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第十四章(1)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秘书接起了电话,“喂,啊,在。”

“徐市长,您的电话。”秘书说。

徐达龙到市下属某乡镇办公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分管乡镇工业的副市长,每年的部分时间段儿,都要身体力行的到市属乡镇蹲点,具体办公,解决“工业现代化”的问题。那时,尽管“文革”后百废待兴,尽管百花凋敝后等待百花盛开,但主流媒体仍然提倡要在全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中,工业现代化是第一个现代化,处于领先地位。

当时,许多歌曲中都提到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怎么怎么的,以增加可爱的“政治性”,在音乐欣赏中,也不该忘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尽管这个思想觉悟是如何的超前,因为在“文革”刚刚结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就大谈特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物质基础上的确有些超前,那么,人们的思想觉悟自然就是更为超前的了。

徐达龙今年是六月初到这个乡镇蹲点儿办公的。工作嘛,他倒是蛮有激情的,每天都在跑,都在下厂矿调研,都在集中人员开会,都在进行火热的不间断的思考,就是吃饭睡觉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的就是提高国营企业的生产效率,打破大锅饭和绝对的平均制——只是破冰之旅,步履维艰。

的确,这么大一个城市,面对着文革后破烂的局面,百废待兴,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破冰之旅,听上去很诗意,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一点也不诗意,一点也不美。犹如荆棘丛生的杂草地,你走一遭下来,浑身被划伤。

人们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那些东西,例如“不能轻易打破绝对的平均制,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怎么可以搞资本主义那些个东西,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等等,很难在短时间内拔除。这是最主要的障碍。

这多亏是有政策号召和撑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否则,根本无从谈起。因为,谁也不愿意也不敢当“现行反革命”。刚刚过去的历史的记忆满是伤痕,谁也不愿意这新的伤痕不久在自己身上结疤。

按说,全国的改革开放虽说已经是近十个年头了,但在黑龙江这样的边疆地区,人们的思想更为保守一些,改革的步子走的也更为慢一些。文革中遗留的许多政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又加大搞工业生产,旧问题与新问题缠绕在一起,作为市领导者的徐达龙,自然是忙得不亦乐乎的,一点儿闲功夫都没有。

一天下来身体虽然很累,但工作的内容也非常的充实,干的都是正经的事儿,有意义的事儿,搞经济建设嘛,工业先行,这回可真抓的是生产,很纯净,很干净,生产就是生产,经济就是经济,与政治任务关系不大,不是什么什么“抓革命促生产”的那种,没“革命”的前提了。

前提变了,几乎变没了!这一变,好像只是去掉了“革命”两个字儿,但实际上犹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好像只是去掉“革命”两个字,其实,去的大了,去的多了,“革命”的寒冬轰然过去了,改革的春天悄然来临了。新旧两重天。

一开始,徐达龙还在走走看看,内心中在深刻的怀疑这个“革命的前提”是否变得彻底,是否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不怀疑啊!这是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在中国这就是有关身家性命的大问题,你不小心点,出了问题,那是绝对要命的。

但几年过去了,这个“革命的前提”还真是越变越小,到现在好像彻底的消失了。全国上下改革开放的大潮如海水般澎湃,尤其是南方省份和沿海地区,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大。北方省份被远远的落在后面。如果按照过去的纯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每一步似乎都令人心惊胆战,都令人望而却步,但是,居然什么事儿都没有,而上面还在积极的鼓励。

真是时代变了,徐达龙也是一朝醒悟过来,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才真正是落伍了。一切真的都变了,而且这“变”,只要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上面真的是要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而这与过去“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是一样的吗?他仔细的品味,加以对比,发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个是有理性的,而前面那个是胡闹!于是,他开足思想的马力,使劲儿的把自己拉回到真心实意搞改革促发展的道路上来,彻底摒弃过去的“阶级斗争”的价值观和思维。

所以,徐达龙的心里没什么多余的负担,有的只是正常的工作的具体事物的处理,在一项一项处理过后,他心底还很快乐,感觉特别的有收获,觉得自己的职位乃至人生都不是空虚的。

这与过去,“文革”期间整天是绷的紧紧的思维来说,整天提心吊胆的心理压力来说,现在是放松多了。小曲儿一哼,心底陡然就都是明快的音乐的曲谱,而过去,就是《国际歌》唱在嘴边,心底因为担心自己随时被莫名其妙的打倒,再雄壮的歌声里,也暗含着某种杀机似的。

起码,不整人了,也不用担心被人整了,不年年月月日日的讲阶级斗争了,不那么闹心了,这个前提一破除,天地自然就明朗了。中国人,获得了一次思想重压下的彻底解放,犹如欧洲中世纪破除宗教神权的彻底解放。这个解放非同小可,不亚于一场民主革命。至于民主的进一步发展,那得慢慢来啊!相对于历史上中国人民受苦受难和“阶级斗争”的精神枷锁来讲,这就不错不错了。

