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统辅臣
“天天,爪哇国的中餐和这里有什么不同吗?”李大伟很熟络的边夹着糖醋排骨往嘴里塞边问道。
“爪哇的豚肉不多,都是吃鱼、虾、蟹。”战青云夹了整只狮子头咬了一大口:“刚来大陆时我吃过海餐,不习惯,干脆不吃中国的海餐了。”
“你们呢?”
“柔丝是撒克逊人,英餐种类很少,听她说英人也喜欢中餐,只是太贵所以很少吃。我们罗刹族也有很多人会做中餐,但做不好。”马莎盯着板栗红烧肉使劲,嘴里含糊不清。
“柔丝是音译,实际是蔷薇花的意思对吧?蔷薇科在中国玫瑰为主,我们就叫你玫瑰吧!”李大伟笑笑用筷子点一下肉末粉丝:“这个叫做蚂蚁上树,尝尝。”
“嗯……嗯!嗯!”满嘴塞满食物的玫瑰拼命点头,毫无形象可言,看得战青云目瞪口呆。
“尝尝这个红烧鱼块,这是淡水鱼,与爪哇的海鱼不同。”看到战青云直视玫瑰,李大伟用眼神示意他有些失礼了。
“做中国人好。”玫瑰咽掉了嘴里的食物呼出一口气:“国家很大,物品多,高贵种族。”稍思索一下,玫瑰笑道:“玫瑰是名,还要有字和姓,我就叫朱玫瑰吧!”
“你说的是明朝之后,元朝时蒙古族控制的土地实际还超过明朝,但是蒙古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不太会管理国家,老百姓的生活素质整体远远不如明朝。”小黑战青云听懂了玫瑰想表达的意思。“皇帝赐姓也没有直接姓国姓的道理,依我看不如叫白玫瑰或者蓝玫瑰,与你的肤色、眼睛都对称,或者叫黄玫瑰,正好称你的头发。”
“应该是明朝景泰帝之后,在此之前明朝的老百姓生活也并不是那么美好。”李大伟从小耳濡目染,历史知识比其他几个人好。“朱玫瑰也可以理解为红玫瑰,但是有些拗口,不如就叫洪玫瑰好了,三点水的洪,红色的玫瑰音译相同。”
“我吃好了,今天的课是下午的,我担心吃太饱了会晕饭,听课打瞌睡的。”马莎趁着空档提醒众人。“快走吧,亲爱的洪玫瑰小姐…….”
“同学们,我们接着上堂课来讲一下郕王朱祁钰因为什么样的机会登上了九五至尊,最终成就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四人赶到课堂正好赶上,已经没有连在一起的位置,几人分别找位置继续听课。
“上回讲到,郕王朱祁钰原本是没有可能登基称帝的,但他的哥哥正统帝却打烂了自己一手好牌,硬生生将他推上皇位。具体明正统帝是怎么将郕王推上皇帝宝座的呢,我们要先从明正统帝的皇帝之位开始讲起。”
“明正统帝八岁登基,年号正统,由张太后指示五位重臣辅政。这五个重臣就是被张太后称为‘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的‘三杨’和国公张辅,以及能文能武的胡濙。”
“首先这‘三杨’指的是西杨泰和杨士奇、东杨建安杨荣,南杨石首杨溥三个人。”
“这西杨,杨士奇是首席阁臣,杨阁老!他的本名叫杨寓,字士奇,号东里,是吉安泰和县人。在建文朝的时候,皇帝听说他的才能,召他去修撰《明太祖实录》,授予他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这是他首次为官。没多久发生了‘靖难’,燕王推翻了建文帝自称永乐皇帝,杨士奇转做了太子侍讲,这也就是升了官了!再后来明仁宗登基时,杨士奇被升到了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仁宗是个短命皇帝,所以杨士奇又辅佐宣宗,直到冲龄天子正统帝登基,被任命为辅政大臣,成了首席阁臣。”
“东杨杨荣,原名叫杨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人。杨荣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初仍官职翰林院编修,建文四年‘靖难’时跟杨士奇一起入职文渊阁,后升为首辅。杨荣的名字也是那时候被永乐帝永乐大帝亲自改的,去了个‘子’,可见他是非常得永乐帝喜欢的人。永乐帝驾崩后,杨荣帮明仁宗顺利登基,仁宗‘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宣宗朝又进升少傅。到了正统帝时期又被升为少师,稳稳人生赢家!”
