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高昌聚义】
自从城内张贴了征兵檄文后,街道没有了当初算不上繁华但也还算热闹的景象,城中的凡是十五岁以上的都到北门、东门和南门外操练了,而妇女则是在家里为士兵们做烙饼和米粥。
张宇也很好奇古代是如何操练的,第二天就一同加入了队伍往北门县史那儿走去,他们排着队登记花名册,张宇这时离开了和他一同在北门干活儿的几人往队伍后后缩了缩,众人不解但也不太在意他的举动,若无其事的继续排着队。
“下一位!”用他那嘶哑的声音费力的喊着。这时排队轮到了张宇,县史见到张宇来到跟前就问道:
“将你的姓名,年龄,家住何处通通报来。”
“报告长官,在下复姓观枫单名隐,字文兰,时年十六,家在高昌县东郊滩河村,现逃难暂住城中收容院!”张宇先是潜意识的敬了个礼后保持着立正的姿势大声道…
此时,前后众人皆投来异样的眼光看向张宇,人群中传来了嘈杂的议论声:
“这小子啥情况啊?”
“这是什么造型啊…”
“这小孩有十六吗?这刀怕是都拿不动吧,哈哈哈……:
“这有啥办法,前汉强盛,年满二十为丁,耕作三年才入伍,现在连年战乱,有人参军就不错了。”
……
张宇这时尴尬瞅了众人一眼,便提着刀向城外的练兵场跑去。
没多久,张宇就完全的融入了这只军队,他并没有像众人所说的那样不堪,连刀都提不起来,反而还觉得这汉刀并不重,也就一斤多一点。不过回头想想,哪个士兵能够用十几二十斤的刀单手连续作战?制式武器太重显然不可能的,跟何况现在还是农耕时代,铁矿产量应该不会多,所做的武器只要能够杀人,就不必要做得太重。
就这样,在军队中练了两天后,张宇发现了,这些军队组织纪律并不严格,训练时都很懒散,虽说自己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也能想象到当大军压境时,这样的军队肯定一触即溃,哪怕现在身处黄巾起义的末期,高昌也有几千人的军队,若临川的黄巾军哪天真的向高昌攻来,就冲着黄巾军曾经席卷全国震惊朝野的名号,攻下高昌仅需千人,如此一来,常居数万之众的高昌城,必将生灵涂炭。张宇一想到日军侵华时犯下的暴行,便暗自立誓,一定要守住高昌,因为这是他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家。
军队气氛要想改革,必须上行下效,找百夫长、千夫长这样的角色肯定是不够看的,打蛇打七寸,只有找当地的最高官把他说服了才能有效——对,就是县令。
县衙内,一名小吏带着一众身着华服的富家子弟走向了大堂,县令抬眼见状后放下了手中的竹简佃册,一旁的县丞对小吏问道:
“众人前来,所为何事啊?”
“大人,他们带兵前来与你会盟坐镇高昌的。”
“大人,在下姓吴名琦字文昌,庐陵商户,自募甲士一千人,粮草五百五十石!”
“在下姓刘名耿字苏安,庐陵景帝之子长沙王之后,自募弓手甲士各七百,粮草八百石。”
“在下姓王名衡字暮灼,豫章王氏,自募甲士一千,粮草六百石。”
“罗燮字士忠,豫章罗氏,家祖曾拜高祖治粟内史,自募甲士一千,枪兵弓兵各五百,骑兵战马各三百,粮草一千七百石。”
……
……
“如此甚好,诸君亲临高昌,李某荣幸之至,现聚有甲士两千,粮草两千五百石。如此之说,现我等共有两万,区区黄巾,有何惧哉,哈哈哈~在坐既苏安兄贵为汉皇后裔,我愿推举其为盟主,诸君意下如何?”县令爽朗的说道。
“士忠世伯,即为我大汉将门之后而又统兵最多,理当立为盟主”刘耿谦虚的说道。
“诶~老夫可不敢造次啊,我罗氏自先祖乃立誓愿为刘家世代孝忠,世侄可得让我保全晚节啊。”罗燮连忙推辞着,转头又带着暗藏深意的目光对着众人。
“既然汉室宗亲在这,盟主当立刘耿。”
“我等愿从,匡扶汉室。”众人齐声说道。
罗燮抱拳随声附和,但拳头却始终紧握着。
“那刘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在此为大汉谢过诸君了。”
“我等愿为大汉誓死效忠!!”众人面朝刘耿再次抱拳说道。
“那我遣人于东门外设坛,三日之后歃血誓师!”县令说完后站起身来,县丞在旁招手示意着一个小吏,小吏也明白其意思便抱拳鞠躬后往县衙外走去。
……
……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有要事见县令大人!让我进去!!…”张宇在县衙外和小吏吵了起来。
其中一个小吏阴阳怪气的说:“你个小毛孩能有什么要事,赶紧滚一边去,大人没闲功夫理你!”。
“这是相关高昌城生死存亡的大事,你要是不想被黄巾贼当军粮的话让我进去!”张宇严声呵斥着小吏。
这时,之前记从军花名册的县丞从衙内传走了出来对小吏说:“不得无理。”
随后又对张宇问道:“哦?是你?何事会威胁到我高昌安危?你且说来。”
张宇一本正经地说:“我简要的说两点,一,我们的军队战力,二,我们目前的敌人可能不只是黄巾军,这两点我要禀报县令,仅此两点,就会使整个高昌遭遇无妄之灾。”
“那快些进来详说。”县丞急忙示意张宇进去。
“伯仁兄啊,门外所争何事啊?”看到县丞带着张宇在门外朝大堂内走进来,县令放下早已被摩挲得发亮的竹简户簿抬头对县丞说。
张宇也学着古装剧中行了个跪礼,不过他觉得跪天跪地跪父母,对其他人,他是不屑这样做的,所以就半跪抱拳着对县令说:“大人,此事会决定高昌的存亡,我想另寻他处无人之地再作详说。”
“到书房去吧。”县丞说道。
旋即三人来到了书房并关上房门后,张宇第一反应还是看了下四周,屋内都是堆满了竹简的架子,文书虽然不少,但是几乎是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但其他仍然是布满灰尘,显然这并没有特意的交代下人来打扫书房,墙上挂着的地图和角落不满灰尘的沙盘更是深深吸引住了张宇的目光,喜欢地理的人都会被这两件物品勾住神魂这都是基本常识,正当张宇看的入神时,县令示意张宇和县丞坐下,张宇才反应过来小心的跪在一个县丞给他递过来的蒲团上,县令开口问道:“敢问小友尊姓大名,家在何处?如此谨慎,是有何要事与我禀报啊?”
“大人,在下复姓观枫单名隐,字文兰,家原先在高昌东郊五十里外的滩河村,为避黄巾之乱而来到了高昌城,现如今刚从城中的收容院参加了义军,此次前来,便是向大人禀报在军营里发现了军营里的弊端,长此以往,纵使大人坐拥万千之众,贼寇仅需千人亦可破军。”张宇恭敬的说着。
县令突然脸色一变,猛拍桌子大声骂道:“大胆,胆敢动摇军心,来人!将此贼子拖出去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