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见父皇(下)

第十一章 再见父皇(下)

武钊的头磕在地上,话也说完了,却没有听到父皇说话,整间大殿只有皇帝翻动奏章和在奏章上批示的声音。

良久,那个苍老又深沉的声音才再次出来:“高懈,给老五看座。”

“是。”皇帝的贴身太监高懈为武钊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皇帝桌前左侧,武钊叩谢完毕起身坐在椅子上。

这时,他才有机会抬头看见他的父皇,父皇的样子倒是没有大变,只是头发和胡须几乎都白了,身形似乎也更瘦了些,眼睛上还带着不列颠人进贡的琉璃眼睛。

皇帝仍是在低头批阅着奏章,说道:“在老七那里住的还习惯?”

武钊起身躬身回答,说道:“回父皇,七弟知道我回京没有合适的住处,这才让我住到他府上的……”

皇帝放下手中的御笔,摘下琉璃眼镜,揉着眼眶说道:“你坐下,老七这么做也是对的,朕并没有要责备他的意思。”皇帝说完这才看向武钊,他打量着这个三年前让自己一气之下撵出京的五儿子,黑了也壮实了许多,身上那股子酸腐的书生气也少许多,皇帝接着说道:“既然回来了,朕明天就下旨让内务府把你原先的府苑收拾收拾还给你,总住在老七府上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三年,在李作忠那里当差,可有什么长进吗?”

武钊回道:“回父皇,这三年儿臣在李将军帐下,见他治军有方,逢战必胜,跟着他学了不少带兵的学问,儿臣临走时他还送了本《武韬纪略》给我。”

皇帝听罢,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李作忠做的不错,朕正准备将皮岛上的水兵,也交给他节制,你觉得怎么样啊?”

武钊略一思索,说道:“这个儿臣不知,李将军步战马战皆是精通,但是这三年儿臣从没有见过他打水战,儿臣实在不敢妄下结论。”

皇帝轻哼一声似乎对他这个回答并不买账,说道:“凡战事,皆有相通之处,李作忠在地上打的厉害,在水里也错不了。”

“父皇说的是。”

皇帝说着话语气却有些慵懒了,说道:“明天抽时间进宫见见你的母亲吧。她也是三年没见到儿子的人啊,啊对了,今晚就留在这里陪着朕吃了晚膳再走。”说完,皇帝起身走进了内殿居室,武钊起身恭送。

高懈跟在皇帝后边,路过武钊身旁的时候,说道:“现在离晚膳时间还有半个时辰,还请五爷在这里稍坐,到时候晚膳布置妥当,老奴会叫你的。”

武钊行了一礼说道:“如此,有劳公公了。”说完,高懈笑着走了。

武钊此时一个人在保华殿内,往事再一次如潮水般的袭来,这个朝廷没有了周至还有无数的人每天在保华殿进进出出,时间在久一点可能人们连宝座后柱子上的楹联都会忘了是谁写的了——律己宽仁,慎思省以致远;扶危定乱,唯民事而立命——这正是当年太祖时,刚刚中了进士的周至为了太祖高皇帝撰写的,原本是悬挂于旧都大殿庭柱之上的,迁都之后由于原联损毁,当今皇帝又周至重写了一副,悬挂在了保华殿内。

“没想到父皇依旧留着这幅楹联。”武钊心中想着,父皇多半还是念旧的,或许这三年以来,在某些时刻,父皇也会看到这幅楹联,也会想起那位三朝老臣。

今日晚膳是极其简单的,主食是清粥和饼,四碟小菜分别是拌豆腐,清炒豆芽,油焖青笋,唯一的肉菜是一道炙羊肉,此外还有一碗芙蓉鸡汤。

武钊有点记不起上一次和父皇一起用膳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在他的记忆中父皇的膳食似乎并不是如此简单,武钊说道:“高公公,父皇的膳食怎得如此简单?”

高懈公公似乎看穿了武钊的意思,一边伺候着皇帝用膳,一边说道:“圣上这两年来胃口大不如前了,有点时候连这四个菜都不吃呢,五爷,你得劝劝咱们圣上,如此下去可如何是好,唉……”

皇上看着眼前的这个老太监,与其说是自己使唤了几十年的老太监,还不如说是目前这个世界与他最亲近的人,皇帝轻轻笑了下说道:“什么简单丰盛的,不过是一顿饭而已,哪里有那么多讲究。”

武钊给皇上递了一碗汤,接着说道:“父皇虽然生活质朴不喜奢华,但是日理万机,龙体乃是国家根本,还是要多多进补一些才是。”

皇上示意高懈把汤碗接过来,指着桌上唯一的肉菜说道:“你尝尝这道炙羊肉,是西安府送过来的鲜羊肉,南边可产不出这么好的羊肉。”

武钊听此,夹了一块放进口中品尝起来,只觉得这羊肉格外鲜甜,全无半点腥膻之味,确实是南边见不到的好羊肉。

皇上看着武钊吃的津津有味,说道:“怎么样,是不是确实不错?”

武钊点了点头称是,皇上却接着说道:“这等上好的羊肉在炙炒的过程中,仅需一份调味,你可知道是什么?”

武钊摇摇头,说道:“儿臣愚钝不知,还请父皇点明。”

皇上看着武钊,声音淡淡说道:“盐。”

这一个字皇上说的轻巧,却把旁边见惯了风云雷霆的高懈吓了一个激灵。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应是如此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应是如此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再见父皇(下)

%