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的收获,走向真实的自我

心理成长的收获,走向真实的自我

清华和心理学结缘,是因为从现实的角度似乎该有的都有了,却在生活中时常感到平淡无趣,工作也有瓶颈难以突破,对于接下来的人生,似乎也没什么可能,似乎一眼都可以看到尽头。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指引清华阅读心理学书籍,武志红的培训题目《自我觉醒之路》让清华很有感觉,内心坚定一定要参加,曾奇峰的《精神分析初级网络课程》片头“献给所有追寻心灵自由的人们”也让清华内心激动。

生命的可能,自我的觉醒,心灵的自由,这正是清华内心所求,于是开启了一段自我成长之旅。

经历了两年精神分析的个人体验,清华接触到意象对话,发现意象对话足够深刻也足够全面,于是通过意象对话一对一督导、小组和课程,持续心理成长,又走过五年多的时间,清华似乎看清楚了自己迄今为止的人生是怎么回事。

意象:花间精灵球球被一掌拍下人间,拍她的是内心黑暗外表光明的强大天神,嫉妒球球晶莹剔透,虽然弱小却是她自己,“做人去吧,你!”猝不及防,球球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何来到人间。“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来这里要干嘛?”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迷茫,内心空虚,什么都没有。

现实:清华出生一个月后,妈妈要下地做工,把她交给奶奶,傍晚下工后才把她接回家。奶奶有些重男轻女,清华似乎常常一个人呆着,具体是否如此已不清楚。

意象中,有个小婴儿总是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灰白色的墙壁,房间里空荡荡的,也没什么声音,连狗叫声、鸟叫声都没有。小婴儿内心充满恐惧,时光似乎停滞,只有永恒的寂静,死一般的沉寂,真的很难熬。“我不好”这个信念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印刻的,但似乎如影相随,很容易被激活。若拿掉这个“我不好”的评价,内心会充满恐惧,似乎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要去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却不知如何面对。有了这个评价,似乎更安稳一些。这个信念好像是小婴儿为了让自己安稳些所产生的。意象中,有个偶尔走向自己的女人,那个叫妈妈的女人,小婴儿就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因为妈妈来了,自己就不用一个人了,不用去面对一个人的恐惧,也不用去面对恐惧背后的迷茫与空虚。小婴儿用讨好妈妈和妈妈建立联系的方式回避一个人的恐惧,也回避了不知为何而来的迷茫与空虚。就算如此,小婴儿依然常常一个人,因为妈妈实在太忙了,顾不上她。小婴儿讨好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期待,期待透过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她一直在等待,等待被看到,如此渴望,却常常失望。

现实:对于清华的出生,爸爸是失望的,他一直以为是一个男孩。他一直用男孩的标准培养清华,美名其曰对清华和哥哥一视同仁,坚定而强势地对家中亲戚说“我家的女孩也要是女强人!”爸爸是家里的天,说一不二,强势而控制,他不回来不能开饭,清华和哥哥学习成绩没进前三需要跪祖先,还有墙上贴着的各种“不准”。爸爸对清华控制而忽略,控制主要在学习方面和他自己的期待方面,再大一点学习不好,他会冷嘲热讽,会明确告诉清华他不喜欢成绩不好的孩子,对于清华不如他期待的地方,会很不满意地指责,其他方面很忽略,所有的爱似乎都在吃上面。由于内心有个“我不好”的信念,爸爸的每一次不满意和指责,似乎都意味着“我不好”,清华感觉自己被伤得像只刺猬,内心千疮百孔,虽然自己已经竭尽全力让他满意。

应对:面对妈妈的忽略和爸爸的指责,清华的应对方式依然是回避,她会躲起来,上天入地地躲,现实中会躲在山上的石洞里,躲在床上,意象中会一个人躲在云层里,一个人躲在山洞里、深井里,远离了他们,一个人呆着,似乎就没有绝望和伤害。清华和其他人都只保持现实层面的接触,不走心,因为他们的负面情绪和不满似乎自己也需要去负责,太累,内心被看到的期待也会再一次失望,关闭内心就不需要重复伤害,不好就是和人没有连接,在内心深处,不管身边有多少人,依然是一个人,像一座孤岛一样。

代价:讨好让清华被别人的情绪和期待推着走,一直为别人活着,很累,背后的期待被看到和等待也是一场空,心理能量都在别人身上,自己消耗地很厉害,甚至出现放弃的念头,觉得活着其实也没什么意思。意象中有个自己奄奄一息,虚弱不堪,父母还以为清华死了,直接把她埋了。意象中还有一个老奶奶,白发苍苍,体力不支,依然在爬坡。无语凝噎。

看到这些的改变:清华试着将完全投注在别人身上的能量尽量收回来,关注自己,先止损,不再那么消耗,去面对自己的空虚和迷茫,发现自己其实想要体验,想要更多的生命可能,想要尊重自己真实自我的意志,不再被别人的期待推着走,想要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被掌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花间精灵的前世今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花间精灵的前世今生
上一章下一章

心理成长的收获,走向真实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