“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宗教一般的教条,怎么就衍变成主宰中国人心灵和灵魂的“神圣之物”,虽然自有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性,但是身处世界其他各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局中,人们断然选择“自相残杀”式的自我毁灭,选择自我封闭之路,还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徐达龙抓的是经济,是实业,是正事儿,他这心里自然是很放松,很快乐的,当然也是很充实的感觉,因为他对国家的发展形势是由衷的高兴,这太好了,几十年不遇的思想及经济的解放,许多过去被称作流毒的东西,现在都成了真知灼见,成了价值连城的东西,例如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和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等等,都颠倒了个儿,焕发了它们应有的阳光一般的气质和力量,他看在眼里,感受到它们灿烂的发展前景,心底真是特别的高兴。

现在国家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国家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个局面可是实打实的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不是过去人们一开口说话的“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每一个有过痛楚也有过期待的人,这心里都甭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的许多现象和文革时就是不一样,那时干什么都不那么痛快,到处和事事都以阶级斗争为主,斗私批修没完没了,让人的神经都往扭曲了长,让人们的心脏都在异常的跳动。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经济是唯一的主要的前提和大事儿,以达到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无论对领导者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情。

也是一件挺人性的事儿。

国家的春天来到了,徐达龙觉得他个人的春天也一样的来到了。

“文革”一开始,他挨了整,被当作不光睬的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了几年回来了。“文革”一结束,审查三种人,他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很快就恢复原职,而且步步升迁,一直比较顺利,现在当上了县级市的副市长,前途似锦。

其实,自己的前途倒没有什么,徐达龙真切的感觉到时代气息的变化,真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的也确实果断,到1978年,就彻底的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把春天从寒冬的手里抢了回来——自己的一点个人的前途,在时代和国家的大前途里,实在是微不足道——虽然,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你毕竟赶上好时候了。

所以,徐达龙工作上的事情,因为心底的愉快和对前途光明的极度看好,他自然是做的热火朝天,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一样,前面似乎有施展不完的一个接一个的抱负。

但徐达龙这几天心里也有点不踏实,每当他从工作的角色中退换出来,完全进入个人的空间休息,还原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时候,他心底有一点儿小事情在作祟,儿女情长的一点儿小事情——绝对个人的东西,亦如工作中的东西一样,都是很可爱的尤物。

虽然他从不和人家说,他也没刻意去想,但他感觉自己心里就是有这个小事儿在闹腾,自觉不自觉的,这个小事情就闯进他的意识世界里,这几天,害得他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停下其他心思来想一想,品味一下。

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高考,当父亲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家庭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俩家伙不知道考的怎么样?谁说父亲心粗不想自己的孩子?别的当官的父亲,有忽略了孩子的考试的,但他没有。孩子考试的七月的七、八、九那三天,徐达龙心里就是放不下什么似的,只是时间很短暂。即使是这样短暂,也在他繁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像是一辆超重大卡车猛地碾过留下的车辙一样。

虽然九号那天晚上徐达龙给家里挂过电话,两个孩子都不在家,夫人也没说清他们到底考得怎么样,好像她也不太清楚,这两天工作又特忙,忙的连挂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徐达龙的心里也就一直牵挂着儿子们的考试情况,要知道这可是儿子成才就业的大事情啊!对于一个小家庭的世界来说,无异于一个国家大家庭的改革开放的大事业一样。

作为父亲,徐达龙当然是很牵挂的。

要说徐达龙对大儿子徐俊象倒不怎么担心,大儿子学的好啊!他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徐达龙相信,大儿子徐俊象会考的很好,都有可能考进北京或哈尔滨的重点大学,要知道大儿子那可是本市重点高中的尖子学生,老师给家长透过底儿,说徐俊象有冲击北大清华最低也是哈工大哈船舶的实力。这样的孩子你还为他担心什么呢?只有放心甚至是暗自的骄傲。

徐达龙主要是对小儿子徐俊义小名叫二方担心。这个家伙从小不但贪玩,根本不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而且还经常惹是生非的,动不动就把人给打了,家长没少为他操心,他妈都恨不得把他送进监狱不管他。这样的孩子,当家长的,你怎么能不为他担心!而且,看以后的话,那更是让家长发愁。

这个逆子!

但徐达龙忽然想起来,这个二方听她妈妈说高二、高三以来成绩上来不少,突然间也不知道中的哪门子邪,知道学习了,而且学的还很卖力,成绩哗哗的往上蹿。这好啊!男孩毕竟是男孩,只要他自己知道学了,那成绩就上来的快!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法则,能不能在这个孩子身上应验呢!

