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逃尘俗远遁五台

第29章 逃尘俗远遁五台

在世俗中挣扎煎熬、对傅灵菲陷入怀疑的周岩,和明心学社的道友走得越来越近。只有暂时远离现实中的各种纷争,才能让周岩享受一下片刻的宁静。学社里有人提议暑假一起去五台山朝圣。周岩正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又看了看公司的暑假班安排,正好并不冲突,于是欣然报名同行。就这样,周岩随明心学社的同修们一起乘火车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五台山朝圣之旅。

约定出发的当天下午,大家次第赶到火车站集合。虽说大家进入明心学社的时间各不相同,又在不同的班级学习,平时并没有见过面,初次相见,大家却并没有陌生感,志趣相投的同学纽带关系让大家油然生出一种同愿同行的亲切感。此次出行,除了明心学社的同修,还有两位尚未皈依学佛的朋友,一位是带女儿徒步游五台的资深驴友,一位是游历颇广的摄影师,这两人也早有去五台山旅游的心思,知道学社的朋友要去朝圣五台山,也就一起报名同行了。周岩心想,一个企业如果也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奋斗,那该省去多少无谓的争斗与牵扯啊。

登车前,大家在侯车厅简短开过碰头会,每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彼此熟悉一下。登车后,发心为大家服务的同修又在车厢内开了一次交流会,确定一下各自的角色和任务。有人管记账,有人管外联,有人管对接。虽然过程有些喧哗,但在六和敬精神的内在指引下,大家还是愉快地达成了一致,各自散去休息了。周岩平素社会经验就少,又没有旅游的经验,因此并没有参与义工的讨论交流,只在一旁默然静听。

一夜安眠之后,火车顺得抵达太原火车站,从五台山赶来接引的道友已经先期到达等侯了。大家顺利找到接引道友的车牌,一行人愉快地登上巴士朝五台山进发了。此次五台山之行,有想朝圣的,有为许愿的,有纯粹旅游的,大家各自不同。周岩事先并没有刻意设定目标,只是随顺内心想去五台山看看的小冲动而已。至于具体要做些什么,求些什么,他并没有多想,他这次出来,本来也就是想暂时逃避公司的纷乱而已。从太原到五台山,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同修们在车上愉快地聊天。周岩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合眼念佛。

跟大家同行的驴友女儿因为一己私欲得不到满足,在车厢里无理取闹,肆意发小脾气。驴友颜面上过不去,便当众训斥起女儿来。那小女孩更加哭闹不止,驴友便要伸手去打。旁边的道友赶忙护住小女孩,劝解驴友。周岩合眼默念阿弥陀佛,心里对世间父母一味溺爱子女,放纵子女恶念滋长的行为不禁生起深恶痛绝的情绪。马艳红不就是被从小惯坏的女人吗?这样的人,除了给夫家添心事,还能做些什么好事呢?

周岩一边念佛,一边心生不快。他渐渐意识到这种情绪不对,修行人不应该轻易升起嗔心杂念呀。想到这里,周岩于是收摄身心,不再关心外境,继续默念佛号了。静下心来念佛,4个多小时的路程也就不觉得漫长了。一行人赶在寺院结束午饭前顺利抵达了挂单的地方——普化寺。古朴的建筑、祥和的氛围,清凉的天气,一下车就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进入寺院,里面游人不少,但并不喧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显得既热闹又幽静,周岩心想,这种奇观也许只有在五台佛国才有吧。在当地同修的妥善安排下,大家解决好食宿问题,决定先自由游览寺院半个小时,然后集体去朝拜黛螺顶。带女儿的驴友因为选择徒步自由行,便和大家先行告别离去了。和周岩同住一个房间的摄师师朋友忙着去拍建筑的细节美,周岩则在寺院里随意走走看看。一处屋檐下面悬挂的标语触动了周岩的心弦: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周岩将这两句偈子在心中默念了一下,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自己的身心能够奉献给无数世界的众生吗?自己真正懂得报佛恩了吗?自己有决心报佛恩吗?周岩知道自己并没有。他还是一个没有解脱的俗人,既然没有获得解脱和自在,也就没有得到佛的恩惠。又如何去报佛恩呢?谁又能轻轻松松就得到解脱和自在呢?如果能,那成佛也太容易了,大街上遍地都是佛菩萨罗汉圣人了,又怎么会是现在这种以人为壑、互相侵凌的丛林景象呢?周岩不喜欢这个世界,才想要解脱。可这世间作茧自缚的众生,谁又能轻易解去绑缚呢?解脱难啊!人都是社会风气的产物,从小就被洗脑成社会需要的那种人。人又是需要稳定信念支撑的人,谁会轻易否定过去的自我呢?周岩的痛苦,不就是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社会不能相融吗?那个相信社会是美好的,人应该是善良的周岩,愿意放弃过去的幻想,把社会当作斗兽场来对待吗?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不能。

