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漠南兵临哲瀚原
正定二年十月底,江昊所率的镇虏军之一部与吕光召率领的雍北边军会师之后,兵分两路向东进发,一路上接连击破燕军部队、攻克城堡营寨,到十一月中旬,两路人马合计击溃北燕兵马达三十余万之众,斩杀过十万,攻克城堡十余、焚毁营寨无数,北燕大军右翼全线动摇。
十一月初,两路东进人马在代州西部边界附近一处叫做哲瀚原的地方再度会师,而此时由燕主怒容列亲自统率的北燕主力大军六十余万就在此地以东大约武士多里处的襄州西南部重镇土吉城周围集结,而在土吉城以南,就是北岭左路主力防守的雁门山防线,据说安达知也亲自在那里坐镇。
此时,海西那边的军报已经传来,整个海西诸部败走、星散流离,云朔一带的形势终于彻底稳定了下来。
可以说,江昊规取云朔的计划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了。
若非人力有限、加之海西北部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农耕的话,那么不要说云朔,就连整个海西大草原都可以纳入版图了。
海西之战之所以能够摧枯拉朽,乃是江昊优先保障西路的供给、造成了对海西诸部降维打击的结果。
而这一计划的代价,就是江昊自己所必须要承担的,现在他就不得不在面对优势兵力的北燕大军时使用传统的战法了。
海西之战的结果,对于北岭一线的楚军自然是极大的鼓舞,而对北燕大军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北燕人自从起兵起来战无不胜,早已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傲气,骄狂不可一世的他们不可能接受和正视战败的结果,但其好处就是不会因此而动摇士气,甚至就连西路楚军接连击败数十万燕军也不能对他们造成影响,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凶性!
而大楚勇毅侯、镇西将军江昊的名字,则是随着他一路上接连斩杀燕军猛将、力挫其凶锋而在燕军各个部队以及近百万大楚北岭左路边军之中传扬了开来。
此时,燕主慕容烈的帐下猛将如云,北燕排名前五的绝世猛将之中,除了呼延兴隆已经被江昊斩杀之外,其余的四位正好都在于此!
这四员绝世猛将,听到呼延兴隆折在了江昊的手中,便都是嗷嗷叫着要去会一会这江昊,要给呼延兴隆报仇!
他们未必是跟呼延兴隆的感情有多深厚,只是因为江昊挫了北燕武将的面子,加之他们每一个都想要斩杀江昊、来获取无上的威名。
“都给朕退下!”燕主慕容烈怒斥一声,把这几个家伙都赶了出去。
大军交战,关乎社稷国运,岂是你们争风斗气的场合?
“传旨!”他沉声喝道:“命漠南诸部速速集结大军,限定三日之内要赶到哲瀚原,一鼓将那里的西路楚军全歼!”
虽然大楚北方边军的战斗力不济,但近来似乎却是勉强稳住了阵脚,这必然与那安达知亲临督战有关。而且,这北岭左路还有近百万大军,在数量上是超过他自己亲率的这支大军的,而西路的这支楚军虽然只有不到二十万人马,但战斗力却是不可小觑。所以,他不能冒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必须要让漠南诸部出兵,虽然未必能够歼灭这支楚军,但至少要拖住它,给自己击破正面的北岭左路楚军主力创造条件。
燕主慕容烈虽然本身识字不多、文化不高,但却是天生的战略家和战术家,因而立刻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正定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漠南诸部集结五十万骑南下,与江昊统率的镇虏军一部五万余人在哲瀚原爆发了众寡悬殊的大会战。
大战爆发前,代州的燕军以部分兵力向西逼近,意图夹击西路楚军,因此江昊与吕光召商议之后,由吕光召督率雍北边军向东与燕军对峙,而江昊则率所部五万余镇虏军兵马北上迎击漠南大军。
