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昭昭

第二百二十三章 昭昭

也不用做出什么承诺,大家都默契得很,回去各自授意,很快,除却御史台言官,至于枢密院、政事堂,乃至寻常官员,劝谏天子出城的折子便如雪花一般往上递。

张异也没有漏掉吕贤章。

“为臣者,忠言逆耳,志游虽非言官,今次劝诫陛下出城避险,事急从权,也当尽一份力才是。”张异好似信步向前,却是走在了吕贤章身旁,目不斜视地道。

许是没有听到吕贤章回话,他又走了几步,便转过头问道:“难道志游有什么难处?还是另有想法?”

比之两府老臣,吕贤章这样的实在算得上幸进,此时被接连相问,不敢拒绝,却又更难应承,只好回道:“相公与陛下共苦蔡州,自是不必在下多说,但天子年纪虽幼,一惯好强,就怕朝中人人上本,反使他不喜……”

张异正色道:“你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难道行事只为讨陛下欢心?”

他说着说着,眼睛微微眯起,声音里也带上了几分不悦:“陛下年幼,便如同新发树苗,十年树木,滴水石穿,要是人人任其纵性而为,谁又能引领正道?”

吕贤章低头不语。

陛下年幼,公主又几乎从不插手兵事,大半年以来都是几位相公们在拿主意,习惯成了自然,是以上回天子在蔡州纵性哭闹,最后竟还叫他遂了意,怎能不令枢密院十分坐立不安。

是以回京以后,众位相公便时不时做出试探。

可再如何年幼,天子也总归是天子。

在蔡州时候,陛下还只是会哭闹,眼下不过才一二月时间,已经学会了分别赐药,听闻还有亲自手书圣旨,其中言辞切切,虽然手段生疏稚嫩,但不过八九岁,已经开始学着权衡之术,这样一个人,怎能把他当做寻常孩童。

说一句难听的,今日张枢密与诸位官人行事,其实就是真正孩视。

天子出城,明面上是为了万金之躯不置于险境,可其中又有几分是想要股掌皇帝,叫他看清朝中形势同朝臣势力?

至于遣兵四面驻扎,以防裴雍这一做法,也不过做出来摆看罢了——守城这许多时日,吕贤章如何会看不清西军同禁军实力差别悬殊?

人多了驻扎不起,人少了的话,等到遇敌时候,怕是跑都跑不掉。

若不是吃定了天子年幼无知,太上皇还在时候,岂敢如此?

但不管心中想法究竟如何,吕贤章也没有当面拒绝。

他虽也身在两府,手中权利实在比不上其余树大根深老相公,以目前态势,狄人若是反复就罢了,一旦真正退兵,将来裴雍回京,少不得就是真正心腹之患,届时还待要借助诸人力量以做权衡,不好过分得罪了。

这般想着,吕贤章趁着左右无人看来,忙一拱手,道:“相公提点得是。”

***

连吕贤章都半推半就,朝中其余人反应不问自知。

可眼见银台司里的劝诫折子雪花一般,大朝会上,或是朝会之后,百官又众口一词,出也被劝,入也被劝,哪怕经筵时候,听得教授之人引经据典,也全是劝诫之语,赵弘的反应却是全然出乎了众人之外。

换一个小儿,遇得这样攸关生死事情,所有人说法相同,字字句句全是为了自家性命安慰着想,说得又极有道理,怎能不动摇?

便是能抵抗一时,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要退让。

可赵弘今次回京本就是逆势而为,他一人独守蔡州,先前南逃时候又见多了赵明枝竭力抗拒群臣,自拿主张模样,更有那太常寺协律郎张礼携带北面消息回来,欲要天子认罪狄人,向兴庆府上供金银人口,以求接回太上皇等人,然则满朝文武,都无几个出来说话。

他其实早已灰心,愈发逆反,眼下被所有人压逼着,反而置气,在朝会时几番欲要说话,只是看赵明枝情绪平稳,并无生气模样,只好闭嘴,等回得内廷之后,经筵之时,被几个大臣翻来覆去教训,脾气顿起,尤其这日清早张异经筵,说的全是前朝故事。

张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明明已经到了点,仍旧不肯停歇,将近一个时辰里,先说某某朝天子如何一意孤行,不顾贤臣良将苦劝,定要亲征,最后虽未命丧,却是致使数十万大军惨败,国力就此衰败;又说某某皇帝偏信母族一脉,任用奸佞领兵,自身毫无防备,竟使敌军穿山越岭,一城上下,自天子到百官、至于百姓,全数沦为俘虏。

听到后头,赵弘已经十分不耐,几番找理由结束,却又被对面人强留住。

等到他几乎再忍不住,张异才起身上前,跪于地面,道:“陛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朝今日情状,实不能再有半点疏忽——陛下万金之躯,还请早日出城才是!”