果真是这样吗?徐达龙对此有些不相信,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徐达龙现在最关心的是徐俊义这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哪怕是差一些的专科学校,哪怕是中专学校也好,总之,这小子就是捧回来一个大学的入场券,不管是哪里的也不管是哪块儿招牌的都行。现在可是检验他这门子邪的时候了。你小子到底怎么样,到底是不是一块金子,就看你这次考试的结果了。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秘书接起了电话,“喂,啊,在。”

“徐市长,您的电话。”秘书说。

徐达龙到市下属某乡镇办公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分管乡镇工业的副市长,每年的部分时间段儿,都要身体力行的到市属乡镇蹲点,具体办公,解决“工业现代化”的问题。那时,尽管“文革”后百废待兴,尽管百花凋敝后等待百花盛开,但主流媒体仍然提倡要在全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中,工业现代化是第一个现代化,处于领先地位。

当时,许多歌曲中都提到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怎么怎么的,以增加可爱的“政治性”,在音乐欣赏中,也不该忘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尽管这个思想觉悟是如何的超前,因为在“文革”刚刚结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就大谈特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物质基础上的确有些超前,那么,人们的思想觉悟自然就是更为超前的了。

徐达龙今年是六月初到这个乡镇蹲点儿办公的。工作嘛,他倒是蛮有激情的,每天都在跑,都在下厂矿调研,都在集中人员开会,都在进行火热的不间断的思考,就是吃饭睡觉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的就是提高国营企业的生产效率,打破大锅饭和绝对的平均制——只是破冰之旅,步履维艰。

的确,这么大一个城市,面对着文革后破烂的局面,百废待兴,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破冰之旅,听上去很诗意,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一点也不诗意,一点也不美。犹如荆棘丛生的杂草地,你走一遭下来,浑身被划伤。

人们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那些东西,例如“不能轻易打破绝对的平均制,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怎么可以搞资本主义那些个东西,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等等,很难在短时间内拔除。这是最主要的障碍。

这多亏是有政策号召和撑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否则,根本无从谈起。因为,谁也不愿意也不敢当“现行反革命”。刚刚过去的历史的记忆满是伤痕,谁也不愿意这新的伤痕不久在自己身上结疤。

按说,全国的改革开放虽说已经是近十个年头了,但在黑龙江这样的边疆地区,人们的思想更为保守一些,改革的步子走的也更为慢一些。文革中遗留的许多政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又加大搞工业生产,旧问题与新问题缠绕在一起,作为市领导者的徐达龙,自然是忙得不亦乐乎的,一点儿闲功夫都没有。

一天下来身体虽然很累,但工作的内容也非常的充实,干的都是正经的事儿,有意义的事儿,搞经济建设嘛,工业先行,这回可真抓的是生产,很纯净,很干净,生产就是生产,经济就是经济,与政治任务关系不大,不是什么什么“抓革命促生产”的那种,没“革命”的前提了。

前提变了,几乎变没了!这一变,好像只是去掉了“革命”两个字儿,但实际上犹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好像只是去掉“革命”两个字,其实,去的大了,去的多了,“革命”的寒冬轰然过去了,改革的春天悄然来临了。新旧两重天。

一开始,徐达龙还在走走看看,内心中在深刻的怀疑这个“革命的前提”是否变得彻底,是否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不怀疑啊!这是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在中国这就是有关身家性命的大问题,你不小心点,出了问题,那是绝对要命的。

但几年过去了,这个“革命的前提”还真是越变越小,到现在好像彻底的消失了。全国上下改革开放的大潮如海水般澎湃,尤其是南方省份和沿海地区,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大。北方省份被远远的落在后面。如果按照过去的纯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每一步似乎都令人心惊胆战,都令人望而却步,但是,居然什么事儿都没有,而上面还在积极的鼓励。

真是时代变了,徐达龙也是一朝醒悟过来,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才真正是落伍了。一切真的都变了,而且这“变”,只要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上面真的是要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而这与过去“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是一样的吗?他仔细的品味,加以对比,发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个是有理性的,而前面那个是胡闹!于是,他开足思想的马力,使劲儿的把自己拉回到真心实意搞改革促发展的道路上来,彻底摒弃过去的“阶级斗争”的价值观和思维。

所以,徐达龙的心里没什么多余的负担,有的只是正常的工作的具体事物的处理,在一项一项处理过后,他心底还很快乐,感觉特别的有收获,觉得自己的职位乃至人生都不是空虚的。

这与过去,“文革”期间整天是绷的紧紧的思维来说,整天提心吊胆的心理压力来说,现在是放松多了。小曲儿一哼,心底陡然就都是明快的音乐的曲谱,而过去,就是《国际歌》唱在嘴边,心底因为担心自己随时被莫名其妙的打倒,再雄壮的歌声里,也暗含着某种杀机似的。

起码,不整人了,也不用担心被人整了,不年年月月日日的讲阶级斗争了,不那么闹心了,这个前提一破除,天地自然就明朗了。中国人,获得了一次思想重压下的彻底解放,犹如欧洲中世纪破除宗教神权的彻底解放。这个解放非同小可,不亚于一场民主革命。至于民主的进一步发展,那得慢慢来啊!相对于历史上中国人民受苦受难和“阶级斗争”的精神枷锁来讲,这就不错不错了。

