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38
几个月前,考中会试的贡士一共有五十个人。
这次殿试的录取人数,只有会试的一半,也就是说只录取二十五个人。
殿试的进士榜单分为甲乙两榜,以往甲乙两榜单加起来录取的人数有好几十或者上百个。
曾经有一次,殿试录取的进士人数有两百多个。
赵旸一直觉得以前的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太多,简直就像是大白菜一样,所以他才搞新科举,限制录取人数。
五十个人的考卷,一天一夜的时间足够批改完。
能参加殿试的学子都有一定的才华,主考官们批阅考卷的时候,一个个都面带笑容。
在批阅殿试考卷的时候,不少考官第一时间去找王胖胖的考卷。
虽然考卷上的姓名被糊住了,但是可以通过笔迹认出人来。
从童试开始,王胖胖已经连中五元,主考官们对他的笔迹印象深刻。
王胖胖的考卷第一时间被找了出来,主考官批改地非常认真。
一边批改,一边赞不绝口。
等他把王胖胖的考卷批改完后,就迫不及待地拿给其他考官看。
其他考官看完后,也是不断称赞。
王胖胖非常有才华,不仅诗词歌赋写的好,就连策论文章也写的非常好。
他写的诗词歌赋非常灵性,用词非常绝,这点让主考官们都自愧不如。
他写的策论也非常“辛辣”
,狠狠地戳中主题,让人看了后醒醐灌顶。
主考官们都觉得王胖胖的才华完全不输给他爹爹王安石。
不过,王胖胖要想超过他爹爹是不太可能的。
当年,王安石考殿试的时候,他的成绩完全是能考中状元的。
只不过因为太过年过气盛,从状元掉到第四名。
王安石当年考殿试的时候,他的成绩是完全不用质疑地状元,主考官们都非常服气。
如今换成王安石的儿子,主考官们也觉得他答得非常好。
但是,对于他能不能做状元,主考官们又分成两派。
跟之前乡试和会试一样,一大半人赞成王胖胖当状元,一小半人不赞成他考上状元。
都到殿试的最后一步,其实没必要再卡着他,毕竟他已经连中五元。
如果在殿试不让他考中状元,真的有些过分了。
不赞成王胖胖看中状元的主考官们,还是之前从乡试就反对王胖胖考中解元那些人,反对理由还是王胖胖太年轻,不想让他得意忘形。
除了状元有争议,今年的榜眼和探花也都有分歧。
不管是榜眼和探花都有两个人,这两个人的成绩不分上下。
主考官们为此争论不休。
既然主考官们做不了最后的决定,那么问题就交给总考官的赵旸了。
赵旸先看了王胖胖的考卷,一如既往地答得好,让他考中状元无可厚非。
再说,他之前已经考中了五元,没必要在殿试上还打压他的成绩。
当然,如果为了凑六元,硬是让王胖胖考中状元,那就没必要。
可是,他现在的成绩足够让他考上状元。
这件事情当然要请教宋仁宗,他见王胖胖答得好,觉得让王胖胖考中状元是应该的。
再者,连中六元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他们大宋文坛上第一件幸事。
见官家都同意了,反对的大臣们也不好再说。
于是,王胖胖考中状元一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榜眼和探花的人选。
赵旸仔细地看了他们的考卷,发现他们答得都很好,还真的不好分出上下。
后来,有主考官提出抓阄。
虽然抓阄太过儿戏,但是也没有比这个办法好。
抓阄当然由赵旸这个总考官来抓,他随便抓了一个,然后就把榜眼和探花定了下来。
殿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是成绩公布的日子。
这天,王胖胖又在寅时起床。
他昨晚睡得比较踏实,不像之前考殿试的时候那么紧张。
王安石瞧着儿子一副轻松的模样,忍不住打击他:“怎么,觉得自己考中了状元?”
王胖胖懒得搭理他爹爹。
因为他知道他爹爹接下来的话不好听。
“还没有考中状元就得意,王胖胖你飘了啊”
飘了这个词,王安石还是跟王胖胖学的。
当然,王胖胖是跟赵旸学的。
“你说这么胖,怎么好意思飘起来?”
王胖胖低头吃早饭,继续无视他爹爹。
“对了,你这么胖,飘不起来”
儿子不搭理他,王安石继续自顾自地说。
王夫人听不下去了,拿起一个馒头塞进他的嘴里。
“好好吃你的早饭”
王安石:“……”
吃完早饭,父子俩一起坐车去宫里。
在去皇宫的路上,王安石非常欠扁地刺激王胖胖。
王胖胖忍无可忍,和他爹爹吵了起来。
他们父子俩每天都会斗嘴,哪一天不斗嘴了才奇怪。
在宫门口下了马车,父子俩还在斗嘴。
曾巩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斗嘴的父子俩:“介甫,你又在欺负雱儿啊”
“他太胖了,我让不要飘”
“你才胖”
他小时候是胖,但是他现在已经不胖了。
“雱儿不胖啊”
曾巩说着,面露疑惑,“飘?什么意思?”
“曾叔叔,我爹爹说我得意”
王胖胖送了一个大白眼送给他爹爹,“我什么时候忘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