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堤 月牙河15
按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晚上要给新人送新灯。这活是要由新人的大嫂子来做,小鸽是独牯牛,连影影一起才弟兄俩个。这就得麻烦他的本家,或近门嫂子了。
那位嫂子平时看不出有啥能耐,送起灯来,嘴上却一套一套地,净是链板歌儿,她手里端着锃亮的罩子灯,进门就唱:
一进门,黑盈盈,
我给新人来送灯。
银灯搁在银台上,
银台搁在柜当中。
金灯对银灯、瓦房配楼房,
十八的大姐配学生。
昨晚陪的你二老睡,
今晚陪的您相公……
罩子灯就放在床头旁的柜子上,那位大嫂摘去灯罩,拧大了灯芯,拿出着火柴还要给他们点新灯,她嘴里唱说:
洋火头子挂黑星,
俺给新人点新灯。
点新灯,照新床,
照照新人啥嫁妆。
双桌斗椅巧八件,
还有站柜和板箱。
点上灯,俺就走,
新房就剩小两口
……
那位大嫂还没完,她把点上灯后,还要给新人送喜枕。那是谷穗嫂在娘家时自己亲手绣的,大红的一对枕头上。一只上边绣了石榴,一只上边绣的莲花,代表着‘留恋’。以后,无论男人走到哪里,都要把心留给家里的女人;女人无论经历什么风霜雪雨,也要恋住自己的男人。
那位大嫂,一边给新人把枕头铺在床头上,一边唱:
男枕石榴女枕莲,
有个儿子中状元。
状元家爹状元娘,
俺是状元他大娘。
唱完这些,她又把几把花生和红枣撒在床上祭床神,嘴里依然有一套唱词:
床公床母一对神,
您家来了有福人。
也穿金来也戴银,
带来儿女一大群。
抹下耳坠戴耳环,
再当闺女难上难。
出嫁衣裳床头搭,
明年就是娃他妈。
一年一个两年仨,
三年过来一铺啦。
没有蜜月,三天回门后,谷穗就开始上工了。挑水造场,也许是麦收前最轻的活了。每年的这个时候,男人从远处挑来水,女人均匀地洒在打麦场上。然后,负责轧场的老人,哼着小曲,赶着老牛。老牛又分别拉了一个石磙,石磙后面再拖着个树枝编的尾巴,尾巴上边还要压些湿泥。石磙轧过去后,把场轧平了,后面的尾巴又把轧平的湿漉漉的打麦场,扫起一些颗粒来。如是几遍,大一点的颗粒被扫出场外,小的泥星又被碾轧下去,打麦场就越发平整了。直到把打麦场轧得平整地、光滑地、软中带着硬,还要有些湿润。以后,再扫去上边的浮土,收了麦子,就可以打场了。
一入三月,老百姓就天天把心提到喉咙系下。因为老辈子人传下来的古语,说:
三月怕初七,
四月怕初一。
初七、初一都不怕,
就怕四月十二下(雨)。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
麦打水里捞。
农村人一年的收成,就看一个麦季。如果收麦前碰上这几个不好的天气,这一年,谁的日子也不能好过得了。
今年的天气,正是心里想的那样舒适、合意。人们悬在喉咙下的那颗心,也慢慢地放回了肚子里。
兴奋得发狂是梦周、佰能、保成这帮孩子。他们在这刚刚造好的打麦场上,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能量。车轱辘一个接一个地打,跟头一个接一个地翻。抑或是把整个身体躺在这光滑的麦场上打滚。
打麦场旁边是一片荆条林,那本是生产队里编筐做粮食囤的材料,此时刚刚长到一人多高。这帮孩子就去拣木质粗,弹性好的折了来,用麻绳拉弯做弓。然后,去秫秸垛上剥根细秫秸葶做箭,比谁射得高,看谁射得远。
他们嬉笑着、吵闹着、唧唧喳喳地,俨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小鸟。
