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花开花落,岁月更替,一眨眼之间时间又过去了两年。算来舜在陶台已经干过了五年。舜身在陶台,却无时无刻不挂记着姚圩的家,虽然说他是被后母壬女逐出,似乎无家可归,但舜并不记恨。舜心里明白,父亲由于眼瞎,一家的生计不得不依靠后母,后母脾气火暴,心胸狭隘,忌妒心强,父亲不是不知道,因为要靠后母操持一家,性情上的事也只有由着她些,有时甚至不得以而偏袒着她。对后母呢,舜感谅她扶侍爷,招呼弟妹也不容易。至于象,终究是弟弟,他骄淫傲慢是他不是,自己是他哥,是哥让得弟,能与他计较什么呢?舜表达这种情绪的方法,就是把烧陶得到的粮食麻布除留下自己用的之外,全部通过陶叔搭给家里,也从陶叔处不断地得到姚圩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
舜满了十八岁以后,“烧陶不窳”的名气越来越大。舜烧出的陶器最被人喜爱,于是以烧陶为业的外圩里都争着请舜去指导改进烧制方法,舜成了大忙人,成了烧陶人崇拜的偶象。一天,舜刚从邻圩回到陶台,就听陶叔说他的后母壬女病了,说爷也十分想念他,想要他回姚圩看看。其实舜也十分想家,早就想回家看看,只是碍着后母壬女,想回又怕回去再遭难堪而没有回。现听说后母病了,舜想到爷自从琴毁了以后再不能外出弹唱挣粮食,弟弟象虽然也长大了,但是仍然因为后母的宠爱而骄横奢贪,好吃懒做,几年来,家里的生计都全靠后母的劳作和自己搭回的粮食维持,现在后母病了,爷一定十分焦心,舜决定回姚圩一趟。
临行前,舜又想到了父亲的目疾。为了给父亲治眼病,舜逢懂医术的就求教,试了好多药,就是无效。这几年在陶圩,听好多人说起空青。虞邱师傅就曾告诉他说:“空青是治目疾的特效药,有没有试过?”舜说:“没有,不知空青哪里有?”虞邱说:“听说梁州就有。产铜的地方才有空青。”虞邱告诉他说:空青外形像个蛋,外部像铜浆凝聚成,内部是空的,里面有浆水,浆水酸甜,是治眼病最有效的药。因为眼病都是由肝胆二经引起的,所以患眼病的人肝火特别旺,易于发怒。空青的浆清火明目,有益于肝胆两经,所以能治目疾。舜把虞邱师傅的话揣在了心里,这次回姚圩前就先到了梁州一趟,可采铜的师傅告诉说:“空青是稀物,很难采到的。”舜没有得到空青,但也不是毫无收获,舜得见了采铜、炼铜的过程,知道黄铜跟锡合炼,就能得到青铜,青铜很硬,可以制兵器农具。
从梁州回到陶台后,舜晓行夜宿赶回了姚圩,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那间儿少时候生活了十五年的泥垒石砌的旧房。这时候,舜听到了屋里的谈话。
“唉——这碗里粥还叫粥吗?捞不起三粒米,干脆叫米汤得拉!”瞽叟说。
“你个死瞎子,饿不死你就算你有福,自己做不来,还屎少屁多。”后母的声音,有些中气不足,但是仍然尖刻。
“连我哥都不要你了呢,你还话多!”象说。
“唉——”瞽叟又长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前辈子作了什么孽哟。”
“你叹什么气?你那孽子自顾在外面逍遥,都把你这无用的老子抛到九霄云外了。你还想他回来么?你作梦去吧!你嫌我们母子俩对你不好么?谁好你就跟谁去。”
屋子里沉寂了。一会儿,却从屋里传出了凄凉、悲惨、哀怨、痛憷的歌唱声,舜听着听着不觉潸然泪下。
屋里又出了后母有气无力的声音:“瞎子你别唱了!你唱得那样可怜兮兮,是怨我们母子虐待了你是吧?”
