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婚房(2)
最新网址:
(求订阅!求票票!)
英国航海家亨利·哈德逊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启程,寻找通往亚洲的快捷方式,1609年4月4日意外发现了北美东北地区的新天地。
至今纽约已经300岁了。
自从哈德逊抵达曼哈顿这片海岸,人们在这里寻觅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家园,400年以来一直在这样的梦想之中不断地重塑着它。
它像是一张罗森伯格的画布,画上去,再涂掉,不断被新的理想层层覆盖,很少思量过原先有过什么,而后又被逐渐覆盖,消失无踪。
一篇1860年的挽歌中,诗人惠特曼的《曼纳哈塔》将这里描绘为筑巢于海湾和河流之上的岛屿之城,一个潮水涨落之城,一个人性潮流之城。
“移民到来,每周一万五至二万人??人行道拥挤不堪,车辆,百老汇,女人,商店和演出。”
“匆匆的和闪耀的流水的城市!塔尖与桅樯耸立的城市!蹲在海湾里的城市!我的城市!”
然而,就在高耸的塔楼和大厦之前,在密布的街道和建筑之前,在布鲁明黛尔大道之前,在百老汇之前,在农场之前,在英国人来到之前,在荷兰人来到之前,在亨利·哈德逊之前,有一个叫做曼纳哈塔(印第安人称呼曼哈顿岛的原名)的小岛,岛上遍布着小山丘。
曼哈顿以前被德拉瓦人占据,他们被称为“真正的民族”,是最古老的阿尔冈琴部落。
曼哈顿是他们夏季主要的活动领地——从汉普顿到布朗克斯德拉瓦人居住的长屋,可能还要更向北些。
这里既是一个狩猎场,还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捕鱼场,鲥鱼、鲈鱼、鲟鱼和牡蛎产量都很丰富,被丢弃的牡蛎空壳在山中堆积起来被称作垃圾堆。
对他们烹饪时留下的灰烬分析表明,谷类和豆类相对于海鲜来说是他们的次要食物。
他们最大的一个聚集地在茵伍德,就是现在市中心社区围绕的弗利广场,附近还有一个大水池。
在西部村附近是一个捕鱼场,一条叫做敏内塔的溪流顺着敏内塔街蜿蜒流过华盛顿广场公园,再穿过现在称为西部村的萨波卡尼肯,最后在查尔顿街汇入哈德逊河。
根据荷兰人的记载,萨波卡尼肯曾经种植着烟草。
亨利·哈德逊的主要设想是要在这里建成通往东部的要塞。
所以当1609年9月他把“半月号”,一艘85英尺长、涂满华丽图案的轮船停泊在这里,就将曼哈顿看作是航海重镇。
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各种木材适合造船”,船上的日志记载。
他还记录下德拉瓦人令人印象深刻的铜烟管,据说德拉瓦人认为他的船是“一所装满各种颜料的大房子。”
哈德逊的船员们并没有对他们发现的岛屿进行全面的探索。
但是,对于德拉瓦人来说,曼哈顿吸引他们的则是这里多样的生态环境。
这里每英亩土地上有比黄石公园更多的生态群落,每英亩土地上的本土植物品种要超过优山美地。
例如,这里有30种兰花,此外,还有230种鸟类,近80种鱼类,加上熊、狼、海狸、水獭,以及许多其它种类的动物。
不过,这里没有八哥,那是19世纪末才引进到中央公园附近的,也很可能没有加拿大鹅。
支持这片丰饶土地的是66英里长的河流,21个池塘和300眼泉水,它们依靠14000年前塑造曼哈顿地形的冰川融化后渗入深层沙土中的水分滋养。
在曼哈顿,与其他东部森林的情况一样,