麦收前,大家还要到郭店去赶会。郭店是个非常小的集镇,小得只有“鞋页把儿”大,离陈梦集村也仅六、七里远。但郭店是公社的所在地,有通往县里去的柏油路。那路又平、又宽、又光油,上面能并排走几辆太平车。关键是下雨、下雪的时候。你下你的雨雪,那路上,车子和人只管照样走,根本就不会有那拔不出脚的老粘泥。
梦周、佰能、保成这帮孩子,打小就都去过郭店。那也是他们去过的最远、也最大,还什么都有卖的地方。他们也都在那柏油路上跺过脚,那路比他们村新造的打麦场要硬实多了,震得人脚后跟疼呢!他们私下里羡慕郭店附近的人,他们能把自己队里的麦子,拉到路上来轧,也根本不要石磙轧三遍,就可以粒是粒、棵是棵地分开了。
郭店就是在镇子中间,安了个十字路,路口却通往四面八方。每逢集日,商贩们的屁股,本就占去半个街道,他们的零碎货物,却又占去了半个街道。再加上周围十几、二十里的人们,都来赶这个集市,把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连个下脚的空也不留下。
集市上那些南来北往的小商贩,他们挑着挑、担着担,无非做些张笸箩、翻簸箕、箍漏锅、旋擀面杖……他们各自吆喝着自己的买卖,把货物拿到赶集人的眼前晃。可不买的,人家依然不买。不逢年、不过节的,不该添的家什就是看也不看。
也有那闲人叫王亮的,是个街滑子,家就住郭店的西街上。那孙子整天歪戴着牛屎帽、斜愣着眼、留小胡子、吹流氓口哨。特别是郭店逢集的日子,他嘴里大声嚷嚷着让别人快走,小心膏身上油了。可他就是个单身闲人,手里连个空油瓶也没提。别人给他让开了路,他又不急着走,逮住旁边卖冰棍的货物下狠劲地夸,说:冰糕凉甜的,开水冷凉的,香蕉桔子白糖的,压渴去火解馋的……
按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晚上要给新人送新灯。这活是要由新人的大嫂子来做,小鸽是独牯牛,连影影一起才弟兄俩个。这就得麻烦他的本家,或近门嫂子了。
那位嫂子平时看不出有啥能耐,送起灯来,嘴上却一套一套地,净是链板歌儿,她手里端着锃亮的罩子灯,进门就唱:
一进门,黑盈盈,
我给新人来送灯。
银灯搁在银台上,
银台搁在柜当中。
金灯对银灯、瓦房配楼房,
十八的大姐配学生。
昨晚陪的你二老睡,
今晚陪的您相公……
罩子灯就放在床头旁的柜子上,那位大嫂摘去灯罩,拧大了灯芯,拿出着火柴还要给他们点新灯,她嘴里唱说:
洋火头子挂黑星,
俺给新人点新灯。
点新灯,照新床,
照照新人啥嫁妆。
双桌斗椅巧八件,
还有站柜和板箱。
点上灯,俺就走,
新房就剩小两口
……
那位大嫂还没完,她把点上灯后,还要给新人送喜枕。那是谷穗嫂在娘家时自己亲手绣的,大红的一对枕头上。一只上边绣了石榴,一只上边绣的莲花,代表着‘留恋’。以后,无论男人走到哪里,都要把心留给家里的女人;女人无论经历什么风霜雪雨,也要恋住自己的男人。
那位大嫂,一边给新人把枕头铺在床头上,一边唱:
男枕石榴女枕莲,
有个儿子中状元。
状元家爹状元娘,
俺是状元他大娘。
唱完这些,她又把几把花生和红枣撒在床上祭床神,嘴里依然有一套唱词:
床公床母一对神,
您家来了有福人。
也穿金来也戴银,
带来儿女一大群。
抹下耳坠戴耳环,
再当闺女难上难。
出嫁衣裳床头搭,
明年就是娃他妈。
一年一个两年仨,
三年过来一铺啦。