“你再唱我就把你赶出去!”象恶狠狠地说。
舜再也忍不住,推开门进了屋。舜眼睛往饭桌上一瞄,就瞄见了象手里捧着的是干饭、后母面前是半干半湿的粥饭,而放在桌上的一只碗里的清汤寡水似的粥,那显然是父亲的。舜什么都明白了,只是佯装不知,嘴里亲切地叫着“爷”,叫着“娘”。舜把自己亲手精心制作的陶制小礼物分给了象和婐手。送给象一块用绳子拴着的漂亮玉石,送给婐手一对玉镯子,随后把一迭精细的麻布和妇人用的饰品送到壬女手中,说这么多年没有孝顺娘,请娘多宽谅。送给爷的礼物是舜耗费了不知多少业余时间精心制作成的一把五弦琴。琴身所用的桐木是舜上山砍窑柴时备下的,选用的是巨大桐树的中段,在水里泡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后风干,抽得出空时精心地削雕成琴身。琴弦是舜用蚕丝精心搓纺而成。瞽叟接过五弦琴,哆嗦着手,细细抚摸着。凭触觉感觉这琴身比他曾经用过的那把长且粗,但做工细腻,口里说着:“这能弹吗?”舜忙说:“能弹,好听得很呢。”说完从父亲手里拿过琴摆放好,先弹了一曲爷最爱弹奏的“春祭”,又弹了一曲“天问”,那琴音清爽中和圆润,悠扬婉转,引来了姚圩好多人。姚圩人好多年没听到琴声了,这时听到,都以为是瞽叟在弹,走拢了,才知道是舜回到了姚圩,琴音是出自舜之手。攀谈间得知舜是因听说后母壬女病了而归,都交口称赞舜是天底下难得的孝子
后母的病时好时坏。舜为后母四处求医,精心煎药,壬女的病没见好转,舜一时是回不了陶台了,但是随着象跟婐手的长大,家里原来的房屋已经不够用了,长大成人的舜已经住不下来了。舜跟爷商量择地另建草房安身,瞽叟同意,壬女自然不便说什么。舜经过再三考虑,把建房地点选择在妫水转弯的地方的一个高坡上。舜决定在妫水建房是因为这地方离姚圩、离雷泽、离握登的坟地以及一处叫历山的地方都不算很远。离姚圩不算远,便于照应爷、娘和弟弟妹妹;离雷泽不算远,便于打鱼捞虾给爷娘补充营养;离亲娘握登的坟地不算远,便于祭祀亡灵时常回温娘的教诲;离历山不算远则是舜想到了到历山垦荒栽种稷、菽、豆。
舜要建房,舜儿时的朋友黄土、石头、秋草等都主动帮忙。几天时间,两间茅屋就盖好了。舜想到妫汭离原来的屋虽然不算远,但是对爷娘的照顾总不如住在一起时方便,就又在爷娘住的屋边掘了一口井,修了一口仓库以方便爷娘生活。一切安排妥当以后,舜辞别了父亲瞽叟与后母壬女,搬到了妫汭的茅屋里。
舜一如既往地给后母壬女请医求药,也常常亲自爬山越岭找药挖药。壬女的病有了转机,一天好似一天。舜又隔三差五地到雷泽捕鱼捉虾给壬女补养身子。
壬女的病终于好了,瞽叟脸上也有了笑容,时不时地拿出舜为他制作的五弦琴拔弄,年纪轻时的风光以及带舜外出弹唱时的愉悦又回到了记忆里。
不觉已是深秋季节。算来舜已经离开陶台两个多月了。思想爷年岁日渐高了,舜不打算再远离姚圩,他决定到历山垦荒,种植稷、黍、豆。这一日,舜在长满灌木和茅草的荒路上摸索着,手里的棍子不断地拨打着茅草。好不容易到了历山。登上历山之巅,放眼四望,远处大山延绵,有如屏障。脚下的历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满山乱草铺地,荆棘丛生,灌木杂陈,。环顾四周,依稀可见红的、黄的酸枣挂在酸枣树枝头。杜梨、山楂亦被累累果子压得枝条下垂。历山南隅几株苍松巍然矗立在半山腰,虬曲的劲枝上复盖着苍翠的松针。秋阳如金,照耀着已被秋风染得红黄斑驳的杂木。眼前的历山多彩多姿。历山东南面地势平缓,延至远方,与同样荒草杂陈灌木丛生的一片无边无际的平地连接。舜决定选择东南面垦植。舜花了几天时间,圈定范围,砍出界沟,再用大巫师送给的煫石点燃茅草。把灌木、荆棘、乱草烧畲贻净。
夜深了,舜坐在篝火边,烤食着白天烧荒时猎获的野兔子。远处野狼的嚎叫在夜深的旷野特别地令人心惊肉跳,但是舜不怕,倒不是因为随身携带着的蚩尤剑壮胆,而是他知道狼怕火,烈焰腾腾的篝火会使日长夜出的狼们望而生畏。