“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宗教一般的教条,怎么就衍变成主宰中国人心灵和灵魂的“神圣之物”,虽然自有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性,但是身处世界其他各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局中,人们断然选择“自相残杀”式的自我毁灭,选择自我封闭之路,还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徐达龙抓的是经济,是实业,是正事儿,他这心里自然是很放松,很快乐的,当然也是很充实的感觉,因为他对国家的发展形势是由衷的高兴,这太好了,几十年不遇的思想及经济的解放,许多过去被称作流毒的东西,现在都成了真知灼见,成了价值连城的东西,例如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和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等等,都颠倒了个儿,焕发了它们应有的阳光一般的气质和力量,他看在眼里,感受到它们灿烂的发展前景,心底真是特别的高兴。

现在国家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国家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个局面可是实打实的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不是过去人们一开口说话的“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每一个有过痛楚也有过期待的人,这心里都甭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的许多现象和文革时就是不一样,那时干什么都不那么痛快,到处和事事都以阶级斗争为主,斗私批修没完没了,让人的神经都往扭曲了长,让人们的心脏都在异常的跳动。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经济是唯一的主要的前提和大事儿,以达到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无论对领导者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情。

也是一件挺人性的事儿。

国家的春天来到了,徐达龙觉得他个人的春天也一样的来到了。

“文革”一开始,他挨了整,被当作不光睬的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了几年回来了。“文革”一结束,审查三种人,他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很快就恢复原职,而且步步升迁,一直比较顺利,现在当上了县级市的副市长,前途似锦。

其实,自己的前途倒没有什么,徐达龙真切的感觉到时代气息的变化,真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的也确实果断,到1978年,就彻底的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把春天从寒冬的手里抢了回来——自己的一点个人的前途,在时代和国家的大前途里,实在是微不足道——虽然,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你毕竟赶上好时候了。

所以,徐达龙工作上的事情,因为心底的愉快和对前途光明的极度看好,他自然是做的热火朝天,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一样,前面似乎有施展不完的一个接一个的抱负。

但徐达龙这几天心里也有点不踏实,每当他从工作的角色中退换出来,完全进入个人的空间休息,还原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时候,他心底有一点儿小事情在作祟,儿女情长的一点儿小事情——绝对个人的东西,亦如工作中的东西一样,都是很可爱的尤物。

虽然他从不和人家说,他也没刻意去想,但他感觉自己心里就是有这个小事儿在闹腾,自觉不自觉的,这个小事情就闯进他的意识世界里,这几天,害得他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停下其他心思来想一想,品味一下。

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高考,当父亲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家庭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俩家伙不知道考的怎么样?谁说父亲心粗不想自己的孩子?别的当官的父亲,有忽略了孩子的考试的,但他没有。孩子考试的七月的七、八、九那三天,徐达龙心里就是放不下什么似的,只是时间很短暂。即使是这样短暂,也在他繁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像是一辆超重大卡车猛地碾过留下的车辙一样。

虽然九号那天晚上徐达龙给家里挂过电话,两个孩子都不在家,夫人也没说清他们到底考得怎么样,好像她也不太清楚,这两天工作又特忙,忙的连挂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徐达龙的心里也就一直牵挂着儿子们的考试情况,要知道这可是儿子成才就业的大事情啊!对于一个小家庭的世界来说,无异于一个国家大家庭的改革开放的大事业一样。

作为父亲,徐达龙当然是很牵挂的。

要说徐达龙对大儿子徐俊象倒不怎么担心,大儿子学的好啊!他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徐达龙相信,大儿子徐俊象会考的很好,都有可能考进北京或哈尔滨的重点大学,要知道大儿子那可是本市重点高中的尖子学生,老师给家长透过底儿,说徐俊象有冲击北大清华最低也是哈工大哈船舶的实力。这样的孩子你还为他担心什么呢?只有放心甚至是暗自的骄傲。

徐达龙主要是对小儿子徐俊义小名叫二方担心。这个家伙从小不但贪玩,根本不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而且还经常惹是生非的,动不动就把人给打了,家长没少为他操心,他妈都恨不得把他送进监狱不管他。这样的孩子,当家长的,你怎么能不为他担心!而且,看以后的话,那更是让家长发愁。

这个逆子!

但徐达龙忽然想起来,这个二方听她妈妈说高二、高三以来成绩上来不少,突然间也不知道中的哪门子邪,知道学习了,而且学的还很卖力,成绩哗哗的往上蹿。这好啊!男孩毕竟是男孩,只要他自己知道学了,那成绩就上来的快!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法则,能不能在这个孩子身上应验呢!

