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国势力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在城池的大地上,晋国的甲士们倒在了血泊,晋国的百姓们躲藏在房屋内,夜间狙杀都尉本部兵马的黑衣人在全歼敌人后悄然退场,此地只有宋三等人的宋国百姓们还敢行走在大街小巷。
宋国的亡国百姓们在晋国的国土成了主宰,掌控着晋国百姓们的生死。宋三等人主张杀死全城百姓们,召集流亡在外的国人们,掌控这座城池,然后集结兵力进攻其他的城池,开辟一个新的宋国。
石头等人持有相反的想法,此战以弱胜强,击败驻守此地的晋国兵马,倚仗的是强大的外援,不是自身的力量,当务之急是活下去,应该放弃这座城池,率领着宋国百姓们投奔赵国,放弃宋国百姓的身份,开始一个新的生活。
两方势力争论不休,最终宋三等人占了上风,因为外援们愿意继续提供帮助,当然外援只会在暗中提供强力的援助,抛头露面的事情依旧由宋三等人处理。
一座城池被宋国百姓们攻陷的消息如风般传遍了四面八方,郡守听闻消息后撤回支援的兵力,采取严厉的镇压手段,将宋国的百姓们禁锢在某一个地方,同时上书请求加派兵力镇压即将爆发的混乱。
赵国的庙堂也接收这个消息,在庙堂内讨论一番,继续商讨其他的大事,毕竟国内的国计民生最为重要。得胜归国的寒山君本部返回驻地,也听闻晋国的内乱,多是冷嘲热讽,一小部分人猜测此事应该有其他势力的帮助。
若是宋国的流亡百姓可以攻陷一座城池,宋国就不会灭亡在宋国公五支兵马的马蹄下。外界最多的猜测是赵国的精锐势力在背后操纵,因为赵国刚在宋国消灭晋国的兵马,且宋国百姓们攻陷的城池距离赵国的边境线只有几座城池,赵国的兵马可以快速突进,和宋国的百姓们形成里应外合之势。
寒山君的本部没有行动,本部的将官们也不敢多加揣测。在消灭晋军一战中展现出惊人风采的屠众领取功劳,领到一个游击将军的大印,得到一处宅院还有几百两银子的封赏。屠众领到银子后,将银子分成几组,找到当夜跟随自己发动奇袭的百夫长们,想要将银子分给了他们。
百夫长们惶恐不已,任凭屠众如何劝说,他们万死不敢接受,对这些银子避而远之。
“你这一招若是在其他将军的麾下使用,倒是说不定会发挥出奇效。”
屠众回头一看,是路博德等人,“若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一个新人如何可以获得如此大的功劳。难道这样都不行?”
“这样当然不行。”路博德摇头,让百夫长等人先行离开,“寒山君最为注重军纪,其中一条便是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你领到的赏赐是你应得,不包括其他人的赏赐。若是你拿出部分赏赐分给其他人,岂不是在说寒山君赏罚不明,有功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我只是从心里感谢他们的帮助。”
“若是你真心感谢他们的帮助,那么就在以后的战斗中尽力带着他们活下去。这比黄金万两都要好。”路博德一路闲聊,与屠众回到营帐,“我此来还有一件事情,寒山君命你从军中挑选自己的一支本部,兵力大约在两千左右。”
“我不太理解。调兵不是直接从大本营内抽调人手吗?”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却不会有最好的效果。”路博德随意地坐下,和屠众聊起寒山君本部的带兵制度,“将军职位以下只需要执行军令,将军职位之上就是发布军令。
寒山君有着统帅全军的权力,自然也可以调动将军们的本部。天下大争之世,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你一口一个奉了谁的命令,将官们自然不会听从你的调动。你带队夜袭晋军,心里也有对他们的怀疑吧?”
屠众没有否认,当夜率军夜袭晋军,他是有过怀疑赵军的忠诚度。若是赵军弃自己而去,屠众就是一具死尸了。
“你有这个怀疑,他们也会有,而且他们还不只是一个人。光凭着军饷和国家军令,不足以号令军队,身为一支军队的主将,你需要亲自去了解这支军队,才能在战场上打出所向睥睨的气势。”
“行吧。看来我是要训练自己的本部了。”
谈完了训练军队的事情,屠众起身想要去挑选自己的本部,听到帐篷外面吵闹的声音,掀开帐篷的大门,看见晏子明一伙人正在吵闹。晏子明也望向屠众,看见了路博德,“我就说吧,老路肯定就在这里。”
路博德看见闹闹哄哄的晏子明等人,微微皱眉,“你们这是又要闹什么?”
“没闹什么。”晏子明收敛笑意,“外面不是盛传晋国内乱是有我们的支持嘛。我们打算向寒山君请命,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边境线,给这个局势加一把火。”
“愚蠢。”路博德收敛温和的态度,气势陡然一变,严肃不已,止住众人的哄闹,“本国封锁我等回国的消息,为的是营造我等还在宋国的假象。你们带着寒山君的旗号驻扎在边境线,岂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诸侯国,寒山君的本部已经撤回了赵国,眼下的宋国成了无主之地。”
晏子明瘪了瘪嘴,自知理亏,这个提议也是众人一时兴起,想要加大晋国的内乱。眼下没有其他的诸侯国承认参与此事,外界大多怀疑是赵国在搞鬼,索性趁此机会搞乱局势,赵国还可以渔翁得利。
“还打?粮食辎重从天空中变出来?”屠众一句话浇灭晏子明等人请战的想法,他们就是因为粮食紧缺才从宋国撤回。
“虽然说不能打仗,但未必不能给晋国捣乱。”屠众冷笑道。路博德瞬间理解屠众的想法,点头赞同屠众的想法,“是啊,又不是只有打仗一种方法让晋国的局势雪上加霜。此事需要好好地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