东拉西扯,车轱辘了半日,最后果然又扯回了这一桩事。

赵弘虽早有预料,此时见得张异俯首模样,分明跪的是他,坐的是自己,却总觉得自己才是被人搓圆搓扁的那一个,甚至有种被几巴掌打在脸上,头脸热辣辣的,心中一股气只往上涌,几乎要冲上脑门。

他本就是强行忍耐,半日时间里,心里头全是委屈,只是为了不给赵明枝添乱,因知道自己此处固然难扛,可阿姐每日对上无数奏章、更多朝臣,还有那样多杂乱事情,想来压力更大,才死死挺住,此刻所有情绪一并涌出,终于再顶不住,气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胸口大大起伏,又热又闷,几乎喘不过起来。

“陛下!”

“陛下!!”

眼见赵弘如此状态,左右黄门无不惊慌,接连上前,或给他顺气,或去搀扶。

而张异跪于地面,却是分毫不动。

当此之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喧闹声,紧接着有人高呼“陛下”,一二息后,“陛下”声同时响起,根本辨不出究竟多少人在外,形同山呼。

赵弘的气有些喘不上来,胸前实在难受,耳边似有嗡嗡声,又被那山呼声音灌入,仿佛隔了厚厚一层,因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只觉惊慌,下意识抓住身边黄门臂膀,张口叫道:“王署!”

王署正要出声,那仪门官已是大步踏进殿中,跪在地上道:“启奏陛下,殿外御史台诸位官人求见……”

赵弘还未反应过来,只是茫然,眼前有金星乱冒一般,脚也不甚能站立,摇摇晃晃的。

此刻,得到消息的赵明枝这才匆忙赶来。

她还未走近,远远便见垂拱殿外地面处跪有一地官员,身上多着绿袍,偶有绯衣,头上却几乎全数戴着獬豸角状木刻法冠,显然尽是言官。

——这是章疏、廷奏、合班未果后,终于到了伏阁这一步。

所谓伏阁,意指在其余谏言渠道全数堵塞情况下,台谏官员立于宫殿之外,以求与天子当面相对的诤谏方法。

大晋立朝如今,也有寥寥几例,最近一回乃是先皇时御史中丞同殿中侍御史并言官十余人伏阁谏言,求先皇停罢废黜先皇后事。

伏阁这样极端手段,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一旦发生,便说明天子身边沿路已经全数闭塞,史书一记,再传闻出去,世人、后人又会如何看待天子?是以不到万不得已,等闲都不会使用。

——那么此时此刻,赵弘又是做了什么不能容忍的错事,叫满堂言官做出这样选择?

几轮山呼之后,众人再无声息,只仍旧跪在地上,安静得异常。

赵明枝气极之下,反而冷静下来。

她几乎看也不看外头跪的满地言官,便直接踏入垂拱殿中,才进门,扫过地上张异,便见桌案后被人簇拥的弟弟。

赵弘脸上通红,眼睛也瞪得极大,左右人都在给他抚胸顺背试汗,却好像无甚用处。

赵明枝心中一惊,急忙上前,一手扶住弟弟胳膊,转头便朝着边上喝道:“陛下身体不适,还不快宣医官!”

她一面交代,一面又同仍旧跪着的张异道:“相公若无十分要紧事,不如具折再报?”

