这也是为了那些适龄议亲的男女留了余地,以防最后都错失良缘。
可她们愿意等那么几天,银子也不能等那么久啊。
三人也不气馁,规矩是人定的。她们记得桑云双亲是后搬来的村子,如今去世,也都未见过有亲戚来找过,更为好说。过几日再来就是。
三人刚走到门口,还未开门,饱经风霜的木门又被敲响了。
“云姐儿在家么?我是县城里的周媒人,可否开个门?”洪亮有礼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桑云连忙开门请进,那三人反而不急着离开,就站在门内站着不吱声,想看个详细情况。
“这就是云姐儿吧,出落得这般好看啦,也是嫁人的年纪啦。你娘去世前和林小哥在我的见证下交换了庚帖,算是议亲了。林小哥今日也托我去整齐了定亲礼,这不赶紧让人抬来。”
那三人可站不住了,争先怀疑,因着请媒人首先就要给2钱银子,没以为是桑云找的。只以为又是来抢银子的。
周媒人早瞧那些干站着的人不顺眼,她来前也听过一些事情。
“也是我莽撞了,这是当时按着规矩来留的庚帖复件,也在衙门属下做过记录的。”
三人凑近,识不得大字几个,可认得那官家的盖章,再无二言灰头土脸走了,赶紧回去把这个消息说出去。
周媒人让人把绑着团花的大木箱子放下离开,从怀中取出红纸清单。
“还请云姐儿赏眼,林小哥上心得很,让我必须按照县城里的规矩来,我就来的晚些。”周媒人甩起手里的大花手绢扇风。
就见屋里出来一人,正是林亥。
桑云不见自己弟弟一起出来,眼神询问。林亥只说小孩在屋里困得直点头,让他先睡了。
周媒人来时还担心两人合不来,毕竟促成亲事的时候,桑云也不在。现在看来也还好,两人都能有默契了。
一般来说,常见的女方回礼是自己做的绣品,再加酒或者糕点,也可以是地方特产等。桑云针线不好,只能取出两坛子自制美食,酒早已经备下,加上些零散的糕点干果,回礼还算齐全。
因为情况特殊,双方无长辈在场。周媒人直接做了见证,也是做个顺水人情。
“云姐儿,今日我在衙门得知你曾经问过关于在县城作商的事情,依你的有情况,打听到的消息都是说不行是吧。”
想在县城里长久生意,必须办理商户,还得有店面,且主人家也有限制,必须是成家男女或者是成年男女。
因商户须得缴纳税费、以及配合关于官家的所有事宜,需要衙门那边作备书。
桑云打听过许多回,得到的都是否定,难道周媒人这里还有些其他法子。
“你这情况,这方圆百八十里的,媒人我见过太多了。幸亏你孝期前议了亲,就更简单了。”
林亥帮着倒了碗茶水请周媒人润嗓,心中盘算手头是否有关于这方面的朋友。
“你这议亲的事已经过了官家明路,盖了章,你与林小哥现在就算是一家人了。”周媒人在这个亲事上收了不少好处,不想藏拙。“你到时候再去衙门办理的时候,只需要指着林小哥说是你当家的就行。证明的话,只需到籍帐那里查看。”
桑云惊讶,这么简单。
周媒人笑了笑,“咱们这里毕竟是小县小村的,没那么多讲究。像带我的师父说,像是州府那样的大地方就不能行了,只是咱也没去过。”
解决了自己现在的燃眉之急,桑云从厨房里搬出一个小坛子来。这是她前些日子存了钱后,再做的泡菜萝卜,糟货腊味因为时间未到还没做好。
“我现今也没能有别的来报答周媒人的,这是我自己做的小菜,每次食用揭开上面盖子,用干净的筷子夹出便是,不要碰生水。”
“哟,这就是县里元宝酒楼卖得特别好的菜么?这一坛子可使不得。”周媒人本在县城里是个有名的,小道大事消息知道的一清二楚,更别提她和酒楼掌柜的还有亲戚关系,更是知道其美味。
既然已经过了定亲礼,周媒人也就告退了。
商讨的时间略长,天色已经稍晚,空气中还弥漫着别人家的饭菜香。
桑云觉得不好空腹让人回去,就请林亥留下吃饭。
林亥欣然接受,并表示自己可以帮忙,被拒,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等待。
桑云在主屋床榻房准备了一盏小小油灯,免得小孩睡醒后害怕黑,又拿了一盏大的油灯进了厨房。
桑云家的厨房比较独特。
大多数人家为了防风防雨,厨房多数用木板三面围起来,她家还算讲究的。父母听从她的建议,自己用砖头砌了个小屋,里面糊了三个灶眼,两个铁锅一个大一个小,一个特别请人打制的平底铁锅,还有一个砂锅。还糊了个窗户在东面的墙上,进出的小门也做了个竹帘,冬暖夏凉。却也还有厨房的通病,光线不好,天稍微不明亮,进出都需要油灯。
桑云先环视了一下厨房里还剩下的食材,早上給弟弟留的饭就剩下一道胡萝卜炒鸡蛋。想到昨日弟弟还嚷嚷着要吃面食,而且一会儿林亥还需要回到他半山腰的家,不如就做面疙瘩汤好了,速度也快。
面疙瘩介于面汤和面条之间,更讲究手法。面湿了,落在汤里不成型,面干了就成了面团,须得加上一点盐慢慢加水搅拌,直到筷子搅拌不动却还是稠稠的模样,再放置片刻,让其更为筋道。
其次面疙瘩汤浓味香,不讲究的用白菜和鸡蛋就能做出,实属简单美味。
油热后,撒下葱花,炸出香味,随后放入白菜炒香,放清水入锅,等待烧开。
总不能让客人只吃一道汤食。
厨房东墙脚阴暗处,整齐的摆着一列陶土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头顶木梁更是挂了不少的腊味,其中以猪肉居多。
桑云她娘和县城里猪肉佬的关系不错,又知道猪肉佬杀的都是自家猪,就和他说了骟猪的法子,猪肉佬试了下,发现味道确实没有之前那股腥臊味。为了感谢,桑云家买的猪肉向来都是成本价,实惠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