舜开始垦荒。
虽说早在黄帝时期就知道了炼石为铜的方法,可到了唐尧时期,生产工具仍然十分落后,耕作基本上还是刀耕火种,开垦生荒十分艰辛,刨出一个树蔸往往就要半天。舜双手打满了血泡,但他起早摸黑,一天也不停歇,渴了喝几口山泉,饿了摘野果子充饥。为了早日完成预定的垦植面积,他索性住到了历山上面积不大、潮湿阴暗的天然石洞里。
有一天,舜俯首弯腰地垦荒,忽然听见了“扑哧、扑哧”的鼻息声,声音大而粗,抬头看时,只见一个宠然大物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向历山。走近了时,舜认出了那是一只大象。大象一直走到舜垦荒的地方,灵性十足地朝舜扬了几下鼻子,然后用鼻子卷起了一块巨大而尖利的石块,一下一下用力地刨地。象力大无穷,遇到树蔸用腿劲一踢踏,树蔸就连根翻出。一个时辰不到象就刨出了一大片地。舜先时惊异万分,见大象毫无恶意,也就自顾垦地。到日落时分,象兀自走了。
第二天,太阳刚踱出远山,大象又到了历山,不是一只,而是两只,昨日般用鼻子卷了石头刨地。这一日,舜跟象有了交流。舜给象准备了些食物,象美美地享受着,时不时地向舜眨巴眨巴眼睛,扬扬耳朵或者打一个响鼻,似有交流之意,感激之情。舜见大象很通人性,就想起了黄帝的象车。黄帝能够用象驾车代步,自己能否训象耕作呢?生荒地,树根草根把泥巴盘缠得结结实实,牛是耕不动的,只能用人力一下一下地刨,大象力气大,倘若能象牛一样耕地,生荒就不愁垦不动了。有了这种想法,舜就没法跟大象建立感情,除了喂大象食物,还给大象搔痒洗澡。慢慢象归巢时似乎有了依依不舍,舜就把象带到自己的住处,用草给象铺垫了一个厚厚的窝。
往后的日子,舜开始训练大象耕地。他把特制的大犁套在大象身上,大象不习惯,步子迈不直,舜耐心十足地慢慢调教。大象终于学会了耕地。大象力大无穷,往往一用力不是犁头断了,就是犁辕犁架断了,舜就把犁辕犁架采用十分结实的木料,而且加粗加大了,犁头也加大了,而且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两个,后来又变成了三个,地就耕得深又快,半天下就耕完了一大片。这时候,舜就让大象歇着,自己去拾捡树兜草根。
大象帮舜耕地的事传遍了姚圩、雷泽附近的村庄,就有人到历山探看,不但看见了大象耕地的场面,还看了几只叽叽渣渣在耕过的地里找虫子的小鸟,回去一传播,就变成了舜垦荒历山象帮耕鸟帮耘,并且得出结论说舜决不是凡人,将来必定大福大贵。于是就引来了成群结队看希罕的人。舜反复向人们解释,说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大象耕地是耐心训练调教出来的;鸟啄食莠草和虫子是鸟要生存。舜趁机动员人们上历山垦荒,说这地方土质好,肯定会有好收成。
这天,天气很好。舜正在耕地,忽听见有人叫:“重华,我看你来啦!″听到这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舜不禁心头一热,一看,是秦伯的儿子秦不虚,忙放下手里的木犁,跑上田埂,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滚拢一堆,好一阵亲热后,两人在地边坐下来。
舜说:“不虚,我心里好感谢你父亲。没有他,我这辈子想念书识字那是做梦。”
秦不虚说:“重华兄弟,我父亲说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照的。我父亲还说你将来会比我、东不訾、伯阳、雒陶几个都有出息,要我好好向你学习。”
舜说道:“那是秦伯鼓励我上进。”
秦不虚说道:“自从你去了黄河之滨,我们就没见过面。听说你回来了,到了历山恳荒,我好高兴,终于有机会和你见面了。”
舜说道:“打自停学以后,我好想你和不訾、雒陶、方回啊!可是我父亲和母亲……不能出门来看你们。他们三个都好吗?”