张异站起身来,施行一礼,继而向着赵明枝姐弟二人道:“陛下万金之躯,体弱力小,大内又居于城中,距离城外甚远,一旦遇事,欲要速离而不得,殿下聪慧,不必下官多做劝说,也当知其中要害……”

赵明枝皱眉道:“此事容后再议。”

说着便扶赵弘往殿外而行。

张异站定原地,目送二人向外走去,口中先道一句“臣惶恐”,才又对赵弘道:“还请陛下……”

然而话音未落,此时正靠近殿门处,赵弘好容易喘过气来,挣扎着站直身体,才要抬头,便见外面满地言官,虽说人人未尝说话,多数也未抬头,只有后面零星几个互相交头接耳,可那黑压压一片人头,已是叫他心头愤懑再起,回头对着张异叫道:“张相公,朕若是不肯出城,你们待要如何?!”

他中气不足,此时自喉咙里把声音吼出,已是十分用力,可听在旁人耳中,气愤有余,根本毫无威慑。

张异皱眉而立,拱手再道:“臣惶恐……”

但话语中哪里又有半分诚惶诚恐情绪。

而殿外地上跪的若干言官,离得近的还能半听半猜此处情况,离得远的又如何能做分辨,或许心急,便有不少小心抬侧起头,或拿余光,或找角度遮掩,自己偷偷看来。

赵弘本就侧着身,左边是步步紧逼,一句“臣惶恐”不变应万变的张异,右边是本该是天子喉舌,眼下却被两府宰执如臂使指,正效犬马之劳的言官,当真觉得天下之大,天子至尊,全无半点尊严。

他的手搭在赵明枝臂弯处,半身靠在她怀里,只觉得阿姐的胳膊细细一条,隔着两层布帛,简直一折就要断了,浑忙着数月,身形更是瘦弱,与自己站在一处,俨然与左右相对抗,更似满朝尽数咄咄相逼,不把他们姐弟两个捏成自己想要形状泥人,便全然不肯罢休。

赵弘心头仿佛有熊熊烈火燃烧,先前是所有愤怒不能找到抒发出口,此刻则是恨得过了头,好像又回到了蔡州时候,自己欲要回京,无人赞同,他分明天子,所行所为也是为天下,为百姓,却人人反对,当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朕不会出城,张相公同诸位官人若要强逼于朕,不如换一个人来当这个皇帝罢!”

赵弘瞪着眼睛,先看左边张异,又冷冷看向右边地上言官。

以他一惯性情,受得委屈早该落泪,此刻那眼泪却像被心火烧干了一般,半滴都没有,眼眶里只有恨恨然热意,喘了好大口气,等稍微蓄力之后,复又喊道:“这朝中究竟谁人说了算?”

张异袖手站着,并不被对面小皇帝言语扰乱心思分毫。

尤其听到赵弘最后一句话,他何等老练,立刻便品出了其中的露怯。

在蔡州时候,便是为天子“究竟谁人天子”之语惊住,上下不敢妄动,才叫他偷得机会,被裴雍哄骗,最后北上回京。

若叫他成了习惯,遇事便用此法,时时纵性,将来如果治国?又把两府置于何地?

小孩不知进退,总要治一下他才是。

他挺直背脊,低头行礼道:“陛下何出此言?”

赵弘听闻张异这一句,又见他全不在意模样,心头火气甚至比起被对面人辩斥教训更大,不免竭力呼道:“张相公,究竟谁人说话算数?到底你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

他气急之下,说话已经无法过脑。

赵明枝闻言心中大跳,忙将弟弟重重拉了一下,口中小声提醒道:“陛下!”

而张异终于色变,道:“陛下看来,老臣今日行事是为篡位夺权么?!”

他口中说着,伸手把那幞头摘下,转身便在殿中扫看,见得其中一根大柱,将幞头随地一扔,口中喝道:“微臣之心,天地可鉴,天日昭昭!”

一面喊着,一面侧身便要向前撞去。

两处距离尚远,他行动间算不上极快,左右又都是黄门侍从,不远处还有满地言官大臣,更莫说几步之遥,赵明枝便睁眼看着,又怎会教他当真撞了柱,先喊一声离得最近王署,手中放开赵弘,已是大步上前,探手抓去。

殿中、殿外顿时次第响起无数倒吸气声。

而赵弘更是呆立当场,俨然已经吓傻。

就在如此当口,一片混乱当中,远处却有一人朝着此处狂奔跑来,行至近前,眼见如此情况,却是进退不得,犹豫几息,终于还是上前叫道:“陛……陛下!前线……前线大捷!!京兆府路节度使裴雍有本奏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珠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珠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昭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