“最后说三杨中的杨溥,字弘济,湖广石首人,跟杨荣是同一期的进士,一起被授予编修的职位,‘靖难’后杨荣升到文渊阁,而这位同班同学被选任做了太子洗马,成了朱高炽的近臣。后来因为汉王朱高熙在永乐帝面前进谗言,想要扳倒太子,最后太子虽然得以幸免但是一干近臣都蹲了大牢,这杨溥这一蹲就是十年之久,直至永乐帝驾崩仁宗掌权,杨溥才得以出狱并被授于翰林学士,重新开始官场身涯。同学们,这也说明了古人诚不欺我,‘傍君如傍虎’啊!”
“而这位杨溥入狱十年出来后,仁宗按他的能力设了个‘弘文阁’的机构,让杨溥‘掌阁事’。那么这个弘文阁是干嘛的呢?这个弘文阁只是仁宗设立,宣宗时就关掉了,可见并不重要,而且进入弘文阁的都是无名无为的儒仕,所以杨溥这个官也并不是一个什么实际意义的官。杨溥迎来自己的春天,还是宣宗继位后‘检杨溥入内阁’,终于从此能够与杨荣、杨士奇一起掌握国家大事了。正统帝时期,杨溥被升为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前面讲的‘三杨’都是文官,是阁臣,五位辅政大臣中唯一一位二世祖——张辅,‘靖难’功臣张玉的儿子,永乐六年时封为英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张辅多次领军平定交趾叛乱,到了宣德四年时被解除兵权留在皇帝身边‘谋画军国大事’,进阶成了‘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塑望’,也就是没了军队领导权。”
“而张辅的父亲张玉又是何许人呢?其实他是元朝的降将,曾任元朝的枢密知院,投降明朝后因为功绩升到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在‘靖难’时他夺取了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了建文朝廷的主帅耿炳文!后来又升到了燕军的中军主将,之后两次击败了李景隆。提到这里的功绩,还不是最最重要的,而张玉人生最为重要,让他封妻荫子的是他的最后一战——东昌之战!在东昌之战中,张玉为救朱棣闯入敌阵,力竭战死。而燕王朱棣也没忘记张玉的功劳,在登基称帝后追封张玉为荣国公,洪熙年间明仁宗又追封张玉为河间王,将张玉的谥号改为‘忠武’。也正因此,张辅做为张玉的儿子,人生仕途特别轻松。”
“再来看正统帝时期最后一位辅政大臣,江苏人胡濙,建文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靖难’破南京时与茹瑺、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一起归降;永乐元年授户科都给事中,永乐五年奉命访仙,永乐士四年才回来,母亲去世后申请回乡守制而未获批准,反而被升为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再次出巡南方诸省,永乐二十一年回朝。”
“五位正统帝时的辅臣四位是建文时当上的官,投降了燕王成了永乐朝的忠臣。其中最离奇的就是这位胡濙的经历了,据《明史》、《永乐实录》等文献记载:‘永乐五年胡颁御制诸书访仙张邋遢;永乐十四年还,母丧乞归,不准,擢升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昨出巡江、浙、胡、湘诸府;永乐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与宣府。’”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们现在根据一些非官方文献,以及结合官方文献一些匪夷所思的记录,两相结合可以猜出一些野史、一些传说内容并不是空穴来风。”