果真是这样吗?徐达龙对此有些不相信,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徐达龙现在最关心的是徐俊义这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哪怕是差一些的专科学校,哪怕是中专学校也好,总之,这小子就是捧回来一个大学的入场券,不管是哪里的也不管是哪块儿招牌的都行。现在可是检验他这门子邪的时候了。你小子到底怎么样,到底是不是一块金子,就看你这次考试的结果了。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秘书接起了电话,“喂,啊,在。”

“徐市长,您的电话。”秘书说。

徐达龙到市下属某乡镇办公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分管乡镇工业的副市长,每年的部分时间段儿,都要身体力行的到市属乡镇蹲点,具体办公,解决“工业现代化”的问题。那时,尽管“文革”后百废待兴,尽管百花凋敝后等待百花盛开,但主流媒体仍然提倡要在全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中,工业现代化是第一个现代化,处于领先地位。

当时,许多歌曲中都提到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怎么怎么的,以增加可爱的“政治性”,在音乐欣赏中,也不该忘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尽管这个思想觉悟是如何的超前,因为在“文革”刚刚结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就大谈特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物质基础上的确有些超前,那么,人们的思想觉悟自然就是更为超前的了。

徐达龙今年是六月初到这个乡镇蹲点儿办公的。工作嘛,他倒是蛮有激情的,每天都在跑,都在下厂矿调研,都在集中人员开会,都在进行火热的不间断的思考,就是吃饭睡觉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的就是提高国营企业的生产效率,打破大锅饭和绝对的平均制——只是破冰之旅,步履维艰。

的确,这么大一个城市,面对着文革后破烂的局面,百废待兴,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破冰之旅,听上去很诗意,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一点也不诗意,一点也不美。犹如荆棘丛生的杂草地,你走一遭下来,浑身被划伤。

人们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那些东西,例如“不能轻易打破绝对的平均制,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怎么可以搞资本主义那些个东西,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等等,很难在短时间内拔除。这是最主要的障碍。

这多亏是有政策号召和撑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否则,根本无从谈起。因为,谁也不愿意也不敢当“现行反革命”。刚刚过去的历史的记忆满是伤痕,谁也不愿意这新的伤痕不久在自己身上结疤。

按说,全国的改革开放虽说已经是近十个年头了,但在黑龙江这样的边疆地区,人们的思想更为保守一些,改革的步子走的也更为慢一些。文革中遗留的许多政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又加大搞工业生产,旧问题与新问题缠绕在一起,作为市领导者的徐达龙,自然是忙得不亦乐乎的,一点儿闲功夫都没有。

一天下来身体虽然很累,但工作的内容也非常的充实,干的都是正经的事儿,有意义的事儿,搞经济建设嘛,工业先行,这回可真抓的是生产,很纯净,很干净,生产就是生产,经济就是经济,与政治任务关系不大,不是什么什么“抓革命促生产”的那种,没“革命”的前提了。

前提变了,几乎变没了!这一变,好像只是去掉了“革命”两个字儿,但实际上犹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好像只是去掉“革命”两个字,其实,去的大了,去的多了,“革命”的寒冬轰然过去了,改革的春天悄然来临了。新旧两重天。

一开始,徐达龙还在走走看看,内心中在深刻的怀疑这个“革命的前提”是否变得彻底,是否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不怀疑啊!这是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在中国这就是有关身家性命的大问题,你不小心点,出了问题,那是绝对要命的。

但几年过去了,这个“革命的前提”还真是越变越小,到现在好像彻底的消失了。全国上下改革开放的大潮如海水般澎湃,尤其是南方省份和沿海地区,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大。北方省份被远远的落在后面。如果按照过去的纯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每一步似乎都令人心惊胆战,都令人望而却步,但是,居然什么事儿都没有,而上面还在积极的鼓励。

真是时代变了,徐达龙也是一朝醒悟过来,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才真正是落伍了。一切真的都变了,而且这“变”,只要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上面真的是要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而这与过去“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是一样的吗?他仔细的品味,加以对比,发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个是有理性的,而前面那个是胡闹!于是,他开足思想的马力,使劲儿的把自己拉回到真心实意搞改革促发展的道路上来,彻底摒弃过去的“阶级斗争”的价值观和思维。

所以,徐达龙的心里没什么多余的负担,有的只是正常的工作的具体事物的处理,在一项一项处理过后,他心底还很快乐,感觉特别的有收获,觉得自己的职位乃至人生都不是空虚的。

这与过去,“文革”期间整天是绷的紧紧的思维来说,整天提心吊胆的心理压力来说,现在是放松多了。小曲儿一哼,心底陡然就都是明快的音乐的曲谱,而过去,就是《国际歌》唱在嘴边,心底因为担心自己随时被莫名其妙的打倒,再雄壮的歌声里,也暗含着某种杀机似的。

起码,不整人了,也不用担心被人整了,不年年月月日日的讲阶级斗争了,不那么闹心了,这个前提一破除,天地自然就明朗了。中国人,获得了一次思想重压下的彻底解放,犹如欧洲中世纪破除宗教神权的彻底解放。这个解放非同小可,不亚于一场民主革命。至于民主的进一步发展,那得慢慢来啊!相对于历史上中国人民受苦受难和“阶级斗争”的精神枷锁来讲,这就不错不错了。