秦不虚说:“伯阳到南方去了,说是投奔亲戚,雒陶已经去学制陶了,不訾也出外谋生去了。″
舜说道:“转眼都大了,是挑生活担子的时候了。”
秦不虚说道:“你离开学校后,务成昭老师经常给我们说起你。”
舜说道:“务成老师学问太了得,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真是一位高人。”
秦不虚道:“我们真是遇见了一位好老师。也不知道他现在去了哪里?”
舜说道:”一人独处,无牵无挂。来得突然,去得奇怪,令人匪夷所思。师恩难忘,找他不到,无法报答,惭愧啊。”
秦不虚道:“我父亲说,务成昭老师到姚墟讲学,好像是专为你而来,是来点化你的。照这样说,我们都是托你的福,才和务成昭先生有了这一段师生之缘。”
舜说道:“不虚别这么说,全靠秦伯给我机会我才认识务成昭老师哩。要不是我的原因,务成昭老师设或还不会走,你们就可以多向老师学些东西了!唉,是我耽误了你们,我赔罪都来不及。”
秦不虚说:“不,务成昭老师临走时说了,他跟你就只有五年的缘分。”
当天,秦不虚在历山歇宿,两人又是一夜长谈。
花开花落,岁月更替,一眨眼之间时间又过去了两年。算来舜在陶台已经干过了五年。舜身在陶台,却无时无刻不挂记着姚圩的家,虽然说他是被后母壬女逐出,似乎无家可归,但舜并不记恨。舜心里明白,父亲由于眼瞎,一家的生计不得不依靠后母,后母脾气火暴,心胸狭隘,忌妒心强,父亲不是不知道,因为要靠后母操持一家,性情上的事也只有由着她些,有时甚至不得以而偏袒着她。对后母呢,舜感谅她扶侍爷,招呼弟妹也不容易。至于象,终究是弟弟,他骄淫傲慢是他不是,自己是他哥,是哥让得弟,能与他计较什么呢?舜表达这种情绪的方法,就是把烧陶得到的粮食麻布除留下自己用的之外,全部通过陶叔搭给家里,也从陶叔处不断地得到姚圩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
舜满了十八岁以后,“烧陶不窳”的名气越来越大。舜烧出的陶器最被人喜爱,于是以烧陶为业的外圩里都争着请舜去指导改进烧制方法,舜成了大忙人,成了烧陶人崇拜的偶象。一天,舜刚从邻圩回到陶台,就听陶叔说他的后母壬女病了,说爷也十分想念他,想要他回姚圩看看。其实舜也十分想家,早就想回家看看,只是碍着后母壬女,想回又怕回去再遭难堪而没有回。现听说后母病了,舜想到爷自从琴毁了以后再不能外出弹唱挣粮食,弟弟象虽然也长大了,但是仍然因为后母的宠爱而骄横奢贪,好吃懒做,几年来,家里的生计都全靠后母的劳作和自己搭回的粮食维持,现在后母病了,爷一定十分焦心,舜决定回姚圩一趟。
临行前,舜又想到了父亲的目疾。为了给父亲治眼病,舜逢懂医术的就求教,试了好多药,就是无效。这几年在陶圩,听好多人说起空青。虞邱师傅就曾告诉他说:“空青是治目疾的特效药,有没有试过?”舜说:“没有,不知空青哪里有?”虞邱说:“听说梁州就有。产铜的地方才有空青。”虞邱告诉他说:空青外形像个蛋,外部像铜浆凝聚成,内部是空的,里面有浆水,浆水酸甜,是治眼病最有效的药。因为眼病都是由肝胆二经引起的,所以患眼病的人肝火特别旺,易于发怒。空青的浆清火明目,有益于肝胆两经,所以能治目疾。舜把虞邱师傅的话揣在了心里,这次回姚圩前就先到了梁州一趟,可采铜的师傅告诉说:“空青是稀物,很难采到的。”舜没有得到空青,但也不是毫无收获,舜得见了采铜、炼铜的过程,知道黄铜跟锡合炼,就能得到青铜,青铜很硬,可以制兵器农具。