“大家想想燕王得位正不正呀?他从谁那得来的皇位?他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也不是从外族手里抢来的,而是打着‘靖难’旗号从自己侄儿那里夺过来的;在清理了大批忠于建文朝的官、民之后,他最怕的是什么呀?他最怕失踪的建文帝回来!所以,永乐帝假借访仙之名命令建文朝提拔的臣子胡濙‘隐察建文帝’是真。这也正是在那个孝道无比重要的年代胡母去世也不能离开的真正原因,这也正是永乐帝在生命最后关头仍然放心不下的事情,所以才需要胡濙‘驰谒帝与宣府’的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统朝的五位辅政大臣与永乐帝一脉是一条船上的人,永乐帝一脉能够永坐大明江山不一定能保他们家庭兴旺,但如果永乐帝一脉丢了大明江山他们这几家人一定没好果子吃。相信这也是他们最后被选为辅政大臣帮助、教导冲龄天子统治大明的原因。”
“应该说,正统初期五位辅臣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兢兢业业、齐心协力辅佐正统帝的,也正因为他们几位的辅佐使得大明朝从人心惶惶而逐步安定了下来。虽然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仍然很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这些问题都没有体现得那么急迫,也有部分冲突能够得到缓解。也就是说,虽然没有越来越好,但至少坏的没有那么快,甚至还有部分很严重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了。”
“有人怀疑说‘三杨’是名仕啊,五位辅臣都是重臣、能臣啊,为什么不能在正统帝年幼的辅政期间从根本上改变一些敝端呢?这个时候皇帝不懂完全无法干预啊!”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首先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当时讲究的是‘忠君’,是‘天地君亲师’的愚忠愚孝,绝大部分人不会身居高位想着趁皇帝年幼而达成自己的理想;其次皇帝年幼不要忘记了还有皇太后,这几位辅臣都是太后指定的;而且我们现在来看当时的国家,就像一个漂亮的肥皂泡一样,虽然是一个大帝国但是内部问题实在也不是一、两个重臣就能够解决的,如果没有一个做权臣甚至谋权篡位的打算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这些根本问题的。”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历代留下来的问题太多,在正统中、后期正统帝领导不力,再受到外部刺激最终导致了国朝局势近一步崩坏。这也使得正统帝在被俘回国后谋求复辟时遭到国内一片反对的原因之一。”
“我们回过头来看正统帝初期辅政大臣都帮助正统帝做了哪些亮眼的事情,比如来自皇室内部亲友的‘刁难’:宣宗驾崩不久,第二代辽王朱贵烚就暗示属官上奏小皇帝说辽王府人口繁衍快,入不敷出,希望给辽王府加禄。”
“面对这个奏请,正统帝自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辅政大臣就给正统帝出主意斥责辽王府属官:‘简王得罪朝廷,永乐帝特厚待,仁宗朝加禄,得支二千石。宣宗又给旗军三百人,亲亲以至。王素乖礼度,府臣不匡正,顾为王请乎!’,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指着王府属官鼻子臭骂了:辽王朱植当年得罪了永乐帝爷朱棣,永乐帝爷没收拾他还让他当王,到了我爷爷那还给他二千石年俸,到我爹那又给安排了三百个官费护卫,咋的还嫌不够?平日里就属辽王乖张,你个做属官的是拿着皇家的俸禄,不盯着点辽王劝他好好做人,还来替辽王要钱要粮?”
“结果辽王是否收敛了呢?是否老实做人了呢?很显然是没有的,具体辽王之后还做了些什么事情,又是什么结果,我们之后再讲,在这里我们继续讲按辅臣们建议正统帝做的另一件大事:‘查封小矿洞’来解决民间私自盗开银坑的问题。以福建为例,洪武时期各场每年上缴白银2670余两,永乐年间增到32800余两,宣德年间增到40270余两;正统初期正统帝就按辅臣意见封坑‘下诏封坑台,民大苏息。’但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甚至因此出现了很多盗矿斗殴甚至多起杀死杀伤事件,于是下令行在督察院负责整治。”
“什么叫‘行在’督察院呢?这里我多提一句,明朝时建都哪里?”