“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宗教一般的教条,怎么就衍变成主宰中国人心灵和灵魂的“神圣之物”,虽然自有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性,但是身处世界其他各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局中,人们断然选择“自相残杀”式的自我毁灭,选择自我封闭之路,还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徐达龙抓的是经济,是实业,是正事儿,他这心里自然是很放松,很快乐的,当然也是很充实的感觉,因为他对国家的发展形势是由衷的高兴,这太好了,几十年不遇的思想及经济的解放,许多过去被称作流毒的东西,现在都成了真知灼见,成了价值连城的东西,例如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和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等等,都颠倒了个儿,焕发了它们应有的阳光一般的气质和力量,他看在眼里,感受到它们灿烂的发展前景,心底真是特别的高兴。

现在国家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国家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个局面可是实打实的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不是过去人们一开口说话的“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每一个有过痛楚也有过期待的人,这心里都甭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的许多现象和文革时就是不一样,那时干什么都不那么痛快,到处和事事都以阶级斗争为主,斗私批修没完没了,让人的神经都往扭曲了长,让人们的心脏都在异常的跳动。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经济是唯一的主要的前提和大事儿,以达到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无论对领导者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情。

也是一件挺人性的事儿。

国家的春天来到了,徐达龙觉得他个人的春天也一样的来到了。

“文革”一开始,他挨了整,被当作不光睬的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了几年回来了。“文革”一结束,审查三种人,他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很快就恢复原职,而且步步升迁,一直比较顺利,现在当上了县级市的副市长,前途似锦。

其实,自己的前途倒没有什么,徐达龙真切的感觉到时代气息的变化,真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的也确实果断,到1978年,就彻底的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把春天从寒冬的手里抢了回来——自己的一点个人的前途,在时代和国家的大前途里,实在是微不足道——虽然,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你毕竟赶上好时候了。

所以,徐达龙工作上的事情,因为心底的愉快和对前途光明的极度看好,他自然是做的热火朝天,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一样,前面似乎有施展不完的一个接一个的抱负。

但徐达龙这几天心里也有点不踏实,每当他从工作的角色中退换出来,完全进入个人的空间休息,还原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时候,他心底有一点儿小事情在作祟,儿女情长的一点儿小事情——绝对个人的东西,亦如工作中的东西一样,都是很可爱的尤物。

虽然他从不和人家说,他也没刻意去想,但他感觉自己心里就是有这个小事儿在闹腾,自觉不自觉的,这个小事情就闯进他的意识世界里,这几天,害得他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停下其他心思来想一想,品味一下。

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高考,当父亲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家庭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俩家伙不知道考的怎么样?谁说父亲心粗不想自己的孩子?别的当官的父亲,有忽略了孩子的考试的,但他没有。孩子考试的七月的七、八、九那三天,徐达龙心里就是放不下什么似的,只是时间很短暂。即使是这样短暂,也在他繁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像是一辆超重大卡车猛地碾过留下的车辙一样。

虽然九号那天晚上徐达龙给家里挂过电话,两个孩子都不在家,夫人也没说清他们到底考得怎么样,好像她也不太清楚,这两天工作又特忙,忙的连挂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徐达龙的心里也就一直牵挂着儿子们的考试情况,要知道这可是儿子成才就业的大事情啊!对于一个小家庭的世界来说,无异于一个国家大家庭的改革开放的大事业一样。

作为父亲,徐达龙当然是很牵挂的。

要说徐达龙对大儿子徐俊象倒不怎么担心,大儿子学的好啊!他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徐达龙相信,大儿子徐俊象会考的很好,都有可能考进北京或哈尔滨的重点大学,要知道大儿子那可是本市重点高中的尖子学生,老师给家长透过底儿,说徐俊象有冲击北大清华最低也是哈工大哈船舶的实力。这样的孩子你还为他担心什么呢?只有放心甚至是暗自的骄傲。

徐达龙主要是对小儿子徐俊义小名叫二方担心。这个家伙从小不但贪玩,根本不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而且还经常惹是生非的,动不动就把人给打了,家长没少为他操心,他妈都恨不得把他送进监狱不管他。这样的孩子,当家长的,你怎么能不为他担心!而且,看以后的话,那更是让家长发愁。

这个逆子!

但徐达龙忽然想起来,这个二方听她妈妈说高二、高三以来成绩上来不少,突然间也不知道中的哪门子邪,知道学习了,而且学的还很卖力,成绩哗哗的往上蹿。这好啊!男孩毕竟是男孩,只要他自己知道学了,那成绩就上来的快!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法则,能不能在这个孩子身上应验呢!

