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态度

2种态度

汉制最初由赢皇帝创立,奉行的是法家流派主张。全国范围内推行严刑峻法,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最近流行一种说法,按秦朝律法,陈王未按期到达服役地点,不须担负死罪,没有起义的必要。这是严重错误的认知。

秦法严苛,徭役耽误尚有缓和余地,兵役耽误当以叛国处理,陈王不得不反,在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

单纯用法来管理国家,百姓生活在高压之下,唯恐受行伍连坐之罪,即使没有陈王,也会有赵王,李王。。。。。。。故二世而亡。

高祖刘邦怒斩白蛇,顺应天意,接过华夏文明的接力棒。此后,汉人成为一个标签——汉族起源。

汉初期,历经战火洗劫,因百姓生活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便摒弃前朝法系治国理念,用道家老子思想——无为而治,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文、景二帝让利于民,汉人再次兴起,汉王朝碟变为汉帝国。

武帝时,董老上书,唯有儒家思想治国理政,方可经久不衰。武帝欣然接受,自命“天子”。

至此,汉制最终确立。儒家思想延续至今。

杨坚自比汉武帝,雄韬伟略冠绝千古,推行儒家治国。

儒家讲究的是在和风细雨中解决问题。

杨坚称帝后,各地总管前来觐见。

朝堂之上,杭州总管张志:“恭贺新皇,喜登大典,臣愿以死效忠大隋王朝。”

杨坚大笑:“张总管请起,朕有尔等肱骨之臣,是朕之幸,大隋之幸,百姓之幸。”

张志:“陛下文武兼得,乃千古一帝。”

杨坚大悦,当即对张志加官进爵。

满朝文武,脑中飘过大大问号。这俩人前段时间还闹得不可开交,现在君臣关系其乐融融,相互吹捧。张志原以为杨坚会趁本次朝觐之机责罚于他,却对这般状况始料未及。

朝堂之上,心中最了解实情的莫过于杨坚与李德这对君臣。

在张志进京前,杨坚与李德密议。

“朕近日在思索如何处置前朝大臣。尤其是杭州总管张志,在之前朕就向他透漏过推翻北周,建立隋朝的想法,没想到他一口否决,认为朕是大逆不道,朕一气之下,将他从中央贬到杭州,过几日,他来中央,朕该如何是好?”杨坚询问道。

“陛下,臣认为对张志不应责罚,还应重重有赏。”

“哦?”作为帝王,一个字,语气上的不同,就可见对李德的说法有质疑。

李德继续道:“陛下,您确立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奉行的是中庸之道,以德治天下,他们曾经反对陛下,那是因为忠于前朝,是忠臣啊。反之,当时若是有反叛之心,随波逐流,您就要当心了。若如今满朝文武不忠于朝廷,易受他人蛊惑,陛下您位置就危险了啊。”李德不便明说的是杨坚终究是以外戚欺负孤儿寡母,谋权篡位才得到的这江山。

杨坚心中也明白自己的行为终究是不光彩。李德的建议说到他的心坎中,怀柔前朝众臣,让他们忠于隋朝,不再有反叛之心。

这才有了朝堂上的一幕。众大臣见曾经唱反调的张志都如此,便从此一心一意忠于杨坚,为隋朝效命。

和风细雨往往伴随着杀人于无形。

前朝大臣得以保全,那北周皇室则有杀身之祸。

杨坚下诏,凡是宇文皇室之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李德知后,上谏道:“陛下,您对前朝皇室之人如此赶尽杀绝,

于您的施政思想不符啊,前朝已亡,他们不足为患,您这样做,难以堵上天下悠悠众口,破坏您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啊,还请三思。”

杨坚听后,怒斥道:“你一介文人,懂什么,前朝余孽终是祸患,必须以雷霆手段,果断铲除。此事,朕以决定,勿需多言。”

这是杨坚与李德第一次意见相左。此时的李德心里突然明白——此时的杨坚已是一国之主,不再之前的辅政大臣,他不再允许有丝毫威胁他的危险存在。从此,也要从新思量他与杨坚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杨坚开始政治改革。

原北周中央官制核心是六官制:大主宰——天官,大司徒——地官,大宗伯——春官,大司马——夏官,大司寇——秋官,大司空——冬官。由权臣宇文太制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官制的弊端凸显,无法适应杨坚的管理方式。

杨坚效仿前朝,再根据本朝实际,创造性形成三省六部制:

三省

尚书高官官为尚书令,负责诏书的执行;

门下高官官为纳言,负责诏书的审核

内使高官官为内使令,负责诏书的起草

六部

吏部,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共中央组织部。

礼部,长官为礼部尚书,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

兵部,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度支,长官为度支都尉、度支校尉,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

都官,长官为都官尉,掌管全国的刑事。

工部,长官为工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工程建设。

三高官官相当于丞相,六部隶属于尚书省,杨坚认为尚书省的权利太大,故没有设置尚书令,一直空缺,只安排了副手,负责统筹具体事务。

。。。。。。

“杨坚的政改有划时代的意义。整个封建社会,在中央朝廷有一对矛盾——皇权与相权,总体趋势是皇权不断增强,相权不断削弱,分了三个重要节点。”

“一是,秦朝,丞相,有自己单独设府,任命家臣之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之首,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二是,隋朝,杨坚政改,将丞相一分为三,相互制约,丞相不再具体指个人,而是机构,所有官员都是朝廷的臣子。”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清冷女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清冷女友
上一章下一章

2种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