德拉瓦人改变了这里的环境,通过烧荒以清理草木方便出行。
更重要的是用以创造适于狩猎的生态系统——东哈莱姆是一片热带稀树大草原式的草地,宽广而辽阔,时常人为点燃的大火把这里变成了捕获猎物的最佳场所。
集池,大约70英尺深,是岛上最大的新鲜水源,多少年来一直是曼纳哈塔下区文明的中心。
德拉瓦人在它的西南方定居,大约有100人,住在三个长屋六个棚屋内。
荷兰人和英国人来到后用它作为水源和捕鱼,1734年,用网捕鱼被禁止。
有传闻称该河曾出现类似尼斯湖水怪的怪物,被一名黑森士兵消灭。
19世纪初,河岸边兴起的制革业彻底毒害了它的水源。
沿着里斯本纳溪开凿了一条运河,今天的坚尼街就从这里汲水。
大家所知道的贫民窟“五点”就建在湿地边上,充满恶臭成了它引人注意的特点。
1609年9月12号,亨利·哈德逊,一名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寻找向东的新航道的英国船长将“半月号”抛锚在曼纳哈塔,船长日志上写:
“这是一个人能登陆的最好地方。”德拉瓦人乘坐独木舟出现了,哈德逊和他们交换豆类和牡蛎。
后来,大约在杰弗里护克,现在的乔治·华盛顿桥曼哈顿终点,德拉瓦人攻击了“半月号”。
只是后来,随着大批移民的到来,曼哈顿不复之前的森林环绕,钢筋水泥遍布小岛。
以至于中央公园成了曼哈顿居民最为看重的景观,除此之外,好像也别无去处。
黎耀阳买下这栋豪宅,足足花费了上百万美刀,又投入了几十万美刀将附近的地皮和树木买下,就是为了保护眼前这一抹绿意。
买地皮买树花的钱都快买一套房子了,但为了私密而惬意的环境也值了。
在这方面黎耀阳从来不吝惜资金,该花就得花,省下来干嘛?留给败家子浪费吗?
他可不希望未来住在这,放眼望去都是楼房,他需要这抹绿意保护视力。
紧接着,他又聘请专业设计师对房内装饰进行改造升级,整体风格变成了典型的美式田园风,运用大量原木材料让室内外融为一体。
花园没有过多干涉,因为阿香想要施展才华,那就交给她,相信作为女主人的她一定能够打理好花园。
就这样,他在纽约忙活了半个月,这才准备返回大西洋城。
走之前,他跟瞎老头长谈了一番。
原本希望瞎老头未来搬到新房子去住,方便照顾。
但老头犯倔,死活不去,就算要搬家也要去大西洋城,跟他那些老兄弟们住在一起。
黎耀阳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他未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西洋城,照顾起来更方便。
————————
刚回到大西洋城,王红找到黎耀阳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话就说。”他边整理文件边说。
“额~就是,我有个闺蜜,她想要见见你。”
“什么?你闺蜜想见我?”
黎耀阳无语,自己又不是什么明星。
“额~阳哥,您别误会,她就是想拉投资。”
恍然大悟,这才说得通。
坐下来好整以暇的说:
“什么项目?能让你开口,看来你们关系不错。”
“她家是做糖的,太妃糖您肯定吃过,不过最近经济情况不好,她需要投资维持生产。”
黎耀阳一冷,太妃糖?这…
据说,在1883年的某个夏日,大西洋城悠长的海岸边,一位名叫大卫布莱德利的糖果店老板正愁眉苦脸地对着货架——昨夜的一场飓风带着大浪席卷了小店,满满一架的太妃糖全部被海水打湿。
这时,一个小女孩走进店里,仿佛没有注意到湿漉漉的货架,天真地仰头问老板:
“请问还有太妃糖吗?”