从普化寺出来,一行人集体步行向黛螺顶上进发。路上寺院和白塔很多,美丽的鸟儿在葱茏的密林间飞来飞去,清澈的小溪哗哗地激流着。大家踩着溪水上的石头,先去绕塔培福,然后七弯八绕找到了黛螺顶。师兄们嘻笑着走了上去。周岩听说不少人都是三步一拜上黛螺顶,他站在大智路的石碑前犹豫起来,不清楚面前的台阶是否就是传说中的1080个台阶的起始点。周岩先走了一段台阶,心想,不管是不是这条路,先拜了再说。于是便三步一拜向黛螺顶前进。周岩看到前面也有人在三步一拜上山,便感到自己不并不孤单。有些人则是通体大拜,更让周岩觉得敬服。周岩正拜着,一位从黛螺顶上走下来的出家师父,口称“随喜赞叹”而去,师父的话给了周岩莫大的鼓励。人啊,最需要的就是来自他人的信任和鼓励啊。后来当周岩在南台看到其他三步一拜的道友时,于是也效仿起这位师父,以“随喜赞叹”四字来行布施。这大概也算是小小的报佛恩了吧?既便不算报佛恩,也可以算报师父的四字之恩了。

周岩在中途稍作片刻休息,继续三步一拜上山。一个同修下来找他,本来要嗔怪他为何这么慢,和集体脱了节。见周岩正在三步一拜上山,也就把话咽了回去,跟着周岩一起三步一拜上山了。到了顶上,周岩因为自己和集体脱节一事向大家表示歉意。跟着上来的师兄向大家解释说周岩是三步一拜上的山,大家也就都随喜赞叹起来。在顶上烧完香,捐了功德钱,时间不早,大家便相约一起下山了。下山可以步行,也可以骑马,也可以坐缆车。同行的女道友比较多,大家都不想步行下山,又不愿意骑马,便去找缆车下山。周岩自小就有恐高心理,小时侯经历过的从高处坠落的恐怖感始终像挥不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阴影般存在,这一次也不例外。既然大多数人愿意坐缆车下山,周岩也不好再另行主张,也就跟着大家一起坐缆车下山了。周岩坐在缆车上,心里担心缆车一旦断裂,人就会掉下去,只好靠不停地默念佛号来保持镇定,身边同坐的女道友和周岩攀谈,周岩心里紧张,一字一句回复得很慢。后面说着说着,也就慢慢放松了下来。等到后来在佛母洞再次坐缆车的时候,周岩的情绪已经安定许多了。

下了黛螺顶,回到普化寺已经是晚上7、8点了。简单吃些素食,周岩回寝室和同修们闲聊学佛经历和趣闻。大家决定一起参加寺院次日凌晨举行的早课。可能是因为大脑过度兴奋的原因,这一晚周岩迟迟没能入睡……

早上三点多,窗外就传来了师父的打更声。因为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周岩决定等闹钟响后再起床。4点10分,闹铃声准时响了起来,周岩赶紧起床简单洗漱了一下,跟随同修们去大殿上早课了。天色很暗,上早课的佛堂门还没有开,居士们都在外面静静等侯。门开后,穿海青的居士在前,便装的居士在后,依次进入佛堂,找好队列站好,准备进行早课。令周岩感到惭愧的是,师父们上早课念诵的内容,他并没有背诵下来,只好自念佛号。第二天再去上早课的时侯,则改成了念诵文殊心咒。什么叫滥竽充数,大概说的就是周岩这种人吧!

上完早课,吃过早饭,周岩随众回客房休息了一会儿,司机师傅接完在客栈住宿的同修,又来寺院门口接周岩几个人。大家和另外两个散客凑满一整车的人数,在司机师傅的带领下,按东台-北台-中台-西台-南台的顺序依次瞻仰五个台的胜迹。瞻仰、绕塔、登阶、入殿、礼拜、供养,周岩努力像一个标准的佛弟子一样随众朝拜。由于学佛日浅,对五台山和文殊菩萨也不够熟悉,周岩此行更多是以凡夫状态行走其间,时时拿起手机,随拍各处风景,而于佛法恩泽受益无多。

周岩此行印象最深之处,无过于东台望海峰。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海拔如此之高的山顶。清风猎猎,浓雾滚滚,山好像还在云端之上。高大的菩萨铜像伫立山顶,庄严肃穆,不染世尘,清凉境界果然不同凡响。周岩诗兴勃发,又怕灵感逃逝难寻,便在手机上记下小诗一首:

《游东台有感》

此来无所欲,瞻礼妙吉祥。

山远人难弃,心清自觉凉。

天风吹海雾,云脚踏微茫。

愿取菩提种,安归极乐乡。

游五台的途中,司机带大家去了澡浴池和狮子窝。在狮子窝绕塔后,周岩发现地势较高的位置上有一处佛堂,一时心起便爬了上去。上面的人不多,显得格外清净。殿内空旷洁净,周岩进殿礼佛,旁边的尼师见周岩拜佛的动作不算标准,于是过来教他如何拜佛,这让周岩不觉紧张起来。拜完佛,周岩想着供养些钱财,却发现兜里的钱包落在了住宿的地方,不由得尴尬起来,只好假装欣赏殿内墙壁上的佛像,缓解一下内心的紧张。周岩瞅见尼师离开了座位不知去处,赶忙溜出了大殿。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职此今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职此今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章 逃尘俗远遁五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