“对的,明朝建都城南京,洪武、建文都是以南京为都城,但燕王朱棣龙兴地是燕京,所以朱棣主要时间是在北京。但是首都在南京,北平叫什么呢?因为皇帝在,所以就是‘行在’,而北京的这套班子就叫‘行在某某某’了。”
“那么民间私自开矿的事情得到解决了吗?很显然也是没有的。我们华夏民族一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里是不是就有一个大禹治水啊?大禹为什么能治得了水?因为他用的方法不同于他父亲鲧,一改鲧的堵为疏,最终得以解决了水患。所以,正统帝朝廷发现了问题,却只是简单粗暴使用了一个‘堵’的方法,当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因为正统帝朝廷三令五申封禁私矿引起了更大的祸乱,使大明朝南方疆域陷入了多年乱局之中,人民瞬时陷入水深火热,整个大明局势动乱不堪。”
“再有就是正统初年的时候北方瓦剌越来越猖獗了,一改永乐帝时定下的旧制,开始一年多次‘朝贡’。永乐帝时的旧制是什么呢?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洪武帝朱元璋时期曾经有过几次对元蒙的彻底打击,使北方蒙古彻底服气了,于是从洪武帝时期就开始称臣纳贡,那个时候每年会来三次左右。到了永乐帝时期就定下来调子,蒙古部族朝臣按照每年一次,就这么一直延续了好几代,直到正统年间蒙古部族又强大起来了,开始从台面下搞事情改成台面上我也不按你的调子来了。”
“正统时期的朝贡,有时候朝贡献几匹马,用上几十个人,往返一次花费大明钱粮不算沿途还要各种搞破坏。这搞破坏了,地方官府抓也不是,放纵也不是,只能上奏朝廷,于是辅臣们又给正统帝出主意,降敕给辽东等地总兵官:‘今后外夷以事来朝者,止许二三人或四五人,非有印信公文,毋辄令入境。’当然,实际上这道旨意也几乎从来没有被遵守过。”
“再来说了,辅臣们也并不是都一心一意,谁还没有点小心思呢?比如‘三杨’关系就因为同乡而毁于一旦。”
“正统四年的时候,杨士奇的同乡在福建当官不小心用刑不慎打死了一个公务员,这出了人命了,死的还是体制内的人,死者家属不干啊,就要告!这不论是被认定为故意杀人还是滥用职权什么的罪刑,这官员的前途也就没了,于是家属就求到杨士奇头上了;可公务员的家属也会找同乡啊,于是就找到同为辅臣的杨溥哭诉。”
“其实像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同乡找上门来,按我们的理解能够表示一下‘关心’也就不错了,可在当时的人情社会不是呀!于是两位阁臣都动用了能量想左右这场案子。这个案件最后的结果呢?结果是张太后干预此案,听从了宦官王振的建议,将打死人的官员降级处分了事。这个王振在明朝正统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之后会讲到,有理由说正是他这个‘猪队友’的存在才使明正统帝朱祁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镇将自己到手的皇帝宝座拱手送给了便宜弟弟朱祁钰。”
“话说回来,再来看刚刚聊到的案子。官员用刑不慎打死了一个公务员,被降级了事,这也可以理解为张太后给了双方面子又或者是双方都没能使上劲,各五十大板结案。可这两位阁老不这么想,于是这个梁子就结了下来。”
“再说了,除了请托之外辅臣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啊!刚提到的那位二世祖爵爷张辅就闹出了个不小的动静来。正统十二年四月,张辅纵容家奴在卢沟河以东皇家禁地开设煤窑督察院告到正统帝面前,正统帝最后下令宽宥了张辅的罪行。”
“从以上这几个事情当中我们就能够发现,辅政大臣可能刚开始还是更多心思放在治国上面,时间一久经不住各种诱惑,就从国家的领导者、监管者位置上转变成国家利益的窃取者,国家法律的破坏者了。所以我们可想而知,辅政大臣又怎么可能在当时封建礼教的前提下做出为国家利益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推翻前几任皇帝,包括开国皇帝和‘靖难’皇帝定下来的政策呢?因此也就成了大明国朝政的裱糊浆,哪里漏了在哪里糊一下,至多就是实在破了大洞没法用的情况下再贴一张新的窗纸上去,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去主动撕掉所有窗户纸换上新的,甚至换上新的窗户。”
“也正是因为在特定形势下造成的特殊局面,使得大明王朝在正统年间达到了礼崩乐坏的情形。底层百姓缺衣少食、苦不堪言,大商户结交权贵与官员一起成为了欺上瞒下的中层剥削阶级,而高官、勋贵只想着加强权利、打压异已。而八岁登上至尊宝座的小皇帝却不学无术还自以为是,在正统中、后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实际掌控大明后在近臣的不断诱导、唆使下干出了令有识之士寒心,令天下人愤慨的举动。这些我们都将在后面再举例说明。”
“同学们,仅从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除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还有什么感想没有?”