没有蜜月,三天回门后,谷穗就开始上工了。挑水造场,也许是麦收前最轻的活了。每年的这个时候,男人从远处挑来水,女人均匀地洒在打麦场上。然后,负责轧场的老人,哼着小曲,赶着老牛。老牛又分别拉了一个石磙,石磙后面再拖着个树枝编的尾巴,尾巴上边还要压些湿泥。石磙轧过去后,把场轧平了,后面的尾巴又把轧平的湿漉漉的打麦场,扫起一些颗粒来。如是几遍,大一点的颗粒被扫出场外,小的泥星又被碾轧下去,打麦场就越发平整了。直到把打麦场轧得平整地、光滑地、软中带着硬,还要有些湿润。以后,再扫去上边的浮土,收了麦子,就可以打场了。
一入三月,老百姓就天天把心提到喉咙系下。因为老辈子人传下来的古语,说:
三月怕初七,
四月怕初一。
初七、初一都不怕,
就怕四月十二下(雨)。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
麦打水里捞。
农村人一年的收成,就看一个麦季。如果收麦前碰上这几个不好的天气,这一年,谁的日子也不能好过得了。
今年的天气,正是心里想的那样舒适、合意。人们悬在喉咙下的那颗心,也慢慢地放回了肚子里。
兴奋得发狂是梦周、佰能、保成这帮孩子。他们在这刚刚造好的打麦场上,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能量。车轱辘一个接一个地打,跟头一个接一个地翻。抑或是把整个身体躺在这光滑的麦场上打滚。
打麦场旁边是一片荆条林,那本是生产队里编筐做粮食囤的材料,此时刚刚长到一人多高。这帮孩子就去拣木质粗,弹性好的折了来,用麻绳拉弯做弓。然后,去秫秸垛上剥根细秫秸葶做箭,比谁射得高,看谁射得远。
他们嬉笑着、吵闹着、唧唧喳喳地,俨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小鸟。
麦收前,大家还要到郭店去赶会。郭店是个非常小的集镇,小得只有“鞋页把儿”大,离陈梦集村也仅六、七里远。但郭店是公社的所在地,有通往县里去的柏油路。那路又平、又宽、又光油,上面能并排走几辆太平车。关键是下雨、下雪的时候。你下你的雨雪,那路上,车子和人只管照样走,根本就不会有那拔不出脚的老粘泥。
梦周、佰能、保成这帮孩子,打小就都去过郭店。那也是他们去过的最远、也最大,还什么都有卖的地方。他们也都在那柏油路上跺过脚,那路比他们村新造的打麦场要硬实多了,震得人脚后跟疼呢!他们私下里羡慕郭店附近的人,他们能把自己队里的麦子,拉到路上来轧,也根本不要石磙轧三遍,就可以粒是粒、棵是棵地分开了。
郭店就是在镇子中间,安了个十字路,路口却通往四面八方。每逢集日,商贩们的屁股,本就占去半个街道,他们的零碎货物,却又占去了半个街道。再加上周围十几、二十里的人们,都来赶这个集市,把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连个下脚的空也不留下。
集市上那些南来北往的小商贩,他们挑着挑、担着担,无非做些张笸箩、翻簸箕、箍漏锅、旋擀面杖……他们各自吆喝着自己的买卖,把货物拿到赶集人的眼前晃。可不买的,人家依然不买。不逢年、不过节的,不该添的家什就是看也不看。
也有那闲人叫王亮的,是个街滑子,家就住郭店的西街上。那孙子整天歪戴着牛屎帽、斜愣着眼、留小胡子、吹流氓口哨。特别是郭店逢集的日子,他嘴里大声嚷嚷着让别人快走,小心膏身上油了。可他就是个单身闲人,手里连个空油瓶也没提。别人给他让开了路,他又不急着走,逮住旁边卖冰棍的货物下狠劲地夸,说:冰糕凉甜的,开水冷凉的,香蕉桔子白糖的,压渴去火解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