果真是这样吗?徐达龙对此有些不相信,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徐达龙现在最关心的是徐俊义这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哪怕是差一些的专科学校,哪怕是中专学校也好,总之,这小子就是捧回来一个大学的入场券,不管是哪里的也不管是哪块儿招牌的都行。现在可是检验他这门子邪的时候了。你小子到底怎么样,到底是不是一块金子,就看你这次考试的结果了。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秘书接起了电话,“喂,啊,在。”

“徐市长,您的电话。”秘书说。

徐达龙到市下属某乡镇办公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分管乡镇工业的副市长,每年的部分时间段儿,都要身体力行的到市属乡镇蹲点,具体办公,解决“工业现代化”的问题。那时,尽管“文革”后百废待兴,尽管百花凋敝后等待百花盛开,但主流媒体仍然提倡要在全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中,工业现代化是第一个现代化,处于领先地位。

当时,许多歌曲中都提到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怎么怎么的,以增加可爱的“政治性”,在音乐欣赏中,也不该忘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尽管这个思想觉悟是如何的超前,因为在“文革”刚刚结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就大谈特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物质基础上的确有些超前,那么,人们的思想觉悟自然就是更为超前的了。

徐达龙今年是六月初到这个乡镇蹲点儿办公的。工作嘛,他倒是蛮有激情的,每天都在跑,都在下厂矿调研,都在集中人员开会,都在进行火热的不间断的思考,就是吃饭睡觉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的就是提高国营企业的生产效率,打破大锅饭和绝对的平均制——只是破冰之旅,步履维艰。

的确,这么大一个城市,面对着文革后破烂的局面,百废待兴,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破冰之旅,听上去很诗意,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一点也不诗意,一点也不美。犹如荆棘丛生的杂草地,你走一遭下来,浑身被划伤。

人们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那些东西,例如“不能轻易打破绝对的平均制,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怎么可以搞资本主义那些个东西,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等等,很难在短时间内拔除。这是最主要的障碍。

这多亏是有政策号召和撑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否则,根本无从谈起。因为,谁也不愿意也不敢当“现行反革命”。刚刚过去的历史的记忆满是伤痕,谁也不愿意这新的伤痕不久在自己身上结疤。

按说,全国的改革开放虽说已经是近十个年头了,但在黑龙江这样的边疆地区,人们的思想更为保守一些,改革的步子走的也更为慢一些。文革中遗留的许多政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又加大搞工业生产,旧问题与新问题缠绕在一起,作为市领导者的徐达龙,自然是忙得不亦乐乎的,一点儿闲功夫都没有。

一天下来身体虽然很累,但工作的内容也非常的充实,干的都是正经的事儿,有意义的事儿,搞经济建设嘛,工业先行,这回可真抓的是生产,很纯净,很干净,生产就是生产,经济就是经济,与政治任务关系不大,不是什么什么“抓革命促生产”的那种,没“革命”的前提了。

前提变了,几乎变没了!这一变,好像只是去掉了“革命”两个字儿,但实际上犹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好像只是去掉“革命”两个字,其实,去的大了,去的多了,“革命”的寒冬轰然过去了,改革的春天悄然来临了。新旧两重天。

一开始,徐达龙还在走走看看,内心中在深刻的怀疑这个“革命的前提”是否变得彻底,是否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不怀疑啊!这是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在中国这就是有关身家性命的大问题,你不小心点,出了问题,那是绝对要命的。

但几年过去了,这个“革命的前提”还真是越变越小,到现在好像彻底的消失了。全国上下改革开放的大潮如海水般澎湃,尤其是南方省份和沿海地区,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大。北方省份被远远的落在后面。如果按照过去的纯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每一步似乎都令人心惊胆战,都令人望而却步,但是,居然什么事儿都没有,而上面还在积极的鼓励。

真是时代变了,徐达龙也是一朝醒悟过来,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才真正是落伍了。一切真的都变了,而且这“变”,只要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上面真的是要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而这与过去“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是一样的吗?他仔细的品味,加以对比,发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个是有理性的,而前面那个是胡闹!于是,他开足思想的马力,使劲儿的把自己拉回到真心实意搞改革促发展的道路上来,彻底摒弃过去的“阶级斗争”的价值观和思维。

所以,徐达龙的心里没什么多余的负担,有的只是正常的工作的具体事物的处理,在一项一项处理过后,他心底还很快乐,感觉特别的有收获,觉得自己的职位乃至人生都不是空虚的。

这与过去,“文革”期间整天是绷的紧紧的思维来说,整天提心吊胆的心理压力来说,现在是放松多了。小曲儿一哼,心底陡然就都是明快的音乐的曲谱,而过去,就是《国际歌》唱在嘴边,心底因为担心自己随时被莫名其妙的打倒,再雄壮的歌声里,也暗含着某种杀机似的。

起码,不整人了,也不用担心被人整了,不年年月月日日的讲阶级斗争了,不那么闹心了,这个前提一破除,天地自然就明朗了。中国人,获得了一次思想重压下的彻底解放,犹如欧洲中世纪破除宗教神权的彻底解放。这个解放非同小可,不亚于一场民主革命。至于民主的进一步发展,那得慢慢来啊!相对于历史上中国人民受苦受难和“阶级斗争”的精神枷锁来讲,这就不错不错了。