以区区五万与人正面迎战十倍于己之敌,纵然对江昊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江昊下令在此战中将所携带的炮火全部投入,不再为之后与燕军主力的战斗保留了。
没有办法,如果没有了炮火的优势,即使对英勇善战的镇虏军来说,北夷骑兵也将变成可怕的劲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且,即使拥有了火炮的优势,但毕竟弹药还是不够充足,要想形成朔州那边对海西诸部的那种压倒性优势也不可能,所以在战术上也是必须十分讲究。
张海、赵从义等虽然都是久历沙场的悍将,但对这个局面也感觉十分棘手。
江昊略加思考之后,便定下了中央突破的战术。
在火炮出现之前,北燕征服北夷诸部,主要也是采用弩炮的有限火力优势掩护下的重骑突破战术,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江昊在这里就是照搬了燕人的经验。
对于北夷人来说,这种战术几乎是无解的。
一方面是因为北夷人缺乏弩炮、无法形成弓箭射程之外的火力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夷人缺少重骑兵,这种情况到了现在由于失去了定襄代三州的控制权而变得尤甚。毕竟,当年大乾汗国崛起、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重骑兵就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北夷人传统的轻骑骑射战术,骚扰可以而破敌不足。
现在的北夷人,整体战力已经无法与大乾汗国时期相提并论了。
虽然如此,以五万对五十万依然是几乎没有胜算的局面。
要知道,北夷大军毕竟是骁勇善战的军队,不是内地那些乌合之众的乱匪可比。
但在江昊的眼中,北夷人的数量优势并不可怕。如果楚军只是防守的话,那么十倍之众的北夷人自然是可怕的,就算是车乱战也能把凶悍的镇虏军耗死。但江昊却是要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这样一来,大部分北夷人甚至都来不及与镇虏军接触,他们的核心部队就会被镇虏军的重骑击破、整个指挥体系会被瘫痪,届时再多的兵马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面对十倍之敌,哈要主动出击,这是需要无比的勇气的,不是一般的部队能够承受得住的。好在现在的镇虏军已经不是一般的军队,他们气势如虹、敢于面对任何强敌。
若非如此,江昊也不敢冒险采用这种战术。
大战伊始,北夷人就从两翼分兵朝向镇虏军的侧后进行包抄,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对楚军进行包围,然后再利用轻骑的机动力来消耗楚军的弹药,最终从四面八方展开总攻。
不能不说,北夷人的算盘打得确实是不错,可惜他们遇上的是江昊率领下的镇虏军。
江昊立马在一片高地之上,扬鞭指点战场上各处的重要位置,对部将们进行战前的部署。
对面,北夷人的巨大战阵之中,无数旌旗飘扬,其中光是属于藩王的大纛就有十几面!
但江昊只是冷哼一声,道:“十几位藩王,但却没有一个核心,鞑子的各部之间必然配合不畅,不足为惧!”
张海皱眉道:“但这样一来,我们突击的目标也是不够明显啊。”
“无妨!”江昊道:“我们就一个一个藩王地去打嘛。”
赵从义道:“可是这样也有问题,就是到了后面我们的炮弹可能就不够了。”
江昊道:“只要干掉三五个藩王,剩下那些估计就只会想着逃跑了,哪里还会拼死跟我们硬刚呢?你们三位每次各自选择一个藩王作为目标,最多两轮突击,鞑子就无能为矣。”
张海、赵从义和李悦三人闻言,心中一动,双眼之中都是精光爆射!
一直以来,江昊打仗最喜欢身先士卒,而让部将负责指挥部队,但这次听他话里的意思,是要让他们三个去带领重骑冲锋,而由他自己来负责在后面指挥。
这三位都是好战分子,听到有机会亲自率领重骑冲杀、斩杀北夷藩王的机会,都是热血沸腾!