从梁州回到陶台后,舜晓行夜宿赶回了姚圩,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那间儿少时候生活了十五年的泥垒石砌的旧房。这时候,舜听到了屋里的谈话。
“唉——这碗里粥还叫粥吗?捞不起三粒米,干脆叫米汤得拉!”瞽叟说。
“你个死瞎子,饿不死你就算你有福,自己做不来,还屎少屁多。”后母的声音,有些中气不足,但是仍然尖刻。
“连我哥都不要你了呢,你还话多!”象说。
“唉——”瞽叟又长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前辈子作了什么孽哟。”
“你叹什么气?你那孽子自顾在外面逍遥,都把你这无用的老子抛到九霄云外了。你还想他回来么?你作梦去吧!你嫌我们母子俩对你不好么?谁好你就跟谁去。”
屋子里沉寂了。一会儿,却从屋里传出了凄凉、悲惨、哀怨、痛憷的歌唱声,舜听着听着不觉潸然泪下。
屋里又出了后母有气无力的声音:“瞎子你别唱了!你唱得那样可怜兮兮,是怨我们母子虐待了你是吧?”
“你再唱我就把你赶出去!”象恶狠狠地说。
舜再也忍不住,推开门进了屋。舜眼睛往饭桌上一瞄,就瞄见了象手里捧着的是干饭、后母面前是半干半湿的粥饭,而放在桌上的一只碗里的清汤寡水似的粥,那显然是父亲的。舜什么都明白了,只是佯装不知,嘴里亲切地叫着“爷”,叫着“娘”。舜把自己亲手精心制作的陶制小礼物分给了象和婐手。送给象一块用绳子拴着的漂亮玉石,送给婐手一对玉镯子,随后把一迭精细的麻布和妇人用的饰品送到壬女手中,说这么多年没有孝顺娘,请娘多宽谅。送给爷的礼物是舜耗费了不知多少业余时间精心制作成的一把五弦琴。琴身所用的桐木是舜上山砍窑柴时备下的,选用的是巨大桐树的中段,在水里泡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后风干,抽得出空时精心地削雕成琴身。琴弦是舜用蚕丝精心搓纺而成。瞽叟接过五弦琴,哆嗦着手,细细抚摸着。凭触觉感觉这琴身比他曾经用过的那把长且粗,但做工细腻,口里说着:“这能弹吗?”舜忙说:“能弹,好听得很呢。”说完从父亲手里拿过琴摆放好,先弹了一曲爷最爱弹奏的“春祭”,又弹了一曲“天问”,那琴音清爽中和圆润,悠扬婉转,引来了姚圩好多人。姚圩人好多年没听到琴声了,这时听到,都以为是瞽叟在弹,走拢了,才知道是舜回到了姚圩,琴音是出自舜之手。攀谈间得知舜是因听说后母壬女病了而归,都交口称赞舜是天底下难得的孝子
后母的病时好时坏。舜为后母四处求医,精心煎药,壬女的病没见好转,舜一时是回不了陶台了,但是随着象跟婐手的长大,家里原来的房屋已经不够用了,长大成人的舜已经住不下来了。舜跟爷商量择地另建草房安身,瞽叟同意,壬女自然不便说什么。舜经过再三考虑,把建房地点选择在妫水转弯的地方的一个高坡上。舜决定在妫水建房是因为这地方离姚圩、离雷泽、离握登的坟地以及一处叫历山的地方都不算很远。离姚圩不算远,便于照应爷、娘和弟弟妹妹;离雷泽不算远,便于打鱼捞虾给爷娘补充营养;离亲娘握登的坟地不算远,便于祭祀亡灵时常回温娘的教诲;离历山不算远则是舜想到了到历山垦荒栽种稷、菽、豆。
舜要建房,舜儿时的朋友黄土、石头、秋草等都主动帮忙。几天时间,两间茅屋就盖好了。舜想到妫汭离原来的屋虽然不算远,但是对爷娘的照顾总不如住在一起时方便,就又在爷娘住的屋边掘了一口井,修了一口仓库以方便爷娘生活。一切安排妥当以后,舜辞别了父亲瞽叟与后母壬女,搬到了妫汭的茅屋里。