“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宗教一般的教条,怎么就衍变成主宰中国人心灵和灵魂的“神圣之物”,虽然自有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性,但是身处世界其他各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局中,人们断然选择“自相残杀”式的自我毁灭,选择自我封闭之路,还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徐达龙抓的是经济,是实业,是正事儿,他这心里自然是很放松,很快乐的,当然也是很充实的感觉,因为他对国家的发展形势是由衷的高兴,这太好了,几十年不遇的思想及经济的解放,许多过去被称作流毒的东西,现在都成了真知灼见,成了价值连城的东西,例如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和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等等,都颠倒了个儿,焕发了它们应有的阳光一般的气质和力量,他看在眼里,感受到它们灿烂的发展前景,心底真是特别的高兴。

现在国家自上而下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国家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个局面可是实打实的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不是过去人们一开口说话的“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每一个有过痛楚也有过期待的人,这心里都甭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的许多现象和文革时就是不一样,那时干什么都不那么痛快,到处和事事都以阶级斗争为主,斗私批修没完没了,让人的神经都往扭曲了长,让人们的心脏都在异常的跳动。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经济是唯一的主要的前提和大事儿,以达到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无论对领导者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情。

也是一件挺人性的事儿。

国家的春天来到了,徐达龙觉得他个人的春天也一样的来到了。

“文革”一开始,他挨了整,被当作不光睬的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了几年回来了。“文革”一结束,审查三种人,他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很快就恢复原职,而且步步升迁,一直比较顺利,现在当上了县级市的副市长,前途似锦。

其实,自己的前途倒没有什么,徐达龙真切的感觉到时代气息的变化,真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的也确实果断,到1978年,就彻底的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把春天从寒冬的手里抢了回来——自己的一点个人的前途,在时代和国家的大前途里,实在是微不足道——虽然,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你毕竟赶上好时候了。

所以,徐达龙工作上的事情,因为心底的愉快和对前途光明的极度看好,他自然是做的热火朝天,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一样,前面似乎有施展不完的一个接一个的抱负。

但徐达龙这几天心里也有点不踏实,每当他从工作的角色中退换出来,完全进入个人的空间休息,还原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时候,他心底有一点儿小事情在作祟,儿女情长的一点儿小事情——绝对个人的东西,亦如工作中的东西一样,都是很可爱的尤物。

虽然他从不和人家说,他也没刻意去想,但他感觉自己心里就是有这个小事儿在闹腾,自觉不自觉的,这个小事情就闯进他的意识世界里,这几天,害得他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停下其他心思来想一想,品味一下。

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高考,当父亲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家庭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俩家伙不知道考的怎么样?谁说父亲心粗不想自己的孩子?别的当官的父亲,有忽略了孩子的考试的,但他没有。孩子考试的七月的七、八、九那三天,徐达龙心里就是放不下什么似的,只是时间很短暂。即使是这样短暂,也在他繁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像是一辆超重大卡车猛地碾过留下的车辙一样。

虽然九号那天晚上徐达龙给家里挂过电话,两个孩子都不在家,夫人也没说清他们到底考得怎么样,好像她也不太清楚,这两天工作又特忙,忙的连挂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徐达龙的心里也就一直牵挂着儿子们的考试情况,要知道这可是儿子成才就业的大事情啊!对于一个小家庭的世界来说,无异于一个国家大家庭的改革开放的大事业一样。

作为父亲,徐达龙当然是很牵挂的。

要说徐达龙对大儿子徐俊象倒不怎么担心,大儿子学的好啊!他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徐达龙相信,大儿子徐俊象会考的很好,都有可能考进北京或哈尔滨的重点大学,要知道大儿子那可是本市重点高中的尖子学生,老师给家长透过底儿,说徐俊象有冲击北大清华最低也是哈工大哈船舶的实力。这样的孩子你还为他担心什么呢?只有放心甚至是暗自的骄傲。

徐达龙主要是对小儿子徐俊义小名叫二方担心。这个家伙从小不但贪玩,根本不学习,成绩一直很差,而且还经常惹是生非的,动不动就把人给打了,家长没少为他操心,他妈都恨不得把他送进监狱不管他。这样的孩子,当家长的,你怎么能不为他担心!而且,看以后的话,那更是让家长发愁。

这个逆子!

但徐达龙忽然想起来,这个二方听她妈妈说高二、高三以来成绩上来不少,突然间也不知道中的哪门子邪,知道学习了,而且学的还很卖力,成绩哗哗的往上蹿。这好啊!男孩毕竟是男孩,只要他自己知道学了,那成绩就上来的快!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法则,能不能在这个孩子身上应验呢!

果真是这样吗?徐达龙对此有些不相信,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徐达龙现在最关心的是徐俊义这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哪怕是差一些的专科学校,哪怕是中专学校也好,总之,这小子就是捧回来一个大学的入场券,不管是哪里的也不管是哪块儿招牌的都行。现在可是检验他这门子邪的时候了。你小子到底怎么样,到底是不是一块金子,就看你这次考试的结果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跟定你了,我柔情似水的母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跟定你了,我柔情似水的母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