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
“我能怎么看?”这矮胖男人,是想问自己的看法吗?很明显不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占据华夏的东南西北将天下三分。这些即使不算了解历史的人,就算听巷口那些老年人们口口相传的闲聊中,或者是偶尔去天桥的集市上听说书先生讲上那么两场。也能了解一些精彩的三国故事。三国热不仅在东洋热,在华夏也是。但这矮胖男人肯定不是来听许大茂谈三国的,如果真是为了听他的看法的话,对于三国战役何必在之前铺垫那么多没用的个人见解。整个一对话下来,这矮胖男人自说自道,唱独角戏的时间就占了九成。反正完全没有给许大茂插话的机会。许大茂左右看了看,笑着回答道:“这个,可能,可能是曹操听信了反间计错杀了蔡瑁张允,最后导致的结果。”“哈哈,许大茂君,果然不同寻常三言两语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蔡瑁的死,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蔡瑁的死不但让曹操没有了善于水军作战的将领,也使得荆州投降的人不免兔死狐悲,忠诚度也随之下降。而曹操杀蔡瑁,直接原因虽然是周瑜的反间计,但他身为新降的将领,并且是统领水军的重要将领,这就是原罪。曹操南下,尚没来得及整顿荆州军马,就跟东吴对峙在长江之畔,虽然曹操兵强马壮,但兵凶战危,他也不得不小心。而且,蒋干本来就是曹操派出去的,比起来他当然更信任蒋干。也是曹操对水战不熟,不明白一个水军将领的重要作用,否则还会仔细斟酌斟酌的。但等赤壁大败之后,明白也晚了。曹操本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说不定,曹操重用蔡瑁本来就是为了安抚荆州文武的权宜之计。所以,如果说蔡瑁被杀硬要说是他做错了什么,那就是他在投降后没有学会韬光养晦,在还没有建立信任的时候,就出任水军统领,犯了忌讳。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自率大军进屯黎阳,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
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尽管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粮草、军货、财力仍然占据明显的优势。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处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曹操听说许攸来了,跣足出迎,高兴地说:“子远来了,大事就可成了!”再请许攸入座相谈。许攸问到:“贵军军粮可以用多久?”曹操答曰:“尚可支持一年。”许攸再说:“哪有这么多?说真的吧!”曹操再答:“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说:“难道你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不说真话?”曹操说:“跟你开玩笑而已,其实军粮只剩此月的份量。”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亦无粮食,此乃危急存亡。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自己败亡!”“关键之人只是许攸。”“许大茂君,你说知人善用,在关键的时候用对人,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许大茂连连点头称道:“对对,大人,您所言极是,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别说你不读三国了,那些精髓道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你的思维里。”“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就是拥有天生的才干,拥有天赋的人是那些无论怎么努力都追赶不上的望尘莫及的存在。”“许大茂君你就是这样的人,你就是这乱世之中的卧龙凤雏,你需要一位真正赏识于你欣赏你的才干的人,带你走向更为宽广的天地。”“许大茂君,你应该不会选择偏居一隅,在这小小的四九城城结束人生吧,好好考虑一下吧。”许大茂人都快听傻了我要是一个不小心,不就被你错杀了,哪有什么考虑的余地。许大茂双手一抱拳,恭敬地说道:“大人,这用得着考虑吗,我许大茂对您对整个帝……国……”矮胖男人拍了拍许大茂的肩膀,示意许大茂不必再拿出这一套阿谀奉承的说辞来进行敷衍了。“许大茂君,你好好考虑。”矮胖男人语气平缓地说道:“放心,有的是时间。”“送许大茂先生回房休息。”一路上,许大茂感觉哪里不对劲,精神头也有些恍惚。这几段对话下来,信息量直接爆炸了,这矮胖子到底是把我比作被错杀的蔡瑁张允,还是当世的卧龙凤雏。这哪里有什么选择的余地,选不好,拯救一个送命题而已。但转念想想,这矮胖男人想要杀他的概率还是不大的。如果这矮胖子把自己比作曹操的话,那么赤壁之战他最不该杀的人就是蔡瑁张允。按照这个思路推算下去,反观一下自己,还算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