“对,就是那位同学提到了,‘主少国疑’是有原因的。一个小孩子心智没有长成,怎么能担负起决定国家生死的大任呢?国家的权力机构又怎么能没有相应的权力制约呢?!相信这也就是景泰帝中、后期强行推动皇位继承制度写入大明律要求所有皇室、勋贵发誓遵守,并将明律做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原因。在景泰之后的大明朝廷中多次出现过皇位动荡的情况,但当时的朝廷都以这一条被我们后世称为‘景泰律’或者‘景泰特例’的法条稳固住了,这也正是大明皇朝得以在民智高度发达的时代仍然延续到近代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同期甚至更早或更晚的封建王朝国家,能有几个留到近代?即便勉强留下来,也是执行了君主立宪制的功劳。而我们反观历史会发现,早在景泰中期时景泰帝就明确提出过君主立宪,并在景泰后期甚至一些有争议的文献中指出在景泰早期时都有君主立宪的思想。”
“教授,您觉得中国仍然应该保留帝制吗?”课程结束,一位学士立即起身提问。
明显被学生突然发问顿了一下身体,马教授回答道:“时代是进步的,任何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都有其必然性。当年是镕*帝在《告臣民书》中主动退位并废除帝制是符合当时的需求,虽然我们看到现在全世界仍然有很多人希望中国恢复帝制,并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愿意称明帝国为他们的宗主国,但是请留意他们也已经与现在的中国政府建交。所以,不要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景泰帝留下来的财富现在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甚至是享受到,可是请不要忘记景泰帝当年如何评价‘衍圣公’的。好了,同学们我们下次课再见!”
***************************分割线**************************
“二弟郕王祁钰,拜见皇帝大兄。”声音稚嫩、身姿幼小,但模样、动作一板一眼。
“二弟平身。”在身旁宦官耳语下,仅仅大了一岁的正统帝朱祁镇板着身子轻轻虚抬了一下手:“二弟所来何事?”
“皇帝大兄,祁钰想看书,书上画好看。”
“有大船,有鸟,有大猫……”
在宫人的解说下,正统帝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以骄傲的姿态答应了这个便宜弟弟可以到文渊阁去翻看那些有各种漂亮图画的书籍,只是“教育”了一番,切记不得损毁了典藏。
看着正统帝以施予者高傲的神情在宫人簇拥下转身离去,朱祁钰的脸上露出了与年龄完全不符的笑容。
刚转身,就看着一群宫人迈着碎步一路小跑朝自己奔来,朱祁钰的脸上又恢复了傻白甜一样人畜无害的幼稚神情,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是一个生活在蜜罐里不知愁滋味的富家子弟,比常人家孩子懂事更晚一些…….
“殿下,殿下,娘娘寻殿下呢!”
“咯咯咯……追我啊,追我啊!”
“殿下慢些……当心路滑!”
“殿下当心……树枝……石子……”
看着一群人跑远了,正统帝离去方向钻出来两个小宦官,交替了一下眼神后也朝着正统帝的方向一路碎步小跑了过去。
次日,文渊阁
“殿下此笔极好。正当如此。”
最初这位幼小的郕王殿下跑来文渊阁要有图的书看,一众官员心情各不相同。怎么说也是皇家藏书阁,这里面的不是古董、文物就是中华名著典藏好吗?拿我们这当做托儿所还是幼儿园了?
再者说,这么一位皇子跑来,大家以什么身份去跟他接触呢?
虽然有小皇帝的口谕,大家要多不情愿就有多不情愿了,私下里嘀咕了一阵,想着就算自己在这位置上熬几年资历总归是有得升迁的,自然也就离开了是非之地,更何况这位小殿下年纪这么轻,皇家图书馆的书籍再多又能让他兴致保持多久呢?
怀着各种心思,有一搭没一搭应付着小殿下,就这么一晃居然也有十天、半个月了。这位小王爷居然还一天不落每天来报到。每天用各种理由翻找书籍,各种图画的书籍都愿意看,然后就是拿着笔墨纸砚学着临摹。
一众官员担心小王爷把典藏弄脏弄乱了自己吃挂落,一旁小心伺候着,有点书画功底的也愿意在旁教上几笔,也勉强算是打发平日里无聊的时光。
话说回来,幸好这位小爷每天会来这里翻箱倒柜再涂涂画画这么折腾个把时辰,给每天工作时光还增添了点乐趣。时不时,几位御前伺候的宦官也会着人来给小王爷问安,带些果子、点心和作为兄长的皇上对弟弟的问候。
问候?
哼哼,如果不是郕王走后再各种打听,甚至将郕王翻过的书甚至纸片都查一遍,大家就都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