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翻案
(4)“我有什么好紧张的……”
刘云丽脱口而出道:“领导,我还得回家给孙子做饭呢”
刘云丽说完,不等他们回答,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焦旸看着刘云丽的背影,若有所思道:“这位大姐的反应,有点儿奇怪啊”
镇上随行的一位乡镇干部笑道:“焦队长,这也不能怪她。
当时案子出来之后,张广超就被抓了。
他父母死的早,他又是独生子,家里没人,一直也没结婚。
年轻轻的就被抓到牢里去了,这人平时为人还不错,我们镇上有些人不大敢信他能杀人,还连杀四人,觉得他挺可怜的。
当时去作证的那几位,村里有时候就有一些闲话,说他们为了拿奖金说瞎话什么的”
焦旸诧异道:“奖金?”
乡镇干部意识道,他可能说错了话,连忙笑道:“没有没有,就是村子里乱传的”
上世纪,尤其是八、九十年代,为了破案率,个别地方个别人员中,确实有一些乱象。
焦旸却没想到,柯局长也有这样的传闻。
实话实说,这个案子张广超涉嫌的证据有,但是不够硬。
尤其最关键的凶器,有部分没找到,更没在被害人身上,找到张广超的体//液。
如果是现在,这个案子检察院最起码也会发回重审,叫公安部门补充证据,甚至可能当庭就释放嫌疑人。
目前来说,国际通行的司法精神是疑罪从无,我国也是。
但是在实际执行层面儿,十几二十年前,国内都是按照疑罪从轻,而不是疑罪从无。
比如说张广超就判了死缓,后来又因为重大立功表现,改成了有期徒刑二十年,马上就要释放了。
因为我国从传统上,司法精神就更加重视勿枉勿纵,力求精确。
毕竟疑罪从无,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任何案件100绝对找不出疑点的,非常少。
甚至可以说没有,只要相关人员水平够,怎么样都能找到疑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疑多少,疑到哪里是无?在具体的执行上,稍有差池,就可能纵放了大批犯罪分子,成为孕育高智商犯罪的温床。
晚上回来开碰头会,焦旸道:“我觉得这个刘云丽有点问题。
虽然镇干部的说法是人之常情,但我感觉刘云丽面对我们的时候,眼神闪烁,神情非常紧张。
你们联系本地的警方,查查她的经历,再跟本地的居民了解一下,她跟案件双方,有没有什么关联或者是利害关系”
侯希勇笑道:“头儿,你不会觉得,是这个刘云丽杀了李苗苗吧,她可是女的。
凶手都性/侵了,当然得是个带把的”
“刘云丽不会是凶手”
焦旸摇头道:“我只是有些不同的感觉。
你们也知道,我很少用所谓的第六感这些东西破案。
但是,假如说张广超真的是被冤枉的,要证明他没有犯罪,就要从二点着手,一是找到他在案发当晚的时间证明,第二就是找到真凶。
但是,二十年过去,别说这个地方当时应该没有监控,就算是有,物证也早就消失了。
当时经常跟张广超一起打鱼的人,有两位对他没有印象,还有些人已经去世了。
要从这点上来证明,就很困难。
如果说刘云丽真的隐瞒了什么,那顺着她查下去,就有可能找到真凶”
余晓光道:“头儿,如果张广超真的是凶手呢?毕竟他曾在刑讯逼供这个问题上撒谎。
虽然他马上就要出狱了,但是根据调查,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了。
他出来之后,生活都成问题。
如果能证明他冤枉,就可以拿到大笔的国家赔偿。
我觉得,他还是具有一定动机撒谎的”
“我也想过这个可能”
焦旸道:“我们只是负责复核案件,而不是说一定要推翻。
但是反过来说,二十年过去,我们想要找到有力证据证明张广超是凶手,基本上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余晓光先从当地警方那里拿来了刘云丽的户籍复印件,以及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