这三人也都是镇虏军中的著名悍将,虽然修为最高也不过天人上境而已,虽然在卒伍一级的兵头里也不乏通玄巅峰修为、平时七八个人就有可能联手将之击败的人物,但是武将的战斗力不能用平时单挑的修为来衡量。这是因为在战场上的传统领冷兵器作战方式,对于儿女和非乌合之众的正规军队来说,讲究的都是队组的配合而非个人的武勇。真正的近战对抗,每个局部上都是在卒伍队这一级单位之间发生的。一名将领带着自己的护卫,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相当于一个队组,不过这个队组通常要比普通的卒伍队战斗力强大了不少。在这样的结构下,武将本身的武勇自然会有很大的加成,但由于战斗总是在一个个小的局部上发生而不可能一万人同时攻击一个人,所以也可以将武将的武勇放大。可以这么说,只要武将的护卫不是太逊的话,那么一名平时十人敌的武将在战场上差不多就可以做到千人敌,而一名百人敌的猛将则是可以做到万人敌。
如张海等几人,由于他们的护卫都是久历沙场的悍勇之士,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差不多已经可以踏入万人敌的门槛了。
而对于那些并不善于队组配合的民间武林高手来说,他们在战场上的实力反而会被压制,平时可以力敌百人的存在,在战场上未必打得过一个卒。
将领在战场上,一看个人武勇,二看护卫的战力。就算是一名平时未必打得过一名老卒的拉胯将官,只要护卫够强的话也可以是百人敌。
不过,这种以近战为主的典型传统冷兵器作战方式已经差不多被淘汰了,自从弩器成为制霸战场的王者之后,武将尤其是中高级武将最重要的作用并非亲自拼杀而是指挥作战。这也是前朝和大楚能够实行“重文轻武”的基础。
不过在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冷兵器作战方式依然是存在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武将在关键点上的冲杀则是常常可以发挥出扭转战局的奇效。
现在江昊所要面对的这场战役就是这种特殊的情况,他打算采用的战术乃是集中大部分兵力做孤注一掷的拼死一搏,真正的战场其实非常狭窄,不需要如平时那样需要各级将官在各自的部位进行层级的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将领的作用就主要体现在了身先士卒的冲杀方面,对于决战决胜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
如张海等三人,无论在指挥作战方面还是亲自冲杀方面,都还是很厉害的,不过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是不能跟江昊比,当战斗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的驾御能力就未必够了。尤其是像此次战斗这样数十万人的规模、而且还要面对十倍之敌,整体上的指挥就不是他们能够担得起的,所以江昊只能选择了由自己来掌握全局,而把这三人作为刀锋来使用。
当然,除了张海三人之外,还有一批官位在他们之下的将官,比如统制、屯长等等,也都是被江昊作为刀锋来使用的。
这种情况也是武将带兵较之文官带兵更具优势的点之一,因为依靠他们的武勇常常可以做到以少胜多,可以使用的战术也更加灵活多变。而文官带兵的话就无法亲自冲杀,就算亲自冲杀其效果也远不如武将,只有少数文武兼备、弓马娴熟的文官才有这样的能力,身边还得有勇猛的护卫才行。正是由于目今大楚的军队以文官带兵已经十分普遍,即使是中高级武官也大多都“文官化”了,甚至基层官兵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也早已丧失。也就是像北夷人这种蛮夷以及燕军这种起自蛮夷的军队中还保留着浓厚的武勇之风,再就是北山系部队还保有武将当先冲杀的习惯。
因此,北岭两路以及辽东路的大楚边军,在缺乏箭矢弹药的情况下,面对燕军和北夷人作战时就非常被动,常常被对方的劣势兵力击溃。
但镇虏军就不同了,全部都是悍将领兵,绝不畏惧近战。
江昊这次使用的这种孤注一掷的战术,也就是在指挥镇虏军这种部队时能用,要是带领正统楚军的话,这种战术就是取死之道,因为在懦弱的各级领兵官的带领下,部队会很快就崩溃而陷入全线失败。
所以,北边的楚军作战,一向都是依据城郭阵地稳扎稳打,极少会冒险出击。而这样的战术就非常被动,常常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而被对方打的顾头顾不了腚。
就算是让江昊去带领那样的军队,怕是也没有办法破敌制胜。
因而大楚的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极其严重,是制约其作战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对于一向习惯了与大楚北方边军作战的燕军和北夷漠南诸部来说,遭遇了镇虏军这个楚军中的异类,则是变成了他们最大的劣势,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他们的失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