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川风雨寄高室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临川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留恋之地。流水与春风掠过,花香与书香争芳。此时刻,正是士子进京赶考的时节。文人骚客与当地士绅们齐聚临川高王王府。士绅们高谈阔论,士子们争先作赋。
此时一个身披紫袍的小厮吆喝:“城东郭老爷家公子嘉则作赋,笔法流畅,文词隽永,高王有赏。”
“谢老爷!”一个玉面书生躬身作揖道。
说得这临川,谁人不知高王爷,就是当今圣上遇到高王爷也不敢怠慢。想当初老高王高启化与先帝一起起事,披荆斩棘,九死一生。虽如今已过去三代人,到如今子孙高敬贤这一代。随无祖辈影响力之大,但如今临川远离京城,高家在此地独揽经济、政治大权。百姓都给高家耕地做活,官员都得靠高家的钱财养活。
高敬贤也意识到“身处高位需愈发谨慎”的道理。他吩咐族人不需仗势欺人,开了许多让利于民的商铺,并大量雇佣百姓。百姓都积极拥护他。在他的带领下,高家在临川没有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势力。在百姓的嘴里他早被封为了“临川高王爷”。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一段话:“灾年不怕没有粮,就怕饿到临川王”。可见,高家对临川百姓有多么重要,高敬贤多么受百姓爱戴。
“明日我送你们北上,路上所需不必各位学子担心。只希望你们能展露才华,被圣上所识。能助上有所作为,也不枉我一番心思。”高敬贤满脸期待的对众位学子们说。
“放心吧,高老爷,晚辈必有所成。”一个读书人站起身恭敬的说道。
“晚辈也不会负了您。”“放心吧,老爷。”……座上每个学子都积极表态,都有气吞山河之气。高敬贤看到这一幕满足的点点头笑了。
晚宴结束,学子们作揖道别,纷纷离场。高敬贤以礼送别士绅学子,走向后庭。
看到高敬贤回来,丫鬟们纷纷通知自己的主子“老爷回来了”。一时七八个女人接踵而至,冷清的屋子瞬间热闹起来。
“老爷还没吃吧。来人传饭!”一个身着彩衣的女子道。“就你想着老爷,合着我们全忘了老爷似的!”另一位身着蓝袍,头戴凤冠的灵巧女子戏谑道。“哈哈,三妹子何故抱怨我,今晚我不抢你的老爷便是。”彩衣女说道。“你、你又胡说。”“哟,三姐姐、五姐姐别吵了,谁不知三姐姐的心思。”另一位女子道。
此时高敬贤发言道:“吵吵吵,你们要不吵不闹,我这儿就少了几番趣味儿,把你们都娶来就是听你们吵的。”众女听后都陪笑。五姐发话:“如今子业也大了,老爷是想让他进朝走官路,还是在咱们这接替着家里的事儿。”三姐连说:“别让子业走啊,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大太太怎么舍得,子业这么可爱,还是个孩子,连我也舍不得,老爷您可别让子业去啊。”四太太说:“你们定,我没什么远见,全听你们的。”二太太放下筷子细说道:“依我看这孩子必须出去。论理,我也舍不得这孩子,这孩子可是独苗,又因是独苗他必须有所成就,能顶得住咱们这个家。唯一让我不放心的就是伴君如伴虎,孩子是愣头青,在朝为官难免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老爷您可联络联络旧交,有什么事照料咱家孩子一下,这样就安心了。”高敬贤砸砸嘴道:“老二啊、看得远,跟我想一处了。可这孩子不爱这条道儿,是时候该管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