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机构调整
一夜过去,阁部重臣、京官们等待的时刻终于到来。
上值后,监国府的内侍分头通知阁部重臣,商议衙门调整事宜,以及落实坚壁清野演习政令。
非常熟悉的场景,一切都模仿乾清宫东暖阁。
监国信王居中而坐,内侍侍立两旁,阁部重臣、科道言官分坐下首两侧,身前案几上摆着糕点、水果和清茶。
可以边议事,边喝茶吃糕点、水果。
信王慢条斯理地喝了几口茶,轻轻放下茶杯,扫一眼众臣,开口道:“京城商税征收情况,相信诸卿都已知道。曾有人说,征商税就是与民争利,孤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事实告诉孤,孤错了。”
这番话说得议事堂内一片肃静。
“没错,是孤错了,错在相信那些说与民争利的君子,错在没去倾听老百姓心声。”
说到这里,朱由检冷哼一声,非常坚定道:“今日孤要告诉诸卿,不管发生什么,京城商税绝不会停征,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渐向其它城池推广。”
在乾圣的强势之下,曾经的商人代表也不敢再代表,默默地听着朱由检讥讽。
他们现在关心的是衙门如何调整,老衙门官员如何安排。
在控制南直隶、威慑江南诸省后,上书房在大明的地位已经确立,曾经作为王朝核心的阁部已经没落。
他们去不了上书房,只想在监国府治下,能有个好去处。
“四省分管,相信诸卿已经听说,今日孤就作个定论。”
说到正题,大家顿时精神起来。
“首先,除北直隶外,其它三个布政使司改为省,撤销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三个衙门,巡抚衙门为一省最高行政衙门。”
布政使司三司衙门,在巡抚固化以后,基本成摆设,在政务变革中被撤,都在意料之中。
堂中无人会在意。
“其次,监国亲王府只负责三省一直隶的政务,不再涉及军务。三法司衙门参照新政设立,向上书房相应衙门负责。”
四部院寺划归上书房,地方作相应调整,同样在意料之中。
监国亲王府还能省些开支,大家更不会有意见。
“最后,留存的四部衙门,已经没存在必要,将在监国亲王府下设财政司、人事司、考试司、建设司,吸收户部、吏部、礼部和工部官员,冗余则外派地方。”
撤部除司,对韩爌等老派高官来说,内心很难接受,但也没谁会反对。
谁敢反对,这个一心学乾圣的监国信王,一定会另起炉灶,将四部衙门搁在那不管,官员们无处去,会把怒气撒在反对者身上。
见大多脸色阴沉,朱由检暗自耻笑一声,继续道:“郭卿兼管财政司和商业司,定为从一品;其余尚书转为各司司长,仍为正二品。侍郎级官员全部录用,除户部左右侍郎任财政和商业两司司长,其余侍郎按相应品级定官职。”
说到这里,在场大多官员才转阴为睛,至少他们是不会有问题,并且待遇也能相应提高。
扫一眼脸色阴沉的科道言官,朱由检继续道:“另设检察司,为正二品衙门,吸收科道官员,对各司施政和廉政方面进行检察。”
将科道言官提到新高度,他们顿时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