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对一事,非当事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妈妈被调到公司食堂工作了。负责工人上下班,早中晚三餐以及值夜班工作。工作的中心是,保证收工后的工人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口热饭吃。井下工人,下窑时有点,上窑时就没点了。你接着我,我接着干。
辛苦,是那个时候的主旋律,但人人有顿饱饭吃,笑容掺合着生活,那可是很热情的。母亲任劳任怨,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将人心比自心,母亲常对我言道。食堂工作,杂务很杂,很多,工作量那是相当可观的,负责几千人的吃饭问题,光蒸馍头的面都不知和多少。妈妈和同事们,蒸,炸,煮,炒,烧,还要在窗口卖菜卖饭。2号窗口的蔡姨,因少拿一个馍头给工人,就被扇了一耳光,当时,母亲和其他同事就不愿意了。纷纷与打人的那位吵了起来,蔡姨的脸也肿了,哭得很历害,其他人都来劝,那位工人很蛮横,也有可能撇勾了,火气很旺,说什么看蔡姨早就不顺眼了,每次打菜,比其他人都少一点,忍到现在,连馍头都少。唉,这哪的事,这打菜无重量,一勺子一下。母亲说过,她有时也掌握打菜的份量,人多的时候忙不过来,都赶忙热情的说:不够吃的话,给我说,我再给大伙添。
但蔡姨这事,你打人的这位真不该,有事说事,扇耳光有些重了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是当事人,真得说不清,妈妈和蔡姨还是有感情的,追着那人,让人家认错,人家偏不认,最后闹到食堂主任那。据事后偷听妈妈跟爸爸说得,主任大动肝火,把蔡姨和当班的人员全部熊一顿,并且让蔡姨向工人当面道歉,据说,当时蔡姨很委屈,最后怎么处理的,蔡姨向人家当面道歉了。然后半个月没上班。
唉,事后妈妈到蔡姨家,劝了蔡姨几次,里头的事非曲直,或也有故事。但仅凭妈妈和蔡姨的私人感情,妈妈是向着蔡姨的。工作中的事有时说不清,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唯凭情感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