舜一如既往地给后母壬女请医求药,也常常亲自爬山越岭找药挖药。壬女的病有了转机,一天好似一天。舜又隔三差五地到雷泽捕鱼捉虾给壬女补养身子。
壬女的病终于好了,瞽叟脸上也有了笑容,时不时地拿出舜为他制作的五弦琴拔弄,年纪轻时的风光以及带舜外出弹唱时的愉悦又回到了记忆里。
不觉已是深秋季节。算来舜已经离开陶台两个多月了。思想爷年岁日渐高了,舜不打算再远离姚圩,他决定到历山垦荒,种植稷、黍、豆。这一日,舜在长满灌木和茅草的荒路上摸索着,手里的棍子不断地拨打着茅草。好不容易到了历山。登上历山之巅,放眼四望,远处大山延绵,有如屏障。脚下的历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满山乱草铺地,荆棘丛生,灌木杂陈,。环顾四周,依稀可见红的、黄的酸枣挂在酸枣树枝头。杜梨、山楂亦被累累果子压得枝条下垂。历山南隅几株苍松巍然矗立在半山腰,虬曲的劲枝上复盖着苍翠的松针。秋阳如金,照耀着已被秋风染得红黄斑驳的杂木。眼前的历山多彩多姿。历山东南面地势平缓,延至远方,与同样荒草杂陈灌木丛生的一片无边无际的平地连接。舜决定选择东南面垦植。舜花了几天时间,圈定范围,砍出界沟,再用大巫师送给的煫石点燃茅草。把灌木、荆棘、乱草烧畲贻净。
夜深了,舜坐在篝火边,烤食着白天烧荒时猎获的野兔子。远处野狼的嚎叫在夜深的旷野特别地令人心惊肉跳,但是舜不怕,倒不是因为随身携带着的蚩尤剑壮胆,而是他知道狼怕火,烈焰腾腾的篝火会使日长夜出的狼们望而生畏。
舜开始垦荒。
虽说早在黄帝时期就知道了炼石为铜的方法,可到了唐尧时期,生产工具仍然十分落后,耕作基本上还是刀耕火种,开垦生荒十分艰辛,刨出一个树蔸往往就要半天。舜双手打满了血泡,但他起早摸黑,一天也不停歇,渴了喝几口山泉,饿了摘野果子充饥。为了早日完成预定的垦植面积,他索性住到了历山上面积不大、潮湿阴暗的天然石洞里。
有一天,舜俯首弯腰地垦荒,忽然听见了“扑哧、扑哧”的鼻息声,声音大而粗,抬头看时,只见一个宠然大物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向历山。走近了时,舜认出了那是一只大象。大象一直走到舜垦荒的地方,灵性十足地朝舜扬了几下鼻子,然后用鼻子卷起了一块巨大而尖利的石块,一下一下用力地刨地。象力大无穷,遇到树蔸用腿劲一踢踏,树蔸就连根翻出。一个时辰不到象就刨出了一大片地。舜先时惊异万分,见大象毫无恶意,也就自顾垦地。到日落时分,象兀自走了。
第二天,太阳刚踱出远山,大象又到了历山,不是一只,而是两只,昨日般用鼻子卷了石头刨地。这一日,舜跟象有了交流。舜给象准备了些食物,象美美地享受着,时不时地向舜眨巴眨巴眼睛,扬扬耳朵或者打一个响鼻,似有交流之意,感激之情。舜见大象很通人性,就想起了黄帝的象车。黄帝能够用象驾车代步,自己能否训象耕作呢?生荒地,树根草根把泥巴盘缠得结结实实,牛是耕不动的,只能用人力一下一下地刨,大象力气大,倘若能象牛一样耕地,生荒就不愁垦不动了。有了这种想法,舜就没法跟大象建立感情,除了喂大象食物,还给大象搔痒洗澡。慢慢象归巢时似乎有了依依不舍,舜就把象带到自己的住处,用草给象铺垫了一个厚厚的窝。
