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众立威
旭日东升,驱散清晨的薄雾,如金龙出海,气势恢宏。
在这样晴朗的日子里,李斯年却感觉心中压力颇大。
昨夜才抓到刺客,今日自己便上朝面对众臣,对他来说实属不易。
至于那刺客该如何处置,他心中有猜想,却不知现在自己出击,是否过分莽撞。
初来乍到,如果不小心踩坑,再一次被人陷害,自己又得打回原形,从头再来,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但如放置不管,反而更容易被人欺辱。所以思忖再三,他都决定在这一次早朝,好好看看,朝堂之上,到底是什么人胆大妄为。
穿着沉重的朝服,在太监的引路之下,李斯年登上高高在上的金銮殿。
此刻他注意到,原来在金銮宝座一旁略矮一筹的位置,居然还有纱幔遮蔽起来的位置,赵太后正坐在里面。
这让李斯年顿时傻眼了。
有原主的记忆,虽然没有全然恢复,但他多多少少知道赵氏权倾朝野。
但如今这老女人居然已经到了垂帘听政的程度,这未免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还不等他想清楚,只要一坐下,甚至还不等他示意,太监便开口宣称早朝,之后便是群臣朝拜。
李斯年根本没有时间适应皇帝这个位置,便有朝臣从队列中站出来,说有事启奏。
李斯年的余光瞟了一眼纱幔中的赵太后,只见对方并不开口,神色在帷幕的掩盖下,也看不真切,实在不知道这赵太后是什么态度。
李斯年鼓起勇气,终旧决定铤而走险。
他点了点头,示意朝臣说话。
出列的少府大人主要负责朝廷财政,一开口便侃侃而谈:“启奏圣上,如今朝堂财政实在状况堪忧,若圣上还坚持扩修丽婕妤的甘露殿,实在于朝政不利啊!”
李斯年挑眉,这一上来就挑自己的错误,实在令人不悦。
何况,这问题还是原主导致的,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他在记忆中搜寻眼前人的身份,原主的脑子还算有用,很快,眼前这少府大人的信息,逐渐清晰起来。
少府名曰赵长信,是宫内赵昭仪的父亲。不过原主似乎不怎么喜欢赵昭仪,以至于李斯年思考这个女人的信息时,除了知道这个女人是太后安排的,其他一无所知。至于赵少府,也是太后的表兄。
难怪太后一言不发,合着这是让赵长信找自己麻烦啊。
李斯年看着眼前人一脸热切,却一言不发,只是目光死死盯在赵长信身上。
那些太后党的大臣们见此,不等皇帝说话,自行出列,纷纷符合赵长信的话语。
“臣以为,少府大人言之有理!”
“少府大人已经主办财政事务多年,既然如此说,想来也是为圣上着想,圣上请三思啊!”
不论下面的臣子七嘴八舌说多少话,李斯年都是静静地看着他们。
沉默带来的高压让这些原本还话多臣子,不明所以之外,更是逐渐消停下去。
很快,朝堂鸦雀无声。
李斯年却在此事忽然高声呵斥:“如今你们知道关心朕的开支,却毫不在意朕的安危!真是一个个当着好差事啊!”
李斯年的忽然发难,让这些臣子目瞪口呆,下意识立马跪下。
李斯年则眯了眯眼睛,目光在这些心怀鬼胎的臣子中扫了一圈之后,说道:“京兆尹、郎中令、卫尉在何处?”
话音刚落,便见三人出列。但在李斯年看来,三人姿态却全然不同。
虽然都是应声跪下行礼,却只有那京兆尹面露戚戚然,其余二人皆面色如常。
李斯年声音低沉道:“你们仨倒尽职,昨夜宫内刺客,也不见你们有动静。若不是朕有天命护体,恐怕你们现在都要给朕陪葬!”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显然,宫内有刺客的事情还没有传出去。
但李斯年是些历史常识在肚子里的,发生这么重大的事情,郎中令和卫尉都是负责宫廷安全的,应当第一时间知悉。
如今这两人透露出来的担忧,甚至还比不上职责更远的京兆尹,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原本便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对自己下手。
如今这两名臣子的态度,真相几乎昭然若是。
郎中令和卫尉的人选,都是太后提及,当初原主选拔的。看似原主有选择,其实那昏君根本不关心谁上任,只不过是随手一点,满足太后的心愿罢了。
如今李斯年看到这两人的态度,更是心寒。
他继续说道:“如今朕虽无恙,但你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臣知罪!请圣上责罚!”这些罪状无可辩驳,不论真心还是假意,台下三人皆匍匐着说道。
李斯年随即将目光看向众臣,说道:“诸位爱卿,依你们看,朕该如何处置这三人呢?”
听到此话,众人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的观点。
负责宗庙礼节之事的奉常大人贺兰瑜率先站出来,侃侃而谈:“启奏圣上,圣驾临危,此乃皇宫禁卫和守卫军的严重失职。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发生此等大事,如果不严加惩戒,今后如何令众心折服,令国家安宁?”
李斯年听到这话,挑了挑眉。
这太后权倾朝野的场景下,既然还有人为自己说话,这让他不禁对奉常大人刮目相看了。
但他还没有说话,太后便率先发话了。
“圣上奉行仁德治国,如今事态控制,本宫也听闻昨夜一事,侍卫们拼死一搏,陛下才安然无恙。其忠心,不可不察啊!”
李斯年皱了皱眉头,随即道:“奉常大人所言甚是,但昨夜一事,终旧卫尉大人的属下忠心可表,朕并非奖罚不分之人。刺客一事当罚,但功过相抵,这一次,朕可以让卫尉大人留职察看,只是着郎中令……”
太后听闻,猛然朝着皇帝的方向看去。
李斯年明知太后此刻震动万分,但还是狠下心说道:“郎中令履责不当!革职查办!”
群臣震惊,因为没有人不知道,郎中令是太后的人。
正是如此,李斯年才笃定要动手。
否则,只是一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