大卫指着货架,语气中带着苦涩和嘲讽:
“你是说盐水太妃糖么?”没想到小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买下了一盒“新口味”的太妃糖,欢欣鼓舞地出门去跟同伴炫耀了。
大卫的妈妈在旁听到这段对话,也很喜欢这个名字,于是“盐水太妃糖”就此诞生,并日渐流行起来。
黎耀阳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可信度并不高,毕竟被又咸又苦的海水浸泡过的糖果显然难以入口。
它很有可能是糖果商为了宣传而编造的故事,放在后世倒是可以拍成一段不错的广告。
而实际上,在1880年代,这种太妃糖在丑国各地都有售卖,但还不太流行。
在1884年,大西洋城的一名小摊贩老板约瑟夫接手了一家糖果铺,开始改进太妃糖配方,并发明了几种新口味。
此外,他还用牡蛎盒子来盛装太妃糖,将其包装成大西洋城特产。
“盐水太妃糖”的名称与浓郁的海洋气息结合得天衣无缝,用缤纷蜡纸包裹的太妃糖柔软甜美,又不像巧克力那样容易融化,很快就成为了游客最爱的伴手礼。
到了1899年,大西洋城出产的盐水太妃糖在丑国已经家喻户晓了。
印着海浪的礼盒是盐水太妃糖最传统的形式,后来商家也推出了不少以海洋为主题的新式包装
盐水太妃糖中的“”意为海水,常常会让人想起大西洋城湛蓝的海浪。
不过,《老友记》中罗思就曾提到,盐水太妃糖并不使用海水,而是用普通的盐水。
有趣的是,知名太妃糖品牌shriver所使用的配方既没有盐,也几乎没有水。
而和fralinger的太妃糖虽然都添加了少许盐分,但咸味也不太明显,更多地是为了提升味觉层次感,突出甜味的醇厚柔和。
黎耀阳来了点兴趣,他一直在寻找能够给大西洋城创造支柱产业的机会。
正处于禁酒令下的酿酒行业还撑不起来,各种重工业又太过于污染环境,对于依赖旅游行业支撑经济的大西洋城来说,重工业并不可取。
“带你闺蜜过来吧,我们聊聊再说。”
王红有些兴奋的跑出去,这是她第一次向黎耀阳开口求帮助,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
没过多久,她带着一位满脸都是麻子的白人姑娘走进办公室。
“阳哥,这位就是我朋友,叫她凯莉就好。”
“下午好凯莉。”黎耀阳点头打招呼。
“下午好lee先生,很荣幸能见到你。”
凯莉稍显腼腆,不敢直视黎耀阳的眼睛。
“听说你需要投资?”黎耀阳开门见山。
“对,需要一大笔投资!”
“一大笔?”
“是,至少要15万才能盘活,如果有20万最好。”
“确实不少,你家的工厂在哪?我可以参观吗?”
“当然,随时都可以。”
“走吧,就现在。”
说走就走,老百姓可能不清楚,糖果产业绝对是暴利。
尤其是丑国,丑国人对于糖的喜爱绝对冠绝全球。
现在介入制糖领域也许太晚了,但不代表不能参与到整个糖产业链中。
追溯糖的历史,那可有的聊了。
当一群探险者登上踏上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岛时,他们发现了一株从未见过的怪异植株:
外表紫黑色,顶部还飘着几根绿色的叶片,比周围的植物都高出大半截,特别显眼。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咬了一口——甜的、很解渴。
放眼望去,大片的甘蔗林让他们欣喜若狂,这群人类不仅自己食用这些汁水饱满的甘蔗,还将其用来喂养猪、牛。
朴实的探险者纵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在几百年之后,他们手中廉价的甘蔗会成为皇室贵族的专享物。
公元前8世纪,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碗浓稠的蔗糖在阿三诞生了。
探险者们在长期的陆地往来中,将甘蔗作为补充能源和商品交换的物质。
每当探险者到达新的大陆时,为了能够获取当地的食物、纺织物、陶罐等,他们会从船上拿出新奇的甘蔗进行交换。如果当地人非常喜欢甘蔗奇妙的味道,他们会进一步提出要求:
我教你们种植甘蔗的方法,你给我们更多的物资怎么样?
谁又能经得住“甜味”的诱惑呢?
于是这种方法屡屡奏效,每一次的航行都能为探险者创造大量的财富,早期的资本主义开始在摇篮中酝酿诞生,而这一切,又为“糖”的残酷史埋好导火线。
当阿三人民第一次品尝到甘蔗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享受”二字。
阿三人们开始用大量的商品和航行者进行甘蔗的交换,即使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甘蔗的种植技术,还是不满足于对“甜味”的欲望。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