往后的日子,舜开始训练大象耕地。他把特制的大犁套在大象身上,大象不习惯,步子迈不直,舜耐心十足地慢慢调教。大象终于学会了耕地。大象力大无穷,往往一用力不是犁头断了,就是犁辕犁架断了,舜就把犁辕犁架采用十分结实的木料,而且加粗加大了,犁头也加大了,而且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两个,后来又变成了三个,地就耕得深又快,半天下就耕完了一大片。这时候,舜就让大象歇着,自己去拾捡树兜草根。
大象帮舜耕地的事传遍了姚圩、雷泽附近的村庄,就有人到历山探看,不但看见了大象耕地的场面,还看了几只叽叽渣渣在耕过的地里找虫子的小鸟,回去一传播,就变成了舜垦荒历山象帮耕鸟帮耘,并且得出结论说舜决不是凡人,将来必定大福大贵。于是就引来了成群结队看希罕的人。舜反复向人们解释,说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大象耕地是耐心训练调教出来的;鸟啄食莠草和虫子是鸟要生存。舜趁机动员人们上历山垦荒,说这地方土质好,肯定会有好收成。
这天,天气很好。舜正在耕地,忽听见有人叫:“重华,我看你来啦!″听到这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舜不禁心头一热,一看,是秦伯的儿子秦不虚,忙放下手里的木犁,跑上田埂,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滚拢一堆,好一阵亲热后,两人在地边坐下来。
舜说:“不虚,我心里好感谢你父亲。没有他,我这辈子想念书识字那是做梦。”
秦不虚说:“重华兄弟,我父亲说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照的。我父亲还说你将来会比我、东不訾、伯阳、雒陶几个都有出息,要我好好向你学习。”
舜说道:“那是秦伯鼓励我上进。”
秦不虚说道:“自从你去了黄河之滨,我们就没见过面。听说你回来了,到了历山恳荒,我好高兴,终于有机会和你见面了。”
舜说道:“打自停学以后,我好想你和不訾、雒陶、方回啊!可是我父亲和母亲……不能出门来看你们。他们三个都好吗?”
秦不虚说:“伯阳到南方去了,说是投奔亲戚,雒陶已经去学制陶了,不訾也出外谋生去了。″
舜说道:“转眼都大了,是挑生活担子的时候了。”
秦不虚说道:“你离开学校后,务成昭老师经常给我们说起你。”
舜说道:“务成老师学问太了得,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真是一位高人。”
秦不虚道:“我们真是遇见了一位好老师。也不知道他现在去了哪里?”
舜说道:”一人独处,无牵无挂。来得突然,去得奇怪,令人匪夷所思。师恩难忘,找他不到,无法报答,惭愧啊。”
秦不虚道:“我父亲说,务成昭老师到姚墟讲学,好像是专为你而来,是来点化你的。照这样说,我们都是托你的福,才和务成昭先生有了这一段师生之缘。”
舜说道:“不虚别这么说,全靠秦伯给我机会我才认识务成昭老师哩。要不是我的原因,务成昭老师设或还不会走,你们就可以多向老师学些东西了!唉,是我耽误了你们,我赔罪都来不及。”
秦不虚说:“不,务成昭老师临走时说了,他跟你就只有五年的缘分。”
当天,秦不虚在历山歇宿,两人又是一夜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